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才憶
(重慶交通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重慶400074)
柯爾律治與華茲華斯創(chuàng)作上的相互借鑒與異同
——以《古舟子詠》和《退役兵》為例
陳才憶
(重慶交通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重慶400074)
1787~1798年,對詩歌的共同興趣使華茲華斯和柯爾律治成為近鄰,密切往來,相互借鑒,創(chuàng)作了奠定他們詩人地位的佳作。但由于詩人氣質(zhì)迥異和詩歌選材的不同,他們分別選擇了超自然題材和日常生活題材,相似的詩歌中存在巨大差異。《古舟子詠》和《退役兵》就典型地反映了兩人在詩歌上的共同探討和合作,憂傷明智或歡樂明智的詩人氣質(zhì)與詩歌主題。
柯爾律治; 華茲華斯;《古舟子詠》;《退役兵》; 憂傷明智; 歡樂明智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與柯爾律治初識于1795年夏天。1797年6月,柯爾律治來到華茲華斯兄妹處,停留兩個星期,完成了他的一部名叫《歐莎利奧》的詩劇最后兩幕的創(chuàng)作,該詩劇與犯罪和懺悔有關(guān)。因情趣相投,他們希望靠得更近,于是在柯爾律治的幫助下,華茲華斯兄妹很快就在離柯爾律治住處只有三四英里的地方租住下來。從1797年7月到1798年7月,他們密切往來,相互交流,共同探討,匿名發(fā)表《抒情歌謠集》。華茲華斯的妹妹多蘿茜稱他們在這一年中如同“三人一靈魂”[1](P1115)。
密切交往之前,他們都已分別開始創(chuàng)作跟犯罪和懺悔心理有關(guān)的詩劇,這樣的主題在當(dāng)時的英國非常流行。1793~1794年,華茲華斯完成索爾茲伯里平原組詩(“Salisbury Plain”,出版時更名為“Guilt and Sorrow”),探討了罪過和內(nèi)疚主題。1796年冬,又在《邊界人》(“The Borderers”)中探討同樣主題,并寫道:“我必須出去,四處流浪,/那個無辜者的幽靈就是我向?qū)А?再沒有人耳聽我說話,/再無人煙處給我飯吃,/讓我睡覺或休息:在荒野中 /不停地流浪,不尋找任何 /大地能給的東西,只求抵罪”[2](P123~124)。
1796年,華茲華斯開始寫歌謠《三個墳塋》(“The Three Graves”),柯爾律治對這個故事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于是華茲華斯在該年6月請柯爾律治來完成歌謠的結(jié)尾部分。這是兩位詩人的首次合作。
1797年11月,他們進(jìn)一步嘗試合作,決定寫散文故事《該隱的流浪》(“The Wanderings of Cain”),探討《圣經(jīng)》中該隱殺弟的原罪主題。雖然柯爾律治對這個主題的興趣尚濃,華茲華斯的興趣卻已轉(zhuǎn)向。兩人創(chuàng)作的不同由此拉開序幕。
1798年,為去德國籌措費用,他們準(zhǔn)備寫一首歌謠,于是一起商量情節(jié),這就是后來幾乎是由柯爾律治獨立完成的《古舟子詠》。他們最初想共同完成這首詩,但由于華茲華斯很快感到柯爾律治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與自己的風(fēng)格不同,就從中抽身了。華茲華斯說:“我們共同試著寫這首詩一兩天,但我們走向不同的方向……我們各自的方式被證實大相徑庭。如果我不從自己只是個障礙的事情中抽身出來單獨去做事,我就太放肆了。”[3](P70)雖然華茲華斯沒有參與該詩的創(chuàng)作,他對這首詩的貢獻(xiàn)還是很大的,如把射殺信天翁作為古舟子遭受懲罰的罪惡、死去的水手復(fù)活劃船等情節(jié),都是華茲華斯的主意。而且,該詩關(guān)于罪過與內(nèi)疚的主題,也是華茲華斯1793年以來探討的主題。
《古舟子詠》共六百多行,基本情節(jié)如下:古舟子攔住一位婚禮客,向他講述自己在海上的一次經(jīng)歷,一開始,婚禮客不耐煩,心不在焉,但很快就像被施了催眠術(shù)一樣,聽得入迷。古舟子講述他隨船出海,經(jīng)過赤道往南行駛,進(jìn)入大霧彌漫、四周被冰包圍的境地,一只信天翁飛來,受到水手們的喜愛。古舟子將其射殺,于是厄運降臨船上。信天翁的保護(hù)精靈將推船送至赤道,讓船停泊在那里一動不動,所有船員遭受火熱太陽的燒烤和極度干渴,全部死亡,只剩下古舟子繼續(xù)遭受生不如死的煎熬。南極精靈在水下推船,天使進(jìn)入水手尸體,借尸劃船,將古舟子送回陸地?;氐疥懙氐墓胖圩訒r常感到痛苦,只有當(dāng)他把海上的經(jīng)歷和自己的感悟講述給他人聽后,這痛苦才能消除。于是他四處流浪,不停地講述他的海上經(jīng)歷,以此減輕不時襲來的痛苦。古舟子講完后離開了,婚禮客再無心思參加婚禮,徑直回家,神情沮喪。次日起來,更加憂傷但更加明智了(a sadder and a wiser man)[4](P446)。
柯爾律治寫《古舟子詠》之前,華茲華斯已經(jīng)寫出索爾茲伯里平原組詩,《古舟子詠》采納了索爾茲伯里平原中的一些成分,如犯罪、流浪、短暫的歡樂被罪惡感和恐懼所代替等??梢哉f,《古舟子詠》在較大程度上借鑒了華茲華斯的詩歌主題。另外,它們都引出關(guān)于人類的道德觀,即同情心和慈善的必要性。舟子(mariner)懇求向隱士懺悔贖罪,類似于索爾茲伯里平原組詩中的水手(sailor)請求被他錯怪的妻子原諒,水手和舟子都在最后脫離了人類社會圈。
但兩首詩存在根本的不同:“華茲華斯的詩歌是以水手屈從于正義和沉默來結(jié)束,柯爾律治則創(chuàng)造了講述自己經(jīng)歷的舟子,賦予舟子的經(jīng)歷和苦難一個聲音。”[3](P68)雖然華茲華斯的詩歌啟發(fā)了柯爾律治的創(chuàng)作靈感,但柯爾律治創(chuàng)作了一首相似卻不同的詩歌。
盡管華茲華斯不再探討流浪和贖罪主題,跟柯爾律治的做法一樣,他也創(chuàng)造了另一個相似卻不同的詩歌。華茲華斯從與柯爾律治合作寫《古舟子詠》中抽身后,寫了一首關(guān)于從海外回來的退役兵的詩歌。該退役兵剛從西印度群島回來,當(dāng)時西印度群島流行黃熱病,許多士兵染病在身,不能繼續(xù)服役,他們被遣送回國后立即退役。在退役兵回老家的路上,詩人碰到了他。聽他簡單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后,詩人心生憐憫,為他找住處。退役兵最后流露出復(fù)蘇的情感,表達(dá)了對詩人的敬意。這首詩名叫《退役兵》(“The Discharged Soldier”),一百余行,沒有單獨發(fā)表,被華茲華斯植入了后來創(chuàng)作的宏偉詩篇《序曲》,即第四卷第369 至第471 行[5](P94~98)(華茲華斯,1999,以下引文只注行數(shù))。
《退役兵》與《古舟子詠》有不少明顯相似之處。退役兵和古舟子都因長途旅行或征戰(zhàn)而耗盡體力,回來時都成了孤獨的流浪者,脫離社會,努力前往家園,都有一個可以講給他人聽的非凡經(jīng)歷。他們的外在形象也很相像。退役兵的形象是:“他身材 /高大,幾乎比常人高出一頭,/僵直、頎長、像一根木樁;白天 /也未見過如此干瘦之人。他的 /臂膀細(xì)長,兩手蒼白;嘴唇 /微張,像是月下的幽靈。”(第390~395行)而古舟子的形象是通過婚禮客的口說出來的。當(dāng)古舟子講到水手們一個個倒地而死,靈魂嗖嗖飛離肉體時,婚禮客感到很害怕,說道:“我害怕你,古舟子!/我害怕你皮包骨頭的手!/你頎長、干瘦、菜黃,/如同肋狀的沙灘”(第224~227行)。
退役兵出現(xiàn)在夜晚的路上,令華茲華斯驚訝,因為退役兵不屬于那個自然場景。他就像柯爾律治的另一首詩《克利斯特貝爾》(“Christabel”)里午夜樹林中突然出現(xiàn)在女主人公面前的陌生女人,無人認(rèn)識,無人理解。他不但與周圍自然場景的美麗和寧靜很不協(xié)調(diào),而且他的出現(xiàn)也改變了自然場景。本來詩人是高高興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天上明月高照,山谷中溪流低語,可是看見這位退役兵后,退役兵的孤獨和與外界隔絕,一下子取代了詩人獨自在寧靜自然中的美好感受。退役兵抱怨和痛苦的嘟噥聲,取代了溪流的喃喃低語。雖然他也像詩人一樣走在回家的路上,兩人的心情卻截然不同。詩人是走向有溫暖的家,而退役兵是從海外被遣返回來,疾病纏身。家里是什么狀況,家還有多遠(yuǎn),誰也不知。當(dāng)詩人問及退役兵的經(jīng)歷時,退役兵對自己的經(jīng)歷和過去顯得很超然,講得心不在焉,似乎這些跟他沒有多大關(guān)系,似乎連自我意識都沒有:“當(dāng)我 /問及他的經(jīng)歷,老兵的回答 /雖未繁衍,也非積極,而是 /不動聲色,以簡樸的語言講述了 /一個士兵的故事——”(第415~519行)
“一個士兵的故事”(a soldier's tale)是《序曲》中的用詞[6](P148)。而在1798年,華茲華斯在此處用的是“一個簡單事實”(a simple fact)[3](P93)。退役兵講述的這個簡單事實,被詩人用間接引語概括為四句詩行:“他曾在西印度群島服役,/三周前才回到英國,上岸后立即 /被遣散,現(xiàn)正獨自一個人徒步 /返回故鄉(xiāng)的家園?!?第421~424行)
退役兵在講述的時候,平靜的聲音中并無抱怨,一絲淡漠中更顯莊嚴(yán),這與他獨自一人時由于痛苦而發(fā)出嘟噥聲形成鮮明對比。就在他們向前走的時候,詩人又抑制不住剛才的話題,問及他往日的不幸,而退役兵的反應(yīng)是:“整個過程,/他態(tài)度平靜,回答簡潔;但無論 /講到何事,一種心不在焉的 /神情不時流露,讓人覺得 /陌生,似乎過于熟悉自己的 /主題,對它已不動情感”(第438~443行)。
退役兵完全疏離了自己的過去,他只是出于禮節(jié)回答詩人提出的問題而已,如果不是詩人主動詢問,他恐怕永遠(yuǎn)都不會再提及關(guān)于戰(zhàn)爭和瘟疫的辛酸事。但是詩人的同情心、善行和規(guī)勸,終于復(fù)蘇了心灰意冷和無依無靠的退役兵的情感。退役兵向詩人行了軍禮以示敬意,并流露出感激之情。退役兵的變化是詩人給他帶來的,詩人把這個孤苦伶仃、干瘦多病、與社會和他的過去完全疏離了的退役兵重新帶回到社會中來,讓他感受到人們對他的關(guān)心和人間的溫暖。
作為第一人稱敘事者的詩人,前后也經(jīng)歷了很大的情感變化。他本來獨自走在回家路上,心情十分好,但看到拐彎處的“怪異人形”后,立即產(chǎn)生害怕之感。不過他沒有撒腿就跑,而是躲在茂密的樹葉下觀察。當(dāng)看清楚是個什么樣的人時,詩人立即對退役兵產(chǎn)生極大同情,責(zé)備自己內(nèi)心的怯懦,大膽走向前,向他高聲致意,詢問他的經(jīng)歷,帶他穿過一片陰沉靜謐的樹林,來到一農(nóng)舍,為他安排住宿。一切安排妥當(dāng)后,詩人才轉(zhuǎn)身繼續(xù)往家趕,此時的詩人才感到“心情平靜、安恬”(第468行)。華茲華斯所選擇的完全是日常生活題材,退役兵的經(jīng)歷完全取自現(xiàn)實生活,當(dāng)時確實有很多英國人在西印度群島服役,那里確實發(fā)生了瘟疫,很多士兵患病后立即被送回國遣散。但是這個退役兵并不主動將他的過去講出來,他幾乎是被社會拋棄。如果沒有人關(guān)心他,詢問他的過去,他也許永遠(yuǎn)就被他人和社會遺忘得干干凈凈。作為詩歌第一人稱敘述者的詩人對他的憐憫、關(guān)心和幫助,使他重新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復(fù)蘇了他的情感,同樣也記錄了他那不該被人遺忘的過去。
而《古舟子詠》卻不是這樣。詩人并沒有以第一人稱敘述者的身份出現(xiàn),而是作為第三人稱來敘述古舟子怎樣攔住婚禮客,怎樣向他講述自己的海上經(jīng)歷。兩首詩的不同,可以作如下概括。
第一,《退役兵》中的聽者(即詩人)主動出擊,要求退役兵講述他的過去經(jīng)歷;《古舟子詠》中的婚禮客則被動而極不情愿地聽古舟子講述他的海上經(jīng)歷。
第二,退役兵用簡樸的語言心不在焉、不動感情、簡潔扼要、一問一答地講述自己的過去,而且退役兵的一些經(jīng)歷還是詩人轉(zhuǎn)述的;古舟子卻在簡樸的語言中偶爾加上一些古舊詞語,十分投入、充滿激情、十分詳盡地講述了自己的經(jīng)歷。
第三,退役兵在敘述者的幫助下使麻木的心靈恢復(fù)了情感,回到了社會,也即將回到家園;古舟子則是通過向他人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使痛苦的心靈獲得暫時的舒緩。古舟子將繼續(xù)流浪,尋找下一個聽他故事的目標(biāo),他也許永遠(yuǎn)沒有家園可歸。
第四,《退役兵》中的聽者(即詩人)對退役兵幫助很大,詩人因做了善事而最終獲得了心靈的平靜,之后,恢復(fù)到最初心境。詩人為自己做了一件善事而心情愉悅,并沒有因退役兵的故事而改變多少;《古舟子詠》中的婚禮客幾乎對古舟子沒有任何幫助,他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從頭到尾聽古舟子講其經(jīng)歷。相反,他被動地聽了古舟子的故事后,卻有了巨大變化。他本來是去參加婚禮的,結(jié)果被古舟子攔截下來。他是不情愿聽的,他非常想擺脫古舟子的糾纏,去參加正在不遠(yuǎn)處舉行的婚禮,而古舟子的眼神卻似乎有魔力一般將他鎮(zhèn)住,他只好繼續(xù)聽,卻越聽越投入,最后甚至連參加婚禮之事都拋之腦后。聽古舟子講述故事時,婚禮客內(nèi)心充滿恐懼,甚至對眼前講故事的古舟子都充滿恐懼,因為他弄不清眼前的古舟子到底是人還是鬼。聽完故事后,婚禮客徹底忘掉了參加婚禮之事,徑直回家,次日起來變得更加憂傷,卻比以前更加明智些了??梢哉f古舟子極大地改變了婚禮客,把他從社會中拉了出來,讓他從歡樂走向了憂傷,但增加了智慧。而古舟子還將去改變更多的像婚禮客這樣的現(xiàn)實中人。
第五,作為第一人稱敘述者的華茲華斯,用他的同情憐憫之心,把更多脫離社會的人拉回到人間,把可能被人遺忘的人間苦難記錄下來,讓人不失同情心;作為第三人稱敘述者的柯爾律治,則在很大程度上認(rèn)同古舟子的做法。他通過自己的流浪,讓更多人變得更加明智,同時也變得更加憂傷??聽柭芍蔚墓胖圩拥囊饬x在于“他從旅途回來,帶回來一個能轉(zhuǎn)變聽者的奇特故事”[3](P95);華茲華斯則通過《退役兵》來說明他能轉(zhuǎn)變一個疏離社會的人,讓他重回人間。
第六,柯爾律治通過《古舟子詠》來證明他很擅長超自然題材,古舟子的海上經(jīng)歷完全是虛構(gòu)的,但虛構(gòu)得十分真切,令人深思;華茲華斯則通過《退役兵》從相反的角度來證明,他擅長用日常生活題材來寫打動人心的詩歌,他幫助退役兵,確有其事。1817年柯爾律治在《文學(xué)傳記》中談到他們當(dāng)年的討論:詩歌應(yīng)該包含兩個種類,第一類內(nèi)容至少要是超自然的,第二類材料則是選自日常生活的,并達(dá)成共識。“我的努力應(yīng)該指向超自然的、或至少是浪漫的個人和作品人物上……而華茲華斯為自己確定的目標(biāo)是,通過把心靈從慣性的冷漠狀態(tài)喚醒,將其引導(dǎo)到我們眼前的世界的美好和奇異,從而使日常的事物產(chǎn)生魅力,進(jìn)而激發(fā)一種超自然類型的情感?!保?](P306)他們分別創(chuàng)作的這兩首詩,正是對他們當(dāng)年所討論的話題的實踐,這個實踐確定了他們往后詩歌創(chuàng)作的走向,也體現(xiàn)了兩位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在創(chuàng)作上的不同與互補(bǔ)。
柯爾律治的其他杰出詩歌也是超自然題材,如描寫夢境的《忽必烈汗》和描寫妖女的《克利斯特貝爾》;華茲華斯也大量使用日常生活題材,如《荊棘》、《坎伯蘭的老乞丐》、《荒屋》和《邁克爾》都是關(guān)于鄉(xiāng)村普通百姓的苦難生活的。他們用兩種不同題材,抒發(fā)了類似而又有很大差異的情感。
憂傷是柯爾律治大部分詩歌的基調(diào),這應(yīng)該是他個人氣質(zhì)決定了的。他的《沮喪頌》哀傷自己想象力的喪失,《睡眠的痛苦》描述噩夢之后的痛苦,《致華茲華斯》把自己說成是周圍都長了花草的墳?zāi)估锏乃朗苑Q作為詩人的他早已死亡,而華茲華斯那段時間為他朗誦的描述自己心靈成長的致他的長詩,使他本已麻木的心靈產(chǎn)生了刺痛。華茲華斯雖然也屬憂傷型詩人,如他在《丁登寺》中所說,他在思想成熟后,更善于傾聽“沉靜的人間悲曲”(still,sad music of humanity)[4](P260),或曰人性的悲歌,但他的目的是通過刻畫人類的苦難,獲得靈魂的凈化,給靈魂帶來快感,給心靈帶來慰藉。這就是為什么他在簡單地傾聽了退役兵的不幸和幫他找到住處過夜之后,能獲得心情的平靜。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在《荒屋》中,商販老人在向詩人講述了瑪格麗特的不幸一生之后,詩人“明智些,開心些”(Be wise and cheerful)了[4](P295)。
柯爾律治和華茲華斯在密切的交往中共同探討,相互借鑒,按照各自的詩人氣質(zhì)和選材,創(chuàng)作了相似卻差異巨大的杰出的浪漫主義詩歌。通過對《古舟子》與《退役兵》的分析,我們感受到他們在創(chuàng)作上的一些內(nèi)在聯(lián)系,這有助于我們對這兩位偉大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進(jìn)一步了解。
[1]Drabble(ed.).The Oxford Compan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6th Ed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2]Hill J S.A Coleridge Compan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Major Poems and the Biographia Literaria[M].London:Macmillan Press,1983.
[3]Magnuson P.Coleridge & Wordsworth:A Lyrical Dialogue[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4]Greenblatt S(ed.).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Eighth Edition.Vol.2)[M].New York,London:W.W.Norton& Company,2006.
[5]華茲華斯.序曲或一位詩人心靈的成長[M].丁宏為,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
[6]Wordsworth.The Prelude,1799,1805,1850 [A].Jonathan Wordsworth,Abrams M H,Stephen Gill(eds.).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1979.
[7]Richter D H(ed.).The Critical Tradition[C].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89.
Coleridge and Wordsworth's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 and Their Differences in Their Writings Taking“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and“The Discharged Soldier”as an Example
CHEN Cai-y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China)
From 1797 to 1798,Wordsworth and Coleridge became neighbors.They communicated closely,learned from each other and wrote some good poems that would establish their poetic positions.Their different poetic personalities and different choices of poetic topics(supernatural and daily life respectively)made their similar poems quite different.“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and“The Discharged Soldier”typically show their communication,cooperation,different poetic personalities and poetic topics of sad wisdom and cheerful wisdom.
Coleridge;Wordsworth;“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The Discharged Soldier”;sad wisdom;cheerful wisdom
I106.2
A
1674-0297(2011)05-0064-04
2011-03-15
陳才憶(1965-),男,四川都江堰人,重慶交通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教授,主要從事英美文學(xué)研究。
(責(zé)任編輯:張 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