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裂的指甲末端、輕到?jīng)]人注意的咬痕、甚至灰塵……蛛絲馬跡都逃不過程曉桂的眼睛。她是臺灣刑事局鑒識中心主任,被稱為“女柯南”。
說出來恐怕令人難以相信,近十年來鑒識科學發(fā)達前,美劇《CSl犯罪現(xiàn)場》的橋段大概只在電視上出現(xiàn);現(xiàn)實中,身邊的警察辦案大多只能憑經(jīng)驗加上推斷、然后抓人取供。很多警察連采指紋都不太會。有些命案只能石沉大海,或者抓錯兇手釀成冤獄。
人會說謊,證據(jù)不會
52歲的程曉桂留著好整理的短發(fā),膚色偏黝黑的臉上線條圓潤柔和,像親切的媽媽而非有棱有角的犀利主管。她是臺灣刑事局鑒識中心主任,是李昌鈺的得意門生,也是全臺首席鑒識權威。從李泰安的南回鐵路搞軌案到3?19槍擊案,大案子絕少不了她,被媒體喻為“女柯南”、“女福爾摩斯”。
從指紋、DNA、彈道到血跡噴濺痕,程曉桂說,人會說謊,證據(jù)不會。一次又一次,她用證據(jù)洗刷無辜者的冤屈,用證據(jù)找出真兇,撫慰了那些含恨的亡靈。
她總說“有機會”而非“應該可以”驗出DNA,沒有萬全把握絕不把話說滿,用詞像六法全書般嚴謹。
程曉桂的師父李昌鈺寫的《犯罪現(xiàn)場》,對于福爾摩斯、柯南、美劇《CSI犯罪現(xiàn)場》等所有對偵探的刺激想象,完全幻滅。書中照片全是命案尸體和沾滿血跡的遺物。
“像骨骼、或剩下的腐敗尸體也是有機會……指甲帶點肉或血跡也有機會?!背虝怨鹫驹谂_灣刑事局鑒識科走廊上,對著一幅幅犯罪現(xiàn)場照片解說。又提到當年去美國找李昌鈺拜師學藝4個月,“我們幫李老師貼尸體照片,老師教我們觀察血跡噴濺痕分析是怎么殺的。”
被砍31刀的尸體
1999年臺灣屏東科技大學女學生命案,起初線索杳然,警方只采集到舊報紙上一枚殘缺的指紋,程曉桂仔細檢查那具被砍了31刀的身體,“找不到指紋,但我發(fā)現(xiàn)有一個bite mark(咬痕)?!彼谶@個腹部的小咬痕采到少許唾液DNA。兇手無前科,DNA加指紋仍找不到兇手,但還了死者男友的清白。這樁命案一直找不到兇手,“但我們通常每幾個月會重新描繪一次指紋、重新送數(shù)據(jù)庫比對,因為數(shù)據(jù)庫隨時會有新的檔案進來。”她說話速度快,但字與字間隔穩(wěn)定毫不失序,聲音與面部表情都沒有太大起伏。你只能從她淡淡加了一句“沒破的案子我們都放在心上”,推測她很在意抓不到兇手。
經(jīng)過無數(shù)次重新描繪、比對,3年半后,終于像刮中彩券,比對出一枚相同指紋!那是一名住新竹的男子。警方趁男子丟垃圾后拿走整袋垃圾,從里面的煙蒂采集唾液DNA,果然與當年死者腹部咬痕的唾液DNA吻合。
像CSl一樣刺激
程曉桂從小就愛看福爾摩斯、亞森羅蘋等偵探小說,“那年代都喜歡看啊,只是真的沒想到以后自己也走這一行?!碑厴I(yè)后她繼續(xù)念警大研究所,主攻刑事鑒識,畢業(yè)后幾年,才剛生產(chǎn)完、小孩滿月,她就跑去美國李昌鈺的實驗室實習4個月,學習鑒定“血跡噴濺痕”。
曾與她程曉桂合作過南回搞軌案、現(xiàn)任云林縣刑警大隊大隊長的王清?;貞?,當年程曉桂率領20多位鑒識人員抵達李泰安住家,讓辦案多年的他大開眼界,“那是鄉(xiāng)下房舍,范圍大,但她指揮得有條不紊,哪個地方誰能進去誰不能,嚴格規(guī)定,而且搜得巨細靡遺,連樓上的水塔都不放過,一個女人自己爬上水塔去看,我問這樣有必要嗎,她說不能放過任何細節(jié)。”
程曉桂也使案情發(fā)展急轉(zhuǎn)直下,王清海說:“本來已經(jīng)鎖定某個修鐵道的員工,有些老刑警就是這樣,覺得某人可疑,問他話又交代不清楚,就覺得他講話不實在,鎖定他就對了。其實那人可能只是太緊張或記憶偏差。后來程主任找人去測謊,測謊結果不是那個人。當時那些老刑警還說測謊不準、一定就是他,最后證明程主任是對的?!?/p>
聽來這工作像影集《CSI犯罪現(xiàn)場》那樣刺激,但其實臺灣的鑒識人員并不像CSI那樣還負責逮人、問話,那是檢警的工作,他們只負責搜證、比對,在實驗室的時間占絕大多數(shù),包括比對指紋、聲紋、DNA、印痕(例如鞋印)、槍炮彈藥……
從血跡看案情
程曉桂的作息數(shù)十年如一日,每天4點起床,她說這時頭腦最清晰,“看書看數(shù)據(jù),做這一行要不斷學習?!辫b識科學日新月異,她每年至少出海外一至兩次,最近就剛赴美一周,“去學功夫,聽別人怎么解問題。”年輕時她的兩個小孩還小,她和先生輪流照顧,常常緊急案子一來,她去救別人的火,她的婆婆就得救她的火,緊急北上帶孫子。把時間繃到最緊之后,和李昌鈺一樣,她吃飯只花5分鐘。
曾任臺灣刑事局長、警政署長的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是程曉桂的老長官,“這個小女人不怕臟不怕亂,對尸體沒感覺,細心仔細。1995年的虎林街滅門血案,她從血跡噴濺的方向、角度、位置,當場就講出歹徒行兇時的走向,跟我們的判斷不謀而合。我們是老刑警,但她一個小孩子有這種能力,不簡單?!彼f,程曉桂拼命學習,從當年只懂指紋,到后來赴美學習血跡噴濺,不久又學DNA,“有一次我跟她討論犯罪心理學,發(fā)現(xiàn)她連這個也懂?!?/p>
但與其說程曉桂對尸體沒感覺,不如說她是極度冷靜。她說:“我常在想,躺在地上的人已經(jīng)不會說話了,我能不能幫他找到證據(jù),還他公平正義。”
指甲紋痕能緝兇
任何蛛絲馬跡都是她眼中珍貴線索。像另一個著名案子,1998年發(fā)生在臺灣清華大學的情殺案件,洪姓女研究生殺死情敵后,用專業(yè)知識調(diào)配“王水”倒在尸體上企圖毀尸。警方鎖定洪姓女研究生,卻苦無證據(jù),只在死者毛衣上找到一小片斷裂的指甲。
指甲沒帶血肉,根本無法取DNA,程曉桂卻突然想到指甲上有紋路,“你有沒有注意到你指甲上有一條一條直的線?這也可以鑒定?!比说闹讣淄吧L,有順著生長方向的透明紋痕,就像指紋,每一片指甲的生長紋痕也是獨一無二。程曉桂比對后,證實是洪姓女研究生斷裂的指甲。
每個細微物證都關系到被害者、嫌犯的往后人生,“影響到一個人、一個家庭,要非常小心?!彼囊唤z不茍卻也使她得罪過不少人,例如她堅守偵查不公開,因此得罪不少天天需要新聞的記者;某次檢察官率隊到現(xiàn)場,程曉桂擔心現(xiàn)場被破壞,竟叫帶隊的主任檢察官先離開3樓現(xiàn)場。過去哪有警察敢命令檢察官?被“請出現(xiàn)場”的主任檢察官大為光火。
對恩師的承諾
程曉桂的另一位恩師、前鑒識中心主任翁景惠,曾在回憶錄中提到,念警校時曾被冤枉偷了同學的長褲,沒人去找證據(jù),校方只是隨便抓幾個人,連續(xù)兩天逼問,翁景惠也是被懷疑的對象,后來雖獲清白但也對他沖擊很大,是他投入刑事鑒定的重要原因。
當年鑒識人員毫不受重視,所謂“證據(jù)辦案”不過是口號。翁景惠一步步提升鑒識專業(yè)水平,建立制度,全心投入到被同事稱7-ELEVEN??峙乱惨虼朔e勞成疾,2003年,當鑒識科從“科”改制“中心”不久,才52歲的翁景惠卻因肝癌過世,他最得力的助手程曉桂接主任。
程曉桂曾在翁景惠回憶錄的附錄中寫道,自己個性跟翁景惠相近。當年大力改革、不喜應酬的翁景惠,也得罪過不少人,甚至因此遭檢舉圖利廠商,幸虧檢方還他清白。在那篇文章中,也終于讓人看見程曉桂的情緒,她寫道:“……就在你要離開的前一天……握著你瘦得差不多只剩骨頭的手臂……我流著眼淚向你承諾……一定會一棒接一棒完成你的理念。”對恩師的感懷、對鑒識的使命感,使她絕不輕易示人的眼淚終于傾瀉而出。無止盡的加班、學習、一絲不茍到不近人情…--原來都是她對恩師的承諾吧。她那簡單利落的一句“還被害者真正的公平正義”,背后責任多么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