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峰
微波細瀾亦是“戲”
——評小品的語言藝術(shù)
□李劍峰
小品要講究有“戲”。這“戲”很難用文字一下子來表述清楚,但從大處講,那就是人物交織、矛盾沖突、情節(jié)起伏。
日前,閱讀了雜志上的一組小品劇本,卻發(fā)覺其實在語言里也是很有“戲”的,那就是如何讓每一句臺詞都“出彩”。
在《租個男友回家》中,某高學歷女為了應付父母,在網(wǎng)上招聘臨時男友。于是,彼此陌生的男女主角在公園里見面,女主角開始“面試”了:
女 我問你,今年多大年紀了?
男 六十三。
女 ??!六十三了?!
男 啊,不對,是三十六,你看我一緊張連話都不會說了。
又:
女 請問你什么學校畢業(yè)呀?
男 中國科技大學……
女 (搶話)啊,不錯呀,也是名牌呀。
男 我連考三年沒考上,后來就放棄了。
當男主角自覺“入選”無望,說聲“拜拜”要離開時:
女 你回來!
男 您還有什么指示?
女 我想改造改造你,可以嗎?
男 改造我,把我送進勞改隊呀?
女 不是,換個說法,我想培訓你。
當女主角“培訓”男主角在父母面前如何應答,如何表現(xiàn)的“技能”之后:
女 你可徹底讓我失望了!簡直就是阿斗,扶不起來的天子。
男 能不能再讓我試試別的才藝。人家都說我多才多藝,學藝認真,一絲不掛。
女 一絲不掛?你光屁股哇?
男 啊,我又說走嘴了,應該是一絲不茍,是茍,不是掛。
《毛病出在哪里》講的是這么一個故事,扮成電信公司工作人員的騙子,叫女事主關(guān)了手機,再打到事主家里,告訴家人事主出車禍了,趕緊把錢打到銀行卡上。騙子先與女事主通話,其中是這樣的:
事主 請問你找我有什么事?
騙子 我沒事,你出事了,你知道不?
事主 我出事了?出什么事了?
騙子 噢,不是你出事了,是你手機出事了。
事主 我手機出什么事了?
騙子 請問,憑你的感覺,你每月的話費是不是太多呀?
事主 嗯,是好像有點多,我覺得沒打多少電話,可話費卻相當可貴。
騙子 這說明你手機有問題。
事主 我的手機是新買的,名牌,會有什么問題?
騙子 嗨,不是手機有問題,是手機線路有問題。
接著是:
騙子 哎,對了,所以請您配合一下,把手機暫時關(guān)閉三小時。
事主 關(guān)閉三小時?干嗎這么長時間哪?
騙子 嗨,詐騙需要嘛。
事主 詐騙需要?
騙子 嗨,不是詐騙需要,是查線需要。
接著,騙子把電話打到女事主家中,是女事主父親接的電話:
騙子 我是XX(事主姓名)的男朋友。
父親 沒聽我的女兒說她有男朋友哇!
騙子 請別誤會,我說是一般意義上的男朋友,我是男的,又是她的朋友,就這么個男朋友。
騙局繼續(xù)進行著:
騙子 告訴你一個非常不幸的消息,你女兒她……
父親 (大驚)她怎么了?
騙子 她把汽車撞壞了。
父親 把汽車撞壞了?!
騙子 啊,不是,你看我一著急嘴都不管用了,我是說她被汽車撞壞了,傷得不輕啊。
我們可以看到,劇本中細微之處的“出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語言上都耍了個小“花招”,轉(zhuǎn)了個小“彎子”,似乎是“節(jié)外生枝”,但是,這是在整個情節(jié)起伏過程中套著的小起伏,就像是一條大船在航行中濺起的小浪花,閃動著潔白的光,鮮活生動。或者比喻為,那整個作品中設置的矛盾沖突,情節(jié)起伏就像是一座房子的框架、結(jié)構(gòu),那一句句臺詞就像是磚頭,磚頭的質(zhì)量如何,直接關(guān)系到這座大廈的好壞。
這些小“浪花”或“磚頭”采用的都是什么修辭手法呢?現(xiàn)在我不妨按順序簡釋一下。
字(詞)序顛倒法。把年齡“36”先說成是“63”,一個局促緊張的人物形象就躍然紙上了。
間斷法。一個句子分成兩次說。把“中國科技大學我連考三年沒考上”分成兩次說出來時,這戲劇效果就出來了。
混用法。將相近或關(guān)聯(lián)的詞混用,造成誤會。文中的“改造”和“培訓”,“一絲不掛”和“一絲不茍”就是。
遞進法。從“你出事了”到“你的手機出事了”再到“你的手機線路出事了”,可謂是層層遞進,如果一上來,就說“你的手機線路出事了”,那“戲”就少了。
諧音法。“詐騙”和“查線”就是也。
順水推舟或者叫隨機應變法。從男朋友到男性朋友。
反向法或者叫唐突法。把“她被汽車撞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