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月煥 藍瑛
腎病綜合征是小兒泌尿系統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現為大量蛋白尿、高度浮腫、高膽固醇、低蛋白血癥,其臨床特點為高度水腫,如何快速有效的利尿消腫,成為臨床醫(yī)生及家屬最為關注的問題。我科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聯合多巴胺、速尿治療腎病綜合征,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單純型腎病綜合征患者25例,均符合腎病綜合征的診斷標準[1],年齡為1歲3月至6歲7月,其中男16例,女9例,均伴有腹水和(或)會陰、陰囊水腫,血漿總蛋白為(39.21±6.78)g/L,白蛋白為(21.03±3.01)g/L,尿蛋白均 >50 mg/(kg·d),所有病例均排除了其他系統疾病所致的繼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入院后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4例,男9例,女5例,其中合并感染3例,胸腔積液4例,9例為初發(fā)病例;對照組11例,男7例,女4例,合并感染1例,胸腔積液2例,初發(fā)病例8例,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并發(fā)癥等方面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兩組病例均采用標準的潑尼松中長程治療,其他輔助治療相同,合并感染者積極控制感染,對照組給予速尿利尿消腫,治療組則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10~15 ml/kg+多巴胺0.5~1 mg/kg,按多巴胺3~5ug/kg/min持續(xù)泵入,而后予速尿1 mg/kg靜脈注射。
1.3 觀察項目及統計學處理 觀察兩組患兒腹水消失時間,腎功能在治療前后的變化情況,分別進行比較,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2.1 臨床療效 以腹水消失時間為標準判斷水腫消減情況,同時監(jiān)測患兒腎功能,結果見表1。
表1
2.2 不良反應 兩組病例在治療過程中均監(jiān)測其腎功能、血漿蛋白、尿蛋白變化情況,均未出現腎功能減低、血漿蛋白下降及尿蛋白增加等不良反應。
腎病綜合征兒童典型臨床表現為“三高一低”,而高度浮腫是其突出的特點,浮腫嚴重者皮膚薄而透亮,往往同時伴有胸水、腹水,皮膚稍有損傷便會出現滲液,極易繼發(fā)感染而危及生命,所以快速有效的緩解病兒的浮腫能減少感染的幾率,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療效果。傳統治療主要為糖皮質激素+利尿劑,往往見效慢、而且容易導致電解質紊亂,我們通過本方法佐治高度浮腫的腎病綜合征患者,取得了滿意的療效,均未出現不良反應。針對腎病綜合征水腫的發(fā)病機制,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是促進利尿消腫的最有效方法,且有研究表明反復輸注白蛋白對腎病的影響是消極的,既不利于腎病緩解又可增加復發(fā)[2]。而低分子右旋糖酐是臨床作為白蛋白替代最常用的藥品之一,低分子右旋糖酐具有滲透性利尿、抗凝、降低血粘度、提高膠體滲透壓、補充熱量的作用,對于腎病綜合征的水腫,滲透性利尿劑(低分子右旋糖酐)可經腎小球自由濾過而不被腎小管重吸收,從而增加腎小管的滲透濃度,阻止近曲小管和遠曲小管對水鈉的重吸收,以達到利尿效果。腎病綜合征患者特別是重癥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血液高凝狀態(tài),尤其當血漿白蛋白低于20~25 g/L時,即有靜脈血栓形成的可能。而低分子右旋糖酐則能延長出血時間,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故而起到抗凝作用。約1/3的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因水分外滲而導致血容量減少,這些患者血紅蛋白常增高,可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或虛脫,并能因腎供血不足而出現可逆性腎前性氮質血癥,此時患者尿量減少,血清尿素氮及肌酐上升,這些患者在靜脈輸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擴容后尿量常迅速增加,尿量及腎功能恢復正常。而多巴胺系兒茶酚胺類藥物,在以5~10 ug/(kg·min)的速率靜脈滴注時,具有β受體激動作用,選擇性地作用于多巴胺受體,使腎與腸系膜血管擴張,增加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改善腎功能,促進利尿,防治腎功能衰竭,兩者合用對于腎病綜合征患者可起到利尿,改善高凝狀態(tài)的作用,對因嚴重水腫而致血容量減少的腎病綜合征患者,還能起到延緩病情發(fā)展,擴容等作用。我們通過低分子右旋糖酐聯合多巴胺靜脈泵入,在此基礎上給予速尿佐治高度浮腫的腎病綜合征患者,能在較短時間內使腎功能指標恢復正常,取得了滿意的療效,而且均未出現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641-1647.
[2]鄒和群,李昌榮,陳明珍,等.反復輸注白蛋白對兒童單純性腎病緩解與復發(fā)的影響.中華兒科雜志,1996,34(2):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