孫 輝,樸金波
(武警警種指揮學院,北京 102202)
“打與燒”滅火技術在森林滅火中是行之有效的滅火手段之一,是機動靈活滅火戰(zhàn)術原則在火場的綜合體現(xiàn)。其宗旨是“能打則打,不能打則燒,以打為主,以燒為輔,打燒結合”。
直接滅火也是滅火中的主要手段,在實際滅火中,必須體現(xiàn)“以打為主”。撲打時要根據火場實地氣象、地形、可燃物和火勢等情況,分析是否能夠采用直接滅火手段,只要有利于直接滅火,指揮員就應調動滅火力量,組織滅火。
圖1 順風撲打低強度地表火示意
在順風撲打火焰高度1.5 m以下的低強度火時,可組織4個滅火手沿火線順風滅火。滅火時,1號滅火手向前行進的同時把火線邊緣和火焰根部的細小可燃物吹進火線的內側,滅火手與火線的距離為1.5 m左右。2號滅火手要位于1號滅火手后2 m處,與火線的距離為1 m左右,吹走正在燃燒的細小可燃物,此刻火的強度會明顯降低。這時,3號滅火手要對明顯降低強度的火線進行再次性消滅。3號滅火手與2號滅火手的前后距離為2 m,與火線的距離為0.5 m左右。4號滅火手在后面對火線進行鞏固性滅火。
圖2 頂風撲打低強度地表火示意
在頂風撲打火焰高度1.5 m以下的低強度地表火時,1號滅火手從突破火線處一側沿火線向前滅火,滅火機的風筒與火線成45度角。這時2號滅火手要迅速到1號滅火手前5~10 m處與1號滅火手同樣的滅火方法向前滅火,3號滅火手要迅速到2號滅火手前方5~10 m處向前滅火。每一個滅火手將自己與前方滅火手之間的火線明火撲滅后,要迅速到最前面的滅火手前方5~10 m處繼續(xù)滅火,滅火手之間要相互交替向前滅火。在滅火組和清理組之間,要有一個滅火手對火線進行鞏固性滅火。
圖3 撲打中強度地表火示意
撲打火焰高度在1.5~2 m的火線時,1號滅火手用滅火機最大風力沿火線滅火,2、3號滅火手要迅速到1號滅火手前方5~10 m處突破火線,2號滅火手回頭滅火,迅速與1號滅火手會合,3號滅火手向前滅火。當1、2號滅火手會合后,要迅速到3號滅火手前方5~10 m處滅火,1號滅火手回頭滅火與3號滅火手迅速會合,這時2號滅火手要向前滅火,依次交替滅火。4號滅火手要跟在后面沿火線進行鞏固性滅火,必要時替換其他滅火手。
圖4 多機配合撲打中強度地表火示意
火焰高度在2~2.5 m時,可采取多機配合撲打林火,集中3臺滅火機沿火線向前滅火的同時,3個滅火手要做到:同步、合力、同點。同步是指同樣的滅火速度,合力是指同時使用多臺滅火機來增加風力,同點是指幾臺滅火機同吹在同一點上。后面留一個滅火機手沿火線進行鞏固性滅火。在滅火機和兵力充足時,可組織幾個滅火組進行交替滅火。
圖5 滅火機撲打中強度地表火示意
火焰高度在2.5~3 m時,可組織3~4臺滅火機和2支水槍配合滅火。首先,由水槍手順火線向火的根部射水2~3次后,要迅速撤離火線。這時,3名滅火手要抓住火強度降低的有利戰(zhàn)機迅速接近火線向前滅火,當撲滅一段火線后,火強度再次增高時滅火手要迅速撤離火線。水槍手再次射水,滅火手再次滅火,依次交替進行滅火。4號滅火手在后面要對火線進行鞏固性滅火,必要時替換其他滅火手。
圖6 撲打下山火示意
在撲打下山火時,為了加快滅火進度,由山上向山下沿火線撲打的同時,還應派部分兵力到山下向山上滅火。當山上和山下的隊伍對進滅火時,還可派兵力在火線的腰部突破火線,兵分兩路滅火,分別與在山上和在山下滅火的隊伍會合,完成滅火任務。在滅火過程中,可根據火線的具體情況采取各種不同的滅火方法。
為了迅速有效地控制和撲滅下山火,對火翼明火采取滅火措施的同時,應及時派人控制和消滅下山火的底線明火,防止底線明火進入草塘或燃燒到山根后形成新的上山火,迅速擴大火場面積。
圖7 撲打上山火示意
在撲打上山火時,為了保證滅火安全和迅速撲滅上山火、可沿火線向山上滅火的同時,派部分兵力到火翼的上方一定的距離突破火線兵分兩路滅火。向山下沿火線滅火的兵力與向山上滅火的人員會合后,要同時到向山上滅火隊伍前方適當的距離再次突破火線,兵分兩路滅火。但這一距離要根據火焰高度而定,火焰的高度越高,這一距離應越小。在兵力及滅火裝備充足時,可組織多個滅火組將火線分成若干段,由各滅火組沿火線分別在不同的位置突破火線,兵分兩路迅速向山上、山下分別滅火,與在本組兩側的滅火組迅速會合。但絕不允許由山上向山下正面迎火頭滅火,而要從上山火的側翼接近火線滅火。當風大無法控制上山火的火頭時,可在火翼追趕火頭撲打,等到火頭越過山頭變成下山火時,采用撲打下山火的方法,堅決地把火頭消滅在下山階段。
在撲救森林火災中“燒”也是滅火中不可缺少的滅火方法之一。當無法采取直接滅火手段或有利于火攻滅火時,就要采取“燒”的手段。因此,不能忽視這種滅火方法。在以下情況下可以采取“燒”的手段。
(1)火強度大、蔓延速度快、滅火隊員無法接近火場時。
(2)撲救連續(xù)型樹冠火無法采取直接滅火手段時,應在火頭前方合適地點和距離外開設隔離帶,點放迎面火,燒出隔離,燒掉火場之間的可燃物。
(3)火場附近如有可利用的地形時,應采取間接滅火手段,利用依托點放迎面火。
(4)火勢威脅重點區(qū)域或重點目標(如林間村、屯、倉庫、油庫、貯木場、自然保護林時,應采取打、燒防火線或開設隔離帶點放迎面火加以保護。
(5)攔截火頭時可在火頭前方選擇有利地形,采取火攻滅火方法攔截火頭。
(6)遇到雙舌形火線時可在火的舌部頂端點火,把兩個舌形火線連接起來撲滅外線火。
(7)遇到鋸齒形火線時應在鋸齒形火線外側點火,把火線取直,撲滅外線火。
(8)遇到大彎曲度火線時要在兩條最近的火線之間點火,把兩條火線連接在一起再撲滅外線火。
(9)遇到難清地段火線時,在難清地段外側選擇較好清理地帶點火,撲滅外線火,使難清地段變成內線火。
(1)組織點燒時,各滅火組應協(xié)同實施點燒,除組織點火組外還應組織撲打組、清理組及看護組。以上各組人員均須由專門的、有經驗的撲火隊員來擔任。
(2)在利用公路、鐵路等控制線作為依托時,要在點燒前對橋梁和涵洞下的可燃物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防止點火后火從橋梁、涵洞跑火。
(3)當可燃物條件不利時,例如幼林、異齡針葉林、森林可燃物密集且載量大時,一定要集中足夠的撲火力量,盡可能把點燒火的強度控制在可以控制的范圍內。
(4)當氣象條件不利時,例如點放逆風火時,如果火勢較強,風速較大,往往出現(xiàn)點燒火越過控制線的問題。點燒時,一定要緊貼依托邊緣點火,同時要加強控制線的防護力量。
(5)當地形條件不利時,例如鞍部地帶、空氣易出現(xiàn)亂流的地域、依托的轉彎處,都應采取必要的措施。
(6)依托在坡上時,一定要多層次點燒,以防點燒時火越過依托造成沖火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