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永剛
(山西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太原 030024)
守口堡水庫位于山西省陽高縣西北部邊緣的黑水河上,屬?。?)型水庫,工程等別為Ⅲ等,主要建筑物為3級,次要建筑物為4級。擬建壩型為混凝土重力壩,設計壩高64.9 m,設計庫容964.00萬m3,正常蓄水位相對高程240 m.水電站設計裝機容量300 kW.
壩址區(qū)河谷寬約220.0 m,地面相對高程204~210 m,河水位相對高程205.0 m左右。覆蓋層為Q4pal卵石混合土,厚度6.5~19.8 m,局部夾有細砂透鏡體。下伏基巖為含輝石斜長角閃巖,局部為黑云二長片麻巖,粒狀變晶結構。兩岸為基巖山坡,自然坡度30°~60°,左岸坡腳處分布有第四系坡洪積碎石混合土,基巖為輝石斜長角閃巖(圖1)。
圖1 壩軸線剖面示意圖
壩基巖層片理產(chǎn)狀:N80°W/SW∠32°,傾向右岸下游方向,受動力變質(zhì)及混合巖化作用,層面不甚發(fā)育。巖體節(jié)理裂隙較發(fā)育,主要發(fā)育四組:①組 N35~45°W/NE∠70~85°,②組 N10~25°E/SE 或 NW∠50~70°,③組 N70~80°W/NE∠30~80°,④組 N65~75°E/NW∠60~70°,其中①組、②組裂隙面多平直粗糙,延伸較長,一般大于5 m,多巖屑泥質(zhì)充填,③組、④組裂隙面多起伏粗糙,延伸一般2~5 m,無充填或泥鈣質(zhì)充填。
壩基強風化層巖體破碎,為碎裂結構~散體結構,巖體裂隙發(fā)育,采取率及RQD值均較小,厚1~5 m.弱風化巖體完整性差,為碎裂結構~次塊結構,巖體裂隙較發(fā)育,局部存在破碎帶,導致采取率及RQD值偏低,厚4~9 m.微風化巖體巖芯采取率較高,但其RQD值并不大,主要是因為壩基巖體中裂隙分布不均,存在一定范圍的裂隙密集,或因局部有黑色礦物富集的巖性較軟巖層。
壩基含輝石斜長角閃巖干密度2.74~2.86 g/cm3,平均值2.81 g/cm3,飽和抗壓強度41.4~86.0 MPa, 平 均 值63.62 MPa,屬中硬巖~堅硬巖,軟化系數(shù)0.56~0.96,平均值 0.78,泊松比 0.11~0.35,平均值 0.24,飽和變形模量 5.47×104~1.32×105MPa,平均 8.65×104MPa,飽和抗剪斷凝聚力8.31~15.5 MPa,平均值 11.7 MPa,內(nèi)摩擦角 30.4~42.5°,平均值34.2°.
壩址區(qū)地下水類型為松散巖類孔隙水和變質(zhì)巖類裂隙水,地下水由兩岸向黑水河、由上游向下游徑流排泄。地下水位隨季節(jié)變化,勘探期間地下水位埋深1.0~3.0 m.
表1 壩基巖體工程地質(zhì)分類標準表
表2 壩基巖體工程地質(zhì)分類表
依據(jù)《水利水電工程地質(zhì)勘察規(guī)范》(GB50487-2008)附錄Q壩基巖體工程地質(zhì)分類標準對壩基巖體進行工程地質(zhì)分類劃分,其相關劃分標準見表1.
影響壩基巖土工程地質(zhì)條件的主要因素包括: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巖體結構類型、巖體完整程度、結構面發(fā)育程度及其組合等方面。本次壩基巖體工程地質(zhì)分類,依據(jù)鉆孔巖芯采取率、巖石質(zhì)量指標RQD、聲波波速、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等資料,劃分巖體風化程度,并對其進行RQD、聲波波速、完整性系數(shù)統(tǒng)計分析,確定壩基巖體進行工程地質(zhì)類別。壩基巖體進行工程地質(zhì)分類見表2.
由表1可看出,壩基強風化巖體工程地質(zhì)類別主要為BⅣ1~BⅣ2,巖體破碎,完整性差,抗滑剪強度、抗變形能力受結構面及巖塊間嵌合力較差,不宜直接做為混凝土壩基。巖體飽和抗剪斷強度指標 c′=0.30~0.35MPa,f′=0.5~0.6;混凝土與基巖接觸面的抗剪斷強度:c′=0.25~0.35MPa,f′=0.6.
壩基弱風化上部巖體工程地質(zhì)類別主要為AⅣ2~AⅢ2,巖體較破碎,完整性差,巖體分布不均,抗剪強度、抗變形能力受結構面及巖塊間嵌合能力控制,作為混凝土壩基,需做專門性地基處理。壩基巖體飽和抗剪斷強度指標c′=0.60~0.7MPa,f′=0.7~0.8;混凝土與基巖接觸面的抗剪斷強度:c′=0.5MPa,f′=0.75;混凝土與弱風化基巖抗剪強度摩擦系數(shù)f=0.50.
弱風化段下部巖體工程地質(zhì)類別主要為AⅢ2,局部地段為AⅣ1,巖體完整性較好,局部完整性差,對局部巖體進行工程處理后,適宜做為壩基建基面。壩基巖體飽和抗剪斷強度指標 c′=0.80~1.00MPa,f′=0.80~0.90;混凝土與基巖接觸面的抗剪斷強度:c′=0.60MPa,f′=0.85;混凝土與弱風化基巖抗剪強度摩擦系數(shù)f=0.60.
綜上,建議壩基建基面選取在弱風化巖層中部,壩基巖體較破碎,局部巖體風化層厚度大,建議進行固結灌漿處理。
壩基工程巖體是一個復雜的地質(zhì)體系統(tǒng),影響壩基巖體的因素眾多,除了巖體結構、巖體堅硬程度及巖體的完整程度外,還有地應力、地下水及工程部位等因素影響。本文主要根據(jù)《水利水電工程地質(zhì)勘察規(guī)范》(GB50487-2008)對壩基巖體進行工程地質(zhì)分類,并提出各類巖體力學參數(shù),建議壩基建基面選取在弱風化巖層中部,壩基經(jīng)簡單處理適宜做為壩基建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