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維旗
飲食,人類生命的能源;美食,人類飲食的升華。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悠悠萬事,惟此為大。中國人見面一句“吃了嗎”,將“民以食為天”傳承得雅俗共賞,這廂有禮。
人類生活的基本追求,是吃飽喝足;人類生活的小康追求,是吃好喝好;人類生活的高尚追求,則是吃出名堂、喝出品位。
如今的飲食,名號越來越悅?cè)硕?,面相越來越秀色可餐,烹飪越來越精雕?xì)刻,佐料越來越五花八門,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深莫測,可一到嘴里滿不是那么回事,肉不是肉味,菜不是菜味。飲食早已稀釋了祖?zhèn)鞯难?,闊別了自己的原汁原味,即使有口皆碑的“美食”,也多是賺取食客“冤大頭”的虛榮,難得貨真價實的口福,更談不上回味無窮、好吃再來。
在感嘆飲食江河日下的無奈中,常?;匚哆^去生土長、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飯。那是一個如饑似渴的年代,也是一個飲食匱乏的年代,但那是一個飲食真善美的年代。
生產(chǎn)力低下的刀耕火種時期,“種地不上糞,等于瞎胡混”,積肥是生產(chǎn)隊一項重要農(nóng)活兒,人、畜、禽的糞便是最好的有機(jī)肥。古樸的土地收獲的有瓜如瓊漿玉液,醉人心甜,吃得人欲罷不能,到處“唱歌”,熟透西瓜床底下可以放半年。
如今東北大米有色無油了;天津小站米銷聲匿跡了;塞上明珠的手扒羊肉已成為傳說;聞名全國的新疆西瓜沒熟就萎了,味機(jī)糧蔬,雖然土生土長、土里土氣、甚至土得掉渣,可絕對對得起這張嘴。盡管衣無霓裳、住無廣廈、行無高鐵,五谷果蔬卻吃嗎嗎香,頓頓口福,吃了上頓想下頓。
過去東北大米宛如一粒粒潤白凝脂的碎玉,天津小站米好似一粒粒碧綠剔透的寶石,做熟的飯油光閃亮,香氣撲鼻,就著咸菜都胃口大開。1970年筆者到山西太原古交,一個月行宿了很多村莊,吃了很多農(nóng)家飯。山藥蛋是當(dāng)?shù)氐闹饕诩Z,純樸憨厚的老鄉(xiāng),都把留著過年吃的一點白面拿出來待客,生怕怠慢了我。而我卻感到山藥蛋是一道絕頂?shù)拿朗?,那是我一生中吃到的最香的土豆。七十年代駐防東北山溝,抬頭一線天,低頭亂石川,千里思鄉(xiāng)何以解憂,拿米面到集上和農(nóng)民兄弟互通有無,回來自己動手,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酸菜汆白肉、攤雞蛋、油炸花生米、涼拌粉絲白菜絲,偶爾還有野味,一桌山里的土菜,兄弟們湊在一起大快朵頤,推杯換盞,這等美食如今哪里尋呢?1979年1月從銀川乘火車回京,帶上幾大塊剛煮熟的手扒羊肉,一路上虎狼饕餮,至今讓筆者回味垂涎。新疆的西道水了呱嘰,生生被催生劑、膨大劑注射得身敗名裂了。
曾經(jīng)感嘆老外的蔬菜像其人種一樣人高馬大,色相迷人,可自從化肥、添加劑、人工飼料在中國所向披靡之后,中國人儼然成了全球農(nóng)牧業(yè)的教父,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蔬菜生長“日新月異”,身子骨兒遠(yuǎn)比老外的高大威猛。如果說濃縮的是精華,那膨大的一定是糟粕,催生的一定不是好貨。
就說這雞,以前過年也不一定吃得上,所謂“無雞不成宴”,雞的身價絕對是“雞”壓群芳、九五之尊。農(nóng)民家的雞,春天出殼,喂些麥麩野菜,下地干活兒往外一撒,讓雞們自食其力,入冬時一斤多已是重量級了,長到三、四斤得好幾年,你說這雞肉能不香嗎?《林海雪原》中座山雕的百雞宴,絕不遜色今天的滿漢全席、海鮮大餐??涩F(xiàn)在的雞,出生一個月就被獻(xiàn)身了,這雞肉能是什么味呢?
筆者以為:美食是色、香、味的天然合一。民以食為天,食以自然為本。沒有綠色屏障,沒有真材實料,縱有十八般廚藝,也只是賣弄“鍋碗飄盆叮當(dāng)響”,烹飪出嘩眾取寵的吆喝。
最美不過家常菜。美食發(fā)祥地在民間,在“聽取蛙聲一片”的年代,土糧土菜、土灶土鍋、土法烹調(diào)、土作坊做出來的農(nóng)家飯菜,其貌不揚,卻是原汁原味的普世美食。江湖之遠(yuǎn)的民間美食一旦見異思遷、背井離鄉(xiāng),舍江湖而登廟堂,褪去土生土長的本色,就會散發(fā)出六親不認(rèn)的銅臭味,見錢眼開,唯利是圖,甚至掛羊頭賣狗肉,“為了百分三百的利潤就敢冒上絞刑架的危險”,淪為資本的賺錢機(jī)器,宰你沒商量。
現(xiàn)在人們吃了一道所謂的美食,往往借題發(fā)揮廣而告之,繪聲繪色如何美味,直抒先嘗為快的自豪,筆者是不以為然的。土地都被化肥板結(jié)了,江河湖海都污染了,家畜家禽都圈養(yǎng)、飼料都合成了,海鮮幾乎都網(wǎng)箱了,這劑、那劑都無孔不入了,財迷心竅都走火入魔了,你的“美食”能美到哪兒去呢?
“美食”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多是“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假戲真秀,浪得虛名。爭奇斗艷的飲食看上去很美,多是濃妝艷抹、金玉其外,好色的眼球每每禁不住色誘?!懊朗场闭{(diào)料非不多也,烹飪非不精也,色澤非不艷也,包裝非不靚也,然口味不正,食材含金量不足也。此雞非彼雞也。
競相媲美、刺激眼球的速成飲食、合成飲食、高科技飲食、防腐飲食,變異了飲食的自然屬性,淡化了飲食的原汁原味,亂倫了飲食家族,飲食鏈已非驢非馬,稱之為飲食已忝列其中,再冠以美食豈不欺世盜名,貽害無窮。
“美食”何如家常菜,“茅臺”未必二鍋頭。千萬別迷信什么純天然、綠色、有機(jī)、顯赫身價,“美食”每每言過其“食”,標(biāo)簽信手拈來,保質(zhì)期朝三暮四,不為人知的貓膩頻頻曝光,攪得社會風(fēng)聲鶴唳、談食色變。盡管千夫所指、萬眾怒目,口誅筆伐、繩之以法,飲食問題還是按下葫蘆起來瓢。飲食之天搖搖欲墜,天之將傾,補(bǔ)天乏術(shù),民則望天興嘆,自憫自憐愁腸百結(jié)。
筆者不是在此論道食品安全,而是感慨飲食的離經(jīng)叛道與背宗棄祖,夢想和留戀飲食的土著時代。如今人們有錢了、吃喝不愁了,一日三餐雞鴨魚肉,甚至山珍海味,早已超越了吃飽喝足的生理階段,可是離“吃好喝好”卻漸行漸遠(yuǎn)、南轅北轍。即使“不差錢”,也“食不再來”。都市的光鮮亮麗之下,億萬富翁和行討乞丐,彼此呼吸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是一樣的。
傳統(tǒng)的飲食被張冠李戴了,餐餐相繼的口福被釜底抽薪了,人的幸福祈望黯然神傷了。30歲以上的人還能意念咀嚼曾經(jīng)的美味,昔日的口福已成為歷史的定格和垂涎的回味;90后的新新人類,來到世上已無緣綠色有機(jī),不曾品嘗農(nóng)家肥澆灌的五谷醇香,不能不是天大的遺憾與無味的不幸。
飲食的明天到底是迷途知返、返璞歸真,還是隨波逐流、奔騰向錢,筆者不得而知。也許,事物的發(fā)展有所得必有所失,人們穿上了五彩繽紛,住上了“一統(tǒng)小樓”,行動于一日千里,“食不再來”只能是舍魚取熊掌的不兼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