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學仁
有位朋友說,喜歡兩個聰明人,一個是比爾·蓋茨,一個是我。
我笑了,眉頭舒展。
心里在想,那比爾·蓋茨可是大名鼎鼎,全世界都知道。但是,全世界很少有知道我的,你碰巧生活在中國大陸,才可能同時喜歡這兩個人。
朋友說,你知道嗎,你和比爾·蓋茨,是在同一年出生的,1955年。
我知道。
如果你生活在中國香港,很有可能,喜歡的是比爾·蓋茨和周潤發(fā),周潤發(fā)也是1955年出生的,在中國大陸和港臺的電影演員里,是最聰明的一個。我還想起來,辦公電腦的同一個文件夾里,有兩張照片,一張是少年時代的我,一張是少年時代的比爾·蓋茨,都是1968年拍攝的。
我的那張少年時代的照片,會讓我想起我爹。
那一年,我爹不再是編織廠的廠長,他去了區(qū)里新建的備戰(zhàn)倉庫,作為負責人,登記、看管和發(fā)放那些準備打仗的民用物資。我去過那家倉庫,在市中心,挺大的一個院子,四周是庫房,堆著木桿、木板、水泥、玻璃、鐵管,除了有一些防備原子彈的口罩和膠皮雨衣,倒像一家普通的建材倉庫。也許,在越來越貧困的日子里,能夠準備打仗的民用物資,也就只有這些了。其實我不知道,那一年中國與蘇聯(lián)的邊界上,乒乒乓乓地出現(xiàn)了上百次軍事沖突,雖然都是小打小鬧,終究會引起大的爭斗。看到倉庫門前備戰(zhàn)倉庫的牌子,我還以為是準備同美國打仗呢,美國正在打越南,中國的人和武器都在支援越南前線,那場戰(zhàn)爭,誰也說不定,會不會打到中國。
讓我想起我爹的,是照片上我穿的那件帶有金屬拉鏈的衣服。那一年,我爹去了一次北京,三天以后回到鞍山,帶回一瓶茅臺酒,一支英雄100號鋼筆,一件帶金屬拉鏈的衣服。我還記得,這幾件東西的價格差不多,都在十元錢左右,不像現(xiàn)在,一瓶茅臺酒漲到了一千多元,和搶劫一樣。當然,那時一般的城市工人,每個月的工資才幾十元錢,十元錢左右的茅臺酒,他們也喝不起。只有像我爹這樣酷愛喝酒的,很不容易去了趟首都,不帶回一瓶好酒,決不罷休。
我爹和別人不一樣,他喜歡傳統(tǒng)的名牌產(chǎn)品,還喜歡所有的新產(chǎn)品。當時在我們城市里,人們穿的上衣,都清一色地使用塑料紐扣,以至于我穿上北京帶回來的有金屬拉鏈的衣服,很長時間里,沒有人能夠叫出它的正確名字:夾克衫。穿上那件衣服,我別提多精神了,一個人在家時,把那個金屬拉鏈,上上下下,拉了幾十次幾百次,還特意跑到市中心的照相館,花了兩角三分錢,拍了張一寸的照片。
又是很長的歲月,流云一樣飛來,流云一樣飛去。每當我開始忘記我少年時代的臉,那張照片就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算起來,那張照片,是我出生以后的第二張照片。十三歲,讀中學的前一年。我的喉結凸顯出來,我的青春期已經(jīng)開始,我的樣子文質彬彬,我的眼睛里沒有神采。后來,我才知道,那時我已經(jīng)近視了,五六百度,高度近視,只是沒有去醫(yī)院檢查視力,沒有去眼鏡店購買近視鏡。
那個年月,不管是中學小學,沒有一個戴眼鏡的。近視眼相當少見,只有特別愛看書的人,才會近視。在鞍山市區(qū),眼鏡店只有一家。眼鏡很費錢,我們買不起。我們在活著,而不是生活。
另外一張照片,比爾·蓋茨的那張,是在西雅圖湖濱中學拍的。
他雖然和我同歲,卻已經(jīng)在中學就讀一年多了。那是因為美國不是中國,小學生的入學年齡是五歲,比我們早了兩年。他們的時間還是彈性的時間,更早一些也可以,但家長們考慮到,等到孩子的情感發(fā)育、社交能力、領導才能,都比較正常了,才是不早不晚的時候。情感發(fā)育,社交能力,領導才能,美國文化更注重這些,孩子們將來的生活也更需要這些。所謂的領導才能,大概體現(xiàn)在孩子知識面廣,說話成熟,邏輯性強,發(fā)言水平高,有分量。1960年代,美國人的生活也不太富足,可是他們?yōu)楹⒆觽円?guī)劃的,是健康和快樂的發(fā)展。
說他們不太富足,是有根據(jù)的。比爾·蓋茨所在的湖濱中學,買不起一臺電子計算機。那還是一所私立學校呢,學費高于公立學校,也還是買不起。那時,電腦技術還處于發(fā)展的初期,一臺電腦要占去一個大房間,有長達幾英里的線路連接,價格也昂貴,幾百萬美元。另一種說法是,整個美國的中小學都沒有電子計算機。據(jù)說,湖濱中學校方的教育思想相當活躍,他們并不把目標訂死在為大學輸送人才這一點上,只因為他們的畢業(yè)生,百分之百進入大學,需要重視的是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天才人物。湖濱中學就用募捐來的三千美元,購買了一家公司計算機的使用時間,配備了一臺可以回傳文件的終端打字機,用來開發(fā)學生的計算機能力。我在那張照片上看到的,是比爾·蓋茨和他的一位同學,就是后來與他一起創(chuàng)建了微軟公司的人,在放置終端打字機的房間里,專注地盯著它的屏幕。
就在那個房間里,白天找借口逃課的比爾·蓋茨,晚上也要悄悄溜進去的比爾·蓋茨,占用了大部分的計算機使用時間,很快就花光了學校募捐來的錢。那年他十三歲,學會了編程語言,還學會了做一名黑客。然后,他用編程與做黑客的本事,為一些公司的計算機系統(tǒng)編制程序、查殺侵入的病毒。按照當時的美國法律,公司不能給一個中學生發(fā)放與工作相應的薪水,于是給了他相當多的計算機使用時間。這下可好了,足夠他和所有的同學使用的了。
好多年以后,他成了全世界青少年勵志進取的榜樣,也成了全世界中年人追求財富的榜樣,關于他少年時代的傳奇故事,沸沸揚揚,鋪天蓋地。這讓我有些迷惑。相當多的中文版本的比爾·蓋茨傳記,長篇的短篇的,都有意改變了他少年時代的形象。
比如說,人們普遍認為,他是像愛迪生那樣的發(fā)明家。愛迪生設計制造的電燈,改變了這個世界的亮度;比爾·蓋茨設計推廣的電腦軟件,改變了這個世界的生活。愛迪生好像說過那樣一句話,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重點在于那百分之一的靈感。這樣的名言,有點不符合中國唯物主義者的胃口,于是只留下前面“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一部分,重點也變了,成了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就這樣,比爾·蓋茨來到中國,搖身一變,成了堅持不懈、勤奮努力、刻苦成才的楷模,用來教育和鼓勵所有的中國少年。
這就讓我想到,比爾·蓋茨如果生在中國,會不會因為堅持不懈和勤奮努力,成為世界上的重要人才?具體來說,在1968年,他如果是中國的一個少年,他會做些什么?
他的爸爸是一位律師,在1968年的中國,律師這一行業(yè)消失了,社會陷入混亂與瘋狂,于是,他不可能繼承律師父親的理性與邏輯、嚴謹與熱情。他的外公是一位銀行家,在1968年的中國,過去的銀行家早已成了政治賤民,還會再一次被抄家和批斗,于是,他只有同母系親屬劃清階級界限的份兒,不可能繼承他們善于理財?shù)挠^念、能力。還有,在1968年的中國,他無論在哪一所中小學校讀書,都不會有接觸電子計算機的任何可能,那時候中國只有極其有限的一些計算機,忙著運算與原子彈、氫彈有關的數(shù)據(jù)呢。再退一步講,他酷愛讀書,又有極強的記憶力,可是,他讀的不會是在美國讀到的《圣經(jīng)》、《拿破侖傳》、《世界百科全書》, 那時候他只能熟讀和背誦中國偉大領袖的著作,被培養(yǎng)成“敢批判,敢斗爭,革命造反永不?!钡母锩影嗳恕_@樣的接班人,與世界上的重要人才,恰好是南轅北轍,越是勤奮,離得越遠。
我現(xiàn)在想到的是,愛迪生的名言應該修改一下,變成這樣的一句話: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一的汗水,再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正常環(huán)境,其中的每一項都不可或缺,但它們各占的比例不同。
語文課本很薄,十幾篇課文,用不了兩天就看完了。我和我的同學不一樣,喜歡閱讀帶有文字的東西,按照他們的描述,在廁所里看見一張有字的紙,我也要撿起來看。
實際上,當時我們上廁所用的,都是北京寄來的 《人民日報》。那是一份大版面的報紙,四個版面,足夠擦幾次屁股的啦。但是,我們必須注意看一下,避開印有領袖畫像的地方,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無限熱愛我們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tǒng)帥、偉大的舵手,我們心中最紅最紅的紅太陽。另外一個原因,是你一旦用印著領袖畫像的報紙擦屁股,會被打成反革命,那可就慘了。我看見一個倒霉的學生,那天拿的報紙,幾個版面都有領袖畫像,結果屁股也沒擦,提上褲子就回了教室。遇到那種事情的,我相信,不僅僅是他一個。
我喜歡看報紙,不管是不是廁所里的報紙,從頭看到尾,第一版到第四版,再從尾看到頭,第四版到第一版。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后,各地新編了語文課本,都是從報紙上扒下來的革命文章,還沒有報紙上的好看呢。報紙上的可都是新文章,用的都是新詞匯,新語句,浪漫抒情的、豪言壯語的、革命口號的、慷慨激昂的,經(jīng)??吹梦覠嵫序v,用不了多久,我那文質彬彬的少年臉孔,會被報紙上的詞語改變。
就這樣,一些新的詞匯,新的語句,深深地刻印在我的頭腦里了。有時候,還是一句完整的話,也刻印在頭腦里面。記憶更深一些的,我想是下面這句:
《人民日報》宣布,截至1968年底,我國國內公債已全部還清。我國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既沒有內債,又沒有外債的強大的獨立的社會主義國家。
這句話叫我,也叫全國的人興奮無比。我們沒有錢,我們受苦難,我們營養(yǎng)不良,長得矮小,這時候全都找到了意義——原來,我們的國家要還清外債和內債,才能成為強大的獨立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要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國家強大了,就是我們的幸福。
中國人的心理,讓我們覺得,向人借錢是不體面的、甚至是羞辱的事情。傳統(tǒng)的中國農民,長期處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狀態(tài)下,對債務天然有一種恐懼心理,害怕欠債,不敢欠債。還有,我們中的很多人,一生里不管有多少次改變,唯一不變的觀念是,既不向別人借錢,也不把錢借給別人。記得在結婚以后的1988年,我想買一臺彩色電視機。那時候,我從大學畢業(yè)了五年,工資每月56元,加上妻子的還不到100元,而一臺電視機呢,最普通的牌子,本省生產(chǎn)的,十八英寸的,也要兩千多元錢,相當于我們兩年多的家庭收入。仔細數(shù)了一下,我們積攢的錢還不夠,差了幾百元,等到下一年再買吧。過了一年,省吃儉用又積攢了幾百元錢,可是我們的國家,好像與我們開玩笑一樣,也把電視機的價格漲了幾百元。按照這樣的規(guī)則,我可能一輩子都買不起電視機。沒有辦法,我們只好向別人借錢。我的歷史經(jīng)濟學的知識告訴我,在1960年代開始時,大躍進以后的國民經(jīng)濟跌到谷底,國家就發(fā)布了文件,把餅干糖果等物品都算作奢侈品。再將奢侈品的價格抬高數(shù)倍,讓民眾手中殘存的鈔票,盡快回到國家的庫房。不然的話,它怎能保證既無內債、又無外債呢?我們是聰明的民眾,知道并理解國家的想法。
既無內債、又無外債,這句十分響亮的口號,讓我們無比興奮的口號,也是農耕國家中的農民意識里面,特別封閉和愚昧的那部分。用農民能聽懂的話說,春天播種的時候,你家沒有種子,向鄰居借了五十公斤,到秋天你收獲了一千一百公斤糧食,連本帶利還了鄰居一百公斤,你還剩下一千公斤,一家人可以活下去了。
世界早已進入了信用時代,我們這個民族,也早已進入了信用時代。我看到的資料說,清朝在它的最后一百年里,曾經(jīng)利用舉借外債和內債兩種方式,籌到二億多法郎,從一個歐洲國家那里,成功地贖回了京漢鐵路,然后用鐵路營運的收入,還清了所有的債務。那時候,不用這樣的方式,就收不回那條重要的鐵路,你又不能像古巴的卡斯特羅,執(zhí)政以后把所有的外國資產(chǎn),強橫地收歸國有。
有時候,我們以為時代在前進,但實際上在倒退。一旦沒有了借貸關系,現(xiàn)代銀行就失去了意義,我們就回到了很古老的年代。當我們這些小學生們,在《人民日報》的帶領下,把既無內債、又無外債當做了獨立和強大,深深地為此自豪的時候,該是多么的無知才能無畏啊。
一般來說,當一個國家出現(xiàn)了赤字財政,除了舉借內債外債,還有幾種做法也能達到平衡,但是,都沒有借債的方式顯得公正。比如說,國家可以公開地提高稅收,這種方式很像強盜的搶劫;比如說,國家可以強制性地提高壟斷產(chǎn)品的價格,這種方式也與強盜相似;比如說,國家可以悄悄地狂印鈔票,讓民眾手里的錢貶值,這種方式也很像盜賊的行竊。相比起來,向民眾發(fā)行國債,按照協(xié)議定時還款,付清利息,還算是把民眾當成了平等的對象。1949年以后,1958年以前,中國幾次發(fā)行了面向民眾的國債,1958年以后停止發(fā)行。到了1968年,為期十年的國債還清了,加上在三年以前的1965年,還清了欠蘇聯(lián)的那部分外債,才有了《人民日報》的鄭重宣布:截至1968年底,我國國內公債已全部還清。我國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既沒有內債,又沒有外債的強大的獨立的社會主義國家。
但是在各行業(yè)生產(chǎn)都不景氣的1968年,我看到了另外的一些消息,多多少少,都與國家的財政收入有關。
一是先前的那些民族資本家,他們的企業(yè)從公私合營再轉為國有化,曾經(jīng)由國家折價,全部放在銀行里,但他們可以領取折價后的利息。文化大革命爆發(fā)以后,那些利息全部停付,沒收并上繳國家。
二是那場革命制造了以百萬或者千萬為計算單位的叛徒、特務、走資派、沒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壞、右分子、反革命資產(chǎn)階級分子和反革命知識分子,國家發(fā)出了《關于進一步實行節(jié)約鬧革命,堅決節(jié)約開支的緊急通知》?!锻ㄖ分幸?guī)定:叛徒、特務、走資派、沒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壞、右分子、反革命資產(chǎn)階級分子和反革命知識分子在銀行的儲蓄存款,實行凍結,不準提取。
看來,強大的獨立的國家,也還是需要很多錢的,除了內債外債的方式,還有很多方式,可以得到它需要的錢。
到了網(wǎng)絡無所不能的時代,只要你付出時間,浩如煙海的網(wǎng)頁上,很多東西都可以查到,它代替了你的一部分記憶。沒有代替的,是你的思想。你思想什么,你怎樣思想,你思想的質量高低,那可是你自己的事情。
你、我,以及每一個人年歲漸長,都會對現(xiàn)存的時間、未來的時間比較敏感,比較起來,相對模糊一些的,是逝去的時間。這對于以編年史方式回憶以往的人,可不是件好事。一個非虛構文學的寫作者,他要頗費力氣地回想起,在他的三十年、四十年甚至更早以前,每一件事情發(fā)生的時間。最大的麻煩是,越來越遠、越來越淡的記憶里,那些比較雷同的、只能以整段時間描述的記憶里,打撈出某件事情發(fā)生的具體時間,真的要考慮良久。比如,他的大哥結婚的那一年,為什么不能是1969年,為什么只能是1968年?他怎樣確定,他能夠確定嗎?
事實上,我也是剛剛確定了,我大哥結婚的時間,真的是1968年,他從解放軍部隊復員回鄉(xiāng)那一年。
我大哥身材不高,長相還算精神,但他最有利的條件,是一個解放軍戰(zhàn)士的身份。整個社會上的人,包括不滿一歲的孩子,都劃到了中國政治的等級制度里面,三六九等,命運不同。參加解放軍的人,都是政治可靠的革命軍人,在政治身份上,沒有什么需要憂慮的了。復員轉業(yè)之后,他們仍然有一個穩(wěn)定的政治地位,那可是件相當重要的事情。
還有,不管社會上提供的工作機會多么稀少,從軍隊回來的人,都由政府安排,到國營單位、集體單位工作,端起鐵飯碗,成了青年一代中的幸運者。我大哥還在部隊時,他的照片就轉到了一位女孩子手里:穿著醒目的草綠色軍裝,軍帽上有紅色五角星,軍帽下有端正的面孔。他的右眼下還有一道不淺不深的月牙形的疤痕,顏色略暗,是小時候住在鄉(xiāng)下,被一匹馬踢傷的。一道疤痕,并沒有影響到他對女孩子的強大吸引力。那是崇尚軍人的時代,平民階層的女孩子,大概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已經(jīng)嫁給了軍人,另一種是希望嫁給軍人。
至于好找對象的女孩子,大部分是服務行業(yè)的,商店的女售貨員,飯店的女服務員。她們都穿著統(tǒng)一的工作裝,的確良的,白色,有翻領,顯得精神,顯得漂亮。比起其他的女孩子,她們的優(yōu)勢在于自己的工作環(huán)境,雨淋不到,風吹不到,沒有深黑色的油污,一不小心,涂抹在青春的面孔。
還有,在物資緊缺的日子里,生活很不容易。尤其是糧食緊缺的日子里,服務行業(yè)的女孩子,借著工作上的便利條件,常常把沒有糧票買不到的東西帶回家里,比如被壓碎的糕點、賣剩下的饅頭,雖然不會是經(jīng)常的,但家里的生活就容易多了。這種情況,就像我在一本外國小說里看到的情景一樣。那本忘記了名字的小說里,小鎮(zhèn)商店的女售貨員,換了一茬又一茬,她們當了售貨員不久,就找到了好對象,一旦結了婚,再也不來上班了。
另外比較受歡迎的,是有軌電車上的女售票員,她們容易找對象的原因,除了她們穿著整齊的工作裝,還因為她們的工作,與男青年的接觸比較多,在鋼鐵工廠里工作的男青年,上班下班,都要坐在叮叮當當?shù)挠熊夒娷嚿希刻煲粌蓚€小時,呆呆地看著車上的年輕售票員,很容易產(chǎn)生好感。
和我大哥處對象的女孩子,身材較高,長得漂亮,在一家國營飯店當服務員。如果我大哥不是一個軍人,很難找到這樣好的對象呢。許多年后,我還想到了另外一個原因,我大哥的頭腦敏捷,文筆流暢,在軍營中的空閑時間里,一定給只見過照片的漂亮對象,寫了很多表達感情的通信。
這樣推測的依據(jù),是我大哥從軍隊復員,安排到一家生產(chǎn)無線電器材的工廠,直接進了辦公室,負責宣傳工作。工廠出了一種新產(chǎn)品,報紙上要做宣傳,派來了記者幫助我大哥寫稿子,結果是整個版面的通訊報道,記者只改了其中的幾個字,其余的四五千字都是我大哥寫的。有這樣成熟、流暢的文筆,我大哥想必會利用他的長處,給漂亮對象寫一些情書。那時是革命年代,情書卻不叫情書,只是男青年和女青年之間,帶有感情成分的往來信件而已。
在部隊時感情已經(jīng)談成,我大哥回到鞍山不久,他們就要結婚了??墒牵Y婚住的房子,成了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個無線電工廠才建立幾年,賣產(chǎn)品掙來的錢,除了開工資就上交給國家,拿不出錢給工人蓋房子。即使有錢蓋,大家也要排隊,我大哥面前,還有幾百人在眼巴巴地等房子呢。
在他參軍之前,我家六口人,我爹我媽和四個兒子,住得還算寬敞,一個二十平方米的居室,一個十五六平方米的廚房。當他五年后從軍隊回來,居室和廚房都沒有變化,僅僅是漏雨的屋頂,每年都要換幾塊新瓦。新媳婦要娶來了,總不能和大家住在一起吧?
好在我家的房子的東面,還有很大的一片地方,那里曾經(jīng)是大躍進時期一個幼兒園的操場,后來都成了我家種糧食和蔬菜的地方,郁郁蔥蔥的,像是城市里的鄉(xiāng)村。我們可以在房子的東面,再接出一間小一些的房子來,用它做廚房,把原來的居室和廚房,改成兩個居室。
磚是不成問題的,借一輛手推車,到附近建了一半就廢棄的工廠,去拆那些別人拆剩下的舊磚,地面上沒有的,可以從地基里挖出來,整塊的,大半塊的,拉回來就可以了。木料也好辦,買回一些舊房梁、舊門窗,也能將就著使用。勞動力更不成問題,我爹領著我們哥四個,二十四歲的大哥,二十歲的二哥,十七歲的三哥,十三歲的我,蓋一間房子足夠用的了。趁著蓋房子的熱乎勁兒,我們還從二十米之外的公用自來水那里,接來了自來水。那是很費力氣的一件事情,我爹一直想做而沒有做,現(xiàn)在他的大兒子要結婚了,他舍出臉來,去他以前當過廠長的兩個工廠,要來了鐵管子和水龍頭,終于讓我們一家人,不用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到外面去挑水喝了??吹阶詠硭谖壹覈W嘩流淌的時候,一家人的心里,那個樂呀。
大哥結婚那天,屋子里的正中央,掛了一張毛主席像,左右兩邊掛的都是毛主席語錄,實際上是一條語錄,分開掛在兩邊。左邊的是:領導我們事業(yè)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chǎn)黨。右邊的是: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婚禮儀式也很簡單,新郎新娘要站在毛主席像前,向偉大的革命領袖三鞠躬,然后唱那首“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的紅色歌曲。這支歌,是和來賓們一起唱的,本來還要一邊唱一邊跳忠字舞,但房間里跳不開,也就免了。我在鄰居那里看到的婚禮,就是邊唱邊跳,非常熱鬧。雖然那些忠字舞,只有簡單的、丑陋的幾個動作,像是一種巫術儀式。那時的婚禮,叫做革命化婚禮,大都一個模式,新郎新娘交換的禮物,大都是兩枚紅色的毛主席像章,互相別在對方的胸前。最后都有來賓講話,希望新郎新娘積極參加革命運動,做毛主席的好工人。
雖然舉辦婚禮,卻不用安排飯菜,請大家吃幾塊喜糖、抽幾支喜煙就行了。現(xiàn)在想起來,那也是政府有意的安排。憑著到政府領取的結婚證,新郎新娘可以得到幾尺布票,加上事先積攢的,可以買布做一床新被褥。有了結婚證,還可以得到糖票,買來幾公斤糖果。買香煙也是要票的,但是憑著結婚證,會得到幾張香煙票,買來十盒握手牌香煙,一毛四一盒。這些都是政府對我們特別的照顧。如果政府再給一些購買糧食的限額,我大哥就能請來賓吃一頓飯了。
來賓們看過結婚儀式,享用了喜糖和喜煙,就留下禮物回去了。他們的禮物,是幾十本《毛主席語錄》,幾套《毛澤東選集》,還有兩個比洗臉盆略小的毛主席半身石膏像,十幾個比茶壺略高的毛主席全身石膏像。擺了一桌子的石膏像,成了我們家的負擔,必須細心看管,弄臟了不行,弄壞了也不行,那將是對偉大領袖最大的不忠,那將是后果嚴重的政治問題。
我的三個哥哥,都與大學無緣。
大哥中學畢業(yè)那年,是1961年。那一年,鞍山的三所大學停了兩所,隨著大躍進的失敗,全國各地一擁而上的大學又一哄而散,差不多回到了新政權建立以前的水平,去外地讀書也不容易了,只好去當軍人。幸運的是,凡是當軍人的,本來就根紅苗正,從軍隊復員,等于從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里畢業(yè),政府會給安排較好的工作。
二哥讀完中學,已經(jīng)是1965年。大學招生的數(shù)量不見增加,但國家經(jīng)濟有一些好轉,找工作變得相對容易,他到一家新成立的手工業(yè)門市上班,跟著幾個年老的白鐵匠學手藝。那也是一種幸運,他要是晚一年畢業(yè),可就壞了,趕上文化大革命,工作也找不到了。
革命,仇視一切、排斥一切又壓倒一切,這在中國已經(jīng)是傳統(tǒng)。大革命開始的1966年,中國的大學被否定,所有的大學停辦了,但畢業(yè)的學生不能走,要和學校里其他年級的學生一起,停課鬧革命。中學里的學生也不能畢業(yè),他們戴著紅衛(wèi)兵袖標,手拿長矛大刀,以及搶來的軍用武器,為保衛(wèi)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拼死搏斗。那些恰好在新政權建立后出生的孩子們,從剛懂事那一天起,接受了系統(tǒng)、完整、偏執(zhí)、激進的階級斗爭教育,在他們十六七歲時,愚昧懵懂,心有恐懼,滿腔仇恨,血氣方剛,成了毀壞文明世界的主要力量。到了1968年夏天,革命形勢十分明朗,他們?yōu)閭ゴ箢I袖清除了所有的政治威脅,完成了自己的政治使命,他們應該解散紅衛(wèi)兵組織,離開學校了。
我三哥的兩只眼睛都近視,三四百度,不戴眼鏡。那時與現(xiàn)在不一樣,除了特別喜愛讀書的人,中學生里近視的很少,雖然三哥也參加了紅衛(wèi)兵組織,但不能參加他們的武斗,他的視力模糊,看不清自己人和敵人的臉面,把武器交給他,萬一誤傷了同伙,怎么辦哪?這樣一來,他打死別人的機率,他被別人打死的概率,全都小了很多。我們家里也放心了,即使大地充滿血腥的氣味,即使空中飄來尸體的惡臭,也與我們家無關。
與我們有關的,是他畢業(yè)的前幾個月,黨和政府,開始做中學生畢業(yè)的有關準備。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從1966年到1968年,中學里積壓了三個年級的畢業(yè)生,全國的數(shù)量有一千多萬人呢。也就是說,在我三哥畢業(yè)這一年,是與他前面兩個年級的學生一起畢業(yè)的,人數(shù)還相當多。
與我們有關的,就特別留意。我們知道大革命一開始的1966年,就宣布大學停辦了,但現(xiàn)在按照報紙上說的,文化大革命取得了全面勝利,像是就要結束的意思,這大學可能會恢復,我三哥可能會上大學呢??墒桥蝸淼南⒉蝗輼酚^。偉大領袖在一份關于培養(yǎng)工程技術人員的文件上批示,要從有實踐經(jīng)驗的工人農民中間選拔學生,到學校學幾年以后,又回到生產(chǎn)實踐中去。偉大領袖批示的時間是7月21日,所以那種革命的大學又叫七二一大學。等到它們辦起來的時候,即使與真正的大學有幾分相像,我三哥這樣的中學畢業(yè)生,也不能直接走進校門。升學這條路,徹底堵死了。
報紙上還有一篇文章,引起了所有畢業(yè)生家長的注意。文章傳達了偉大領袖的重要批示,規(guī)定了中學生畢業(yè)的分配方向,面向農村,面向邊疆,面向工廠,面向基層。鄰居李大叔劉大嬸王大伯趙大姨都聚到我們家,一起商量這四個面向,讓孩子去哪里好。商量的結果是大家都沒了信心。誰都愿意去鞍鋼的工廠上班,可是,你看,兩年多的大革命,工廠的工人也參加了革命組織,分成對立兩派,你死我活地打,最嚴重的時候,鞍鋼的大部分高爐都熄了火,讓鞍山的空氣都變得干凈了。鞍鋼是這樣,其他的工廠就更亂了,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到正常生產(chǎn),現(xiàn)在不可能招收新工人。商量來商量去,都嘆了一口氣,說是面向工廠,但工廠不招工,去邊疆也是邊疆的農村,去基層也是農村的基層,算起來四個面向,實際上只有一個農村。
大約是那年春天,北京有了具體的消息。北京市革命委員會發(fā)了一個《關于分配中學畢業(yè)生的通知》,強調動員“三屆”畢業(yè)生上山下鄉(xiāng)。通知引用了偉大領袖的指示:“一切可以到農村中去工作的這樣的知識分子,應當高興地到那里去。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p>
城市的中學畢業(yè)生,本來算不上知識分子,可是,革命委員會里的革命者,善于玩弄文字,玩弄概念,更善于玩弄百姓,他們僅僅把中學畢業(yè)生換了一個名稱,叫做知識青年。這下就行了,中學畢業(yè)生成了知識青年,與知識分子沾上了邊,他們必須提高覺悟,立場堅定,聽從偉大領袖的號召,“自覺地報名下鄉(xiāng)上山,服從國家的分配,到祖國最需要最艱苦的地方去。”
鄰居王大伯是個工程師,當初在蘇聯(lián)學的鉗工。在人少的時候,他悄悄地對我爹說,大學不招生,工廠不招工,這也叫國家分配?把上千萬人驅趕到農村去,在蘇聯(lián)就叫做流放。我爹瞪了他一眼,他趕緊閉嘴,不再說了。這樣胡亂講話,被革命者聽見了,肯定要進監(jiān)獄的。
問題沒有像報紙上說的那樣簡單。如果按報紙說的,叫做國家分配,我們可以謝絕這種分配,不去農村,留在家里,和一家人同喝一只鐵鍋里的稀粥,過一家人貧困卻能團聚的日子。但是,一旦把上山下鄉(xiāng)當成偉大領袖指出的革命方向,當做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偉大戰(zhàn)略部署,那可就不一樣了。凡是有中學畢業(yè)生的中國家庭,必須無條件地執(zhí)行。當你面臨的是一個政治態(tài)度問題,一個政治立場問題,就不會征求你的同意,你不自覺也得自覺,你不愿意也得愿意。
下鄉(xiāng)的日子,定在了9月的一天。我三哥帶走的東西,只有一床被褥,一個臉盆,一個飯盒,一雙筷子。他們在學校登上了解放牌大卡車,在車廂周圍站了一圈,神情木然,有點像幾個月前,被他們揪出來游街批斗的各類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