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清,禹雄峰,楊夕寬,田再榮
(1.靖州縣林業(yè)局,湖南靖州 418400; 2.懷化市林調隊,湖南懷化 418000;3.湖南省林業(yè)廳,湖南長沙 410007)
香椿 (Toona sinensis)是楝科香椿屬落葉喬木。具有很高的材用、菜用、藥用、觀賞價值和強大的產(chǎn)業(yè)發(fā)展?jié)摿Γ俏覈赜姓滟F速生用材樹種。樹干通直,生長迅速,抗病蟲害能力、生態(tài)適應性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異,木材紅褐色,結構細密,干縮性小,耐腐蝕,紋理美觀,具特殊香味,是高檔家具、室內(nèi)裝飾等珍貴用材,在國際市場上享有“中國桃花心木”(Chinese Mabogany) 與“中國紅木”之稱[1-2]。香椿適應性強,分布栽培廣泛,北自遼寧南部,南達廣東、廣西,西至甘肅、陜西,西南至云南、貴州等均有分布 (栽培),是低山丘陵地區(qū)造林的主要樹種之一。
香椿作為高檔家具、室內(nèi)裝飾用材樹種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目前,國內(nèi)外對香椿的研究逐漸增多[2-7],筆者于2009年8月26—28日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排牙山林場開展了香椿扦插繁殖試驗,旨在為今后香椿苗木快速繁殖提供技術支撐。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位于湖南省西南,懷化市南部,湘黔桂交界地區(qū)。地處云貴高原 東部斜坡邊緣,雪峰山脈西南端,沅水上游之渠江流域。地處東經(jīng)109°16'04″—109°56'36″,北緯 26°15'25″—26°47'35″。北連會同,東接綏寧,南抵通道,西與貴州省黎平、錦屏、天柱縣毗鄰。年均氣溫16.6℃,年均降雨量1 500 mm,無霜期290 d,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資源豐富。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排牙山林場土壤以板頁巖紅壤為主,土層深度60 cm左右,pH值為5.5~6.8之間,土壤肥力中等,適于多種植物生長。
扦插繁殖試驗材料來自排牙山林場周圍香椿天然實生苗,參試材料共10個香椿單株,穗條是當年生半木質化的嫩枝,生長健壯、發(fā)育正常、無病蟲害,將嫩枝剪成6~8 cm長的枝段,枝段保留上部1~2個復葉,每個復葉基部僅留2~4片小葉,其余葉全部剪除;將穗條浸入800倍多菌靈液中10 min,然后將穗條基部用100 mg/kg濃度的生根促進劑GGR液進行處理,處理時間為5 min。穗條扦插株行距為15 cm×20 cm,插入深度為插穗長度的二分之一以上。
按常規(guī)方法選擇扦插圃地,以120 cm寬開廂作床,東西向,苗床上鋪一層厚4~5 cm的過篩干凈未耕種過的無菌黃心土,苗床做好后,搭設高1.5 m左右的遮陽棚,用遮陽網(wǎng)進行遮陽,要求遮陽網(wǎng)的透光度為50%左右,避免基質表面溫度過高。
一是覆膜保濕,插后及時澆透水,使插穗與土壤密接,插完一壟應及時覆膜,其方法是:用約2 cm寬光滑竹片兩頭插入苗床兩側其中間成拱型,中間高50 cm,其上覆蓋無色透明地膜 (半透明的地膜不能用),用土壓膜邊,使苗床處于全封閉中;二是噴藥防菌、滅菌,主要藥品有多菌靈、甲基托布津,進行輪流噴撒,防止霉變發(fā)生,濃度為800~1 000 mg/kg,在扦插后覆膜前噴一次,以后視情況噴撒;三是拆棚與揭膜,插后150 d左右可以揭膜,揭膜時先打開拱膜兩端,讓其自然通風3~5 d后再揭膜。10月下旬以后,白天平均氣溫低于20℃時,及時拆除遮陽網(wǎng),使苗木接受全光照。四是日常管理,扦插后經(jīng)常查看扦插圃內(nèi)土壤濕度等情況,當土壤變得干燥時,應揭膜噴水并及時密封地膜。
本試驗采用完全隨機區(qū)組設計,每處理30株、3次重復。試驗處理包括:不同單株 (共10個單株)、穗條的葉片數(shù) (含帶頂芽)、不同扦插基質等,具體處理情況如下:
10 個 單 株:TS01、TS02、TS03、TS04、TS05、TS06、TS07、TS08、TS09、TS10;
穗條葉片數(shù):0片葉、2片葉、4片葉、6片葉;
扦插基質:純黃心土 (未耕種過)、黃土 (耕種過)、水稻田土、火燒土。
本試驗扦插穗條采用半木質化嫩枝 (帶2片完整葉),穗條基部用100 mg/kg的GGR溶液浸泡5 min。扦插繁殖試驗結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扦插生根率最高的單株為TS02,其生根率為88.9%,相對較高的還有:TS04、TS05、TS09,扦插生根率最低的單株為TS08僅為45.6%。
表1 香椿秋季扦插育苗生根率(3重復平均)Tab.1 The rooting rate of cutting breeding of T.sinensis in autumn(3 total repeat)
表1結果表明:選擇生長性狀優(yōu)良且扦插生根率高的單株直接用于生產(chǎn),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試驗插穗來自單株TS01,穗條葉片數(shù)分別為:0片葉、2片葉、4片葉、6片葉;穗條為半木質化的嫩枝,扦插前穗條基部用100 mg/kg的GGR溶液浸泡5 min。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穗條保留不同葉片數(shù)對其生根率的影響 (3重復合計)Tab.2 The effects on rooting rate of ear with different number fo leaves(3 total repeat)
表3 穗條保留不同葉片數(shù)對其生根率方差分析Tab.3 Variance analysis on rooting rate of ear with different number of leaves
從表2可以看出,穗條保留不同的葉片數(shù)對其生根有顯著的影響,穗條不帶葉片其扦插生根率僅為13.3%,穗條帶6片葉其扦插生根率為57.8%,穗條帶2片葉、4片葉其扦插生根率分別為74.4%、77.8%。方差分析[8]表明:F=9.92>F0.05=4.76,F(xiàn)=9.92>F0.01=9.78,說明穗條保留不同的葉片數(shù)其生根率存在極顯著差異。因此,采用帶2~4片葉的穗條進行扦插可收到較好的效果。
本試驗插穗來自單株TS02,扦插基質為:純黃心土 (未耕種過)、黃土 (耕種過)、水稻田土、火燒土,采用容器育苗的方式進行,即將基質過篩后裝入塑料膜容器袋中,容器規(guī)格為口徑5 cm,高12 cm,穗條為半木質化的嫩枝 (帶2片完整葉),扦插前穗條基部用100 mg/kg的GGR溶液浸泡5 min。試驗結果見表4。
表4 不同扦插基質對穗條生根率的影響Tab.4 The effets on rooting rate of ear by different cutting substrate treatment
表5 不同扦插基質處理對穗條生根率方差分析Tab.5 Vaviance analysis on rooting rate of ear by different culling substrate treatment
從表4可以看出,不同基質對穗條生根有顯著的影響,黃土、水稻田土其穗條扦插生根率僅為35.6%、24.4%,純黃心土、火燒土其穗條扦插生根率分別為82.2%、84.4%。方差分析[8]表明:F=10.16>F0.05=4.76,F(xiàn)=10.16>F0.01=9.78,說明不同基質其穗條扦插生根率存在極顯著差異。因此,采用純黃心土或火燒土為扦插基質為好,考慮到成本因素,建議采用純黃心土為香椿嫩枝扦插育苗的基質。
(1)影響香椿穗條扦插生根的因素很多,不同單株其穗條扦插生根率有顯著差異,參試單株穗條扦插生根率變幅為88.9% ~45.6%,在進行良種選育時,考慮其穗條扦插生根率十分重要,選擇生長性能優(yōu)良,繁殖能力強的單株應用于生產(chǎn),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從穗條本身來說,帶2~4片葉可顯著提高穗條生根率,這可能與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光合產(chǎn)物有關[9],在進行香椿扦插育苗時,建議其扦穗宜帶2~4片葉。
(3)不同扦插基質對香椿插穗生根率有顯著影響,建議以純黃心土作為香椿扦插育苗的基質,這樣既可確保扦插成活率,又能降低生產(chǎn)成本。
[1]祁承經(jīng),林親眾.湖南樹木志[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2]左繼林,潘江平,龔春.等,香椿11個種源的引種生長初期表現(xiàn)[J].江西林業(yè)科技,2008(6):13-15.
[3]陳存觀.香椿的開發(fā)利用價值及其栽培技術 [J].江蘇林業(yè)科技,2008,35(4):43-45.
[4]范振富.香椿速生豐產(chǎn)用材林栽培試驗[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04,18(5):61-62.
[5]談秀春,王新洋.香椿用材林早期生長規(guī)律研究初報[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5(10):11.
[6]王希英,王海宏,喬勇進,等.香椿優(yōu)質豐產(chǎn)栽培關鍵技術[J].防護林科技,2008,86(5):133-134.
[7]林細平.香椿山地栽培試驗 [J].湖南林業(yè)科技,2004,31(5):41-42.
[8]蓋鈞鎰.試驗統(tǒng)計方法[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0.
[9]郝建軍,康宗利.植物生理學[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