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琳
夏文化時期禮器生成的雙重標準及內涵意義考論:以二里頭文化遺址為例
余琳
《禮記·禮器》篇,開篇解題:“陸曰:‘鄭云:以其記禮,使人成器。孔子謂子貢瑚璉之器是也?!奔措m以論“器”名篇,但旨歸在于借器的屬性,指出人的“立身”之道。同時,在論及“器”的屬性時,也往往采用概念對舉的形式,如“多—少”、“大—小”、“高—下”、“文—素”之對,來表達禮器在不同使用環(huán)境中的象征意義,以及人之修養(yǎng)所需要的多重層面,乃至天地之道所存在的形式狀態(tài)。而禮器“二元對生”意義屬性的獲得,在早期的禮儀環(huán)境中便已見端倪。
《禮記·禮器》:“三代之禮一也,民共由之,或素或青,夏造殷因”。夏禮,是中國古代禮制社會的開端形態(tài)?!跋脑煺撸鶃碇Y雖同,而先從夏始,故云夏造也?!雹僭诤笫赖亩Y書文獻中,對夏禮采有一種回溯性的印象:如《禮記·郊特牲》:“諸侯之有冠禮,夏之末造也”,《禮記》開篇解題,孔穎達疏:“《論語》云‘殷因於夏禮’,‘周因於殷禮’,則《禮記》總陳虞、夏、商、周,則是虞、夏、商、周各有當代之禮,則夏、商亦有五禮?!雹谝虼?,夏禮為后世禮儀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是后來龐大禮儀系統(tǒng)的根基所在。然而,盡管深入了解夏禮的面貌對于我們認識早期禮制的存在形態(tài)十分重要,但事實上對夏禮的研究因時間的久遠和文字材料的缺乏而顯得困難重重,因此,夏文化相關考古遺存中的禮儀類器物遺留,將是揭開夏禮存在形態(tài)的關鍵性材料。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徐旭生先生1959年于河南“豫西”進行“夏墟”考古調查,從此發(fā)現(xiàn)的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是夏史研究極為重要的考古學證據(jù):“它不僅是我們探索夏史和夏文化的關鍵性遺址,也是探討我國國家和文明起源極其重要的遺址”。③以二里頭遺址為代表的新的考古遺存被命名為二里頭文化,是一種上承河南龍山文化,下啟鄭州二里崗文化的新的文化種類,目前分為四期:一期遺存中占主流的龍山文化因子在二期中漸漸削弱,二、三期中開始顯示出強大的新一輪文化特質,器物種類多,質量精,反映出夏文化嶄新的面貌來,四期以后,整個二里頭文化呈現(xiàn)出衰退的跡象,逐漸向二里崗商文化類型演進。由于二、三期當中新興的文化特質最為明顯,此階段考古遺存通常被認為是成長中的夏文化典型特征的實物代表。其中,此階段陶器與青銅器出現(xiàn)明顯的參與禮儀的痕跡,可視為早期禮器的雛形形態(tài)。
史前時期的禮儀以原始禮俗為主,巫術氣氛濃郁。而禮儀中所用禮器則屬“專用之器”,是神職人員所采用的“接觸器”,具有通神作用,也象征著權柄與神圣身份。其主要器形有玦、璜、琮、璧、圭等,在制作材質上多以玉石類名貴不易得之材料雕刻打磨而成。然而,二里頭文化中禮器遺存,則體現(xiàn)出將日常生活之器納入禮器范疇的發(fā)展趨勢。其常見器形多有鼎、豆、盤、尊、壺等。在禮器系統(tǒng)內部,出現(xiàn)“專用之器”與“日常之器”并存。并且在日后的禮器發(fā)展史上,專用之器逐漸固定于如祭祀類大禮當中,而日常之器則廣泛地參與進各類禮儀活動,成為禮器系統(tǒng)內部最為活躍的因素。那么,二里頭文化時期所體現(xiàn)出的禮器器形演變,能折射出同期禮器觀念、禮儀觀念乃至思想進程中怎樣新興的因素呢?
二里頭文化遺址所出銅器共分五類。一為銅工具,如錛、鑿、刀、魚鉤等;二為銅武器,如銅鏃、銅戈、銅戚;三為銅樂器,其代表器物為銅鈴;四為銅配飾,主要以圓形鑲嵌器或獸面紋牌飾為代表;五為銅容器,主要有銅爵與銅斝。在這五類器形當中,銅容器中之銅爵、銅斝,為后世禮儀活動所承襲下來,成為禮儀當中的常見之物:《詩·大雅·行葦》: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毛傳“斝,爵也??追f達疏:“禮主人洗以酬賓,賓得而奠之,所洗所奠,猶一物也。而云洗爵奠斝,……更變其文耳?!庇帧吨芏Y·司尊彝》:秋嘗冬烝,祼用斝彝、黃彝。因此,二里頭遺址中的銅容器——銅爵、銅斝,當可為夏青銅禮器的代表之物。
據(jù)《中國青銅器》一書分類,二里頭出土銅爵目前主要分四種樣式(平底束腰杯式;平底束腰高杯式;平底長頸分段式;平底長頸分段假底式),總體特征為流和尾之間傾斜度不大,杯口狹長,束腰或長頸樣式,流與杯之間無柱或有小型釘狀柱。器璧較薄,素面無飾,或有極簡單的孔型裝飾。
與青銅爵相比,斝器的數(shù)量較少,銅斝突出并強化了杯口沿上的柱,然而其三足與鋬的造型則與爵十分接近,所以古人亦將斝認作是爵:《觀堂集林·說斝》:“斝為爵之大者,故名曰斝。斝者,假也,大也。古人不獨以為飲器,又以為灌尊”。④從形制和功能上,都可將斝視為爵的一個變種。二里頭遺址出土青銅斝的形態(tài)特征主要為素面、薄壁、束腰。
與同期出土的其他青銅器物相比較,銅爵、銅斝在造型與工藝上都處于相對簡單、樸素的層次。二里頭墓葬出土的青銅牌飾往往裝飾工藝十分精美,如獸面銅牌飾“呈長圓形,長14.2、寬9.8厘米。中間呈弧狀束腰,近似鞋底形,兩側各有二穿孔紐。凸面由不同形狀的綠松石片粘嵌排列成獸面紋。凹底附有麻布紋。凸面綠松石片圖案組合異常精巧,保存極好。”⑤然而,從禮器發(fā)展的總體趨勢看,爵、斝以日常用器的身份,廣泛地參與到各類禮儀當中,成為日后主要的禮器類型;而銅配飾等則逐漸式微,淡出禮器行列。因此,以爵、斝為主的銅器類型,顯示出青銅禮器的新興特質,銅爵、銅斝的構造特征,應能折射出時人相對應的禮儀觀念來。
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陶器與同時期其他文化遺址所出陶器群相比,其規(guī)模最大,種類豐富,特色極為鮮明,是該文明的典型器物和象征性標識。作為當時人們生活的常用器皿,陶器需求量大,易損壞,因此也更快地經(jīng)歷著風格上的更新。同時,二里頭遺址地處河洛之間,為三代帝王之所居,在政治,文化上具有強大的輻射力,因此陶器在作風上也跨越了單一的民族特色,體現(xiàn)出時空上的共性特征。代表夏文化典型特征的陶器還孕育出其中的精品——陶禮器,為夏代禮儀觀念形態(tài)提供了可資證明的實物。
盉是夏文化的典型器物。鄒衡先生在《夏文化論集》中考證:盉的造型十分吻合傳世文獻中相關夏代禮器的記載:《禮記·明堂位》:灌尊,夏后氏以雞夷,殷以斝,周以黃目。鄭注:“夷讀為彝”,雞夷就是雞彝。彝可通指禮器:“尊彝皆禮器之總名也。古人作器,皆云作寶尊彝?;蛟谱鲗氉?,或云作寶彝?!雹蘅梢姽艜r認為夏代有類似雞形的特殊禮器。而出土的盉則各方面吻合該禮器之特點,因而得名。鄒先生觀點有四:“其一,雞彝的形狀,無論敞流的所謂‘鬹’,還是筒流的所謂‘盉’,其外形都像雞,因此得‘雞’名。其二,雞彝大約產(chǎn)生于東方的大汶口文化中期,后來在東、西方的龍山文化中開始普遍盛行。夏文化中的封口盉是從龍山文化中的卷流鬹直接發(fā)展來的,到商文化中已不多見,西周已絕滅??梢娝巧桃郧傲餍械钠魑铩F淙?,雞彝最早的形制為三實足,似鼎;隨后又變成袋足,似鬲,都可在其下生火,用以煮液態(tài)食物或飲料。出土時有的足外有煙熏痕,內壁有水繡可以直接證明。同時它們都有流,有鋬,封口盉的頂部又開有桃形或圓角方形孔,有的陶盉上還附有小蓋,這又符合了郭寶鈞先生所謂‘鑿背納酒,從口吐出,以灌于地’的設想,可見它又是一種‘灌’器。其四,無論鬹還是封口盉,都與觚或觚,爵配套同出于墓葬,可見它們又是禮器?!雹?/p>
從上述論斷可知,形制類似雞彝的器物,在二里頭文化以前的大汶口文化與龍山文化中已有出現(xiàn),而該器物在二里頭時期演變發(fā)展為盉的形態(tài)。所以,古時所指夏代之特有灌器雞彝,應當就是指的盉。對此,王小盾先生總結道:“雞彝,……它是六彝中的第一彝,是夏代所用的灌尊。事實上,作為青銅器銘文中的通用名,‘彝’這個詞包括了食器、盛酒器、溫酒器、飲酒器等各種器形;而作為一種專門的灌器,‘彝’指的就是雞彝。結合考古實物來作辨別,它應當就是夏文化中的封口盉”。⑧從出土的盉器來看,在二里頭遺址二期陶器群當中,它顯然是一種風格優(yōu)美,造型特別的器皿:“二期陶器豐富多彩還表現(xiàn)在同類器的不同形式上……另外還有一種十分特殊的盉,即壺式盉,即在一尊形壺上安一象鼻式管狀流,造型與制作皆非常精美?!雹嵋虼耍镱^盉器,應對應傳世文獻中之夏代禮器雞彝,同時就實物本身而言,其所擁有的典型外形特征使之從二里頭陶器群中脫穎而出,當之無愧地列身于本時期的陶禮器行列。
除此以外,在二里頭陶器群中,尊類器一直運用更為精巧的工藝,亦表現(xiàn)出獨特的造型與精美的紋飾,顯然出于其他器物之上,位列禮器。如三期陶器中的“大口尊在本期早段略同于二期晚段之間,自肩以上磨光較精,肩以下多飾三周附加堆紋,整體較為端莊凝重?!雹庥秩缢钠诋斨校骸埃ㄗ痤惼鳎┐笮驼咧杏兄谱魈貏e精致的,口部磨光黑亮,內刻游魚紋樣,肩以下精刻云目紋,再下飾直欞紋和繩紋,氣勢莊嚴雄渾,當為禮器。”(11)此外,尊器上往往還有較多刻印符號,也表現(xiàn)出與其他陶器不同的特征來:“在一些磨光精美的陶器肩部(主要為尊類器)、腹部飾有各種優(yōu)美的戳印或刻劃的花紋圖案,或在器物內外壁塑造龜蛇(龍)等動物形象。一透底器上塑有蟠龍紋并有底紋,已開晚商銅器之三層花紋先河”。(12)
傳世文獻記載當中,對尊器的禮器屬性也多有論述:《說文·酋部》:尊,酒器也。從酋,廾以奉之。周禮六尊:犧尊、象尊、著尊、壺尊、太尊、山尊,以待祭祀賓客之禮。王國維先生也明確指出尊確是實際存在之行禮之器:“尊有大共名之尊,有小共名之尊。又有專名之尊。彝則為共名而非專名。”(13)
在數(shù)量龐大的陶器群中,以壺式盉和大口尊為代表的陶禮器能夠脫穎而出,所憑借的是制作過程中較之普通陶器而言更為精巧的工藝,使其具備了一般器物所沒有或少有的造型、紋飾等,這反映出夏人制作陶禮器的基本思路,即以特殊化的手段使禮儀之物從一般器物當中分離出來。這種有意識的分離,讓禮器與日常之器拉開了距離,使其“陌生化”了,從而為禮器對禮儀的演繹留下了充分的空間。
根據(jù)以上出土器物所顯示的特征來看,二里頭遺址中新興青銅禮器之代表——銅爵、銅斝的構成是比較特殊的,往往以質樸、簡單的造型來昭顯其禮器品格,與同期出土的銅牌飾相比,銅爵與銅斝在造型上修長、簡練,在裝飾上追求樸素大方之美,與銅牌飾繁復的裝飾手法形成鮮明對比。
同時,這與同期的陶禮器生成之間,似乎存在著一條禮器營造的不同標準。青銅禮器以簡樸、質素的造型手法位列禮器之流,而陶禮器則以精美的工藝與復雜的裝飾來突出其禮器屬性。兩者之間存在著分別以“簡單化”和“復雜化”作為禮器生成標準的矛盾。青銅禮器與陶禮器之間相悖的禮器生成標準能揭示出怎樣的問題呢?
二里頭遺址中所出現(xiàn)陶禮器與青銅禮器之間看似“矛盾”的禮器標準問題,應能反映出與之相應的夏禮演進過程中的特征。
《禮記·禮器》篇論及禮儀,多次運用概念對舉:“禮有以多為貴者,也有以少為貴者;有以大為貴者,也有以小為貴者;有以高為貴者,也有以下為貴;有以文為貴者,也有以素為貴?!睂Υ?,《禮記》借孔子之言總結道:“禮不可不省也。禮不同、不豐、不殺”。意思是“禮不同謂或高下、大小、文素之異也。不豐,應少不可多,是不豐也。不殺,應多不可少也,”構建禮儀方式的不同在于禮儀所指對象不同。《禮記》借禮之“多少”不同對此進行說明:“禮之以多為貴者,以其外心者也?!Y之以少為貴者,以其內心者也。”鄭注:“外心,用心于外,其德在表也。內心,用心于內,其德在內。”德在外或在內,構成禮儀兩種不同的形式,在外者:“用心于外,謂起自朝廷,廣及九州四海也。王者居四海之上,宜為四海所畏服,故禮須自多厚顯德與外,于外亦以接物也,故云以其外心者也”在內者:“用心于內,謂行禮不使外跡彰著也?!?15)從這段記載可以反映,禮與德是兩個處于不同層面的概念,德是禮的內涵,而禮是德的承載形式。德可內可外,而禮也與之作出相應的調整,反應為形式上的豐富或者簡單,因此,隨著表達對象“德”的調整,禮所呈現(xiàn)出來的儀式形態(tài)也是多樣化的。如何使禮儀形式最貼切地傳達意義則是禮儀構建當中高度關注的。對此,《禮記》進一步補充強調:禮也者,猶體也。體不備,君子謂之不成人。設之不當,猶不備也。禮有大有小,有顯有微。大者不可損,小者不可益,顯者不可掩,微者不可大也。故《經(jīng)禮》三百,《曲禮》三千,其致一也。未有入室而不由戶者。
《經(jīng)禮》三百為綱,《曲禮》為末,但在制禮之人來看,兩者之間并無輕重高下之分,兩者價值是否得以體現(xiàn),根源在于能否“致一”,“一,謂誠也”??追f達疏解道:“一,誠也。雖三千三百之多,而行之者皆須至誠,故云一也。若損大益小,揜顯大微,皆失至誠也?!?16)因此,禮儀“至誠”與否,是衡量其價值大小的標準。因為“至誠”的規(guī)范,禮的形式便可始終以忠實、恰當?shù)貍鬟f禮意為目標,在這一前提下,多樣化的禮儀表達方式在意義實現(xiàn)過程中的作用是相似的,這同時也促進了禮儀種類的發(fā)展與豐富。
《禮記》中禮儀所具備的多樣化表達方式,早在禮儀的初始階段夏代時期已開始醞釀形成。正如前文論述中提及:夏墟二里頭遺址當中,陶禮器以豐富的外在紋飾顯示其禮器屬性,而青銅禮器則反其道而行之,以素樸之質昭示其禮器品格,兩套禮器系統(tǒng)之間不同的構建觀念反映出其所參與的禮儀的性質是不同的。出土陶禮器數(shù)量較多,紋飾復雜,工藝精美,突出禮器“被看”特征,暗示出陶禮器所參與的禮儀應是公共性的,觀禮人數(shù)量較多,禮儀的教諭性比較強,禮儀的指向應是廣大受眾;與之相應,青銅禮器量少質簡,則說明此類禮器不以公開“被看”為主要屬性,而是以線條的簡潔抽象來表現(xiàn)該禮儀所具備的內省自在品格,禮儀關注重心在對所欲表達之物的模擬和闡釋上?;诒磉_方式上的區(qū)別,雖然我們無法確知夏時禮儀的具體種類與形態(tài),但基本可以想見其兩大類型:一類強調禮儀的公開屬性,重視禮儀本身的演繹,以達到影響教化的目的;第二類則強調禮儀的中介屬性,使禮儀特征盡可能接近表達之物,以達到溝通,融合的目的。第一類禮可視為后世宴享、飲酒禮等的前身,而后者則可視為祭祀類禮儀。通常來講,我們對夏代早期禮儀的關注往往在祭祀禮儀之上,而出土陶禮器的豐富表達手段則提示我們對于其禮儀種類多樣化的重新審視。
從二里頭出土兩類禮器——陶禮器與青銅禮器上,均能體現(xiàn)出一種隱性的或是顯性的,夏人思維過程中對以符號為表意方式的體悟、生成與運用。
首先從陶禮器來看,二里頭遺址所披露出一種明顯的現(xiàn)象,即禮器聯(lián)合的出現(xiàn)。其中比較典型的是爵、盉與尊器的聯(lián)合,先以幾則出土器物組證之:
《二里頭陶器集粹》中所收之二期陶器組83YLIXM20,其中有一盉、一直領尊、一三足盂、一爵、兩盆、兩豆、一圓腹罐。又另一二期陶器組84YLIVM51出土的十件陶器中,有盉兩件,爵一、豆一、膽式壺一件,此外還有尊一件、平底盤一件,兩件觚和一件鼎。從以上灰坑出土情況來看,所出器物有酒器、水器、盛器與炊器。酒器一般為爵,觚,盉,尊,壺,而圓腹罐則主要為水器,豆、盆為盛器,鼎為炊器。從上述兩組器物來看,共同都擁有的器形為酒器,說明此類器形在整個陶器器形中是具有廣泛普遍的使用的。而酒器中則出現(xiàn)了普遍的爵、盉、尊的組合。
爵是飲酒器,尊是盛酒器,爵與尊的搭配反映出當時已有飲酒的習慣:《墨子·非樂上》:啟乃淫溢康樂,野于飲食,將將銘莧磬以力,湛濁于酒,渝食于野,萬舞翼翼,章聞于天。
尊多為大口,容量較大,尊大爵小,倒酒時不太方便,而盉上為封口有開口可以注酒,前有突起的“喙”,便于倒酒,所以從功能上,尊,盉,爵有著盛酒,倒酒與飲酒的密切聯(lián)系,因此也作為二里頭陶器中最常見的禮器搭配。以上三者器物的聯(lián)合出現(xiàn),可以推測出與二里頭文化遺址密切相關的夏文化當中正在形成禮儀活動中對動作美感的追求。
從后世對禮儀活動的典章記載來看,禮儀需要不斷地被演習,在習禮的過程中使行禮人與觀禮人都得以心理上的教化?!抖Y記·王制》:司徒修六禮以節(jié)民性,明七教以興民德,齊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養(yǎng)耆老以致孝,恤孤獨以逮不足,上賢以崇德,簡不肖以絀惡。命鄉(xiāng)簡不帥教者以告。耆老皆朝于癢,元日習射上功,習鄉(xiāng)上齒。大司徒帥國之俊士與執(zhí)事焉。此段禮經(jīng)當中所提到的“習射上功”與“習鄉(xiāng)上齒”都是一種禮儀演習:“將習禮以化之,使之觀焉”(17),禮儀在古時士人生活當中是需要不斷練習的,孔子便常與弟子進行禮儀操練:《藝文類聚》三十引《典略》:“孔子過宋,與弟子習禮于樹下。宋司馬桓魋使人拔其樹,去適于野?!边@里孔子與弟子在樹下習禮,遭官吏伐樹驅趕仍然不輟,進而習禮于野外,便說明圣賢對于習禮意義的重視,同時,正因為通過終身的禮儀演習,孔子才能“隨心所欲而不逾禮”?!靶蘖Y以節(jié)民性”是對習禮目的的闡釋:孔疏:“六禮謂冠一、昏二、喪三、祭四、鄉(xiāng)五、相見六。性,稟性自然,剛柔輕重遲速之屬,恐其失中,故以六禮以節(jié)性也?!币驗榱暥Y有教化的目的,所以禮儀的節(jié)奏便自然地顯得重要了。舒展而緩慢的禮儀節(jié)奏有助于平靜人的情緒,使行禮者與觀禮者都更能體會到禮儀過程本身的美感,怡情怡性,得以感化?!爸露Y以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倍鴮ΧY儀節(jié)奏的營造,必然需要運用“時間”進行調節(jié)。從二里頭出土之爵、盉、尊的組合可以推測,夏禮雖簡,但已締造出禮儀存在所必須依托的時間之維。
從二里頭陶器的出土情況來看,當時已有壺器出現(xiàn)。如以二里頭二期出土一單耳壺為例(9385ylivm32:2),此壺為泥質深灰陶,磨光,腹部飾刻劃短線紋,壺把缺失。從壺的大小來看,(口徑7.7,高16厘米)已是中型的大小的盛器,從復原圖來看,此壺原有壺把,可以很容易地提起往爵中注酒。所以,從實際功能上來講,盉與尊并不是必須要結合在一起才能便利地使用的,若在日常生活當中,完全可以用壺盛水、注水,取尊類器與盉器而代之。然而,二里頭遺址所出之“盉”卻代替了壺進入禮器系統(tǒng)的行列:王國維在《觀堂集林》“說盉”中論及:“此盉者,蓋用以和水之器。自其形制而言之,其有梁或鋬者。所以持而蕩滌之也。其有蓋及細長之喙者,所以使蕩滌時酒不泛濫也。其有喙者,所以注酒于爵也。然則盉之為用,在受尊中之酒與玄酒而和之。而注之于爵。”(18)王國維從調整酒的濃淡方面證明了盉存在的必然性固然頗有道理,此一解釋中也孕育著另外的重要詞語“持而蕩滌之”。從尊中注酒到盉中,和之以水,再“持而蕩滌”,最后注酒于爵,這一過程顯然比直接從尊中注酒到爵中,時間要長,動作要慢。在拉長的時間當中突出了禮儀的特征,即它不再是簡單的日常生活中的動作行為,也不再以注酒,飲酒本身作為目的,而是演化為一個禮儀的準備,展開和完成的過程。這一禮儀環(huán)節(jié)當中時間的延長促成了動作的分解和轉換,而獨立的動作同時都帶上了審美意義,行禮者擁有了充分的時間來展現(xiàn)禮儀當中徐徐舒緩的動作之美,而觀禮者也擁有了更長的等待時間來蘊育審視禮儀的心理,同時亦擁有了更長的對禮儀過程的欣賞時間。此外,還可以將研究視角往二里頭文化期向上或者向下延伸,來發(fā)現(xiàn)這一器物的組合意義并非是臆斷的。在二里頭先前的史前文化——海岱地區(qū)所處之陶器中,陶鬶、陶鼎便是其代表性的器物類型。如龍山文化當中已有陶鬹出現(xiàn),陶鬹被認為是盉的前身,其三足,圓腹,有流的器形與盉十分類似,在當時的文化當中也是作為導流器使用,大汶口文化遺址當中,“也出現(xiàn)過鬶、盉、觚器形和系列化的‘鼎豆壺’等陶禮器?!?19)陶盉在二里頭文化五期之后便日益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商文化層中雕飾繁復花紋的青銅盉大量出現(xiàn)以及再之后圭璋興起:宋人聶崇義《新定三禮圖》論圭璋到:“《玉人》云:‘裸圭尺有二寸,有瓚,以祀廟。’后鄭云:‘裸,謂以圭瓚酌郁鬯以獻尸也。瓚,如盤,大五升,口徑八寸,深二寸。其柄用圭,有流,前注。流,謂鼻也?!?20)圭瓚主要特征是有流,使酒液從盛酒器中導流入飲酒器里?!对姟ご笱拧ず德础罚荷擞癍?,黃流在中,也是對這一導流過程的欣賞與贊美。所以對禮儀過程欣賞性的期待,使得盉經(jīng)歷了一個生成演變的過程,從盉的前身“鬹”也能暗示出中國禮儀有意識的審美化傾向,即禮儀自覺的時代或許在更早于二里頭文化即夏文化之前。
因為陶器組合關系的存在,使時間元素融入了禮儀的構建之維,同時這一時間在禮儀當中的存在,又體現(xiàn)為“共時性”與“歷時性”的?!皻v時性就是一個系統(tǒng)發(fā)展的歷史的情況,而共時性就是在某個時刻該系統(tǒng)的情況”。(21)共時是一種瞬間狀態(tài),即一種片段,在這一過程當中,行禮者動作與觀禮者狀態(tài)成為有關聯(lián)的系統(tǒng),以交流與信息傳遞作為雙向溝通的基礎,而一組組共時片段最后構成歷時性的局面,使行禮與觀禮都成為一個完整的流程,最終統(tǒng)一在禮儀表達這一總體系統(tǒng)之下,得以意義的傳達與接受。這一結果的實現(xiàn),都得益于夏人思維發(fā)展當中對于時間的體認。禮儀中流動的時間使各個片斷性的動作連貫起來,同時,貫穿其中的禮器個體(如尊、盉、爵)則必須破碎各自的實體功能,以聯(lián)合的符號組來完成意義的生成與傳達。因此各個陶器本身所擁有的價值必須讓位于其在陶器系統(tǒng)當中的功能與價值,因此,實物的個體價值已被轉換成為整體表意系統(tǒng)當中各個互相關聯(lián)的意義單元。
二里頭所出的少量青銅禮器,同樣也體現(xiàn)出這一禮器符號化的趨勢。陶禮器與青銅禮器的不同特征暗示出夏代禮儀種類的區(qū)分和表現(xiàn)手法上的多樣性,因材質的珍貴,冶煉手法的復雜,制作青銅禮器所需的精力與耗費遠高于陶禮器的生產(chǎn),因此,此類器物更多地使用于祭祀上天神祇等上古社會最為神圣的禮儀當中,故青銅禮器又被稱之為“重器”?!蹲髠鳌ば辍氛摷岸Y器產(chǎn)生時,以“鼎”為例記載道: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魅螭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xié)于上下,以承天休。”青銅禮器的屬性,往往與禮儀指向對象一致,以本身之質昭顯禮儀對象的內涵品格。
從現(xiàn)今的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夏代尚未有文獻所指的銅鼎出現(xiàn),但二里頭遺址中所出之青銅禮器爵、斝,其刻意追求質素、簡單的造型,恰好揭示出祭祀之器的特征,與所祭之物的特點是吻合的。銅爵與銅斝作為祭祀禮器,所體現(xiàn)出來的屬性是祭祀對象所擁有的,而在這一禮儀過程當中,禮器的實體意義被不斷削弱而符號性占據(jù)其功能系統(tǒng)的主導地位,它自身的存在乃是服務于其指向性所在。因此,夏代青銅禮器雖量少質素,但因其“虛空”自身,成為純符號意義的所在,故可認為夏代已孕育出“越有形而訴表意”的禮器觀念,具體之物“符號化”的功能轉變已經(jīng)形成。
同時,應該指出的是,二里頭遺址中兩大禮器系統(tǒng)所透露出的符號化進程是不同的。青銅禮器雖為二里頭文明中的新興器物,但其作為符號而言強調的是能指與所指之間的相似度。符號本身好像一種“透明的介質”,將自身屬性與表現(xiàn)之物特性結合起來,這一禮器符號化之途,在早期巫術使用的“接觸器”當中已見端倪。接觸器正是溝通神人之間的器皿,其本身帶有所欲表達之物的神圣特征。若以符號學概念對其進行劃分,青銅禮器則應為“肖似性記號”:“肖似記號后來成為一個比較嚴格的記號概念。皮爾士說肖似記號是“以本身特征指稱對象”。即當一物類似于另一物時,即可成為后者的肖似記號。換言之,記號與被意指物之間,存在有某種知覺類似性。”(22)而陶器組合的符號化特點則在于強調各個符號之間的關系:即個體的單獨存在是不能充分表意的,必須聯(lián)合他者形成一組符號系統(tǒng)來生成完整的意義。因此,陶禮器的符號化進程則體現(xiàn)出夏人對于片段與整體、部分與結構之間的功能作用的認知。從這個角度來講,陶禮器代表著夏人符號思維的進一步發(fā)展。
“符號的傳統(tǒng)意義就是用一物意指另一物來完成傳達任務,這是人類文明的一大特征,整個人類文明可以說是符號式傳達的文明。在人的社會活動中,每一種實用物都會漸漸帶上符號意義,以致最終完全失去了實用性,或者失去了最初的實用性痕跡。宗教或其他儀式活動就是這類無實用功能的符號體系?!?23)從文化人類學角度看,器物符號化是世界范圍內禮儀、儀式建構當中的普遍現(xiàn)象,夏禮的建構也不出其右,但是,禮器符號背后所指之意,則是夏文化當中的更為重要、更為獨特精髓所在。從建立符號背后的所欲表達之意中,為后人探尋夏人的精神世界打開了一條理解之途。
①②(15)(16)(17)《禮記正義》,《十三經(jīng)注疏》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743、3、734、741、403頁。
③中國先秦史學會、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編《夏文化研究論集》,中華書局1996年版。第66頁。
④⑥(13)(18)王國維《觀堂集林》(一),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46、153、153、153頁。
⑤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1981年河南偃師二里頭墓葬發(fā)掘簡報》,《考古》,1984年1期。
⑦鄒衡《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1版,第152-153頁。
⑧王小盾《中國早期思想與符號研究——關于死神的起源及其體系形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99頁。
⑨⑩(11)(12)鄭光《二里頭陶器文化論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二里頭陶器集粹》,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7、11、13、16頁。
(19)林賢東《史前玉器與玉禮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第176頁。
(20)聶崇義《新定三禮圖》卷十四,宋淳熙二年刻本。
(21)(23)趙毅衡《符號學文學論文集》,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頁。
(22)李幼蒸《理論符號學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534頁。
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