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妹
主持人語
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種心理品質,它能反映出一個人對待困難與挫折的理智程度、社會風險意識以及對自我思想、情緒、行為的控制能力等。現(xiàn)在的有些孩子,常常因為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被大人訓兩句,和同學鬧點小矛盾,考試沒考好等,便離家出走,甚至自殺。許多家長和老師都說,現(xiàn)在的孩子太嬌氣,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可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要經(jīng)過后天的培養(yǎng)與磨煉。父母應有意識地讓孩子從小經(jīng)歷困難,體味失敗,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才會慢慢增強,遇到困難和挫折才會不悲觀、不逃避。孩子們將來要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復雜的人際關系,免不了會遇上事業(yè)困境、生意失敗、情感失意……其心理承受能力如何,將直接關系到人生是否幸福,事業(yè)是否成功。因此,從小強化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父母給予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心理操練”有幫助
(肖女士,31歲,某家居用品公司職員)
我覺得心理和生理一樣,必須通過一定的鍛煉來促進其健康發(fā)展。我會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一些“心理操練”,創(chuàng)設機會給孩子出點難題,讓孩子品嘗一下失敗、受挫的滋味,從而鍛煉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比如現(xiàn)在的孩子多半輸不起,我從女兒沐沐很小的時候就有意識地教育她要輸?shù)闷?,并采取措施讓她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我們家經(jīng)常搞“生活才藝大比拼”,訓練孩子切蘋果、土豆、黃瓜、西紅柿……除了“刀功”,還練“手上功夫”,比如教孩子捏面人。我家愛吃面食,每次做飯都會留一坨面給小家伙操練。遇上親朋好友帶孩子來玩,我就熱心地鼓動孩子們比拼才藝。我家沐沐平時訓練有素,常有不凡表現(xiàn),但每遇高手,對她就是一次考驗。比起切東西,沐沐更喜歡捏面人,她捏的小兔子、小老鼠都惟妙惟肖。一天,她遇上了高手,小表哥周周。周周比沐沐大兩歲,一坨面到了他手上,三下兩下,一架小飛機出來了,又一番捏捏搓搓,一輛坦克又成了,再捏幾個單膝跪地舉槍射擊的士兵,以“打仗的故事”為主題的小制作便完成了。周周瀟灑的動作、新穎的創(chuàng)意,連在場的幾個大人都驚嘆:“這孩子真是心靈手巧,頗有藝術天分?!便邈灏直慵邈澹骸昂煤酶绺鐚W習哦!”我在一旁偷眼觀察沐沐的表情,她小手托著腮幫子,有些悶悶不樂地盯著那輛坦克,和以前被人稱贊時的表情大不相同。周周主動向她示好,要給她講一段打仗的故事,她也不領情,捂著耳朵嚷嚷:“不聽!不聽!”其實讓周周現(xiàn)場表演,是我的刻意安排,目的就是想給沐沐制造一點“挫敗感”,鍛煉她的承受能力。沐沐的反應在我的意料之中,畢竟是孩子,好勝心強,而且過去總是聽表揚,你跟她講“天外有天”,她未必懂,這種“形象教育”最出效果。當天晚上,我又想出一招,請隔壁的小靜來和沐沐玩一種“開心拼音”的電腦小游戲。這個游戲沐沐特別喜歡玩,每天練完鋼琴都要玩半個小時,其中她鐘愛的,是聲母和韻母的組合炮擊:屏幕上會出現(xiàn)幾個字,每個字都由聲母和韻母組成,先在大炮上選一個聲母,然后對準相配的韻母開炮,配上了就會把碉堡炸毀,否則炮就不響,很有趣。小靜沒玩過,自然不如沐沐,沐沐炸毀了一個又一個碉堡,玩得得心應手,很是興奮,可小靜老是放啞炮,對沐沐的“高超戰(zhàn)術”羨慕不已。我趁機引導沐沐:“你看周周哥哥捏面人比你強,你玩‘開心拼音比小靜強,小靜可能畫畫比別的小朋友強,每個人都有比別人強的地方,不要看到別人比自己強就不高興,比賽贏了輸了都沒關系,高興就好。還有,別人比你強,你不服氣,那沒關系,想辦法超過他,比他做得更好不就行了?”雖說孩子還小,但我還是希望不斷給她“灌輸”這些道理,培養(yǎng)她“勝不驕、敗不餒”的平和心態(tài)。
還有,小孩子也會受委屈,也會有憤怒、沮喪等負面情緒,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讓孩子有一個暢通的宣泄渠道,引導她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并管理自己的情緒。比如,有一次幼兒園挑選孩子參加一個少兒舞蹈大賽,剛開始訓練的時候,舞蹈老師就挑中了沐沐,說她基礎好,富有表現(xiàn)力。沐沐也練得很用功,有幾天感冒發(fā)燒,仍堅持訓練,因為老師說過,誰練的好誰參加比賽。可快要比賽時,老師給好幾個小朋友都發(fā)了報名表,卻沒有沐沐的,她不敢直接問老師,就問我為什么沒有她的報名表,開始我也沒太在意,隨口說了一句:“過兩天可能就會給你報名表了?!笨晌野咽虑橄氲锰唵瘟?,老師后來讓一個新插班來的小女孩頂了沐沐的名額,因為那個小女孩的家長對幼兒園有贊助。沐沐練習了那么長時間,上臺表演的服裝都試過了,卻又不能參加了,我正琢磨著咋做她的工作,老師又急急慌慌地通知沐沐不要再參加練習了。那天,沐沐一見到我就撲進我懷里放聲大哭起來,我趕緊抱起她安撫。等她哭了一會兒,我說:“媽媽知道你受委屈了,不哭了,我們去開碰碰車好不好?”帶孩子去了附近的兒童游樂場,開了一會兒碰碰車,待孩子的情緒平穩(wěn)了,我開導她:“沒關系,這次沒能參加比賽,以后還有很多機會。誰都會遇到不開心的事,媽媽也會遇到,不開心就哭一哭,跟爸爸媽媽說一說,心里就舒服多了?!蔽矣X得壞事也能變好事,孩子多經(jīng)歷一些不順心的事,心理承受能力就會越來越強。
“蛋殼”心理需打破
(彭先生,33歲,銀行理財經(jīng)理)
我兒子小乖曾是個什么事都要占先,什么委屈都受不了的“嬌氣寶貝”。比如,出去跟小朋友玩,他喜歡動手,攻擊性強,可每次打完架別的小朋友都像沒事人一樣,他卻要哇哇大哭一通;比如有時候早晨起床,我明明比他起得早,可他不讓我說,偏偏說他比我起得早,假如我說一句“怎么是你起得早,明明是爸爸起得早嘛”,他肯定會生氣,甚至拒絕吃早飯。小乖媽就不耐煩地說我:“你惹孩子干嗎呀?哄哄他,說他起得早不就得了!”這還不算什么,他還有更過分的,比如遇到屁大點小事他就不知所措,哇哇大哭。記得有一次從幼兒園回來,他的小自行車被一輛大自行車擋在了里面,他竟然也哭了一場。平時跟小朋友一起玩游戲什么的,絕對只能他贏,別人要是贏了他,他就會扯著嗓了哭,仿佛天要塌了一般。為了不輸,他要么耍賴,要么玩到一半就退出,不玩了,理由是他累了,或者直接說:“再玩我就要輸了,我不想輸?!彪m然我經(jīng)常告訴他,這是游戲,有贏就有輸,輸了也不要緊,可沒啥效果,他仍然在涉及輸贏的游戲上采取各種“耍賴”的辦法保證自己不輸,一旦沒辦法耍賴,他就會選擇退出,逃避可能失敗的后果。
幼兒園老師曾多次跟我說,小乖雖然是個男孩子,可比女孩子還嬌氣,說不得,碰不得,遇到一點微不足道的困難就退縮,就逃避。老師跟我舉例,說上計算課的時候,有一道題他不會,老師就說“你先想想”,他根本不動腦筋,直言相告:“我不會!”老師如果堅持讓他再想想,他就會大哭起來,十分委屈的樣子。老師疑惑地問我:“平時你們對孩子是不是特別嬌慣???不能對孩子保護過度,否則孩子就會形成‘蛋殼心理——稍微遇到一點困難就逃避,似乎總想生活在蛋殼里,應該多讓孩子自己面對困難和問題,這樣他才能不斷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小乖的表現(xiàn)和老師的提醒,讓我開始反思我們在教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我和妻子兩家就小乖一個小孩兒,從他很小的時候起,爺爺奶奶都順著他,外公外婆總護著他,我和妻子也很嬌寵他,從來沒有責備過他,說話連嚴肅點的語氣都沒有過,只對他說好聽話,表揚他,哄著他,即便他做錯了事,我們也是小心翼翼,輕描淡寫地說說他。有時候他媽媽還會為他找理由開脫,比如他要是走路碰到了凳子,他媽就會說:“踢這個凳子兩腳,為什么要絆住我們小乖?”孩子要是打了別的小朋友,他媽媽就會說:“沒關系,誰讓他先招惹你的……”就這么寵著、護著,小家伙漸漸變得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脆弱,受不得一點委屈,經(jīng)不起一點挫敗,遇到問題就依賴大人或者逃避,仿佛一只一直躲在蛋殼里的小雞仔,這樣下去肯定對他的成長不利。我曾看過一個資料,有科學家研究認為,“三歲看大”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假如孩子在3歲時仍然自控能力很差,那么他長到32歲時更有可能出現(xiàn)健康和財務問題,甚至會有犯罪可能。這是英國、美國和新西蘭的學者經(jīng)專題研究后得出的結論。自控能力反映的其實就是心理承受能力的一個方面,這更提示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從小培養(yǎng),不能掉以輕心。于是,我跟妻子及老人們溝通,一起努力,幫助孩子打破“蛋殼”心理。先是帶孩子多參加一些體育活動,踢球、游泳、玩輪滑、跳蹦床等,鍛煉孩子的意志品質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再就是遇到問題讓孩子自己去面對,改變以往的大包大攬,比如以往他跟小朋友發(fā)生沖突時,會向媽媽告狀,然后由他媽媽出面處理?,F(xiàn)在只要不太出格,我們都不管,由他自己處理,這樣一放手,你別說孩子還真有長進。有一次小乖和一個小男孩玩拼圖,小男孩嫌他拼得不好,左一句“你笨蛋”,右一句“你傻瓜”,要在過去,小乖早就對他動手了,可這次,他很有風度地說:“別吵了,我們快點拼圖?!?他伸出了友好的橄欖枝,兩人又開開心心地玩了起來。你看這就是進步,我覺得只要轉變育兒觀念,改變讓孩子躲在大人羽翼下的做法,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就會漸漸增強。
安全感不能缺失
(劉教授,女,43歲,兒童心理學專家)
安全感是人們重要的心理需求。當一個人有安全感時,就會情緒穩(wěn)定,樂觀開朗,顯得自信、勇敢,樂于嘗試冒險和挑戰(zhàn)自我。當安全感缺乏時,焦慮、恐懼、不自信等負面情緒便會油然而生。對孩子而言,可以信賴的、能保護他的爸爸媽媽,或其他重要養(yǎng)育者,是他形成安全感的重要基石。所以,培養(yǎng)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最重要,最基本,最關鍵的,是在孩子的人生之初,父母就要與孩子建立起牢固的親子關系,給他強烈的安全感。
我們經(jīng)常聽到有的媽媽說:“我家孩子真黏人?!逼鋵嵾@就是孩子對媽媽的依戀,是孩子在尋求一種安全感。而對父母不依戀的孩子,首先喪失的是對父母的信任,進而喪失的就是探索世界的勇氣。他們缺乏自信,面對困難和挫折看不到自己的潛力,會表現(xiàn)出退縮、懦弱、焦慮和自卑,他們總需要通過別人的關注和肯定來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些都是安全感缺失的后遺癥。因此我要特別提醒家長們,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這樣孩子的內心才能慢慢強大起來。
如何給孩子安全感呢?方式方法很多。孩子在襁褓之中時,媽媽一個小小的擁抱,就能讓孩子感到溫暖、安全;孩子開始學語、學步,萌生自我意識后,媽媽爸爸應多花一點時間跟孩子在一起,也能給孩子以安全感。當然,家庭的和諧溫馨,更能讓孩子獲得安全感,尤其對于0~6歲的孩子來說,家庭氛圍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安全感,家庭氛圍如果是愉悅、溫暖和充滿愛的,他們就有強烈的安全感,相反,如果是吵鬧、冷漠、缺少愛的家庭,孩子就會缺少安全感。
與安全感相關聯(lián)的還有一點,父母要做孩子最好的傾聽者和心理咨詢師,幫孩子及時排解心理壓力。對于幼兒來講,父母就是他的整個世界,就是他的天,因此遇到問題他最渴望得到的,就是父母的安慰和理解。作為父母,當孩子向您傾訴他的煩惱時,您首先要做一個認真的傾聽者,盡管孩子說的事在我們大人看來往往屬于雞毛蒜皮,您也要用心傾聽,這樣會使孩子獲得信任感,覺得自己并不孤立,然后再幫助孩子分析原因,給孩子提出建議,鼓勵孩子積極樂觀地去面對問題。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不要過多地包辦代替,使孩子總是處在被指示的地位,而沒有自己選擇和決定的機會,那樣,當他們真正獨立面對學習、生活、交往中的一些困難或壓力時,就會不知所措,或者缺乏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因此,父母既要給孩子必要的幫助和指點,又要放手讓孩子自己決定和處理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才能鍛煉孩子,使孩子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經(jīng)得起未來人生道路上的風風雨雨。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