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平
每個(gè)夏季,母親每次去超市買菜,總不忘買幾條翠綠欲滴的苦瓜。顧名思義,苦瓜是苦的,喜歡吃甜食的我一度對其避之不及。
第一次吃苦瓜是在同事家。同事是做私房菜的高手,那次吃的是用白糖拌的苦瓜,吃在嘴里,先是甜,然后才是淡淡的苦,那種苦不帶澀味,并非想象中的苦不可耐。于是我對苦瓜的抵觸情緒打了折扣,這菜還是可以入口的嘛!
后來在親戚家又吃了一道苦瓜炒肉片,這道菜聽起來簡單,但做起來還是要一些竅門的,肉要炒得嫩滑,苦瓜不要炒得太老,脆脆的才好吃。比起第一次吃,這次的苦瓜要苦得多,好在我有了一次吃苦瓜的經(jīng)歷,這次吃起來也不覺得特難受。肉片味道醇香,絲毫不因和苦瓜搭配而帶苦味。親戚說苦瓜是君子菜,它和另外的菜一起入鍋后,既不影響其他菜的味道,也不會被其他菜影響到自身的味道。
苦瓜雖苦,但吃后能刺激人體唾液分泌,令人食欲大增,還能起到清熱防暑功效,因此夏日吃苦瓜最相宜。父親特別愛吃苦瓜,炎炎夏日在外操勞了一天,回家后他總會在院子里的老槐樹下擺一張方桌、一把竹椅乘涼。這時(shí)母親就在廚房里忙開了,她把早已洗得水靈靈的苦瓜去了瓜蒂、瓜瓤,切成薄片,放入燒滾的開水里過一下,撈出后裝盤,灑上鹽、味精、蒜泥,淋上香油。母親把一盤色香味俱全的涼拌苦瓜端到父親面前,父親會心滿意足地呷一口母親釀的糯米酒,再來上幾片苦瓜,悠悠地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喲!”
苦瓜性寒,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C及礦物質(zhì),具有清熱祛火、解毒、明目的作用,對治療濕熱痢疾、瘡腫、中暑發(fā)熱、痱子過多、目赤等疾病有一定的功效。夏天一到,我身上就長了不少癤子,到醫(yī)院看了幾次效果也不大好。母親手巧,為我制作了苦瓜茶,她將苦瓜切開,除去瓜瓤,把綠茶裝入瓜中,將瓜掛于通風(fēng)處陰干,再將陰干的瓜取下洗凈、切碎,放入沸水中當(dāng)茶飲,每日兩次。我喝了兩周的苦瓜茶,身上的癤子竟然消失了。妹妹看中了苦瓜保濕潤膚的功效,在悶熱的夏天敷上冰過的苦瓜片,能讓皮膚變得爽滑細(xì)膩。
現(xiàn)在的我已經(jīng)喜歡上了苦瓜,苦瓜不是因其苦而與眾不同,而是因其苦更彰顯出它的謙謙君子風(fēng)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