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共產黨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2011-08-15 00:45:29徐光春
決策與信息 2011年7期
關鍵詞:中國化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文/徐光春

自1921年成立起,中國共產黨走過了艱難、曲折、光輝的90年。90年來,中國共產黨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沿著馬克思主義指引的方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yè),戰(zhàn)勝一個又一個強大敵人,克服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開創(chuàng)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顧中國共產黨發(fā)展的歷史進程,把握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fā)展的歷史脈絡,總結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成長、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共產黨實踐中發(fā)展的經驗,對于新時代、新時期、新階段繼續(xù)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在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新理論的指引下,不斷開拓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fā)展史

產生于19世紀40年代西歐發(fā)達國家的馬克思主義,是在19世紀工人運動實踐基礎上創(chuàng)立的。它是關于人類社會如何從資本主義發(fā)展到社會主義,尤其是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的科學理論和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指引中國走出漫漫黑夜的燈塔。90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在學習傳播、革命實踐和推進建設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確立、堅持和豐富馬克思主義,領導中國人民不斷推動歷史前進,演出了一幕幕中華民族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走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歷史活劇。

在學習傳播中認識并確立馬克思主義。中國是東方文明古國,曾經在漫長的歲月里走在世界前列。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社會開始由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列強欺凌、國體破敗、專制肆虐、民生凋敝,中華民族陷入深重苦難和極度屈辱的深淵。為反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英勇斗爭,但無論是洪秀全領導的農民革命,還是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改良派,再到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最終都沒有完成救亡圖存、革新除舊的歷史使命。他們的共同不足就是缺乏革命的、科學的、先進階級的思想武器。20世紀初,在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推動下,馬克思主義分別從東面的日本、北面的俄國、西面的法國傳入中國,并迅速形成了學習、研究和宣傳的熱潮。以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周恩來等為代表的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創(chuàng)辦《新青年》等進步刊物,在青年知識分子中傳播馬克思主義;舉辦工人補習學校、工人夜校,建立工人俱樂部,培養(yǎng)了一批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先進分子,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以及同工人運動的結合,孕育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組織——中國共產黨。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鄭重地把馬克思主義寫在黨的旗幟上,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拉開了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觀察和分析中國問題,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序幕。

在革命實踐中堅持并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成立后,肩負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歷史重任,針對幅員廣大、人口眾多、情況復雜、經濟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舊中國的基本國情,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具體分析中國民主革命的時代背景、中國社會的性質和各階級的狀況,成功解決了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先是大革命時期在反對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機會主義斗爭中正確解決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和同盟軍問題,繼而又在反對三次“左”傾機會主義的斗爭中確立中國革命的政治、軍事、組織路線。針對“左”、右傾機會主義的思想根源——主觀主義,中國共產黨在反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斗爭中確立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國社會形態(tài)和階級狀況,經過艱苦的革命斗爭的實踐和探索,從理論上論證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任務和動力,提出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社會主義的兩步走戰(zhàn)略,制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開辟了以農村為中心,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創(chuàng)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早成果——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關于中國歷史和現實的分析,中國革命與世界革命關系的論述,中國革命兩個階段的決策,中國革命的特殊道路的確定,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理論,以及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統一戰(zhàn)線等重要觀點和思想,都是馬列主義在中國的新的發(fā)展,也是中國革命實踐的科學概括。

在推進建設中創(chuàng)新并豐富馬克思主義。中國社會的特殊性,決定了在中國無論是從事革命還是進行建設,都不能完全照抄馬列主義的“本本”,也不能機械照搬外國的經驗。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在總結實踐經驗和群眾創(chuàng)造、吸收借鑒人類文明成果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毛澤東思想,創(chuàng)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用一個又一個偉大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掀開了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上新的光輝篇章。新中國成立后,黨把工作中心轉向城市,成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對資產階級實行和平贖買的設想,第一次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確立社會主要矛盾,提出了發(fā)展生產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的強大國家的戰(zhàn)略任務。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根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把工作中心轉向經濟建設,撥亂反正,改革開放。先后產生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正確地回答了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等一系列事關社會主義生存發(fā)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中國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上的又一重大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近期提出的科學發(fā)展觀,堅持發(fā)展是第一要義,強調以人為本為核心,提出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的基本要求和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繼承和發(fā)展了我們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fā)展的重要思想,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發(fā)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再一次創(chuàng)新并豐富了馬克思主義。

回顧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光輝歷程,不難看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fā)展史,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進入小康、走向繁榮的歷史軌跡,每一步都深深地留下了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時代烙印。

二、中國共產黨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成功探索

90年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播種、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一年又一年地堅持下來,一代又一代地發(fā)展下去,一次又一次地飛躍起來,不斷走向新的境界,與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分不開,與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無限忠誠分不開,與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tài)度、求實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分不開,與創(chuàng)造性地實踐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分不開。90年間,中國共產黨對如何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作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寶貴的經驗。

堅定不移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系實際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只有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指導下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才能有效地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首先提出并實施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任務,在總結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開創(chuàng)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天地,確立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以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深入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經驗和深刻教訓,形成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的新領域,開啟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站在新的歷史高度,再次向全黨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要求,在深刻總結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經驗基礎上,形成了科學發(fā)展觀等一系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從新的高度和新的視野,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認識和實踐覺醒。90年間,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化出了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思想,化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fā)展的新空間,化出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化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發(fā)展新紀元。

堅定不移地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時代化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和理論品格,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同當前時代的發(fā)展、同當前時代的特征結合起來,才能拓寬馬克思主義的新視野,豐富馬克思主義的新內涵,使之能夠適應時代需要、把握時代脈搏、回答時代課題,永葆馬克思主義的青春活力,更好地發(fā)揮馬克思主義對現實的指導作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與革命戰(zhàn)爭的時代主題相結合,建立國際統一戰(zhàn)線,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封建主義的反動統治,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以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把馬克思主義與新科技革命、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相結合,與和平、發(fā)展、合作的時代潮流相結合,實行對外開放,維護世界和平,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和諧世界等一系列新觀點,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90年間,中國共產黨基于對時代發(fā)展和時代特征的基本認識、基本分析和基本判斷,基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當代任務和重大責任的邏輯起點,把握馬克思主義革命的針對性、實踐的確定性和科學的系統性三者高度統一的深層涵義,把馬克思主義與時代發(fā)展變化結合起來,克服固步自封、墨守成規(guī),順應時代潮流,緊扣時代主題,堅定不移地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化出了馬克思主義的新視野,化出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內涵,化出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實踐,化出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力量,推動了時代進步,引領了時代發(fā)展,使馬克思主義這一時代的火車頭始終沿著時代發(fā)展的軌道前行。

堅定不移地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我們黨深刻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最大優(yōu)勢是群眾基礎,實踐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馬克思主義不能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只有真正讓廣大人民群眾掌握,才能發(fā)揮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建黨初期,中國共產黨人就排除各種干擾,創(chuàng)辦刊物,開辦學校,向人民群眾宣傳馬克思主義。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堅持以干部、工人、農民、兵士、水手、學生等為主要對象,以農民運動講習所、建立農民協會、學校、黨校、墻報、黨報黨刊等為載體,采取啟發(fā)式、由近及遠、由淺入深,說話通俗化、趣味化、明白化,有的放矢、對癥下藥的方式開展馬克思主義基本知識、共產主義理想、黨的路線綱領、形勢政策、優(yōu)良傳統、階級、紀律等教育,使廣大人民群眾掌握馬克思主義。新中國成立后,黨確立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的指導地位,建立起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制度、機構和隊伍,采取說服教育、積極引導、比較鑒別、樹立先進典型等方法,開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社會主義信念、集體主義、艱苦奮斗、民族精神等教育,武裝人民群眾,推動各項工作。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黨明確提出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教育活動、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任務,各級黨組織緊密結合黨的中心工作,對廣大黨員干部、青年學生和人民群眾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教育,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地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特別是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黨員干部,教育人民群眾,指導事業(yè)發(fā)展,化出了人民群眾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化出了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尊重人民群眾的實踐和創(chuàng)造的群眾基礎和群眾路線,化出了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成功經驗。

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新和豐富了具有中國特色、民族特點、時代特征的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歷經一個半世紀的風雨仍充滿生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戰(zhàn)斗力、引導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不斷推進和發(fā)展,又有力地推動和保證了中國共產黨的成長、發(fā)展、壯大,造就了具有強大領導力、凝聚力、創(chuàng)造力的無產階級政黨。堅定不移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寶貴經驗和精神財富。

三、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永恒主題

歷史已經證明,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靈魂和旗幟,也是指路明燈和科學教材;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的忠誠衛(wèi)士,也是發(fā)展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倡導者和成功實踐者。中國共產黨與馬克思主義這種命運相連、休戚與共、不可分離的“天然”關系,這種在90年歷史發(fā)展中取得的實踐成果,這種在漫長風雨歲月中建立的深厚感情,決定了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全部工作的永恒主題。

要始終不渝地用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實踐。用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實踐發(fā)展的內在要求,是中國共產黨90年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要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前提下,緊密結合形勢的新變化、實踐的新發(fā)展和人們的新需求,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fā)展的新境界,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使馬克思主義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旺盛的創(chuàng)造力。要認真學習和深刻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使馬克思主義成為推動社會主義事業(yè)勝利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不斷推進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發(fā)展。要堅持用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指導實踐,用科學發(fā)展觀統籌現代化建設全局,把發(fā)展作為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科學發(fā)展、統籌發(fā)展、和諧發(fā)展,著力破解發(fā)展難題,推動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不斷開創(chuàng)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要始終不渝地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為學習型政黨。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是著力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有效途徑,是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組織保證。要按照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規(guī)律、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總體要求,把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作為首要任務,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與時代發(fā)展相結合,與人民群眾相結合,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的生機和活力,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要把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指導實踐作為長期任務,深刻理解其科學內涵、精神實質,著力破解生產力發(fā)展、生產關系完善、人民共同富裕、社會穩(wěn)定和諧等方面的現實課題,在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堅持下去、發(fā)展起來。要把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作為重要任務,以理想信念為重點,提升學習認識,營造學習氛圍,打造學習平臺,拓寬學習渠道,創(chuàng)新學習手段,改善學習行為,創(chuàng)新學習制度,努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的心靈共鳴、思想共識、情感共振、價值共求、信仰共守。

要始終不渝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與我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緊密聯系、相互促進、內在統一,是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唯一途徑和有效載體。要準確把握世界發(fā)展大勢,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時代特征、回答時代課題,總結中國獨特經驗,形成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馬克思主義。要準確把握我國所處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準確把握改革發(fā)展實際,緊密結合解決社會重大現實問題、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解決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中的突出問題,及時總結黨領導人民創(chuàng)造的新鮮經驗,不斷豐富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要大力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理論創(chuàng)新、理論建設和理論武裝工作,努力使理論成果更好地轉化為治國理政、強國富民的方針政策,成為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

(作者:中共河南省委原書記、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主任)

猜你喜歡
中國化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再論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的三個維度①
中國藏學(2022年1期)2022-06-10 05:52:00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當代陜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少先隊活動(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景洪市| 杭锦后旗| 上思县| 巴彦淖尔市| 京山县| 于都县| 饶河县| 南郑县| 漯河市| 娱乐| 东阿县| 阳曲县| 谷城县| 蒲城县| 河曲县| 呼玛县| 鸡东县| 瓦房店市| 崇礼县| 邵武市| 民权县| 云霄县| 中西区| 普兰店市| 瑞昌市| 建阳市| 河曲县| 耒阳市| 洞头县| 读书| 西华县| 怀宁县| 华阴市| 江阴市| 阳春市| 通化县| 罗定市| 泰兴市| 交口县| 沧源| 哈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