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
年輕人都回來了。白天,他們拖著拉桿箱,走在鵝卵石路上,帶著假期后的懶洋洋,站在圣瑪麗教堂前大聲地講演,故作激昂,以為是在進行一次廢除奴隸貿(mào)易的呼吁;夜晚,他們擁擠在酒吧里,騎著自行車在街道中央呼嘯而去,或者突然從黑逡逡的小巷里冒出來,男男女女,不知疲倦。
墨藍的天空,月光明亮,云層運動得極快,那些不知是十幾世紀的建筑沉默矗立在那里,教堂的尖頂更顯鋒利,整十點時,鐘聲響了。我面前的赫肖爾路上,滿是金黃的落葉,栗子也掉了一地,個個飽滿,無人拾起。
幾百年,它們一直如此,青年人換了一代又一代。他們曾經(jīng)僅僅研習神學,曾經(jīng)戴假發(fā)、穿綁腿,在妓院里瘋狂,和市民們爭斗不息,抱怨著四處的泥濘,不是嗎,這原本是片沼澤地。八百年前,一群教師與學生從牛津逃來,這里看起來實在不是個理想的學習場所。
青年人仍然縱酒,但是妓院消失了,學校早已向女生敞開了大門。大學不斷膨脹,神學只縮成一個分支,年輕人研究宇宙秘密、原子裂變、光纖通信、政治哲學、詩歌與藝術……昔日的學生,變成了日后的課目,躺在三一學院的宿舍里的青年人朗讀拜倫,兩百年前他在這里游蕩,做盡可愛的壞事,還養(yǎng)了一頭熊,以羞辱學院的老學究們。
劍橋到處是這樣的神話,學生們故意用戲謔的口吻講出,以尋找那種漫不經(jīng)心的優(yōu)越感。剛剛路過的那家老鷹酒吧里,就是墻邊那個座位上,詹姆士·沃森與法蘭西斯·克里克宣布他們發(fā)現(xiàn)了DNA的雙螺旋結(jié)構(gòu);酒吧斜對面那條小巷里,那個再平常不過的建筑外墻上,刻著“卡文迪什實驗室”,十年前混跡于北大物理系時,覺得似乎世界一半的物理發(fā)現(xiàn)都與它有關,另一半都在三一學院,它有個著名的畢業(yè)生牛頓;再往前走是Lion Yard,除去水煮肉味道的那家金陵飯店,還有一家小小的戲院,正在上演《窈窕淑女》,戲院是凱恩斯創(chuàng)辦的,就是既能拯救世界經(jīng)濟,又能和羅素談論哲學,和伍爾夫討論小說的那位,他似乎無所不能,既為英俊的小伙子著迷,又娶了一位芭蕾舞演員……還在他幼年時,他的祖母就這樣祝福他:聰明絕頂,永遠生活在劍橋。
這些典雅的八卦,可以沒完沒了進行下去,尤其是在這所學校的八百周年之時。僅僅時間的長度,這也是個驚人的成就。1209年,南宋王朝偏安于杭州,年號嘉定;再有70年,蒙古人的鐵蹄最終到來;要再過20年,馬可·波羅的中國游記才在歐洲出版,中國的繁華和強大,激發(fā)起整個歐洲的欲望和想像力。
八百年過去了,要依靠一個法國學者謝和耐的精心努力,我們才能一窺杭州城的繁盛景象。不斷變換的王朝,震驚世界的成就,都只存留在紙面的文字上,有時候連這些發(fā)黃的紙面,都沒人再想多看一眼。
但劍橋仍在,Peter House的飯廳,仍是七百多年前的模樣。國王學院的大教堂,可以感受到16世紀的氣息;牛頓的手稿還保留在三一學院的圖書館里,你可以試著去感覺當時的喜悅,甚至他的房間還有人住。歷史不是博物館,它是不斷延續(xù)的河流,每代人既被它滋養(yǎng),又給它提供新的動力。
我住在克萊爾堂,1964年才成立。飯廳里沒有高桌、低桌之分,墻壁上也沒懸掛油畫,它的矮矮的紅磚墻,也不會引來夜晚要偷偷攀登上去的欲望。它是劍橋最年輕的學院之一,只招收研究生和訪問學者。它同時缺少傳統(tǒng)和少年人的淘氣。在某種意義上,劍橋是三一學院和國王學院的劍橋,是那些不知疲倦的本科生的劍橋。青春活力與古老傳統(tǒng)短暫相逢,激烈碰撞,激起意外而燦爛的火花。
倘若早15年到來,會是另一番體驗嗎?看晚場電影歸來,騎車穿過三一巷和Garret Hostel巷,在陡峭的水泥橋上暫停下來。轉(zhuǎn)頭看去,國王學院的陡峭的曲線,更顯氣勢逼人。而腳下這座沒有名字的石橋,據(jù)說由一位早逝的畢業(yè)生設計。
這里崇拜青春,也崇拜死亡,似乎正是死亡的陰影,才令青春與才華更顯燦爛。從火車站出來,你就可以看到年輕士兵的雕像,他們是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喪生的劍橋?qū)W生。而格蘭切斯特的果園里,魯珀特·布魯克的肖像隨處可見。黑白照片上,他抿著嘴唇,頭發(fā)蓬松,像是少年休·格蘭特。27歲,他死于一戰(zhàn)戰(zhàn)場,死前他寫下詩句:If I should die,think only this of me:/That there's some corner of a foreign field/That is forever England,擊中了那個時代的情緒,青春、死亡、國家的榮譽,糾結(jié)于他一人。
我喜歡這些往事,15年前在北大的圖書館里,我不就在到處翻閱那些古老大學的記載嗎?你和歷史的隔閡,與杰出頭腦的遙遠距離,都融化在那些趣聞中了?;蛟S在潛意識中,我也在暗暗尋找坐標與指引,未來的生活一團模糊,哪一條路才通往自己的方向。這不僅是每一代青年共同的迷惘,也因為中國失敗的教育經(jīng)驗。我們切斷了自己的傳統(tǒng),隔絕了和真實歷史的聯(lián)系,還發(fā)明了無窮的方式壓制個人意識的覺醒。
趙匡胤在陳橋黃袍加身一百年后,諾曼人才征服英格蘭。那位著名的鴉片吸食者德·昆西不是說過嗎,如果他碰到一個中國人,將不加思考地服從他,因為他有兩千歲了。
如今的劍橋,到處充滿了這些兩千歲的人,但對自己的過去所知甚少。他們感慨原來這家酒吧是18世紀的,學院是14世紀的,而一所大學竟然可以是八百年。你怎么可以責怪他們的新奇呢,他們宣稱自己漫長的傳統(tǒng),但是每天所生活的世界,卻都是明晃晃的嶄新,很少有什么是穩(wěn)固不變的。這些嶄新和變動,給他們外在的活力和一種深深的不安全感。他們像斷了線的風箏,有時可以突然飛得很高,卻難保下一分鐘不直沖落地。
世界已經(jīng)縮小,邊界正在消失,陌生文化帶來的沖擊也迅速衰落,旅行的意義隨之改變了。1936年夏天,W·H·奧登乘船去冰島,之前他和Farber&Farber出版社簽訂協(xié)議,去寫一本關于冰島的旅行書。但是在五天后他放棄了這個計劃。“這封信和冰島毫無關系,”他在給朋友里的信寫道,“它是一次長途旅行給人帶來的變化的描述,一個人將怎樣從外部反思自己的過去和文化?!奔ぐl(fā)奧登轉(zhuǎn)變的是拜倫的《唐璜》。也正是從拜倫開始,那些異地的旅行,與其說是為了探索種種未知的世界,不如說是一種內(nèi)在的流放,熟悉的感受再度陌生化,重新理解自身。倘若沒有內(nèi)在的轉(zhuǎn)變,所有外在的體驗,都將僅僅是一種信息,它無法轉(zhuǎn)變?yōu)閮?nèi)在情感和理解力。
在一個充斥著全球旅行家、信息如此通暢的年代,去描述一個人人皆知的大學,顯得無比愚蠢。但是我也經(jīng)常碰到這樣的年輕人,他可能知道劍橋的每一段軼事,卻對這里一無所知。這所大學講述的關于傳統(tǒng)與變革、自由與原則、青春與死亡、愛與背叛的故事,我們還沒開始真正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