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偉蘭
近日翻閱報紙,看到兩則孩子出走的消息。也許職業(yè)的敏感,我不由得為這些孩子擔憂起來。孩子為何棄同學老師而去、棄父母姐妹而不歸?
學校是什么?孩子在學??释墒裁?,又渴望得到什么?為什么一些孩子會厭學?這是一些人不曾思考、也不屑思考的問題,但正是由于缺乏這些思考,才把學校辦成了孩子不喜歡的地方。
陶行知先生說:“學校應該是‘兒童的王國,應考慮孩子的情感、個性、身體、智力等各個方面的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避免過分的成人化和功利化?!币驗閷W校是為教育學生而設的,應以學生為中心,學校應該是孩子最向往和喜歡的地方。
一、創(chuàng)造兒童化的美麗校園,讓校園成為學生喜歡的地方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與之皆黑。”《荀子勸學》道出了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幽雅的人文氣息,可愛的校園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校園環(huán)境所折射出的學校文化具有水滴石穿的教育力量。研究表明,人在美好的環(huán)境里,心情會很愉悅,人的整個狀態(tài)也特別地放松,人會變得向上向善。因為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因此,辦學者一定要以兒童為中心,用學生的視角去布置校園的環(huán)境。讓孩子感到校園是美麗的、是可愛的,而不是成人化的、僵硬的、死板的。
在民治第二小學的校園里,從外墻的色彩到室內桌椅書包柜的設計;從樓梯角的小小音樂角到走廊課室墻壁張貼的名言警句,無不彰顯教育者的匠心。當你漫步在美麗的校園,帶給你的是滿眼的美妙奇觀:園內栽花種草、放水養(yǎng)魚,魚兒在魚池里追逐嬉戲,學生一出教室,便可欣賞到此等美景;學校走廊和教室墻壁,則變成學生展示藝術作品的平臺;就連建操場時從地下挖出的三塊大石頭,也被鐫刻上“JOY”、“創(chuàng)造”和“真善美愛”等字樣,成為學校一景。連廊一角垂吊的幾個打沙包更是孩子們學習之余放松的好去處。課間,音樂響起,孩子們便愉快地在走廊翩翩起舞,那是學校開展奧爾夫音樂探索帶給學生的靈動……
二、讓學生因喜歡老師
而喜歡學習
常有一些老師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習慣用分數這把傳統的尺子去度量學生的學業(yè)。在他們眼里分數是第一位,很少考慮或關注小孩是否快樂,他們是否有困難需要幫助,更走不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當他們一旦看到孩子考砸了,就對孩子大發(fā)雷霆,惡言相向:“你真沒用!”“你怎么這么蠢?”“你真是無可救藥!”孩子本來是天真活潑、懂事有禮的,就因為成績不好被老師或家長視為一無是處而變得消極頹廢、沉默寡言和毫無自信。
面對成績不好又調皮的孩子,你該怎么辦?是嚴厲訓斥、高壓管制,還是贊揚他們在調皮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天賦?我們民治二小的滿小螺校長認為,教師心中不能只有分數,要有愛心有耐心,懂得理解、寬容和接納,并通過自己的智慧去感化這些學生,激發(fā)他們的潛能,讓每個孩子能在黑暗中找到一片亮光。他還組織全校老師觀看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激勵大家以片中的主人公馬修為旗幟,做一個善于激發(fā)學生上進心,嘗試用自己獨到的方法來解決學生問題的好老師。
溫婉的音樂老師尚世杰曾跟我分享過一個教學小故事。有一天她進到一個班準備上課,教室特別吵,就像她不在場一樣。起初,她有一種沖動,想拿起書使勁敲一下講臺,想用這種更具震撼力的噪音來“鎮(zhèn)壓”。但是她沒有這樣做,只是拿起粉筆,在黑板上慢慢地畫一個大圓。這個動作把很多學生都吸引過來,教室不知不覺就安靜下來。“怎么用一種聲音來表現這個大圓?”孩子們扯開嗓門說:“啊——”接著,尚世杰又在大圓邊上畫了兩個小圓,受到啟發(fā)的孩子們說那是“噓……”這節(jié)課她剛好要教一個三拍子的歌曲,強弱規(guī)律正好是“強-弱弱”,結合這個圖形,尚世杰教他們唱了一首歌《我們愛老師》。她用音樂的方法去解決音樂課中出現的問題,這是非常經典的一次。
什么是教育?優(yōu)質教育需要怎樣的老師?怎樣的老師才是孩子最喜歡的?學校在進行《教師喜歡度調查》時,發(fā)現學生喜歡老師的第一要素并不是老師的文化學識,而是有愛心、懂得尊重、理解。寬容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最讓學生喜歡。是的,其實“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過程”。這意味著教育不能只有分數而忽視孩子的心靈成長。在我校的尚老師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片子中馬修老師的教育教學行為里,你可以找到這個答案。正如《放牛班的春天》主題曲中的歌詞所說:看看你經過的路上,孩子們迷了路,向他們伸出手,拉他們一把,步向往后的日子。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中的熱忱,榮耀之巷……
為此,我一直對所教班級學生的成績都不太在意,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主要依靠對學生作業(yè)的檢查,上課學生是否集中精力學習,能否積極思考和主動參與。對提問回答不好、練習題錯得多的同學,每次上課注意多提問這幾名學生。因為這樣的原因,教師眼中沒有了分數、名次的干擾,沒有了對于后進生的煩氣和不滿,覺得學生都是可愛的,只不過是有點毛病、瑕疵而已。心中有學生的學習,但是眼中沒有了分數、名次的差異,學生都是好學生,都值得欣賞。老師喜歡學生了,反過來,學生也因喜歡老師而喜歡你所教的學科。孩子們就是在這種充滿愛、充滿理解和寬容的寬松氛圍中健康成長。
三、每個學生都能在學校
找到自我,成為獨特的“我”
教師應真正認識學生,因材施教,不同的“材”,雕出不同“作品”。在校長培訓班學習時,我曾聽特級教師禹明講過這么一個故事:
有一天,動物們決定設立學校,以教育下一代應付未來的挑戰(zhàn)。校方制定的課程包括飛行、跑步、游泳及爬樹等本領,為方便管理,所有動物一律要修全部課程。鴨子游泳技術一流,飛行課的成績不錯,可是跑步就無計可施。為了補救,只好課余加強練習,甚至放棄游泳課來練習跑步。最后磨壞了腳掌,游泳成績也變得平庸,校方可以接受平庸的成績,只有鴨子深感不值。兔子在跑步課上名列前茅,可是對游泳一籌莫展,甚至精神崩潰。松鼠爬樹最拿手,可是飛行課的老師一定要它從地面起飛,不準從樹頂下降,弄得它神經緊張,肌肉抽搐。最后爬樹成績得了丙等。老鷹是個問題兒童,必須嚴加管教。在爬樹課上,它竟然不理會老師的要求,堅持用自己最拿手的方式,第一個到達樹頂。到學期結束時,一條怪異的鰻魚以高超的游技,加上勉強能飛能跑能爬的成績,反而獲得平均最高分,還代表畢業(yè)班致辭。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每個生命體都是獨特的。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多數人都只能在一兩種智能上有出色的表現。因此,作為教師和家長,要充分認識我們的學生,樹立正確的評價觀。做到施教因人而異,不同的“材”,雕出不同“作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發(fā)展,但不求一樣的發(fā)展;每一個學生都有所提高,但不求一樣的提高;每一個學生都能合格,但不必相同的規(guī)格。
顏梓超同學是我教過的二年級的學生,語數英等學科學習表現平平,考試很少得高分。在很多人的眼里,他并不是優(yōu)秀的孩子,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對他的喜愛。他活潑懂事,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據他父母說,梓超從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學鋼琴,他樂感強,識譜快,而且練琴時特別專注,這在同齡人中是少見的。為了在音樂方面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學校允許他上午到學校讀書,下午請假由家長安排專門在家學鋼琴,學校還經常為他提供展示和鍛煉的平臺,舉辦個人專場演奏會。
四、開展多姿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讓它們成為學生的“快活力”和“催長劑”
教育不是簡單的告訴,而是要使學生把道德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轉化為自覺的行動。在我們民治二小,快樂無處不在——每天第二節(jié)課間,學校的四層長廊就成了大舞臺,孩子們排著隊在這里跳校園舞,簡直成了全國最大的“校園舞蹈隊”。在馬來西亞華人教育考察團和姊妹學校來訪時,學生跳馬來風格的Rasasayang;在美國專家來訪時,學生表演了美國鄉(xiāng)村風格手語歌《牧場上的家》,至今學校已自創(chuàng)了十幾支校園舞。學校設置了“以樂為主,育在其中,多育整合”的活動課程;每年都如期舉行校本節(jié)日活動,如毽球節(jié)、體育節(jié)、讀書節(jié)、科技節(jié)等主題系列活動;同時開展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如自在樂隊、健美操隊、版畫班、中國銀行一日貴賓、到深圳博物館、美術館、版畫基地參觀、舉行錢幣展、學生個人鋼琴獨奏音樂會及學生實踐活動等。兩周一次的小小電影院活動也深受學生的喜愛。
教育不能流于表面、流于形式。理想教育活動應該是能讓學生動心、動情的教育。每年第二學期一開學,我校便開始策劃著六年級學生畢業(yè)系列活動,包括畢業(yè)旅行、編印畢業(yè)生紀念冊和畢業(yè)典禮。特別是畢業(yè)典禮成了學生難忘的經歷。那天,六年級的學生們踏進會場,《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隱形的翅膀》的優(yōu)美旋律在會場上空飄蕩,臺前的大屏幕滾動播放著校園生活的點滴情景,這一切都會勾起孩子們對小學珍貴的六年生活的回憶。典禮正式開始,首先是校長致辭,致辭里飽含著對畢業(yè)生的期許。接著是師生、家長講述當年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幾位代表盛裝登臺,字字情真意切、聲情并茂,朗誦著自創(chuàng)詩文。他們盡情地抒發(fā)同學情誼,感恩母校師長,暢想美好明天。接著為母校贈送禮物——是學生們精心準備、親手制作的小制作。隨后是請班主任上臺,學生代表誦讀感謝詞,獻上束束鮮花。班主任感動得直流淚,很多孩子也忍不住跑上臺緊緊地擁抱著老師。最后,校長為每個孩子頒發(fā)小學畢業(yè)證書和贈送勵志書籍,并一一合影留念。典禮結束,全校師生站在校道兩旁歡送,有的手捧鮮花,有的揮動著親手做的祝福牌,每個孩子都帶著美好和眷戀離開母校,踏上新的人生旅程??傊逃且婚T藝術,教育也是一幅鮮活的畫卷。老師應該營造美麗的校園環(huán)境,不能把分數作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應全面認識今天的學生,尊重差異、尊重個性、精心育人,讓老師成為孩子最喜歡的人,學校成為學生向往和喜歡的地方,讓每個孩子像花兒一樣,在自己的土壤上充分展現自己的芬芳和色彩。
責任編輯/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