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銳勇
(京石客運專線有限責任公司,石家莊 050000)
京石客運專線石太直通線跨青銀高速公路大橋中心里程為 DK21+745.4,全長 239.8 m,孔跨布置為5×32 m簡支箱梁+1×64 m鋼桁梁。設計以1×64 m鋼桁梁上跨青銀高速公路,相交里程為石太DK21+834.07。64 m雙線簡支鋼桁梁為下承式鋼桁架橋,跨徑為64 m(5#墩~6#臺),主桁采用無豎桿三角桁架布置,桁高為12.3 m,鋼桁梁總質(zhì)量為1 123 t(其中過渡段、導梁合計167.2 t)。
頂推法一般分低位頂推和高位頂推二種。低位頂推需將路基高程降到墊石高程,在頂推結(jié)束后再回填至設計高程,增加較多的土石方開挖和填筑圬工量,且鋼桁梁前方的首孔梁不能施工。由于本橋鋼桁梁進場較晚,在鋼桁梁頂推前已完成臺后路基和大橋其它孔梁的施工,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采用高位頂推技術(shù),在太原臺(6#臺)后成型的路基上拼裝鋼桁梁,然后通過頂推設備將其頂推至5#設計墩位。前導梁高度超出前方已架設的混凝土梁面,分項工程的前后施工不產(chǎn)生制約,大大加快整體施工進度,且節(jié)約較多經(jīng)濟成本。
由于本橋上跨青銀高速公路,且為橋梁的最后一孔,故鋼桁梁架設采用長導梁頂推方案,即高速路上不設臨時支墩,而在5#墩靠路側(cè)設置排樁臨時支墩以減少導梁懸臂長度,通過長導梁整體頂推完成鋼桁梁架設。鋼桁梁拼裝在橋后挖方路基上由汽車吊和龍門吊配合進行。鋼桁梁整體拼裝完畢后由路基向5#墩方向頂推,到設計位置后落梁就位。頂推總體布置見圖1。
圖1 頂推總體布置(單位:mm)
臨時支墩單側(cè)采用雙鋼管布置,縱向間距為2.5+4×3.308 m,布置形式為橫向4列,縱向6行。為保證排樁自身的穩(wěn)定采用型鋼焊接件作為水平、橫、縱向聯(lián)結(jié)系,見圖2。在鋼管上、下兩端各1.5 m范圍灌注C30微膨脹混凝土,以加強鋼管受力。支墩基礎為樁徑1.25 m的挖孔樁或支撐于5#墩擴大基礎上。基礎頂面均預埋鋼板,與鋼管支墩焊接一體。
圖2 臨時支墩、基礎布置
2.3.1 導梁主體
在鋼桁梁前端設置的鋼導梁,采用八七式軍用梁桿件拼裝,導梁長度為40 m,采用直線桁架結(jié)構(gòu),為減小導梁自重,采用變高度形式,見圖3。導梁為米字桁架,主桁中心距11 m。
圖3 導梁設計
2.3.2 導梁過渡段
由于主梁和導梁桿件截面相差較大,通過過渡段將導梁與主梁進行有效連接。同時對主梁下弦端節(jié)點板進行局部加強和鉆孔,主梁過渡段由生產(chǎn)主梁鋼桁梁的廠家一并加工制作。
滑道設計見圖4。
圖4 滑道設計
滑道分上下滑道。上滑道采用間斷滑道,設置于主桁和導梁下弦桿大節(jié)點下,且使上滑道底面處于同一水平面。采用八三墩3號桿件橫鋪,八三墩下面栓接滑道鋼板,滑道鋼板外包2 mm厚不銹鋼鋼板。上滑道兩側(cè)安設防偏移角鋼。下滑道連續(xù)布置,在臨時支墩上采用八三墩桿件縱鋪,在路基上采用混凝土下滑道,寬1.2 m,厚度0.8 m。上下滑道之間鋪設四氟乙烯板,并涂抹黃油。
拉錨器設置在端橫梁底橫梁與主桁下弦桿拼接板處,拉錨器為組焊件,采用高強度螺栓安裝在橫梁上,中橫梁拉錨器與下弦桿連接錨固。拉錨器采用夾片式錨具,錨具作為鋼絞線的固定裝置,采用OVM15-12型錨具。鋼絞線一端同千斤頂連接,另一端固定在拉錨器上。鋼絞線采用1 860 MPa的14-7φ5鋼絞線。拉錨器在兩端橫梁及中間中橫梁各布置1對,如圖5。
圖5 拉錨器錨點布置圖(單位:mm)
設置兩臺200 t水平連續(xù)頂推千斤頂安裝在橋臺千斤頂托架上。在頂推的過程中通過在鋼桁梁、鋼導梁與滑道梁間不間斷喂四氟滑板來完成鋼桁梁的頂推。先期將拉錨器安裝在后錨點1上,當后錨點1接近橋臺千斤頂托架時,將后錨點1移到后錨點2的位置,繼續(xù)頂推,最后移到后錨點3的位置,直至頂推到位。錨點在鋼梁橫梁下左右布置,中線間距7.678 m,牽引拉索采用直徑為 φ15.24鋼絞線(強度為1 860 MPa),每側(cè)安裝7根。頂推速度3 cm/min。
當導梁即將到達前方臨時排樁支墩時,在牛腿上放置50 t液壓千斤頂引導梁上滑道,見圖6。千斤頂?shù)鬃附釉?根八三墩上,在八三墩與下滑道間鋪設不銹鋼板和聚四氟乙稀板,以保證導梁前移時液壓千斤頂同步前移,將導梁順利引入支墩滑道上。
圖6 導梁上墩示意
1)在上滑道兩側(cè)安設防偏移角鋼,如上圖4,防偏移角鋼距離下滑道邊距離50 mm,即頂推過程中鋼桁梁最大偏移值為50 mm。如鋼桁梁發(fā)生偏移時,在防偏移角鋼與下滑道間隙內(nèi)填塞硬質(zhì)木楔,在鋼桁梁前移過程中進行及時糾偏。
2)在5#墩側(cè)的混凝土箱梁上,在導梁兩側(cè)各布置一個導向墩,用于導梁前端的導向、定位、糾偏等。
3)頂推前對牽引鋼絞線進行預緊,保證二側(cè)千斤頂同時進行加載,確保同步,以防二側(cè)走行速度不一致導致偏位。同樣頂推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偏位,也可利用頂推千斤頂控制單邊速度快慢來調(diào)整,確保了在頂推過程中鋼桁梁的橫向偏移始終控制在允許偏差范圍內(nèi)。
4)為了保證鋼桁梁軸線按設計軌跡滑動,在頂推過程中用全站儀隨時觀察軸線,如有偏移及時調(diào)整。
5#墩和6#臺交替下落,各墩臺左右側(cè)同步下落。每個橋墩每次下落按10.0 cm與15.2 cm進行交替控制。直到落到設計高程,確保支座完全受力。落梁示意見圖7。
圖7 落梁示意(單位:mm)
3.6.1 準備工作
①鋼桁梁頂推到設計位置后,拆卸頂推裝置、前導梁。②搭設落梁(170 cm×80 cm)鋼枕垛。③落梁千斤頂?shù)恼{(diào)試及安裝。④支座周圍搭設操作平臺。
3.6.2 落梁步驟
1)頂升落梁千斤頂,使鋼桁梁上滑道和下滑道脫空,拆除上滑道桿件及下滑道前端楔形的墊塊,填塞3層50軌與鋼板墊梁。
2)落梁千斤頂回油,鋼桁梁平穩(wěn)下落到支座處鋼軌墊梁上。千斤頂繼續(xù)回油使落梁千斤頂與端橫梁脫空,拆除落梁鋼枕垛上的第一層鋼軌(高度15.2 cm)。
3)調(diào)整落梁千斤頂,緩慢頂升端橫梁,使鋼桁梁在支座中心處與鋼軌墊梁脫空,抽出1層鋼軌墊梁。
4)重復操作以上步驟,利用落梁千斤頂不斷交替抽拔鋼墊梁,緩緩落梁。
5)落梁到鋼桁梁與支座頂面之間2 cm空隙時,將支座與鋼桁梁栓接成整體。繼續(xù)緩慢下落至支座頂面。
1)鋼桁梁頂推前,在拼裝場地模擬鋼桁梁在各種受力工況下的撓度和受力狀況,檢驗高強螺栓連接情況,并與理論值進行比較。尤其模擬在鋼桁梁上支墩時的受力工況,實測撓度值,為后續(xù)鋼桁梁上墩做準備。
2)拉錨器工具錨安裝孔中心與牽引千斤頂中心在同一水平線內(nèi),嚴格控制鋼絞線偏移水平線的角度≤3°。
3)鋼梁上支墩前對臨時支墩進行預壓。
4)觀測墩臺和臨時墩承受豎直荷載和水平推力所產(chǎn)生的豎直、水平位移。
[1]馬如嶺.跨鐵路線 78 m鋼桁梁頂推施工[J].鐵道建筑,2006(2):15-16.
[2]李楊.大跨度雙線鐵路鋼桁梁跨線施工技術(shù)[J].鐵道建筑,2008(11):15-17.
[3]馮政.鋼桁梁施工技術(shù)方案及工藝[J].鐵道建筑,2009(6):1-3.
[4]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GB50017—2003 鋼結(jié)構(gòu)設計規(guī)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