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 付濤
啞鈴型椎管腫瘤占所有椎管腫瘤5.57% ~14.2%[1],腫瘤跨椎管內外,由于腫瘤的椎管外部分位于脊柱側前,解剖關系復雜,手術治療腫瘤全切難度較大,據(jù)報道1/3椎管內復發(fā)性腫瘤是啞鈴型腫瘤,我院自1991年3月~2008年3月共收治啞鈴型椎管腫瘤15例,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男8例,女7例;年齡10~56歲,平均32.1歲,病程3個月至8年,平均11.5個月。
1.2 臨床表現(xiàn) ①神經(jīng)根刺激癥狀:首發(fā)癥狀為根性疼痛5例,束帶感4例。②脊髓癥狀:有感覺障礙平面者9例,四肢癱瘓7例,三肢癱瘓1例,雙下肢截癱2例及單肢癱瘓3例,括約肌功能障礙6例。
腫瘤部位:頸段6例,胸段4例,腰段3例,腰骶段2例。
影像學資料:①脊椎X線平片:顯示均有相應椎間孔擴大,椎體受壓部分吸收。②椎管造影2例:顯示阻塞端(3)CT掃描6例,MR成像7例,均明確腫瘤部位,形狀與椎管內外關系,可見椎管內外腫瘤通過擴大的椎間孔相連接而呈啞鈴狀,椎管內腫瘤長徑1~4 cm,椎管外腫瘤長徑2.5~15 cm,其中頸段一較大椎管外部突出于頸前,長頸6.5 cm,而腰骶段2例椎管外部分突入盆腔,長徑分別為12 cm和15 cm。
1.3 手術方法 本組患者除1例腰段腫瘤分Ⅱ期手術切除外,均采取Ⅰ期手術完成,手術切口:單純后正中入路切口2例,后正中入路切口附加峽部橫形或斜行切口10例,與普外科聯(lián)合,后正中入路加頸前及腹部入路3例,所有病例均需打開椎間孔,3例椎管內部分較小而行半椎板切除,余為全椎板切除,13例神經(jīng)鞘瘤宿主神經(jīng)根連同腫瘤一并切除,而與腫瘤粘連神經(jīng)根盡可能分離保留,腫瘤切除后,硬膜缺損較大者2例,用筋膜修補。
本組15例患者,除1例腫瘤與馬尾神經(jīng)粘連嚴重而次全切除外,余均達到腫瘤全切,按鄧氏分型[3]:Ⅰ型(腫瘤位硬脊膜外,并沿椎間孔生長至椎管外)11例,Ⅱ型(腫瘤位于硬脊膜內外并沿椎間孔生長至椎管處)4例,腫瘤組織病理檢查顯示:神經(jīng)鞘瘤13例,脊膜瘤和轉移瘤各1例,術后所有患者無新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而原有神經(jīng)功能損害均有明顯改善,無腦脊液漏出現(xiàn)。
啞鈴型椎管腫瘤一旦診斷明確,盡早切除腫瘤是最佳治療方案,手術可分Ⅰ期或Ⅱ期進行。我們的體會是患者條件允許情況下,應爭?、衿谇谐倒軆韧饽[瘤,這不但可降低醫(yī)療費用,免去患者2次手術痛苦,更重要的是Ⅱ期手術由于疤痕組織粘連,結構不清,容易殘留腫瘤,造成復發(fā)[2]。
此類型腫瘤因解剖關系復雜,手術入路選擇尤其重要,原則上先切除椎管內部分已被公認[3.4],椎管外部分切除多數(shù)作者采用橫切口方法顯露腫瘤,通過本組患者治療,我們認為:應根據(jù)腫瘤椎管外部大小及生長方向決定手術入路,若腫瘤椎管外部分不大,長徑在4 cm以內,可在后正中入路基礎上附加上峽部橫行或斜行切口,顯露腫瘤,該部分腫瘤后方除肌肉外無重要結構,而重要血管、神經(jīng)或胸腔、腹腔組織結構均在腫瘤前方,因此,分離腫瘤前方時一定要防止上述結構損傷,為安全起見,可將腫瘤先囊內分塊切除,最后在仔細分離包膜,對腫瘤椎管外部分巨大者,從后方切口已不能充分暴露腫瘤,應聯(lián)合普外、胸外科醫(yī)師,從頸部、胸部或腹部入路,直視下切除腫瘤,避免損傷重要結構,本組3例采取該手術方式,腫瘤全切。
由于腫瘤切除需打開椎間孔,對脊柱穩(wěn)定性有影響,因此手術盡量減少椎板切除范圍,以維持脊柱穩(wěn)定性,對腫瘤切除后硬脊膜缺損較大時,應用筋膜修補,以防止腦脊液漏,特別是突入胸腔或腹腔腫瘤,若出現(xiàn)腦脊液漏時,會引起胸腹腔積液及低顱壓綜合征,對于神經(jīng)根處理,我們將腫瘤宿主神經(jīng)根分離至正常,連同腫瘤切除,盡可能保留腫瘤周圍粘連神經(jīng)根[5,6],能夠最大限度保留神經(jīng)功能。
[1]段國升,朱誠主編.神經(jīng)外科學.第1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4:644-647.
[2]李澤厚.脊髓壓迫再次手術的原因及處理.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1984,10:144-145.
[3]鄧傳宗.頸段啞鈴形椎管腫瘤.中華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00,16:328-329.
[4]王忠誠.神經(jīng)外科學.第1版.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807.
[5]Kim P,Ebersold MJ,Onofrio BM,et al.Surgery of spinal nerve schwannoma.Jneurosurg,1987,71:810-814.
[6]申存英.高頸段神經(jīng)鞘瘤的診斷與手術治療.中華神經(jīng)外科雜志,1996,12: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