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秀昌
我一直想寫寫我的故鄉(xiāng),無論是春風得意還是落寞迷茫的時候。
記得在北京讀大學時,春節(jié)回家,在寨上照了一張相,是在一個小山包上照的,近景是我們寨子,遠景是山巒和山溝。山,重重疊疊;溝,狹窄而悠長。時值早春,草木搖落,山寨與山巒一派蒼茫?;氐綄W校,同學們見了,大聲驚呼:“老歐,這是你的家鄉(xiāng)?”他們將“歐”和“鄉(xiāng)”拖得足有三拍之長。驚得我以為他們發(fā)現了什么秘密。
那些同學,生在城市,他們的驚呼,意味深長,我不在意。但一聲驚呼,讓我對故鄉(xiāng)有了更深的理解。
畢業(yè)后,有了工作,雖說稱心了,但我還是念記著我的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叫做生屯溝,在松桃苗族自治縣牛郎鎮(zhèn),為水之源。
那是一條小溪溝,很長,從溝頭到溝尾,大約有二十華里,依山傍水坐落著20多個寨子,上千戶人家。如果有人有興趣,從一個叫做銅仁城的地方出發(fā),沿著銅仁錦江的小江走,進入貴陽溪,到一個叫牛郎的地方,兩條溪溝,右邊的,就是生屯溝。溝里有水,潺潺成溪,沿溪行,彎彎曲曲,彎曲的地方有寨子,像藤上的瓜,一叉一個,鋪擺著,直到溝尾。寨子不大,十幾家百來戶不等,有的排在溪邊,有的立在半坡,像天上的星座順著一條銀河有秩序地排列著,星星點點。溝,時寬時窄,狹窄處,相間不足十米,不到午夜時分難見曦月;寬敞處,有河壩,梯田,有山巒,還有滿山的油桐林、油茶林、雜木林,形成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寨旁是一些古樹,象征著村寨的衰敗與興旺。往里走,到兩條小溪匯合處,那個叫中寨的寨子就是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我的童年、少年與青年的生活,就在那里。兩條小溪是我的生命之河。
生屯溝的歷史究竟有多長,我一時還說不清楚,問一些老人,他們也說不知道。這不足為怪,因為溝里的人都是苗族,都說苗話,在這個民族的歷史上,他們只有語言沒有文字,過去,他們無法記載自己的歷史。
生屯溝地名最早見于《銅仁府志》,銅仁知府劉雁題在《石峴平苗紀略》中記載,清朝嘉慶六年,平頭司苗族首領白老寅造反,朝庭派兵鎮(zhèn)壓,兵分四路,其中一路從牛欄場攻新屯。文中所寫的牛欄場就是現在的牛郎。牛郎是個集鎮(zhèn),大約上世紀三十年代建鄉(xiāng),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建區(qū),時屬銅仁縣管轄,1956年,國務院批準成立松桃苗族自治縣,牛郎劃歸松桃,直到現在。新屯就是《府志》所記的新屯溝,也就是生屯溝,現在當地人不改口,仍叫老地名,只不過《銅仁府志》把生屯溝寫成了新屯溝,是不是過去漢字記苗音的音誤,不知道,只是家鄉(xiāng)人一直把它說成是生屯溝,我只是想還一個歷史的本來面目。
溝里人自身用文字記錄的歷史,墓碑上寫的是清朝乾隆年間,這當然是不夠的。遠的莫說,就說明朝,明嘉靖年間苗族起義領袖龍西波在龍?zhí)疗鹗?,而龍?zhí)辆嗌蜏弦簿驮谝簧揭淮逯g,那時,生屯溝不可能沒有人煙。事實上,龍西波起義失敗后,朝庭對苗鄉(xiāng)風水龍脈大加斬截,生屯溝的山脈也同樣受到蹂躪和斬斷。這樣說來,墓碑上的時間只是說明這里的人已經接受了漢文化,或者說已經有能力用漢文字為先輩樹碑立傳。我生長的時候,苗族文化與漢族文化已相互交融,也就是說,在苗族文化基因的鋪墊下,我拼命地吮吸著漢文化,在苗漢文化生活中成長。兩種文化是我的成長之源。
就其苗族文化來說,生屯溝的底蘊是厚重的。聽老一輩講,生屯溝過去因富裕的人家較多,溝里經常舉辦一些祭祖儀式,這些祭祖儀式最大的是“吃?!保础白蹬!保ㄋ#?,儀式往往要進行三天三夜或七天七夜,參加的人不論親疏貴賤,有無賀禮,凡來觀看的,一律宴請。聽父輩說,那幾天,方圓百里的人都來觀看,人數眾多,熱鬧非凡,可以說是人山人海。而每一次儀式,苗族祭司們都要做法事,盡顯神通。此外,還有“接龍”、建房、結親和喪葬儀式等,這些儀式,都是苗族文化的展示與再現。在苗寨中,每一個寨子差不多都有不同的祭司與歌手,他們是苗族的知識分子,知道和懂得苗族的過去與經歷,是苗族文化淵博的人。
這些我只是聽到老人們說,待我生長的時候,一種新的思想和新的思維已經注入生屯溝,我即在這種新思想中長成。即便這樣,由于那里地處偏僻,也有苗族自身的心理意識,除了“吃牛”祭祖無法舉行外,其他的祭祀儀式仍然在悄悄地進行和演繹著。即使是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在后期,我還親眼看到一些苗族的小型儀式。比如苗族祭司的畢業(yè)儀式——“遷階”。而“遷階”最后一項就是徒弟要“上刀梯”,用三十六把鋒利的刀排列在一根高高的木柱上,豎起,刀刃朝上,徒弟要赤腳攀登上下,不出問題方能畢業(yè);曾親自聆聽過苗族的男女歌手對唱夜歌,一天一夜或者兩天兩夜,甚至是三天三夜地唱,他(她)們白天休息晚上繼續(xù),歌如流水,洋洋灑灑。他們的歌曾讓我深深地著迷與感動;也曾在趕場歸來的路上和做客時,親眼見過苗族的少男少女一對一地朗誦動聽的“說句子”(那是苗族的抒情詩),對唱動聽的酒歌或情歌,抒發(fā)內心的情感與愛慕。在他(她)們面前,我曾自卑地感受到自己是一個苗族文化的文盲或者是一個小學生。
這條溝,說到漢文化,過去很有些慚愧,沒有舉人,也沒有進士,大約是在清朝末年出過幾個秀才,立過闈子,據說還是捐的。其實,捐的也行,證明他們已經向往著另一種文明,在向另一種文明攀登。大約他們知道,在這樣一種大環(huán)境下,不學漢文化是不行的了。在苗族的夜歌中,就有這樣的歌詞:“讀書的人得中舉,哪有唱歌成好人?”不管苗歌在對唱中有著怎樣極端自謙的表現手法,但歌詞已經道出了整個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這種意識在苗族中已成一種燎原之勢,那就是要讀書,只有讀書才能中舉,才有功名,才能成為人上之人。事實上,在苗族中,已經大量地接受了漢文化,上面所說的“說句子”——苗族的抒情詩,就是苗語與漢語相雜的混合體,因抒情而備受苗族男女青年的喜愛。由于出過幾個秀才,他們便在家鄉(xiāng)辦起了漢文學校,從而推動了生屯溝漢文化的發(fā)展。而真正的發(fā)展是在解放后,由于這里建立了學校,才有了苗族的知識分子,然后才有了大學生、研究生、作家、藝術家,以及國家的各級干部。我不知道這里是否具備著某種文化基因的肥沃土壤,還是挖掘到了儲藏基本人才的礦源,抑或是一種文化與另一種文化的碰撞所產生的燦爛火花!我少有研究,但是,應該說我對這人才的出現是由衷的樂道。
故鄉(xiāng)在解放前沒有人才可以炫耀,只有三人略可一記,他們分別是曾榮南、曾英才、曾文德。其中一個任過貴州省參議員,一個任過牛郎鄉(xiāng)副鄉(xiāng)長,再一個任過貴州省主席袁祖銘的秘書,袁祖銘在湖南常德被暗殺后,他失去了依靠,便回了家鄉(xiāng),未謀得一官半職。他們雖然對地方產生過一定的影響,但影響不大,范圍也不廣。解放后,有一個人值得一書,那就是吳向必。吳向必是長工出生,從一個長工漢到任省委書記、全國人大民委副主任,確實是一個奇跡。更奇的是,一個從沒讀過書,僅靠參加工作后所學得的知識,晚年患病接近癱瘓,憑著毅力,作畫兩百余幅,辦個人畫展,出畫冊,后被收入世界名人錄,一生充滿著傳奇。只是他的這一精神未曾引起家鄉(xiāng)人的重視,認為任職只不過是得益共產黨的領導,而繪畫也只是“自成其體,自得其趣”。這難免有失偏頗。其實,對吳向必應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他沒有上過學校不假,但刻苦學習是真,他的成功是根植在苗族文化之中的,據家鄉(xiāng)人說,吳向必當年乃一翩翩少年,能說會道,熟知苗族的古歌與情歌,也曾有過在趕場路上向少女傾吐愛慕的經歷,正因為如此,在他任松桃縣委書記時,憑著自己的記憶力,在演講時如魚得水,受到當地干部的廣泛贊譽。我以為這完全得力于他的苗族文化的底蘊,以及在大山的擠壓下奮起拼搏的毅力,后來吳向必在自敘中也證實了這一點。應該說,吳向必是一個典型的苗族代表,他的一生蘊藏著許多苗族的基因與密碼,有待人們去破譯。
苗族人的文化傳播,主要靠各種祭祀、節(jié)日活動以及各種禮儀的演繹,再就是聚會或火塘邊的言說和教授。這些傳播在解放后,由于有一部分被認為是迷信而受到一定的限制,影響了傳播。但是,有一個現象值得一說,那就是人民公社化的生產隊時期,由于全村人在一起勞動,苗族文化的傳播者有了一定的場所,傳播者也有了用武之地,他們趁人多在一起的機會,在勞動中傳播苗族文化,使得大量的苗歌與民間故事得以傳播與傳承,特別是所謂非理性文化,也就平常說的“黃色”文化,如“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有了傳播的廣闊空間。在苗族中,有一個嚴格的禁忌,即在村寨或家中,是禁止說臟話和帶“色”的言語的,否則會被說成是畜生,嚴重時會被寨老和寨上人趕出村寨。我在家時,我們寨子由于上世紀“糧食關”死了一些人,留下一些孤兒,他們長大后,家里成了光棍漢的天堂,我也參與其中,但從來不說也不敢說帶“色”的話。但是,在山上和野外就不一樣,只要沒有女人在,就可以說,就可以唱。因此,苗族的許多理性和非理性的歌與故事就得以傳播,由此,生產隊勞動場地倒成了苗族文化傳播的一個大學校。我記得我們村的幾個小伙子,在這種氛圍中,會唱“黃色”苗歌上百余首,成了遠近聞名的“黃色”歌手,當然,那可不是什么好名聲,只是說明環(huán)境是一種文化傳播和生存的基礎。在那時,不少人許多非常理性的知識就是在這所學校中所得。
說到故鄉(xiāng),我想應該說說那里的土與田。因為,故鄉(xiāng)人的性格與那里的山和水有著極大的淵源。所謂環(huán)境造人,當然人也造就了環(huán)境。
故鄉(xiāng)多是土在高坡,田在水邊,應是山高水清。
說到土,就離不開山,土在山上,因為山高,故鄉(xiāng)人每天干活,要早早吃飯,包好午飯,上坡干活,待太陽落山才回家,回到家時,天已暗了下來。若要挑擔上坡,一次來回要兩個多小時,一個強勞力,一天也就走三四趟。直到現在,每每說起,我就想起他們腳穿草鞋,赤膊挑擔,一步一步朝著山頂登去。上坡時,兩腿青筋暴漲,腿肚鼓漲如紡紗的棉錘,汗水順著背脊往下流,滴在盤山的路上。后來我看過一幅名為《泰山挑夫》的攝影照片,我想我的故鄉(xiāng)人與《泰山挑夫》沒有兩樣,相反,泰山的路要比故鄉(xiāng)的山路好走得多,畢竟是風景名勝區(qū),畢竟有石階,而故鄉(xiāng)只是上百年間人們用腳踩出來的山路。由于山陡和干活路遠,家鄉(xiāng)人往往最懂得生活的艱難,天長日久,也就造就了頑強拼搏的性格。也由于從小登山,練成了一種耐力,有了登山的肌體。我年輕時,到一個叫虎渡口的地方修電站,參加過民兵團舉行的登山比賽,在一千多人中,我得了第三名,那些全縣的體育尖子都趕不上我。我想,如果國家體育有登山比賽這個項目的話,也許我的家鄉(xiāng)人要出全國冠軍。這是一句說笑的話,不必當真。
說到田,同樣離不開水,田在水邊。就其水來說,那是一條溫柔的小溪,終日流水潺潺,很美。但是,這條美麗的小溪,春天漲水,一旦咆哮起來也很嚇人。我曾見過,那濃濁昏黃的浪,一浪連著一浪,順著狹窄的山溝奔涌著,那種洶涌澎湃,以至于我后來見到長江黃河時也沒有激動過。故鄉(xiāng)的田,多在沿溪兩岸,且多是圍灘砌坎造田,每每遇到三十年或五十年一遇的大洪水,沿岸的稻田就會全部被洪水沖毀。我們村有過這樣一戶人家,姓曾,家有近百畝良田,全在河岸邊。有一年氣候異常,初秋漲大水,黃橙橙的稻谷一夜之間被沖得無影無蹤,他無法接受這個現實,就在傾盆大雨的黑夜里,他冒雨站在河邊,舉著火把,對著閃電雷鳴高叫,直到天亮。當洪水退去,那一片金黃的稻谷與肥沃的良田已是一片沙灘。不用說,這人已經精神失常。過去,這樣的人家不在少數。所以,對故鄉(xiāng)來說,河邊的田,是開了被毀,毀了又開,人們總是在毀滅與創(chuàng)造中生活著,搏斗著。明明知道這田開了會被洪水沖毀,但也還是要開。正像人一樣,明知道人老了會死,但還是要生,要生長,要生活。在沖毀的田壩中,隨時可以看到層層疊疊的老田泥,一層泥巴夾一層沙,它記錄著這里的人們與洪水搏斗的歷史。在這里,你說是精神也好,無耐也行,他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正因為這樣,使他們養(yǎng)成了謙虛做人的心態(tài),也養(yǎng)成了頑強不屈的斗志。
現在說說語言。這里是水之源,很偏僻,溝里的人幾乎全說苗語,解放前不與漢族通婚。直到現在,在外面做工作的人,無論職務怎樣,回到家中仍說苗語。當然與漢家女子結婚的人,為了與妻兒通話,也說漢語。這里的人,年長一點的說漢話大都帶有苗音,說得不大地道。一些婦女還說一些半生不熟的漢語。小時候聽說過這么一個笑話,說我們一個苗族婦女趕場去買鞭炮,她不知道鞭炮怎么說,就說:“同志,那個噼噼啪啪咋個買?”而售貨員恰巧是個北方的同志,看著苗族婦女比劃了半天,也沒有明白她要買什么?幸虧有個當地的漢族同志在場,說,她要買的就是鞭炮。這才解決了雙方的買賣問題。這樣的笑話也不在少數。其實我們對這位婦女的笑話,也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就一些深層次的話語,大多數人還沒有完全解決,還不能完全表達其意。其實,要真正了解一個民族,僅靠會說幾句語言是遠遠不夠的,要學透一個偉大民族的精髓,應該說要把握其深刻的內涵。再說,現在中西方文化正在相互滲透,世界潮流浩浩蕩蕩,作為在歷史和地域上邊緣化了的故鄉(xiāng),要學的東西就更多,要走的路應更遠,好在現在讀書的人多了,這樣的問題似乎慢慢可以解決,但是大多數人尚不能進行深層次的交流,特別是牽涉一些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問題,他們仍然無法用漢語進行充分的表述和評說。當然,我以為,這也只是時日而已。
關于服飾就不多說了,現在只有少部分人在重大節(jié)日才穿苗族服飾,就女子來說,平時已經很難再現以往穿戴銀飾搖響佩環(huán)的場面。我不知道,現在的苗家小伙子與姑娘對銀飾的穿戴是怎樣的看法,但對我來說,那絕對是一道燦爛的彩虹,是向往著美的生活的再現。其實,服飾的變化也才是一二十年間的事,這固然與社會生活的改變有著必然的聯系,但就其變化的速度來說,還是人們始料不及的。
更難以預料的是,隨著打工潮的興起,故鄉(xiāng)的大多數年輕人以及中老年人都到外地打工,一去幾年十幾年,去了一代去二代,一代接一代,在家的人越來越少,以至于只有一些老人和兒童在家園守護。人說,沒有年輕人的地方是沒有希望地方,我不知道這話有幾分份量。但我知道,故鄉(xiāng)人如我一樣,在人文方面正經歷一次歷史的冶煉與碰撞,不知道這碰撞的結果會怎樣。
我知道,這世間的一切都在變,有的變得快一些,有的變得慢一些。有詩為證:“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如是?!?對于故鄉(xiāng),我想,不管她將來變得怎樣,她應是我記憶中的故鄉(xiāng),他們應是我記憶中的故鄉(xiāng)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