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凱特
前幾天,我懼怕多時的那一刻終于來臨。15歲的女兒問我,她是否可以和一個男孩去約會。
這幾年,我和妻子一路看著兒子對異性越來越感興趣,覺得這是挺正常的一件事。
現(xiàn)在輪到女兒頭上。一想到她會跟十幾歲的毛頭小伙子泡在一起,我就有種不寒而栗的感覺。為了女兒的安全,幾年前,我就暗下決心,要讓她在我眼皮子底下待得越久越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認(rèn)識到自己的這種想法不太現(xiàn)實: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兒對異性產(chǎn)生越來越多的關(guān)注是件不可避免的事情,而我自己的精力也越來越不夠用了。
養(yǎng)兒子可是另一回事。我們盼著他快快長大,那意味著他可以割草,搬動重物,甚而從家里搬出去自立門戶。相反,天下的父親都希望女兒永遠是纏著自己的那個小丫頭,但是從有男孩進入她們的世界起,小丫頭就開始長大了。
使我感覺更糟的是我是個過來人,當(dāng)年也是個毛頭小伙子啊。盡管時隔久遠,我還是清楚地記得,我在青春期時就對一件事感興趣,那就是女孩子。
女兒本想去電影院或商場進行她的第一次約會。那怎么行呢?電影院里那么黑,而商場那么大的地方,保安又太少。我和妻子商量之后,得出結(jié)論:讓女兒和一個毛頭小伙子單獨待在一起,最安全的地點就是家里。男孩來到我們家以后,可以跟女兒在客廳里看電視,我和妻子則坐在廚房里。還有比這更好的選擇嗎?廚房到客廳的距離是37英尺,我3.5秒就可以奔過去(我實際測算過)。
男孩來了,我一邊笑著和他打招呼,一邊使勁地握了握他的手,讓他知道我是多么“大力”地歡迎他的到來,他可以很容易就被我搞定。他們坐到沙發(fā)上,開始看電影《泰坦尼克號》。妻子和我坐在廚房里。我們一邊看著電視,一邊側(cè)耳傾聽門那邊的對話(每當(dāng)他們不說話時,就是我倆最揪心的時候)。每隔幾分鐘,我倆總會想個什么理由到客廳里去,順帶著問問他們,是否需要爆米花和蘇打水什么的。
一切都進行得挺順利,直到妻子突然問我他們在看什么。我說:“《泰坦尼克號》?!彼@恐地盯著我。
“有什么不對嗎?”我有點兒急躁了。
她沒回答我,只是用手在窗戶上畫著什么,就仿佛身處一間充滿蒸汽的房間。這個場景突然幫我恢復(fù)了有關(guān)這部電影的記憶——《泰坦尼克號》不是有關(guān)大船撞冰山的紀(jì)錄片,而是一部偷渡者怎么“勾引”上流社會年輕女子的愛情片。
我從椅子上跳起來,躥進客廳。我用了絕對不到3.5秒??催^溜冰運動員是怎么在剛打磨過的冰面上發(fā)揮的嗎?我就是那樣的。
(紫荊花摘自《潤》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