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鹽鐵論》看《漢語大詞典》的書證晚出

2011-08-15 00:48:34朱成華
渭南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1年1期
關(guān)鍵詞:書證大詞典內(nèi)向

朱成華

(渭南師范學(xué)院中文系,陜西渭南714000)

從《鹽鐵論》看《漢語大詞典》的書證晚出

朱成華

(渭南師范學(xué)院中文系,陜西渭南714000)

《漢語大詞典》是目前我國一部權(quán)威的大型漢語詞典,但其書證晚出現(xiàn)象嚴重,而《鹽鐵論》可對其書證晚出作補訂。

《鹽鐵論》;《漢語大詞典》;書證

“詞典解釋字義,舉例很重要。一部沒有例子的字典就是一具骷髏?!保?]5這足以說明辭書編纂中書證的極其重要性。但“舉例要舉最早出現(xiàn)這個意義的書中的例子,也就是說要舉始見書中的例子。”[1]5“因為了解一個字的意義從什么時候開始具有的,就不至于用后起的意義去解釋比較早的書籍,造成望文生義的錯誤,不符合古人的原義。人們?nèi)绻馨衙總€字的意義都指出始見書,功勞就大了,對漢語詞匯發(fā)展史的研究就立了大功勞了?!保?]5可見,初始書證用以證明該義的產(chǎn)生是辭書反映漢語詞匯發(fā)展史的不可或缺的步驟。但編纂辭書時,對書證到底該有怎樣的認識呢?這正如王云路先生所云,“例證不是越多越好,應(yīng)當(dāng)具備以下特點:一、盡可能有始見書的例證,即例證時代要早,最好是第一次出現(xiàn)的例句。二、例證要與文義吻合,具有典型性。三、例證要注意不同歷史時期的階段性和文體類型的多樣性。要完全符合這些要求是不容易的,但盡可能地將例證的時代提早,則是應(yīng)當(dāng)作到的?!保?]29

《漢語大詞典》(以下簡稱《大詞典》)是我國迄今為止收詞量最大、權(quán)威性最強的歷史性漢語語文詞典,它是以“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為編撰方針的,“著重從語詞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加以全面闡述”。作為一部歷史語言詞典,它應(yīng)盡可能地反映語詞的歷史演變,盡可能引述一個詞或一個義項的始見例或較早出現(xiàn)的書證以體現(xiàn)語詞之源流,以便讀者了解語詞的歷史及現(xiàn)實狀況。但漢語典籍浩繁,要找出每個詞條或義項的初始例是一項艱巨而繁瑣的工作,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書證滯后的情況。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認真深入研究浩瀚的中華典籍,而專書研究是不可逾越的環(huán)節(jié)。

在研究根據(jù)漢昭帝時所召鹽鐵會議記錄整理而成、且鮮活地保存當(dāng)時口語材料的《鹽鐵論》過程中,發(fā)現(xiàn)該書出現(xiàn)大量新詞語,而《大詞典》對此給予了很大的關(guān)注。但只要比勘二者,就可得出《大詞典》存有書證遲后情況,今就所檢得十二例臚列于下,以供《大詞典》修訂參考。

擅市

《大詞典》(第6卷):“【擅市】獨占市場。晉葛洪《抱樸子·酒誡》:‘沽賣之家,廢業(yè)則困。遂修飾賂遺,依憑權(quán)右所屬,吏不敢問,無力者獨止,而有勢者擅市,張壚專利。’”[3]925

按:《鹽鐵論·本議》:“縣官猥發(fā),闔門擅市,則萬物并收?!保?]5王利器《鹽鐵論校注》(以下簡稱王《校注》)云:“《東觀漢記》十一:‘樊重閉門成市?!侗阕印ね馄鞘А?‘閉門為市。’‘閉門’即‘闔門’也。王安石《與李參書》:‘闔門與其子市,雖盡得子之財,猶不富也?!谩H門’本此。”[4]25-26又馬非百《鹽鐵論簡注》(以下簡稱馬《簡注》)云:“闔門,關(guān)門。這里是壟斷的意思。擅,獨占。闔門擅市,壟斷買賣?!保?]11而王貞珉《鹽鐵論譯注》(以下簡稱王《譯注》)云:“擅市:壟斷市場?!保?]14由此可知,文中“擅市”義為“獨占、壟斷市場”,與“闔門”同義,且與《大詞典》中“擅市”同,只是《大詞典》獨引晉葛洪《抱樸子·酒誡》文為書證,很明顯,書證較遲后,而以《鹽鐵論》文作書證則可將其提前至西漢。

理民

《大詞典》(第4卷):“【理民】治理百姓。《漢書·食貨志上》:‘理民之道,地著為本?!度龂尽な裰尽ぶT葛亮傳論》:‘然亮才,于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yōu)于將略?!鳠o名氏《齊天大圣》第一折:‘上圣自從煬帝封為嘉州太守,愛惜黎庶,束杖理民?!保?]569按:《鹽鐵論·力耕》:“故理民之道,在于節(jié)用尚本,分土井田而已?!保?]29馬《簡注》:“理,治。”[5]17而王貞珉《鹽鐵論譯注》(以下簡稱王《譯注》)譯“理民之道”為“治理百姓的方法”。[6]23可知,文中“理民”與《大詞典》中“理民”同,但辭書首引東漢班固《漢書·食貨志上》文為書證,從書證時間看,稍顯遲后。

鳴琴

《大詞典》(第12卷):“【鳴琴】①琴?!俄n非子·說林下》:‘文子曰:“吾嘗好音,此人遺我鳴琴;吾好佩,此人遺我玉環(huán)?!薄瘯x陸機《擬東城一何高》詩:‘閑夜撫鳴琴,惠音清且悲?!屏谠独钗鞔ㄋ]琴石》詩:‘遠師騶忌鼓鳴琴,去和《南風(fēng)》愜舜心。’②彈琴。唐高適《登子賤琴堂賦詩》之一:‘宓子昔為政,鳴琴登此臺。’唐黃滔《湘中贈張逸人》詩:‘鳴琴坐見燕鴻沒,曳履吟忘野徑賒?!沃苊堋洱R東野語·作邑啟事》:‘鳴琴堂上,將貽不治事之譏;投巫水中,必得擅殺人之罪?!邸秴问洗呵铩げ熨t》:‘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笠蛴谩Q琴’稱頌地方官簡政清刑,無為而治。唐郎士元《送長沙韋明府》詩:‘遙知訟堂里,佳政在鳴琴。’明王錂《尋親記·修筑》:‘下官封丘縣宰是也。才非雉錦,政忝鳴琴?!尻悏衾住顿涺珣椨诠吩?‘制錦功偏著,鳴琴政自循?!保?]1048

按:《鹽鐵論·通有》:“趙、中山帶大河,纂四通神衢,當(dāng)天下之蹊,商賈錯于路,諸侯交于道;然民淫好末,侈靡而不務(wù)本,田疇不修,男女矜飾,家無斗筲,鳴琴在室?!保?]42馬《簡注》云:“鳴,發(fā)出聲音。這里是形容詞,不是動詞。《貨殖傳》有‘鼓鳴瑟’一語,可見‘鳴琴’‘鳴瑟’都是連用的。這里說家里雖無隔宿的糧食,但房子里卻藏著可以發(fā)聲的琴?!保?]23馬注此處“鳴琴”為“可發(fā)聲的琴”,不確。因為該文之上云“荊、揚有桂林之饒,內(nèi)有江、湖之利,左陵陽之金,右蜀、漢之材,伐木而樹谷,燔萊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廣而饒財;然民鮆窳偷生,好衣甘食,雖白屋草廬,歌謳鼓琴,日給月單,朝歌暮戚?!比缓蟛啪o接著說“趙、中山帶大河……鳴琴在室?!惫实贸鼋Y(jié)論“是以楚、趙之民,均貧而寡富?!倍呓载?,卻還彈琴自樂,一個“白屋草廬,歌謳鼓琴”,一個卻“家無斗筲,鳴琴在室”。而王《校注》則云:“《文選》楊子幼《報孫會宗書》:‘婦趙女也,雅善鼓琴?!粟w女善鼓琴之證?!保?]49確是。另白兆麟《鹽鐵論注譯》(以下簡稱白《譯注》)譯“鳴琴在室”為“室內(nèi)卻彈琴取樂”。[7]7亦得。故此處“鳴琴”當(dāng)與《大詞典》第②個義項之“鳴琴”同,只可惜其首引唐高適《登子賤琴堂賦詩》為書證,明顯書證很遲后。

罷去

《大詞典》(第8卷):“【罷去】①免去;除去。唐元稹《授韓皋尚書左仆射制》:‘罷去職勞,正名端揆,俾絶積薪之嘆,且明尚齒之心。’宋蘇軾《謝南省主文啟·歐陽內(nèi)翰》:‘于是招來雄俊魁偉敦厚樸直之士,罷去浮巧輕媚叢錯采繡之文?!谥该饴殹K稳~適《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淮既罷去,陛下趣熹入對,用為郎官。’”[3]1039

按:《鹽鐵論·禁耕》:“今罷去之,則豪民擅其用而專其利,決市閭巷,高下在口吻,貴賤無常,端坐而民豪,是以養(yǎng)強抑弱而藏于跖也?!保?]68王寧《評析本白話諸子集成》(以下簡稱王《評析》)譯“今罷去之”為“如今你們要廢除鹽鐵官營和平準(zhǔn)政策”。[8]1345可知,文中“罷去”與《大詞典》中第①義項之“罷去”同,只是其首引唐元稹《授韓皋尚書左仆射制》文為書證,很明顯,書證很遲后。

追亡

《大詞典》(第10卷):“【追亡】①追趕逃亡者?!赌淆R書·幸臣傳論》:‘捕叛追亡,長戍遠謫。’《清史稿·王杲傳》:‘萬歷二年七月,建州奈兒禿等四人款寨請降,來力紅追亡至塞上。’②秦末,楚漢相爭,韓信棄楚歸漢,未被重用而逃,漢相蕭何賞識韓才,親自把韓追回來,并勸說劉邦重用韓信,拜為大將。事見《史記·淮陰侯列傳》。后因以‘追亡’為典。宋辛棄疾《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詞:‘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元黃庚《題<漂母飯信圖>》詩:‘筑壇直待追亡后,不及溪邊一婦人?!涤袨椤稇盐坛J烊吩?‘深惜追亡蕭相國,天心存漢果何如?’③追念死者。三國魏吳質(zhì)《答魏太子箋》:‘奉讀手命,追亡慮存,恩哀之隆,形于文墨。’《晉書·卞壸傳》:‘于父無追亡之善,于母無孝敬之道?!魍舻览ァ堵逅?‘你看宓妃容色分明與甄后一般,教我追亡拊存,好生傷感人也?!保?]781

按:《鹽鐵論·論儒》:“故追亡者趨,拯溺者濡?!保?]151王《校注》云:“《呂氏春秋·舉難》篇:‘救溺者濡,追逃者趨?!保?]161馬《簡注》亦云:“亡,逃亡?!秴问洗呵铩づe難篇》:‘救溺者濡,追逃者趨?!x與此同。”[5]92由此可知,文中“追亡”義當(dāng)與《大詞典》中“追亡”第①義項同,但其首引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幸臣傳論》文為書證,書證時代較遲后。

內(nèi)向

《大詞典》(第1卷):“【內(nèi)向】①指歸服朝廷?!逗鬂h書·班固傳下》:‘議者或以為“匈奴變詐之國,無內(nèi)向之心”?!端鍟ぱΦ篮鈧鳌?‘稽顙歸誠,稱臣內(nèi)向?!段臑懖堂辣氲取吨袊ㄊ贰返诙幍谝徽碌谝还?jié):‘秦始皇留居瑯琊臺三月,徙黔首三萬戶居臺下。他這樣做,是要表揚勾踐尊周,鼓勵南方越人內(nèi)向?!谥^向內(nèi)地進發(fā)?!稌x書·明帝紀》:‘﹝太寧二年﹞六月,敦將舉兵內(nèi)向,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駿馬微行,至于湖,陰察敦營壘而出?!壑^寡言談,感情不外露。郭沫若《集外·從典型說起》:‘粗枝大葉地說來,內(nèi)向性的人,體格瘦削,精神孤獨,愛馳騁玄想?!爝t《哥德巴赫猜想》二:‘他被造成了一個內(nèi)向的人,內(nèi)向的性格。他獨獨愛上了數(shù)學(xué)?!保?]1001

按:《鹽鐵論·憂邊》:“若陛下不棄,加之以德,施之以惠,北夷必內(nèi)向,款塞自至,然后以為胡制于外臣,即匈奴沒齒,不食其所用矣?!保?]161-162馬《簡注》云:“內(nèi)向,心向中央?!保?]95而白《譯注》譯“北夷必內(nèi)向”為“匈奴必定心向中央”。[7]27且王《譯注》亦將之譯為“北方的落后民族必然心向中央”。[6]113由此可知,文中“內(nèi)向”義與《大詞典》中“內(nèi)向”第①義項同,只是其首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班固傳下》文為書證,書證也較遲后。

輔政

《大詞典》(第9卷):“【輔政】輔佐治理政事?!稘h書·蕭望之傳》:‘望之前為將軍輔政,欲排退許史,專權(quán)擅朝。’晉干寶《晉紀總論》:‘受遺輔政,屢遇廢置,故齊王不明,不獲思庸于亳?!稏|周列國志》第二回:‘及今勤政恤民,求賢輔政,尚可望消弭天變?!保?]1255

按:《鹽鐵論·未通》:“陛下富于春秋,委任大臣,公卿輔政,政教未均,故庶人議也。”[4]193馬《簡注》云:“輔政,協(xié)助辦理政事?!保?]120可知,文中“輔政”與《大詞典》中“輔政”同,只是其首引東漢班固《漢書·蕭望之傳》文為書證,書證嫌遲后。

驅(qū)牧

《大詞典》(第12卷):“【驅(qū)牧】驅(qū)趕放牧。唐韓愈《畫記》:‘徒而驅(qū)牧者二人,坐而指使者一人?!保?]874

按:《鹽鐵論·備胡》:“內(nèi)無室宇之守,外無田疇之積,隨美草甘水而驅(qū)牧,匈奴不變業(yè),而中國以騷動矣?!保?]446王《評析》譯“隨美草甘水而驅(qū)牧”為“隨著肥美的牧草和甜美的水源而趕著牛羊放牧”。[8]1383可知,文中“驅(qū)牧”義與《大詞典》中“驅(qū)牧”同,只是《大詞典》獨引唐韓愈《畫記》文為書證,書證很明顯很遲后。

罷議

《大詞典》(第8卷):“【罷議】停止論議;罷論。宋朱熹《乞追還待制職名并自劾奏狀五》:‘后雖罷議,無所施行,然在私心,豈容自昧?!號|藩《唐史演義》第三五回:‘武氏嘉他謙讓,欲加厚賜,仁杰固辭,才算罷議?!保?]1044

按:《鹽鐵論·取下》:“公卿愀然,寂若無人。于是遂罷議止詞?!保?]463馬《簡注》將“于是遂罷議止詞”斷開為“于是遂罷議,止詞?!鼻易⒃?“罷議,止詞:宣布散會,停止討論?!保?]307而王利器《鹽鐵論校注》卻連讀,是,因此處“罷議”“止詞”同義連用。由此可知,文中“罷議”與《大詞典》中“罷議”同,只是其首引宋朱熹《乞追還待制職名并自劾奏狀五》文為書證,太遲后。

斥奪

《大詞典》(第6卷):“【斥奪】奪取;剝奪?!稘h書·匈奴傳下》:‘至孝武世,出師征伐,斥奪此地,攘之于幕北。’《后漢書·梁冀傳》:‘冀用壽言,多斥奪諸梁在位者,外以謙讓,而實崇孫氏宗親。’”[3]1055

按:《鹽鐵論·西域》:“先帝推讓斥奪廣饒之地,建張掖以西,隔絕羌、胡,瓜分其援?!保?]499馬《簡注》云:“斥奪,開辟奪取?!保?]333而白《譯注》譯“先帝推讓斥奪廣饒之地”為“已故武帝驅(qū)逐匈奴,奪回了廣大富饒的土地”。[7]95可知,文中“斥奪”與《大詞典》中“斥奪”同,只是《大詞典》首引東漢班固《漢書·匈奴傳下》文為書證,稍顯遲后。

博覽

《大詞典》(第1卷):“【博覽】廣泛閱覽。《漢書·成帝紀贊》:‘博覽古今,容受直辭。’《明史·陳遇傳》:‘遇天資沉粹,篤學(xué)博覽,精象數(shù)之學(xué)?!瘜O犁《讀〈蒲柳人家〉》:‘讀書,博覽之外,還要有選擇?!保?]916

按:《鹽鐵論·申韓》:“有國者選眾而任賢,學(xué)者博覽而就善,何必是周公、孔子!”[4]579白《譯注》譯“學(xué)者博覽而就善”為“學(xué)者要從廣泛的閱讀中吸收優(yōu)秀的東西”。[7]115可知,文中“博覽”與《大詞典》中“博覽”同,但其首引東漢班固《漢書·成帝紀贊》文為書證,也稍顯遲后。

更制

《大詞典》(第1卷):“【更制】改制?!稘h書·五行志下之下》:‘諸侯更制茲謂叛。’顏師古注:‘更,改也。’宋葉適《官法下》:‘所與之人必少于舊,而上無立法更制之勞,下無守法任怨之患?!保?]528

按:《鹽鐵論·詔圣》:“故衣弊而革才,法弊而更制?!保?]594王《校注》云:“《淮南子·泰族》篇:‘故圣人事窮而更為,法弊而改制,非樂變古易常也,將以救敗扶衰,黜淫濟非,以調(diào)天地之氣,順萬物之宜也?!保?]597馬《簡注》亦云:“更,變更。制,法制。更制,變法?!保?]412由此可知,文中“更制”與《大詞典》中“更制”同,但其首引東漢班固《漢書·五行志下之下》文為書證,稍顯遲后。

總之,只有從事專書研究,才更有機會發(fā)現(xiàn)《大詞典》書證滯后問題。當(dāng)然,滯后時間長短不一,短的幾十年,長的上千年,而對于這個問題是不可漠視的,正如莫礪鋒教授于其《關(guān)于〈漢語大詞典〉“書證遲后”問題的管見》中提出的三點意見所說:“首先,《漢語大詞典》中有些書證遲后的時間太長,這樣會使讀者誤以為這些詞出現(xiàn)的年代很晚。其次,《漢語大詞典》中有些書證用了較后出的材料,而這個材料本是根據(jù)不可靠的始見出處而轉(zhuǎn)述的,這樣就掩蓋了以訛傳訛的錯誤。第三,《漢語大詞典》中有些書證由于誤用了較后的書證,結(jié)果使該詞條的釋義發(fā)生了郢書燕說、甚至是南轅北轍的錯誤?!保?]80

[1]中國人民大學(xué)與中國出版工作者協(xié)會詞典編輯進修班.詞書與語言[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2]王云路.辭書失誤考略[J].古漢語研究,1993,(1).

[3]羅竹風(fēng),等.漢語大詞典[K].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

[4]王利器.鹽鐵論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2.

[5]馬非百.鹽鐵論簡注[M].北京:中華書局,1858.

[6]王貞珉.鹽鐵論譯注[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7]白兆麟.鹽鐵論注譯[M]//許嘉璐.文白對照諸子集成.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

[8]王寧.評析本白話諸子集成[M].北京:北京廣播學(xué)院出版社,1992.

[9]莫礪鋒.關(guān)于《漢語大詞典》“書證遲后”問題的管見[J].福州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1,(3).

[責(zé)任編輯 王炳社]

Abstract:The Grant Chinese Dictionary is one of the large-scale authoritative Chinese reference books,but some sentences as examples cited in itare later than those in Yan Tie Lun.It is helpful for The Grant Chinese Dictionary revising its examples based on Yan Tie Lun.

Key words:Yan Tie Lun;The Grant Chinese Dictionary;examples

The Study on Later Examples in The Grant Chinese Dictionary Based on Yan Tie Lun

ZHU Cheng-hua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Weinan Teachers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H164

A

1009—5128(2011)01—0035—04

2010—12—01

渭南師范學(xué)院科研計劃項目(07YKZ023)

朱成華(1974—),男,江西撫州人,渭南師范學(xué)院中文系講師,文學(xué)碩士,主要從事漢語史研究。

猜你喜歡
書證大詞典內(nèi)向
我國書證提出命令制度構(gòu)造的反思與調(diào)整*
內(nèi)向的你
《漢語大詞典》“籀”釋義辨證
《漢語大詞典·火部》書證斷句獻疑
對內(nèi)向人的8個誤解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30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為內(nèi)向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28
做最好的內(nèi)向者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28
關(guān)于《突厥語大詞典》漢字譯寫偏誤研究
語言與翻譯(2015年3期)2015-07-18 11:11:07
《漢語大詞典》漏收宋代筆記詞目補釋
《漢語大詞典》現(xiàn)代書證失誤及其影響——以《圍城》書證為例
泽库县| 郧西县| 基隆市| 大洼县| 通榆县| 北票市| 赫章县| 师宗县| 高要市| 吴桥县| 镇坪县| 独山县| 丰台区| 扶沟县| 庆城县| 沁源县| 绥滨县| 衡阳市| 雷波县| 永平县| 巴楚县| 沁源县| 北京市| 徐水县| 邯郸市| 桂平市| 莱州市| 伊春市| 平利县| 武陟县| 泽州县| 东源县| 洪洞县| 习水县| 莱西市| 天镇县| 荆州市| 遂宁市| 正阳县| 炎陵县| 天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