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儒商與儒家精神——以徽商為例

2011-08-15 00:44:23張鵬李少玉
關(guān)鍵詞:儒商徽商商人

張鵬,李少玉

(安徽師范大學 社會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一、儒商的淵源

從神農(nóng)氏教人們“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至今,我國商業(yè)的發(fā)展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涌現(xiàn)出不計其數(shù)的商人,這其中既有“富比王侯”、“樂善好施”、“急公好義”,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儒商大賈,也有“奸猾狡詐”、“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為人們所唾棄的“奸商”之輩。早在漢時,司馬遷就按商人品德高低,把商人劃分為“廉賈”和“貪賈”兩種,并指出“貪賈三之,良賈五之”。[1]1023可見,從司馬遷始,前人已經(jīng)對商人群體進行了模糊的分類。在此之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很多具備儒家倫理,被稱為“良賈”或“廉賈”的商人。如:子貢、白圭、計然等等,他們自覺或不自覺的以儒家的精神來經(jīng)營商業(yè),并且提出一些關(guān)于商人應(yīng)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如,白圭提出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必須具備智、勇、仁、強四種基本素質(zhì)能力?!捌渲遣蛔阋詸?quán)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雖學吾術(shù),終不告之矣”[1]1148可以說他們是儒商的鼻祖,為后世商人提供了典范。

真正“儒商”這一稱謂的提出,有學者認為初見于明清時期一批亦儒亦商人士的言論和著述。[2]這里最具代表性當屬徽商。

二、儒商的定義

何謂“儒商”?簡單解釋就是“儒和商的結(jié)合”。這里的“儒”不能簡單的理解為讀書人或有知識的人,而更應(yīng)該上升到儒家的倫理道德層面,是指以儒家思想為主導思想,以儒家倫理道德規(guī)范為其核心道德觀和價值觀的商人。儒是思想,商是行動。這里的儒家倫理道德又應(yīng)該是傳統(tǒng)儒家學說里的合理、積極成分,而不是籠統(tǒng)的指儒家倫理。戢斗勇先生認為:概括儒商精神,一言以蔽之:“君子愛財,取之有道”[3]。戢先生只講到儒商條件的一方面,即財富來源合法、合理。然而以正常手段致富的大有人在,是不是取之有道就是儒商呢?不是,儒商定義之關(guān)鍵在于其致富后的精神境界,有為富不仁者,有守財如命者,有兼濟天下者,唯有一顆仁心,富己而及富人者,患人猶若患已者,富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者,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儒商。所以說儒商需具備兩個條件,即:一,取之有道,二,兼濟天下。唯有同時具備此兩條件者,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儒商。所以,我認為更確切的“儒商”定義應(yīng)該是:“具有一定的知識,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的商人”。其財富不在多寡,其知識不在深淺,而完全在于其致富前后的道德修養(yǎng)和行為表現(xiàn)。我認為,取之有道,為富且仁者,上賈也;取之有道,獨善其身者,中賈也;取之無道,為富不仁者,下賈也,稱得上上賈的人才算得上儒商。

三、儒商的內(nèi)涵

儒家倫理的核心是“仁、義、禮、智、信”,我認為儒商精神也應(yīng)該包含在儒家精神主旨里,即儒商也應(yīng)該自覺或不自覺的以儒家的倫理來引導規(guī)劃自己的商業(yè),這樣的商人才能稱得上儒商。受儒家思想熏陶較深的徽商,更是積極以儒家倫理來要求自己的商業(yè)行為,儒家精神是徽商精神的內(nèi)核,可以說徽商是儒商的典型代表。

(一)仁——儒商的精神內(nèi)核

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倫理核心,儒家的“仁”應(yīng)該分為兩層面,即“內(nèi)仁”和“外仁”。所謂“內(nèi)仁”,是“仁”的第一層含義,就是要注重加深自身的修養(yǎng)。儒家向來倡導修身的重要性,“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強調(diào)“克己復(fù)禮為仁”,“吾一日三省吾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以達到“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俱?!本邆洹靶┲倚拧?、“恭寬信敏惠”、“溫良恭儉讓”品格的目的,這是“仁”的第一種境界。所謂“外仁”,是“仁”的第二層含義。即“仁者愛人”,“泛愛眾”,“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以濟世”,“匡世濟時”,以達到惠及他人的目的,這是“仁”的第二種境界。稱得上儒商的商人,其在“仁”上,必須同時具備此兩個境界。即必須具備自身基本的修養(yǎng),除此以外還要擴大到以“忠恕之道”來“推己及人”。作為儒商,其不能僅僅在商言商,不但要善于從實踐中摸索經(jīng)商的知識,更要善于從書本中學習歷史上經(jīng)商的智慧和加深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以提高自己的“內(nèi)仁”水平,還要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注他人,積極的奉獻愛心,勇于承擔社會責任?;丈滔騺硪浴百Z而好儒”著稱,他們在經(jīng)商的同時,不斷加深自身的修養(yǎng),閑時總是手不釋卷,他們雖然寄身于商海,卻沒有放棄讀書習理,他們以此來修煉自己,提高“內(nèi)仁”。程淇美,“年十六而外貿(mào)……然雅好詩書,善筆丸,雖在客中,手不釋卷?!盵4]有的經(jīng)商前就是儒生,有的經(jīng)商致富后歸而習儒。歙縣大鹽商王廷璋,“年甫十三能文章”。身為鹽賈,“喜讀經(jīng)史,衡論古今,雖碩儒老宿,咸稱其當”。徽州歙商舒遵剛曾自言:“吾有少暇,必觀四書五經(jīng),每夜必熟誦之,漏三下始已。”[5]歙商吳顏先在兩淮經(jīng)營鹽業(yè),“雖隱于賈,暇輒瀏覽書史,與客縱談古今得失,即宿儒以為不及”。[6]這些商人“雖為賈者,咸近士風?!盵7]徽商以讀書習理來加深自己理論修養(yǎng),加深“內(nèi)仁”的同時,還“推己及人”,將“仁”的內(nèi)涵擴大到對別人的關(guān)愛上,以實現(xiàn)第二種境界。婺源商人朱文熾販茶葉去珠江,抵達后卻錯過了大批交易的好時機,新茶也就不新了。于是他出售時自書“陳茶”兩字。當牙儈勸其去掉“陳茶”兩字時,朱文熾“堅執(zhí)不移?!敝率棺约禾澓臄?shù)萬金,卒無怨悔。[8]再如,徽商吳鵬翔一次性購買了800斛胡椒,在付款前他發(fā)現(xiàn)這批胡椒有毒,賣方愿意收回,而吳鵬翔仍按原價買下,再一把火燒掉,主要他考慮到如果退回,買主可能再轉(zhuǎn)賣給別人,這樣會坑害更多的人。這就是“推己及人”,“患人猶患己”——“仁”的第二種精神境界,在徽商的身上體現(xiàn)的非常明顯。

作為一名儒商首先必須符合儒家“仁”的標準,它包括:一是以修養(yǎng)的功夫加深自己的“內(nèi)仁”,將商業(yè)的發(fā)展更好的建立在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和較高知識層次上,為商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厚實的內(nèi)在精神基礎(chǔ)。二是以“仁者愛人”的“外仁”功夫,將自身的仁愛更多擴大到他人和社會,堅持“以人為本”,“仁者愛人”,“博施于民而能濟眾”,為商業(yè)的發(fā)展,贏得廣泛的社會空間。如果一位商人只知道去拼命的賺錢,而不知道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不知道去關(guān)懷下屬、關(guān)心顧客,關(guān)懷社會,最終是成不了儒商的,最大只不過是個市井的小商販而已。

(二)義——儒商的社會關(guān)懷

“義、利”之辯,始終是倫理學的基本問題。在“義、利”問題上,儒家并不避利,主張在適當?shù)臅r機,通過合情合法的手段來謀利。所謂“富與貴,人之所欲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邦有道,貧且賤也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只不過,在“謀利”的同時,要正確處理好“義利”關(guān)系。當“義、利”發(fā)生沖突時,儒家主張“以義為利”、“先義后利”。作為儒商,其行為也必須符合儒家的“義利觀”。當“義”和“利”發(fā)生沖突時候,應(yīng)該“舍利取義”或“義利兼顧”,反對“舍義取利”和“見利忘義”。在“義利”關(guān)系上,徽商向來主張“以義為利”、“先義后利”。歙商舒君遵說:“圣人言,以義為利,又言見義不為無勇。則因義而用財,豈徒不竭其流而已,抑且有以裕其源,即所謂大道也”。[5]徽商李大暠常說:“財自道生,得緣義取?!盵9]汪忠富也說:“職雖為利,非義不可取也。”[10]徽商翁姓汪氏,……嘗命長子商曰:“職雖為利,非義不可取也?!盵10]

作為儒商不但要堅持在其致富前“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非義之財,堅決不取”,最重要的是其致富后能夠做到“達則兼濟天下”,積極關(guān)懷社會,回報社會,做到“義行天下”,“急難輸財”。作為儒商不但愛家,更要愛集體,愛國?;丈讨赂缓髮⒋罅康呢敻挥糜谫c濟災(zāi)民,幫助政府捐納、助餉,修里社,筑水壩,置義學,建義冢,修橋鋪路,周濟婚喪,造福鄉(xiāng)里。方士煥,婺源荷源人。少失恃,事父兄克循弟子職。比長貿(mào)易粵東,饒于財。捐貲建義倉、造支祠,所費不下數(shù)百金。咸豐間,發(fā)逆蹂躪,頹垣碎瓦,填塞于河。煥購隙地容納,今成高阜。里有澤梁,被水沖決,煥輸三百金倡首興筑。歲終,村之貧乏者告貸,無不用恤。[8]卷三三朱文煊,字錦林,(清婺源)官橋人。讀書明大義,凡遇善舉,慷慨樂施。煊為紫陽支裔,嘗見祠宇頹壞,輸五百金修之。邑侯陳修城垣,輸八百金,工峻遵例紀錄三次。在粵八載,凡徽郡流寓不能歸者,概給路費十金,士人倍之,每歲不下二百余金。鄉(xiāng)人歿在粵者,眾商斂費,立歸原堂,首輸千金購地,停棺五載,給貲歸葬。同鄉(xiāng)建安徽會館,輸銀一千二百兩,兼董其事。居鄉(xiāng)時,建福泉庵,造新城廟,修曉秋嶺,置義倉田,種種義舉不下數(shù)千金。[8]卷三四徽商的這種義行,舉不勝舉,和今天許多成功的企業(yè)家同時又是大慈善家有許多異曲同工之妙。

儒商必須具備“先義后利”的品格,堅持“義字當頭”。不能“見利忘義”或“舍義取利”。當今不少地方出現(xiàn)了“見利忘義”的不道德商業(yè)行為,以犧牲消費者利益來聚斂錢財,甚至不惜損害人的生命健康為代價,諸如“三鹿奶粉”事件、疫苗事件層出不窮,凸顯了現(xiàn)代商人正確“義利觀”的缺失,淡化了商業(yè)自身的社會責任。

(三)禮——儒商的行為之矩

儒家強調(diào)“禮”在規(guī)范社會秩序中的作用,所謂“不學禮,無以立”,“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里我們且不論“禮”的階級局限性,但指它積極的社會意義?!岸Y”的積極意義,一在于強調(diào)人的行為方式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要求具備“溫、良、恭、儉、讓”的品格。二在于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guān)系,強調(diào)“禮之用,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作為一名儒商,雖置身商海,但其自身要能夠以儒者的風范來規(guī)范、從事經(jīng)營活動,要具備儒者所具備的優(yōu)良品質(zhì),接人待物更要崇尚“和為貴”、“和氣生財”?;丈獭百Z而好儒”,“富而好禮”。其言行盡洗商人的庸俗之氣,而款款有儒雅之風。他們好交結(jié)士大夫,或吟詩作畫、鼓瑟弄舟,或寄情于山水,構(gòu)廬于閭里。婺源湖溪孫大巒“嘗持籌吳越,生計漸?!??!昂门c文人學士游,多聞往古嘉言懿行,開拓心胸,故能掃盡市井中俗態(tài),雖不服儒服、冠儒冠,翩翩有士君子之風焉”[11]徽商鄭生嘗讀書方山中,已,棄去為商。挾束書,弄扁舟,孤琴短劍,往來宋梁間?!R者謂鄭生,雖商也,而實非商也。[12]徽商作為明清時期馳騁于商場的勁旅,它之所以能無往而不勝,和其自身更多的文化背景是息息相關(guān)的,尤其是徽商受傳統(tǒng)儒家思想影響較深,堅持“富而好禮”,“以和為貴”?;丈桃匀寮抑纴斫?jīng)營商業(yè),具有濃厚的儒商之風,這種儒風是促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儒商除了其自身行為要有儒雅之風外,還要“禮賢下士”,尊重人,理解人,重視人才。不但要在企業(yè)內(nèi)部堅持以“和”為本,把維護員工的利益,提高員工的福利,放在首位。要善于挖掘發(fā)現(xiàn)人才,唯才是用,人盡其才,以提高企業(yè)的凝聚力。對外競爭也要堅持“以和為貴”,善于揚長避短,相互學習借鑒,以共同提高。避免惡性競爭,甚至采取非法手段來壓制、打擊別人,最終只能害人又害己?;丈躺朴诮⒎€(wěn)定的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善于籠絡(luò)人心,培養(yǎng)人才。他們利用宗族關(guān)系,所用伙計、幫手、掌柜大多是本族的宗親。由于這層血緣和地緣關(guān)系的存在,使得管理者更容易利用鄉(xiāng)土人情和宗族情感來和諧關(guān)系管理商業(yè),使得整個團隊更團結(jié),更有凝聚力。徽商與同行之間也堅持以“和”為上,“和氣生財”。他們往往利用會館作為紐帶,互通有無,互幫互助,從而形成強大的商幫,與他幫之間也堅持友好相處,互利共贏。

(四)智——儒商的制勝之方

儒家重視“智”的作用,孔子云“知(智)者不惑。”智者所以不惑,是因為他能夠明是非,辨善惡。所以,孟子肯定“是非之心,智也?!避髯涌隙ā笆鞘恰⒎欠侵^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商場如戰(zhàn)場,充滿了艱難險惡,稍有不慎,即有失敗的危險。因此,商場競爭就是智謀與膽略的競爭。不講究智慧,一味蠻干,是成不了真正的儒商的。儒商的“智”不是簡單的“明辨是非”就能涵蓋的,更多的是善于把握商場的信息,預(yù)見未來,以超人的膽識和敏銳的眼光來規(guī)劃自己的商業(yè),他們比一般的商人看的更遠,絕不是鼠目寸光,急功近利。同時,儒家的“智”和奸商的玩弄權(quán)術(shù),損人利已,這些所謂的“智”,是格格不入的。儒商走的是“正道”,而不是“邪道”?;丈讨匾曃幕?,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善于從歷史上汲取經(jīng)商的智慧。因而能善于掌信息、察低昂、權(quán)時宜,擅握算,工心計,多謀略。能審時度勢的采取靈活的經(jīng)營方式和經(jīng)營項目,能“趨時觀變”,“因俗時變”,“決定取舍”,因而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徽商程致和“以美惡占歲,以棄取伺人,趨時觀變?nèi)裘瞳F鶩鳥之發(fā)?!盵13]徽商翁名瑩,新都歙人也翁少讀書,通大義,觀太史公《貨殖列傳》,至計然之言,曰:“知斗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得而觀矣?!收撈溆杏嗖蛔悖瑒t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薄坝忠娨校ㄢⅲ╊D以瑙鹽起,與王者埒富,大悟若旨不效世用,一切徂詐術(shù)惟靜觀盈縮大較,揣摩低昂,恒若執(zhí)左契,誠一所致,業(yè)饒聲起,而禮賢賑乏,終身無灃焉?!盵14]

(五)信——儒商的發(fā)展之基

儒家講究修身之道,而修身以誠為本?!拔ㄌ煜轮琳\,為能盡其性?!薄靶艅t人任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所謂“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恪守誠信,信義至上,是儒商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丈淘诮?jīng)營上,主張“以誠待人”、“以信接物”。梅莊佘先生文義(歙縣人),家素貧,弱冠行賈,誠篤不欺人,亦不疑人欺。往往信人之誑,而利反三倍。中年積著累數(shù)千金,居鄉(xiāng)以長厚聞。[15]歙商吳南坡云:“人寧貿(mào)詐,吾寧貿(mào)信,終不以五尺童子而飾價為欺。久之,四方爭趣坡公。每入市,視封識為坡公氏字,輒持去,不視精惡長短?!盵16]歙商許憲也說:“惟誠待人,人自懷服;任術(shù)御物,物終不親”。他因誠而享譽商界,“出入江淮間,而資益積”[17]徽商非常清楚騙術(shù)只能得逞一時,要想永久地贏得顧客,財源茂盛,只能堅持以誠為本?;丈陶菓{著自己的以誠信為本,才贏得了良好的信譽,從而在異地站穩(wěn)腳跟,打開市場,不斷發(fā)展壯大的。

四、小結(jié)

以上是以徽商為例,對儒商的精神內(nèi)涵,做簡單的闡述。其中“仁”是其精神內(nèi)核;“義”是其社會關(guān)懷;“禮”是其行為之矩;“智”是其制勝之方;“信”是發(fā)展之基。徽商信奉“儒為名高,賈為厚利”的信條,將“儒”和“賈”結(jié)合在一起,以儒家之道來經(jīng)營產(chǎn)業(yè),最終贏得了人心,贏得了市場。儒家思想的合理內(nèi)核,為商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不但在過去,不但在中國,而且在現(xiàn)在,在國外,儒家精神在商業(yè)上仍大有用武之地。新時期,在市場經(jīng)濟浪潮的激蕩下,涌現(xiàn)了一大批既有救國濟世之鴻鵠之志,又有駕馭市場之雄才大略的一代新商人。日本人、新加坡人、韓國人運用儒家思想振興了本國經(jīng)濟,而且仍樂此不疲??墒牵瑫r下國內(nèi)仍有不少商人丟棄了儒家起碼的倫理道德,只注重自身財富的積累,而忽視了道德責任和社會責任,最終坑害了他人,也毀滅了自己。故,時代需要儒商精神,儒商精神需要發(fā)揚光大。

[1]司馬遷.《史記》[M].長沙:岳麓出版社,2004.

[2]施炎平.儒商精神的現(xiàn)代轉(zhuǎn)化[J].探索與爭鳴.1996,(10):26.

[3]戢斗勇《儒商精神》[M].北京:經(jīng)濟日報出版社,2001:98.

[4]《旌陽程氏宗譜》卷13民國十四年木活字本.

[5]《黟縣三志》卷15《舒君遵剛傳》同治九年刊本.

[6](民國)順吉祜撰.歙縣《豐南志》抄本.

[7]《戴震集》上編卷12《戴節(jié)婦家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光緒《婺源縣志》光緒九年刊本.

[9]婺源《三田李氏綜宗譜·環(huán)田明處士松峰李公行狀》萬歷刊本.

[10]《汪氏統(tǒng)宗譜》卷3《行狀》明刊本.

[11]婺源《湖溪孫氏宗譜》卷一《萃峰孫公傳》清刊本.

[12]歙縣《鄭氏宗譜》《明故詩人鄭方山先生墓圖志》嘉靖抄本.

[13](明)繆昌期撰《從野堂存稿》卷3乾坤正氣集.

[14]歙縣《竦塘黃氏宗譜》卷5《黃公瑩傳》嘉靖四十一年刊本.

[15](清)佘華瑞撰《巖鎮(zhèn)志草·里祀鄉(xiāng)賢紀事》精抄本.

[16]《古歙巖鎮(zhèn)鎮(zhèn)東嗥頭吳氏族譜·吳南坡公行狀》清抄本.

[17]《新安歙北許氏東支世譜》卷3嘉靖六年稿本.

猜你喜歡
儒商徽商商人
海門籍儒商陸誠:在逐夢路上永遠前行
華人時刊(2023年9期)2023-06-20 08:30:56
言而無信的商人
威尼斯商人
儒一儒商—儒商文化的精神
我所見識的印度商人
華人時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徽商回歸
決策(2016年11期)2017-01-06 12:53:36
竹枝詞視野下的徽商婦形象
徽商精神及其現(xiàn)代價值
明清時代的徽商與江南棉布業(yè)
安徽史學(2016年2期)2016-12-01 02:57:13
學者儒商吳炳新
桓台县| 新乡县| 宁陵县| 曲阜市| 晋江市| 德格县| 海宁市| 乌鲁木齐市| 临高县| 宣化县| 九江县| 云阳县| 巧家县| 云龙县| 波密县| 晋宁县| 伽师县| 大方县| 南乐县| 武汉市| 景泰县| 察隅县| 九寨沟县| 双峰县| 江西省| 普洱| 祁阳县| 闵行区| 丹巴县| 永济市| 兴宁市| 深州市| 鱼台县| 武功县| 陈巴尔虎旗| 尼玛县| 河津市| 抚松县| 连云港市| 来宾市| 峡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