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非
“錢學森之問”,熱鬧兩年了;我估計還得熱鬧好多年,只要發(fā)展上有不順心的事,就會拿這個“錢學森之問”來說事。
不過,我一直疑心:這個“錢學森之問”的來由,是不是真如報章所述那樣簡單?難道錢學森劈頭蓋臉只問出這一句而不言及其他?那次談話話題究竟是什么?難道二人之間沒有深入一些的探討?
錢學森究竟還說了些什么?
我自幼讀官方新聞,積累起一些經(jīng)驗。表達上斬釘截鐵,事實卻是遮遮掩掩、吞吞吐吐;面對真相,永遠閃爍其辭;有時則公然賣弄“保密”,強調“內外有別”……這讓我從青年時代就有了“翻譯”的習慣,學會了“反著看”或是“側面看”,或是干脆不感興趣,在他不得不擠牙膏似地說“一段鮮為人知的……”之前,便嗤之以鼻。
我根本不相信物理學家錢學森會那么困惑。這個經(jīng)歷了“舊中國”教育,留學在“帝國主義國家”并從事科研前后二十年,最后毅然決然回到祖國的人,不管他的情感有什么樣的變化,作為科學家,不至于喪失基本的思維判斷能力。以他的智慧與經(jīng)歷,斷然不會只有這么一句“之問”,否則,名不副實。愛因斯坦有關教育的論述,堪稱經(jīng)典,甫到美國,就對美國的高等教育作出毫不留情的批評;他的那些論述,至今仍然在影響著教育界。如果中國的錢學森只能問一句“為什么我們的高校培養(yǎng)不出杰出人才”,而沒有相應的思考和基本的判斷,不合常理常情。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后中國名校的各種故事,從“反右”到“文革”,死于非命的上千名教授,中國現(xiàn)代物理學開拓者葉企孫的遭遇,在世界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竟然因為一句話就停辦大學等等,始終牽掛民族命運的錢學森總不至于一點兒也不知道吧。
那他為什么不明說呢?我甚至認為很多人都明白其實是怎么回事,只是不敢說,不便說,不愿說,不屑說——當然,即使你說了,那一頭只當什么也沒有聽見。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即傾聽者聽了,一時也很為難,只要“答”了一句,馬上就會遭致一片攻訐。因而含蓄婉轉,引而不發(fā)方是權宜之計。
過上一百年,或者三五十年——根據(jù)信息化時代的發(fā)展速度,看來也許只須十來年甚至三五年,“實錄”早晚出世,雖然我們不會太奇怪,但是至少不讓錢學森的智慧蒙羞吧。
可是,這個“之問”可能把青年們弄糊涂了:現(xiàn)今大學為什么出不了杰出人物,這不是很簡單的事么?“莫談國事”,形成規(guī)矩;“說三道四”,小心“會商”;教授的“沒有四千萬不要來見我”,那個連小偷也未必寫錯的“捍”字,故宮竟然宣稱還是用“撼”“顯得厚重”……
想當年,在“政治不正確”的舊社會,連“穩(wěn)定”、“安定”和“溫飽”也沒有的西南聯(lián)大,不也出了許多杰出人才么?所以,以后少拿“亂”和吃不飽飯來嚇唬讀書人。
【選自《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