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遲子建為代表的黑龍江民俗文化小說特點研究

2011-08-15 00:53:48劉軍超
關鍵詞:遲子建新生代民俗文化

劉軍超

(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基于遲子建為代表的黑龍江民俗文化小說特點研究

劉軍超

(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以新生代黑龍江民俗文化小說的代表作家遲子建為出發(fā)點,通過與傳統(tǒng)的黑龍江民俗文化小說和非黑龍江文化民俗小說的時間軸和空間軸的雙向對比,分析研究新生代黑龍江民俗文化小說的特點,為今后進一步研究新生代黑龍江民俗文化小說的特性,開拓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向。

遲子建;新生代;民俗文化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商品經(jīng)濟意識不斷涌入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原本占主導地位的精英意識文化開始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很多作家摒棄了原來注重主流意識文化的敘事方式,把目光轉向注重個人意識情感體驗的敘事立場,在開拓個人心理空間方面有著不一樣的體會。這期間,在百花競開的文壇上,地處北疆的黑龍江民俗文化小說極為活躍,先后涌現(xiàn)了張抗抗、阿成、李琦、遲子建等“新生代”創(chuàng)作陣營,帶人們一起對黑龍江民間習俗和民俗文化做重新的認識和體驗。其中,以黑龍江籍作家遲子建最受關注。她踏雪從“北極村”走來,懷揣著北國女兒對故土的那份深情,對底層人民的生活進行俗常化樸素描摹,在有強烈黑土地域的偉力雄壯和深沉凝重的邊塞文風下,她手持童話、幻想般的浪漫之筆,以區(qū)別于其他作家創(chuàng)作風格的清新自然,細膩空靈地為讀者編織出別樣的世界。這使得遲子建的作品在滿足了當代讀者審美需求的同時,也受到了極高的評價和關注,從新生代東北民俗小說作品中脫穎而出,而后她也成為新生代黑龍江民俗文化小說的代名詞。

本文以遲子建的作品為代表對新生代黑龍江民俗文化小說特點進行研究,闡述新生代黑龍江民俗小說與傳統(tǒng)黑龍江民俗小說及非黑龍江民俗小說之間的關系,為我們更好地研究和了解遲子建作品世界豐富素材。

一、新生代黑龍江民俗文化小說概述

文學作品受自然環(huán)境、社會結構、傳統(tǒng)文化、民族風氣等影響較大,其中,地域性的文化意識對這個地區(qū)的文學人才的成長,增添了不少個性因素的養(yǎng)料?!昂邶埥赜虻沫h(huán)境對黑龍江民俗文化的影響是一種綜合性的影響,絕不僅止于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更包括黑龍江地區(qū)特定的歷史沿革、民族關系、人口遷徙、教育狀況、民俗風情、語言鄉(xiāng)音等。黑龍江地域對黑龍江民俗文化文學的影響,實際上通過黑龍江地域文化這個中間環(huán)節(jié)而起作用。與本區(qū)域的人文因素緊密聯(lián)結,透過區(qū)域文化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影響和制約著文學?!保?]的確,黑龍江地區(qū)的民俗文化小說與黑龍江的地域環(huán)境息息相關,這一地區(qū)自古以來,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遠離中原發(fā)達文明中心,一年中大半的時間都處于溫度極低的自然環(huán)境中,使當?shù)氐娜藗兞晳T了游牧和打獵的生活,也使得黑龍江區(qū)域的人們性格,多像當?shù)啬前咨胶谒?、林海雪原的地貌一樣粗獷、坦蕩、雄健和奔放。這些作家們骨子里溢滿了陽剛之氣,在作品中呈現(xiàn)出一片質樸蒼勁、雄奇豪放的地域景象。所以黑龍江地區(qū)的民俗文化小說是以黑龍江地區(qū)為創(chuàng)作背景,結合當?shù)靥厣牡赜蝻L貌和民俗風情,作家從生產生活、社會結構、精神文化等方面,用自然通俗的話語展現(xiàn)該區(qū)域的風土人情。

新生代黑龍江民俗文化小說是脫胎于傳統(tǒng)黑龍江民俗文化小說的一種新的文化現(xiàn)象的存在,它在黑龍江民俗小說豪邁奔放的特點的基礎上,衍生了幾個顯著的特點:(1)豪爽奔放中不失詩意表達的文學創(chuàng)作風格;(2)民族風俗、疾苦大眾生活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重新滲透;(3)地域文化意識與新時代觀念的完美結合,等等。這些特征是反映新生代黑龍江民俗小說最有分量、最有特色的部分。

二、新生代黑龍江民俗文化小說與傳統(tǒng)的黑龍江民俗文化小說在發(fā)展特點上的區(qū)別

1.新生代童話般的夢幻陽光與傳統(tǒng)的雄奇蒼健的北風之間的碰撞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大多數(shù)人的情感體驗都是在故鄉(xiāng)地域的影響下完成的。遲子建的小說中的“自然元素”也就成為其小說情節(jié)中最基本的因素,主人公的痛苦、快樂、思索和追求都與這自然分不開,有時會從自然中得到深刻感悟并找到人生的真諦。這些在常人眼里看來最自然的元素,卻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情感體驗,讓我們仿佛進入到一個童話般的世界。遲子建曾在《原始風景》里這樣描寫北極光的神奇:“天一下子變得暗紅起來,太陽不見了……我聽不見任何聲音,所有的鳥似乎都消失了?!斓匾幌伦幼兊萌绱嗽幾H……我還看見我們的房屋在我遙遠的視野中變得像一頭紅象一樣,好像這房屋將被上帝所領走?!保?]在這樣一部夢幻色彩濃郁的小說中遲子建寧愿認為自己生活在一片寧靜的土地上,而月亮住在天堂,它穿越茫茫黑夜以光明普渡眾生。她多次表示:“我至今仍然認為天上的那條銀河是水,我總想著有一天會喝到那里的水。”[3]“在自然界我們要借一種對自然形象充滿敏感的觀照來維持真正的審美態(tài)度?!保?]大興安嶺地區(qū)靠近極地所特有的氣息,使遲子建有一種固執(zhí)而又有原始色彩的自然觀,正是這種奇特的構思,使童話般的浪漫和奇幻色彩與她的小說作品緊密結合在一起,又不讓讀者覺得有突兀之感。

作為東北地域的前輩女作家蕭紅,同樣寫的是東北農村的風土人情,但她的作品多凝重、干練,字字如石子般擲地有聲,東北土地上的豪放風情在他的小說中展露無遺。蕭紅個人經(jīng)歷曲折,一路走過來受父權、男權的凌辱頗深,這樣她作品中多了一份寂寞、悲涼的氛圍,語言也會略顯冷峻。她的成名作《生死場》中這樣描寫:“冬天,對于村中的孩子,和對于花果同樣暴虐。他們每人的耳朵春天要腫脹起來,手或是腳都裂開條口,鄉(xiāng)村的母親們對于孩子們永遠和敵人一般。當孩子把爹爹的棉帽偷著戴起跑出去的時候,媽媽追在后面打罵著奪回來,媽媽們摧殘孩子永久瘋狂著。”[5]蕭紅這種樸實、簡潔的描寫風格,以嚴酷態(tài)度直面在黑土地上生存的人們,雖沒有過多的修飾,卻仍可以體驗出她思想的凝重,讓作品意味深長。

2.民族風俗與文學創(chuàng)作在不同時期的相互滲透

東北地區(qū)有滿、蒙、朝鮮、達斡爾、錫伯、赫哲、鄂溫克、鄂倫春等少數(shù)民族,他們大都信奉薩滿教文化,這種傳統(tǒng)文化習俗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該地區(qū)作家的成長,并且使讓們的作品帶有相似的精神文化印記。

《額爾古納河右岸》中遲子建以鄂溫克人百余年的生活為縮影,再現(xiàn)了當?shù)厝说拿褡屣L情,讓人們感受到鄂溫克族薩滿文化的厚重。她借薩滿之口來傳達鄂溫克人的精神文化信仰,對當?shù)厝说纳娣绞胶蜕鷳B(tài)文化反思并真實的敘述。跳神、神歌等宗教儀式多次出現(xiàn),是鄂溫克族面對自然的精神自救,也是向神靈祈禱以尋求生存,這就給作品渲染了一種神秘色彩,披上傳奇文化的外衣。作品中尼都薩滿和妮浩薩滿都為了救當?shù)厣〉膬和癫⒊窀?

孩子呀,回來吧,

你還沒有看到這個世界的光明,

就向著黑暗去了。

……

沒有你,狼就會傷害,

馴鹿那美麗的犄角。

在《額爾古納河右岸》里,遲子建用她質樸且富有詩意的言語向我們描繪了一片遠離現(xiàn)代文明、與世無爭的“凈土”,建構了一個有著濃郁特色、樸實民風的民族,展現(xiàn)黑土地特有的文化傳統(tǒng)和地域風貌。

蕭紅的《呼蘭河傳》中,也有許多關于薩滿法師做法的場景。《呼蘭河傳》中有描述呼蘭河附近的小城人民在原始薩滿教文化下,或麻木不仁或性格變態(tài),他們靠跳大神的儀式祈求保佑親人的病癥痊愈,是傳統(tǒng)文化的沉淀,“他們照著幾千年傳下來的習慣而思索,而生活;他們是按照他們認為最合理的方法,該怎么辦就怎么辦”[6]。這種由古代傳承下來的巫術驅邪祛病,敘述了當?shù)氐娘L俗文化。

3.地域文化意識摒棄歷史時期的束縛后與新時代觀念的完美結合

由于前輩東北作家所處的歷史大環(huán)境,使得他們在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中,多多少少地都帶有強烈的主流文化色彩,偏重主流意識的宣揚,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抒發(fā)作家們內心中的個人情感。比如,蕭紅在《生死場》里,就有農民們富有愛國情懷,反對階級斗爭等一系列的生動描寫。這是當時不少作家們的通病,他們或多或少地在機械地弘揚先進農民的抗爭活動,對落后農民進行主流文化的熏陶。

而遲子建擁有后現(xiàn)代文化立場,并在創(chuàng)作中反思現(xiàn)代觀念。她否認文明是分等級和優(yōu)劣的,作品更多是從生存意義出發(fā),關注少數(shù)民族文明和宗教的價值。在遲子建眼中,歷史出自民間,譜寫歷史的是小人物、是女性,如《額爾古納河右岸》是一個鄂溫克女人以第一人稱敘述,“《額爾古納河右岸》備受稱贊的正是她在一個民族史譜宏大敘事中,以日常生活敘事的細火慢燉呈現(xiàn)出女性的歷史、少數(shù)民族鮮為人知的歷史”[7]遲子建把重大的歷史事件作背景,集中描寫鄂溫克人在面對磨難與災難時的精神狀態(tài)。她的表達顯示了微觀歷史,并深入體現(xiàn)了鄂溫克族的情感、宗教、生存方式及生存哲學等文明民俗。“遲子建正是通過原始文明中人性的和諧與美好,來反觀現(xiàn)代文明,并提出質疑?!保?]。這種生動的呈現(xiàn),也顯示了遲子建對當?shù)刂R價值的認可和發(fā)掘。她一直是把黑土民俗看做文學敘述的基點,曾經(jīng)這樣說過:“對這一切我從小爛熟于胸,可以說我的寫作是沾了地氣的光。”

三、新生代黑龍江民俗文化小說與非黑龍江民俗文化小說之間發(fā)展特點區(qū)別

當今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圈的國家,從主流的文化區(qū)分方法來看主要分成中原文化、齊魯文化、吳越文化幾個大的流派,黑龍江所在的東北文化區(qū)域是相對獨立的文化區(qū)域,它在中國地域文化體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顯性或隱性地帶著黑龍江的文化區(qū)域印記,在中國的文壇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1.黑龍江民俗文化的奔放豪爽與江南民俗文化的溫婉秀美

黑龍江自古由于地理、氣候等因素的影響,生活方式以游牧和打獵為主。這里的人們每天面對著白山黑水、林海雪原的廣袤景象,自然形成一種冷峻豪爽、蒼健質樸的的情感反饋。飽滿的陽剛之氣在每一個龍江作家身上都深有印證,遲子建這樣的女性作家在她的多部作品中都有所體現(xiàn):走進遲子建的小說世界就好象走入了一片黑土地民俗的汪洋大海之中。這片土地上人們生活的的方方面面,比如衣食住行、婚喪嫁娶、歲時節(jié)日、宗教信仰、神話傳說、等等特色民俗事象在遲子建的小說中都有體現(xiàn)。在她的小說里有木刻楞房子、大火炕、雪橇、雪爬犁、樺皮船、冰燈、窗花營造出來的典型東北冰雪文化的王國,可以聞到土豆湯、大渣子粥、黏豆包、開江魚、殺豬菜、燉蘑菇、都柿果的甜美香氣,還可以聽到婚禮上的嬉鬧聲、笑聲,葬禮上的哭聲,新年的鞭炮聲,正月十五扭秧歌的鑼鼓聲,薩滿跳神時沉郁蒼涼的歌聲……這些都是黑龍江這片廣袤大地上特有的奔放景象。

相比東北的寒冷、多草原的地域風貌,江南地區(qū)多是平原、丘陵的地形,水網(wǎng)密集、河流縱橫、氣候溫和,對外經(jīng)濟文化溝通便利,再加上此地域自古接近中原中心文化,這就形成了江南水鄉(xiāng)文人特有的溫婉含蓄、細膩秀美的文學創(chuàng)作特性。比如,王安憶的小說中有很多江南特色:米團子、菱角,溇頭、鴨棚、石板橋等,她發(fā)掘了許多與水鄉(xiāng)有關的道具,這些水鄉(xiāng)文化強化“江南”在讀者腦中的印象。在她的長篇小說《上種紅菱下種藕》中有對江南水鎮(zhèn)文化的滲透,“狀元坳有個曹阿狗,田種九畝九分九厘九毫九絲九。買得個溇,上種紅菱下種藕,河墈沿上重楊柳,楊柳梢頭繞毛豆……”,看得出王安憶非常喜歡這樣的江南水鄉(xiāng)的生活,在她的心目中這才是真正的“江南氣韻”。

2.東北與江南地區(qū)不同的地域特色對文學意象的影響

北極村的世界茫茫雪原、長長的奔流的漠河、茂密無邊的森林、高大木刻的楞房,一幅銀裝素裹的冰雪圖畫。這些高緯度的自然景觀,為作家的文學創(chuàng)作,尤其是文學意象的提煉,提供了天然的素材。遲子建表示“相信動物與植物之間也有語言交流,只不過人類從誕生之日生就的‘智慧’與這種充滿靈性的語言有著天然的隔膜”[8]。因此,在她多部小說中出現(xiàn)大量富有人性特征的動物,如《逝川》里會流淚的魚、《越過云層的晴朗》里懂人性的狗等等動物意象,他們仿佛將遲子建與這些自然里的一切融合并且結為摯友。她用最質樸的筆觸貼心于自然、享受于生活,時而是一個天真的孩童,時而搖身變成多情的少女,用不同的視角展現(xiàn)不同人眼里的世界,傳達各自獨特的人生體驗與情感。

而著名作家余秋雨筆下的江南小鎮(zhèn),細雨綿綿,長長窄窄的青石板路,小橋流水的清麗典雅與古樸,使讀者在典型的江南意象的帶領下仿佛游歷其境。在《江南小鎮(zhèn)》中有這樣的敘述:“我到過的江南小鎮(zhèn)很多,閉眼就能想見,穿鎮(zhèn)而過的狹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橋,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樓板底下就是水,石階的埠頭從樓板下一級級伸出來,女人正在埠頭上浣洗,而離他們只有幾尺遠的烏蓬船上正升起一縷白白的炊煙,炊煙穿過橋洞飄到對岸,對岸河邊有又低又寬的石欄,可坐可躺,幾位老人滿臉寧靜地坐在那里看著過往船只?!保?]

四、結 論

遲子建受北國特有的黑土地民俗文化的藝術熏陶,用自己全部的熱情與生命,啟迪人們與這個世界建立某種想象性的復雜而豐富的關系,在她的筆下,“遼闊而蠻荒的東北大地及由此構成的生存環(huán)境,熔鑄鍛造了東北農民極其頑強的生命意志和生命力量”。她以特有的童話、幻想般的浪漫之筆,不拘泥于傳統(tǒng)文化價值取向,在滿足了當代讀者的審美需求同時,也受到了極高的評價和關注,區(qū)別于其他地區(qū)的作家創(chuàng)作風格,脫穎成為黑龍江民俗小說的代表,繼而也成為新生代黑龍江民俗文化小說的標桿。本文借遲子建的作品對新生代黑龍江民俗文化小說特點進行研究,闡述新生代黑龍江民俗小說與傳統(tǒng)黑龍江民俗小說以及非黑龍江民俗小說之間的關系,為進一步研究新生代黑龍江民俗文化小說的特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向。

[1]嚴家炎.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與地域文化叢書·總序[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2]遲子建.遲子建文集[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6.

[3]遲子建.女人的手[M].濟南:明天出版社,2000.

[4][德]黑格爾.美學(1)[M].朱光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5]蕭紅文集:第1卷[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7.

[6]蕭紅.呼蘭河傳[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79.

[7]柏彥飛.原始文明與現(xiàn)代文明的博弈——讀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J].安徽文學,2009,(6).

[8]遲子建.假如魚也生有翅膀[J].山花,2001,(1).

[9]余秋雨.文化苦旅[M].北京:東方出版中心,2002.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of Heilongjiang Folklore Novels Represented By Chi Zijian

LIU Jun-chao
(College of Humanities,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25,China)

To compare non-Heilongjiang folklore novels with traditional Heilongjiang folklore novels in bilateral way from space and time,writer Chi Zijian,new generation representative of Heilongjiang folklore culture was served as the foundation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generation Heilongjiang folklore novels,in order to broaden new ideas and new way for further study of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of new generation Heilongjiang folklore novles.

Chi Zijian;new generation;Heilongjiang folklore culture;locality

I206.7

A

2095-0292(2011)03-0098-04

2011-03-21

劉軍超,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 薄 剛]

猜你喜歡
遲子建新生代民俗文化
春天是一點一點化開的
家鄉(xiāng)的民俗文化街
小主人報(2022年6期)2022-04-01 00:49:38
“新生代”學數(shù)學
藜麥,護衛(wèi)糧食安全新生代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談
中華建設(2019年7期)2019-08-27 00:49:30
新生代“雙35”09式
創(chuàng)意新生代——2018倫敦New Designers展覽
試論遲子建新作《群山之巔》的詩性呼喚
遲子建:為何能長期保持高水準的創(chuàng)作?
北京文學(2016年9期)2016-09-08 21:40:21
兩岸民俗文化薈萃福州
海峽姐妹(2016年3期)2016-02-27 15:17:47
达州市| 盐边县| 贵溪市| 金溪县| 靖宇县| 德化县| 乃东县| 方正县| 大邑县| 吴桥县| 绍兴市| 灵川县| 阿鲁科尔沁旗| 博湖县| 乡宁县| 明光市| 桃江县| 宜黄县| 吉林市| 财经| 静海县| 邯郸县| 盈江县| 苍溪县| 临湘市| 原阳县| 大余县| 环江| 沁阳市| 盖州市| 綦江县| 吴桥县| 方城县| 白朗县| 舒兰市| 凤阳县| 梅州市| 古蔺县| 胶南市| 通山县| 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