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惠生
(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人文社科系,廣東汕頭 515041)
評論、指控與發(fā)表上的失當
——對王彬彬教授《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的學風問題》的學術批評
鄭惠生
(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人文社科系,廣東汕頭 515041)
王彬彬教授《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的學風問題》一文在評論、指控與發(fā)表上均存在著失當?shù)牡胤?。的確,從當前中國“國家學術形象”須大力重塑的角度看,王文的學術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較大,不過,在學理層面上認識到其中的不足也是很必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更有效地為“國家學術形象”的重塑添磚加瓦;也只有這樣,中國走上學術規(guī)范化的道路才會有更為堅實的基礎。
學術批評;汪暉事件;學術剽竊指控;評論;學理性;學術期刊;學術規(guī)范化;國家學術形象
2010年的“汪暉事件”從3月份起就濃煙滾滾,至7月終于從一個“中國文藝學學術事件”演化成“硝煙彌漫”的“國際文化事件”[1]。此后,雖然還有不少的人對該事件進行討論或駁辯——如趙士林[2]、崔茂新[3]、熊丙奇[4]、趙勇[5]、汪暉[6]、黃應全[7]、斯偉江[8]、鄭也夫[9]、徐友漁[10]、楊奎松[11]、陳青[12]、顧彬[13]、李守棟[14]、陳熙涵[15]、金眉[16]、蕭然[17]、姚新勇[18]等,甚至還有人提出了新的指控[19],但就總體趨向而言,“槍戰(zhàn)”的規(guī)模越來越小。進入11月份,“汪暉事件”似乎是沉寂了,仿佛精力旺盛的孩子們狂舞之后的安靜。也許該事件還會進一步發(fā)展或者很快就水落石出,但不管怎樣,既有的事實已足以讓人們在思考中獲益。這里,筆者僅對王彬彬教授《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的學風向題》[20](以下簡稱“王文”)進行學術批評,以就教于同仁方家。
刊登于《文藝研究》2010年第3期上的“王文”,是今年“汪暉事件”的發(fā)端。從文章來看,王彬彬教授是認真地讀了汪暉教授《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21](以下簡稱“汪著”)一書的。這一點很難得,因為當今能靜下心來把一本幾百頁的學術著作“讀完”的人已經(jīng)不多,至于還能夠“懷著一絲歉意,也懷著一些敬意”“讀完”[20]126的人,那就更是少見了。同樣難得的是,該長約17000字的既有評論又有指控的文章能夠在文藝學專業(yè)期刊上首發(fā)而不是私底下傳閱或者在缺乏嚴格把關的互聯(lián)網(wǎng)上“游蕩”。換言之,不管該文的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是否可信,王彬彬教授以文藝學專業(yè)學者的身份寫一篇討論一部文藝學著作的文章并將之發(fā)表在文藝學專業(yè)期刊上的這一行為,是很值得肯定的。另外,還要指出的是,在當前“文藝學批評缺失嚴重”[22]的背景下,《文藝研究》敢于將王彬彬教授的“揭丑”公之于眾,更值得充分肯定。不過,細讀文本以及相關的文獻,總覺得“王文”在學理層面上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其發(fā)表過程方面也有不當之處,今特提出來討論。
王文的主旨包括兩方面,一是揭示汪著“論述語言的文理不通”,二是揭露汪著“抄襲與剽竊”[20]126。盡管針對一部著作的討論可以包含多個方面的問題,并且也沒有誰規(guī)定一篇文章所討論的問題必須在幾個以內(nèi),但是,將性質(zhì)很不相同的問題放在一篇文章中來討論,無疑會增加寫作的難度。就王文討論汪著而言,“論述語言的文理不通問題”屬于“學術見解”、“學術爭鳴”的范疇,它關注的是“個人的能力”,是“非對抗性”的;而“抄襲與剽竊問題”則屬于“學術道德”、“知識產(chǎn)權”的范疇[23],它關注的是“個人的品行”,是“對抗性”的。前者主要為“對話”[24],可以有更多的個性化的評論,表達較為自由,包括可以適當?shù)赜哪欢笳咧饕獮椤爸缚亍?,?cè)重于對自己的主張“舉證”,證據(jù)越多越好,個性化的評論應盡可能地少,“幽默”最好就不要了。在“科學共和國”[25]的意義上,前者的“善意”當表現(xiàn)為“揭示”而能“寬容”——因為完美的語言表達是罕見甚或是不存在的,即使作為“拉丁語楷?!钡奈魅_的文章,也常被“挑毛病”[26];而后者的“善意”當表現(xiàn)為“揭露”而“不寬容”——因為獨立、自由的“學術共同體”的生存與發(fā)展以其成員不越軌或少越軌為前提,“公眾只有信得過從事研究工作的人員及其機構(gòu),才會支持科學事業(yè)”[27]。王彬彬教授把這兩個性質(zhì)不同、要求不同的問題置于同一篇文章來寫,不僅需要冷靜、客觀,而且還必須注意到不要讓“對話”與“指控”、“評論”與“舉證”串位。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王文在一些地方明顯是“串位”了。
譬如,專門指控汪著“抄襲與剽竊”的“二”部分里這樣寫道:“雖然有些跳躍,雖然在個別字句上有些變動,但這樣的剽襲,基本上是‘奮不顧身’的,表明一旦被發(fā)現(xiàn),便不想抵賴的。固然沒有冒號、沒有引號,但也沒有用一個‘參見’來留條退路,來欺侮原作者和讀者:在這個意義上,這種方式的剽襲,還不是最讓人反感的。”[20]138這里姑且不論王彬彬教授對“參見”一詞的看法是否妥當,就說其使用的“奮不顧身”、“不想抵賴”、“留條退路”等語詞,生動是生動了,可如此評論,既違背了這樣的基本原則:“永遠不要直接調(diào)動人們的情感,要努力使人們自己發(fā)現(xiàn)真相”[28],也由于包含太多的主觀猜測成分而與“學術剽竊指控”的嚴肅性相去甚遠。
再如,“二”部分里這樣寫道:“《反抗絕望》只在一處引用了林毓生原文,且做了注釋,但卻引用得讓人莫名其妙。而在真正借助林毓生的地方,則不做任何說明。例如,《反抗絕望》中,用‘整體反傳統(tǒng)’這一理論,對魯迅這一代‘五四’人物的思維方式進行了論述,而這就完全是對林毓生的學舌?!斗纯菇^望》對林毓生的剽襲,是以攪拌、組裝、拼湊等多種方式進行的。具體字句上的剽襲痕跡不是很明顯,但‘偷意’的跡象則是十分顯眼的?!保?0]135這段“言簡意多”的話,是典型的“評論”與“指控”的“雜糅”。無論“引用得讓人莫名其妙”還是“對林毓生的學舌”,即便都為“真”,也不能證明汪暉教授的剽竊。王彬彬教授將其夾雜在“剽襲”指控的詞句中間,除了沖淡主題外,沒有多大的意義。此外,“……引用得讓人莫名其妙”是一句必須予以證明的話,可王彬彬教授不用“復雜語碼”而只用“局限語碼”[29],忘記“結(jié)論”“應由縝密的推理得出”這一簡單原則[30],結(jié)果也就只能是“讓人莫名其妙”。
又如,“一”部分專門探討汪著的“文理不通”這一現(xiàn)象,到了“二”部分,又多處提及這一問題[20]131,136。由此可看出,王彬彬教授在這方面是下足了功夫的。然而,由于“文理不通”與“剽襲”是兩個性質(zhì)截然不同的問題,所以在“一”部分已有7個例證來說明汪著存在著“文理不通”問題的情況下,專論“抄襲與剽竊”的“二”部分還一而再地提起,這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王彬彬教授在如何表達的問題上“揪住不放”、“聲討不斷”的感覺,也削弱了更具學術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的“學術剽竊指控”這一主題。
可以說,王彬彬教授對“文理不通”問題的分析比較專業(yè)。就王文而言,有些地方是抓住了汪著表達上的“硬傷”——如汪著中的“對民族自身的關系”這一短語[20]129。然而,對王文的一些分析和結(jié)論,筆者卻不能茍同。
譬如,針對汪著的“……這樣,人的存在的根本問題被置于哲學思考的中心,并成為哲學的基本問題之一和哲學的出發(fā)點……”[20]128(此處的引用為王文的引用。核對發(fā)現(xiàn),其引用漏引:汪著為“……哲學研究的出發(fā)點……”[21]16,而王文將它引成“……哲學的出發(fā)點……”。這里的漏引可能是筆誤,也可能是排版過程中出現(xiàn)的差錯。事雖不大,但還是應該指出來),王文如此寫道:“‘中心’、‘基本問題之一’和‘出發(fā)點’,這三者是并不能等同的。一個被置于‘中心’的問題,卻只是基本問題‘之一’。這就意味著,還有些問題,雖未被置于‘中心’,但卻也是‘基本問題’。而一個地方,既是‘中心’,又是‘出發(fā)點’,這讓人怎樣理解?從‘中心’出發(fā)之后,不就離開這‘中心’了嗎?”[20]128倘若王彬彬教授在哲學的層面上對汪著的這句話進行考究,或許還有些意義,可王彬彬教授卻只是在泛泛而談的基礎上將其作為汪暉教授“因為刻意追求晦澀,便比別人更經(jīng)常地犯語法和邏輯錯誤”的證明[20]128,這實在不妥。首先,汪暉教授的這句話既不晦澀,也沒有把“哲學思考的中心”、“哲學的基本問題之一”和“哲學研究的出發(fā)點”等同。其次,一個被置于“中心”的問題,當然可以只是“基本問題之一”,換句話說,基本問題既包括“中心”的問題,也可以包括“非中心”的問題,進而言之,汪暉教授在這一點上并沒有錯。最后,從“中心”出發(fā)后,就離開這“中心”,王彬彬教授這樣的認識,適用于“物理空間”,可它能機械地套用在“心理空間”、“思維空間”以及“精神科學”[31]上嗎?正確的答案一定是“不能”。
再如,王文這樣寫道:“甚至可以說,在我看到的文字中,很難找到哪一頁沒有某種程度的語法或邏輯錯誤,而一頁中有多處錯誤,也很常見?!保?0]130像這樣的說法,筆者不敢斷然說是錯的。不過,能夠肯定的是,“讀完”[20]126,127一部有幾百頁的書(不包括“附錄”22頁以及“新版導論”、“新版序”等36頁,僅正文就有272頁)后對其做出“很難找到哪一頁沒有某種程度的語法或邏輯錯誤”的評價,不要說僅憑王文“一”部分中有一些對其分析還不是很中肯的7例,就是對其分析全都很中肯的70例,也是遠遠不夠的。從社會語言學角度看,王彬彬教授在這里遵循了“語言的任意性”而不太注意“語言的得體性”[32]。
值得一提的是,王彬彬教授不但舉例分析汪著中的“文理不通問題”,而且還在一些地方為其修改病句——如“對這個意思的正確表述是:‘正如列文森……’”[20]128、“正確的說法是:魯迅又通過對自身文化傳統(tǒng)的分析,尋找文化價值的類似”[20]129-130等。由于修改病句是一件重要而又瑣碎的事,所以王彬彬教授的精神很可貴。不過,王彬彬教授似乎未曾意識到,如果讀者已經(jīng)清楚了并非中小學生的汪暉教授要表達的東西,那么,修改其表述便不會有多大的意義;而如果讀者由于汪暉教授表述上的含混而不大明白他要表達的東西,那么,修改其表述就有可能不符合汪暉教授要表達的思想。進而言之,盡管王彬彬教授修改病句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卻非常容易讓人產(chǎn)生“他實在是過于苛求”的感覺。
另外,筆者并不完全贊同這樣的一種說法:“按照我的理解,一個人如果有意識地寫得平易、樸素,就可能少犯語法和邏輯錯誤。而如果刻意追求晦澀和華麗,就可能多犯語法和邏輯錯誤……在我看來,汪暉的晦澀,很大程度上就是刻意追求的結(jié)果……”[20]128“晦澀”,就是“含意隱晦難懂”的意思[33]。盡管它與寫作者表達的內(nèi)容及方法方式有一定的聯(lián)系,但更為重要的是,它跟接受者的接受能力有關。至于“犯語法和邏輯錯誤”,則不在于“接受者的接受狀況如何”即“接受者是否能夠接受”,而在于寫作者思維還不夠清晰乃至不了解或不甚熟悉所用之語言的表達規(guī)則。由于“晦澀”與“犯語法和邏輯錯誤”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所以,王彬彬教授“正是因為刻意追求晦澀,便比別人更經(jīng)常地犯語法和邏輯錯誤”的這一推理[20]128就顯得很牽強。
那么,汪著中客觀上存在著的一些“語法和邏輯錯誤”從何而來呢?除技術性原因(如修改、校對)外,筆者認為,可能與汪暉教授試圖深入思考有關。誠如石里克所言:“要求我們的思維通過數(shù)量最少的概念來標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這并不是賦予思維一項容易的任務,而是一項極端困難的任務?!保?4]凡是不甘于平庸和膚淺的“思想者”、“學術者”,總是試圖超越自身思維上的局限,然而,這種超越在通常情況下是艱難的。如果不試圖超越或超越不了時放棄努力,思維就會駐足于“原地”,此時的思維跟此前一樣清晰,語言表達與此前一樣通順。如果超越了,便必須尋找恰當?shù)谋磉_方式。由于“聯(lián)串的言語并不總是表示思想”[35],所以,此時很容易出現(xiàn)言辭與思維之間的矛盾,詞不達意就極有可能發(fā)生。不過,正如歌德所說的:“并非語言本身是正確的,或者有力的,或者優(yōu)美的,而是它所體現(xiàn)出來的思想。所以一個人不能決定他是否能使他的議論、言辭或者詩歌達到他所預期的質(zhì)量:問題在于造物主是否賦予他適于做這種工作的智力和道德上的質(zhì)量?!保?6]也正像索緒爾所言:“思想本身好像一團星云,其中沒有必然劃定的界限。預先確定的觀念是沒有的。在語言出現(xiàn)之前,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保?7]從“語言是構(gòu)成思想的器官”[38]角度講,“犯語法和邏輯錯誤”恰恰證明思維還不清晰、不通暢,而只有在實現(xiàn)“真正的超越”時,言辭與思維才能夠達到和諧統(tǒng)一。這也是為什么學者應該“想清楚了再說”、“多思考少發(fā)表”、“寫好稿子擱一擱”的基本原因。當然,這里無意于證明筆者對汪暉教授何以“犯語法和邏輯錯誤”的判斷比王彬彬教授更有說服力,而只是想指出,學術上的批評應充分考慮到造成某種結(jié)果的原因往往有多種可能。
王文在汪著“抄襲與剽竊”問題上舉證不少,討論更不缺,不過,其中有不合理的地方。下面,僅對一個地方進行分析。
王文在論及汪暉教授“掩耳盜鈴式的剽襲”時這樣寫道:“有必要對‘參見’這個注釋用語做點辨析。這里的‘參’,乃‘參考’之意。做出某種論述后,讓讀者‘參見’某書某文……當用‘參見’做注釋時,就表明自己是獨立進行了這番論述,與那本書那篇文章沒有淵源關系;就表明自己的論述不是對那個作者的‘引用’,而只是‘英雄所見略同’。所以,原原本本地或攪拌式地剽襲他人,卻又做一個‘參見’的注釋,稱之為‘掩耳盜鈴’,是很恰當?shù)??!保?0]131根據(jù)王彬彬教授的這段話,可以提出三個方面的問題來探討。
第一,“注釋”是否可以包括“引文出處的說明”?這一點的結(jié)論應該是“肯定”——“注釋分兩種:一種是對引文出處的注釋;再一種是對正文里涉及到的有關問題另加的說明?!保?9]并且,無論“夾注”還是“集中注”抑或“腳注”,均可包括“參考文獻”這一內(nèi)容[40]。誠然,不同國家乃至其不同學術團體,在“注釋”和“引文出處”問題上有不盡相同的規(guī)定,如美國心理協(xié)會對其“格式”的要求[41],就很詳盡很嚴格。不過,這一點并不能作為我們當下討論汪著的依據(jù)。
第二,“參見”是“誰參見”?對“參見”一詞的解釋,不同的辭典不盡相同。以“商務印書館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說法(“文章注釋和辭書釋義用語,指示讀者看了此處后再看其他有關部分”)[42]而論,王彬彬教授的“辨析”是有一定的根據(jù)的。不過,筆者以為,理解文章里的詞語不能僅憑詞典的釋義,即是說,“詞典義”是重要的,“語境義”也同樣不能忽視。就“大語境”而言,“參見”、“參看”、“參閱”等詞在實踐中被許多學者乃至許多學術期刊當作“引用”時說明的標示,關于這一點,已有學者在激烈的駁辯時論及——如舒煒先生[43]、鐘彪先生[44]等,此處就不贅述。就“小語境”而言,“參見”是“誰參見”,應考察“上下文”。如果注的是“可參見……”,則“參見”的主體明顯是作者以外的讀者;而如果只是“參見……”且這個“參見……”或代表它的注釋符號(“注碼”[45])緊接所引的文字,則可視為“參見”的主體還包括了作者。從更深一層來看,不管“參見”主體是誰,只要標明具體的對象,均含有“尊重他人勞動之意”。理由有二。其一,通常情況下,它表明作者已閱讀過該對象,并且在事實上或贊同其看法,或受其啟發(fā),或有與其不同的認識,否則,列出具體的“參見”對象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話,那么就是多余的。其二,通常情況下,一個學者為解決特定的課題而查閱的文獻遠不止已經(jīng)列出的“參見”對象,那他何以要列出這有限的若干“參見”對象呢?顯而易見,是因為在他的心目中,這些“參見”對象影響了他而值得他將其列出,其余則“不”。
第三,在確實有“引用”的情況下,用“參見”做注釋是否為“掩耳盜鈴式的剽襲”?“掩耳盜鈴”這一成語,“比喻蠢人自己欺騙自己”[46]。對掩蓋不了的壞事還要想方設法掩蓋,這不但主觀上“不善”,而且還很愚蠢。那么,汪著中的“參見”是這樣的一種情況嗎?正確的答案恐怕不利于王彬彬教授的觀點。這里就不談汪暉教授并非“弱智”之輩,也不談在實際操作中“參見”可用以標示作者的引用,就說“參見”即便如王彬彬教授所言只表明除作者外的“讀者的參見”,那也不能毫不猶豫地稱之為“掩耳盜鈴式的剽襲”。這是為什么?這是因為汪暉教授對“參見”一詞的理解(概念)完全有可能跟王彬彬教授所“辨析”的(概念)不一樣。正像羅素所指出的:“當語言是自發(fā)產(chǎn)生的時,它不可能說謊,并且不可能不表達說話者的狀態(tài)?!保?7]假定汪暉教授操作“參見”一詞有錯,也極有可能不是故意造成的。換句話說,即便“參見”的含義如王彬彬教授所理解的那樣,汪暉教授仍有可能只是由于理解上的不到位而用錯了“參見”。若這種可能成為現(xiàn)實,則“參見式注釋”為“掩耳盜鈴式剽襲”的“這一命題”必定是“假”的。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并非完全否定王文辨析“參見”一詞的意義,而只是想說明,這樣的辨析屬于“過度詮釋”——由于沒有注意到“發(fā)話人”與“釋話人”的“視野線”之間的差異[48],忽視了“有效思維”的一個前提是“把我們確實知道的跟我們并不知道、只是以為當然如此的區(qū)別開來”[49],結(jié)果,王彬彬教授關于“掩耳盜鈴式剽襲”的這一推斷明顯有失公允。
王文在“二”部分里的導語把“汪暉的剽襲”分成4種類型[20]130,其中的第四種類型為“老老實實式”。王文這樣寫道:“至于第四種方式,則是一字不差地將別人的話抄下來,不攪拌、不組裝、不讓讀者‘參見’。這其實是最老實的一種剽襲方式。其他幾種方式,一旦被發(fā)現(xiàn),或許還可強作辯解。這第四種方式,可是毫無辯解余地,只得老老實實承認。不妨稱為‘老老實實式’?!保?0]130從學理上講,不管這里的界說是否妥當,既然如此定義“老老實實式”,那么就應該將這一概念“老老實實”地貫穿于后面的舉證中。然而,王文在集中證明存在此“剽襲方式”的“五、張汝倫《意義的探究——當代西方釋義學》”里面卻未能做到“概念統(tǒng)一”。第五節(jié)這樣寫道:“張汝倫的《意義的探究——當代西方釋義學》……而汪暉卻不是老老實實地借用,而是‘老老實實’地剽襲。舉兩例?!保?0]136-137可是,王文接下去的兩例并不符合“概念的一致性”原則。
先說第一例,連王彬彬教授自己都說“汪暉的那段話做了一個注釋,讓讀者‘參見’張汝倫的書”[20]137,可見讀者們不需要閱讀汪著也能知曉此處的汪暉教授并非“老老實實”。依照王彬彬教授的分類,有“參見”注釋的地方為第三類的“掩耳盜鈴式的剽襲”[20]130。遺憾的是,行文至此的王彬彬教授卻把它給忘了,以至于“犯了移花接木謬誤”[50]。
再說第二例,也沒有達到王彬彬教授自己定下的“一字不差”的標準,即是說,王文對舉的汪、張兩段文字并不一樣——汪暉說:“……沒有看到理性只有在傳統(tǒng)中才能起作用……”[20]137,張汝倫說:“……沒有看到,理性不是絕對的、無條件的,理性也必須在具體的歷史條件下實現(xiàn)自己。歸根結(jié)底,理性只有在傳統(tǒng)中才能起作用……”[20]137-138。對比可知,兩者差的不是一字,而是好多字。的確,此處比較接近于王彬彬教授所界說的“老老實實式”,但是,“接近”并不等于“符合”,“半真”并不等于“全真”。概言之,王文的這一例證在邏輯上仍然是不嚴密的。
(五)引文不規(guī)范且對汪著“參見”的介紹說明有漏
粗略統(tǒng)計,王文在引用汪著方面至少有6段次不符合寫作規(guī)范,其中,漏掉“注碼”共計9個(分別見王文第128、131、132、134、136、137頁)。下面舉三例予以說明。
例一,王彬彬教授在指出汪著“剽襲”李澤厚的《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論》時引用了《反抗絕望》中的一段文字:“其次……學說,但……對于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啟示?!保?0]131實際上,《反抗絕望》第58-59頁原文為:“其次……學說①,但……對于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啟示。②”[21]也就是說,王文引用汪著的這段話漏掉了很重要的注碼①和②。
例二,王彬彬教授在指出汪著“剽襲”李澤厚的《中國近代思想史論》時引用了《反抗絕望》中的這么一段文字:“從上個世紀40年代……‘任務本身……才會發(fā)生的’?!保?0]132實際上,《反抗絕望》第59頁原文為:“從上個世紀40年代……‘任務本身……才會發(fā)生的’。③”[21]也就說,王文引用汪著的這段話漏掉了很重要的注碼③。
例三,王彬彬教授在指出汪著“剽襲”張汝倫的《意義的探究——當代西方釋義學》時引用了《反抗絕望》中的一段文字:“這正如伽達默爾指出的……理解的歷史性具體體現(xiàn)為傳統(tǒng)對理解的決定作用?!保?0]137實際上,《反抗絕望》第64頁原文為:“這正如伽達默爾指出的……理解的歷史性具體體現(xiàn)為傳統(tǒng)對理解的決定作用。①”[21]也就是說,王文引用汪著的這一段話漏掉了很重要的注碼①。
誠然,由于文字工作很繁瑣,所以寫作或者編輯時出現(xiàn)差錯可以理解。不過,假如差錯太多,尤其是在“學術剽竊指控”文章中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就難免讓人有“該行為是別有用心”的想法。當然,王彬彬教授可以用“我在引文后面的分析中已指明汪暉‘做了一個注釋’”來為前述三例辯解(例外的是,例一中的汪著注碼②的刪除——因沒有任何說明,故無法這樣辯解)。若此,則筆者要說,不論如何解釋,有兩點卻是毫無疑問的。其一,直接引用尤其是“大段引用”且“縮格書寫”時漏掉原作已標明的至關重要的“注碼”,嚴重違反了“要一字不差地引用”這一“引用的規(guī)則”[51]。其二,從讀者角度講,“指控者在引文之后的補充說明”無法完全代替“指控者引用時對原作注碼的刪除”。為何如此?這是因為對于有耐心的讀者來說,這樣的刪除還只是讓其覺得“引用者”的“引用行為”不規(guī)范,而對于缺乏耐心的讀者來說,這樣的刪除則很容易讓其對“被引用者”的“寫作行為”做出不準確甚或是完全錯誤的評判。至于王文中那些“連補充說明也沒有”的“注碼刪除式引用”,就更是非常之不妥了——從邏輯上講,犯了“斷章取義的謬誤”[52]。
另外,必須指出的是,王彬彬教授對汪著“參見”注釋的介紹說明也有不當之處。譬如,針對上述“例一”中的汪著“注碼①”,王文這樣寫道:“……他在中間部分做了一個注釋,提示讀者‘參見’李澤厚《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論》。”[20]131然而,汪著的“腳注①”卻是“參見李澤厚:《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論》,東方出版社,1987,第8頁?!保?1]59對照可知,王文的介紹說明一方面是添加了“讀者”一詞,標明“參見”的主體是“讀者”,而實際上汪暉教授未必就是這個意思;另一方面是刪減了汪著的“參見”信息,而刪減出版社、出版時間和頁碼的結(jié)果,一定是很容易使沒有看過原作的讀者以為汪暉教授不夠嚴謹?;蛟S出現(xiàn)上述的情況并非王彬彬教授的本意,但客觀效果卻值得所有寫作者和編輯者深思。
繼2010年3月10日刊發(fā)于《文藝研究》之后,王文又略作修改并于2010年3月25日以《汪暉〈反抗絕望>的學風問題》為標題發(fā)表在《南方周末》上。[53]《南方周末》刊登王文以及4月8日刊發(fā)項義華先生的《規(guī)范的缺失與自我的迷失——也談汪暉〈反抗絕望>的學風問題》等[54],被魏行先生稱為“完成了對一位學者的有罪推論,也成為一起媒體以暴力干涉學術的特殊而罕見的案例”[55]。盡管包括一些網(wǎng)民在內(nèi)的發(fā)話者言辭過于激烈,但學術文章尤其是“學術剽竊指控”文章該怎樣發(fā)表卻值得人們思考。
首先,應該指出的是,同一篇“學術批評”文章既在學術期刊上發(fā)表又在報紙上發(fā)表,這對于王彬彬教授來說并不是唯一的一次?!段乃噷W批評“非學術化”批判》一文[56]在引用王彬彬教授發(fā)表于《中華讀書報》上的一篇“學術批評”文章[57]之后,筆者才發(fā)現(xiàn)他這一篇在報紙上登載的文章還發(fā)表于學術期刊《文藝爭鳴》上。[58]據(jù)此可以認為,王彬彬教授一而再地在紙媒上發(fā)表同一篇“學術批評”文章并非是一種專門用來對付汪暉教授的“謀略”,而似乎是習慣使然。問題在于,這樣的一種“行為”可取嗎?
從相關規(guī)定看,這一“行為”是欠妥的。2004年的《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術規(guī)范(試行)》在第四部分“學術成果規(guī)范”中就明確指出:“(十三)學術成果不應重復發(fā)表。另有約定再次發(fā)表時,應注明出處?!笨陀^地看,當前學術界中的一些學術成果重復發(fā)表有報社和期刊社方面的原因。其中,最常見的是,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1990年發(fā)布、1991年6月1日起施行,2001年第一次修正,2010年第二次修正)規(guī)定:“著作權人向報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發(fā)出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未收到報社通知決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發(fā)出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未收到期刊社通知決定刊登的,可以將同一篇作品向其他報社、期刊社投稿。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钡捎诓簧倨诳绕鋵W術期刊的審稿周期通常都是幾個月且沒有通知作者“不采用其稿件”的習慣,結(jié)果,一些著作權人在依法多次投稿后其作品被多家刊物采用。對此,自另當別論。然而,如果是作者明知已在或?qū)⒃谀硞€公開紙質(zhì)刊物上發(fā)表卻還追求在另一紙質(zhì)刊物上登載,且后發(fā)的刊物沒有注明文章的出處,則可以說是違規(guī)的。倘若內(nèi)容是一般性的稿件在發(fā)表過程中違規(guī),通常不會被人們當作一件大事,但倘若內(nèi)容是涉及到“永遠不能完全恢復名譽”的學者剽竊[59]問題的稿件在發(fā)表過程中違規(guī),則不能不引起人們極大的關注。據(jù)《中國青年報》報道,王彬彬教授是在獲悉載有王文的《文藝研究》第3期將要發(fā)行的情況下于3月中旬把稿件給了《南方周末》責任編輯劉小磊先生的。[60]由此可看出,王文一而再地在紙媒上公開發(fā)表并非客觀因素所造成,而是王彬彬教授積極努力的結(jié)果。像這樣的情況,無論是要讓被指控者心平氣和地接受還是要讓其同情者不要太認真地應對,都是很困難的。
從學術目的來看,這一“行為”是不必要的?!爸貜桶l(fā)表”或許會多一點稿費的收入,或許會提高作者的知名度——這一點,在學術者普遍重視“學術名聲”和“經(jīng)濟狀況”的今天[61],并非完全不可以理解,但從學術進步角度講,不管文章的質(zhì)量如何,“重復發(fā)表”都不可能帶來益處。倘若王文的評論和指控是公允的,那么,它發(fā)表在學術期刊《文藝研究》上就已經(jīng)夠了,就足以讓汪暉教授本人及其所在機構(gòu)乃至整個學術界重視了。倘若相反,那么,它繼而發(fā)表在報紙《南方周末》上的結(jié)果,只能是給王彬彬教授自身帶來更大的麻煩??赡苡腥诉@樣認為,王文再次發(fā)表在受眾群體更大的《南方周末》上,能產(chǎn)生更大的學術影響,能讓學術界和相關機構(gòu)更加認真地處置。若此,則筆者要說,這只是“一廂情愿”的事,因為“學術”是“系統(tǒng)、專門”的學問,學術要影響那些“非學術者”,談何容易!假如被譽為“專業(yè)權威”的《文藝研究》所刊載以及重要學術網(wǎng)站會收錄的“學術剽竊指控”文章都不能在學術層面上影響相關的人和機構(gòu),那它怎么有可能繼而登于報紙上就扭轉(zhuǎn)局面?假如在報紙上發(fā)表已刊發(fā)于學術雜志上的一篇文章就引起各方面的重視,那它還一定是學術層面上的東西嗎?當然,這里并非不贊成報紙參與學術問題的討論,而只是認為,無論什么報紙,都不宜重復性地發(fā)表已經(jīng)在學術期刊上登載了的“學術剽竊指控”文章。誠然,在“公眾理解科學已經(jīng)成了一個共同的利益和一個共同的目標”[62]的背景下,“作為公共事業(yè)的報紙”[63]參與學術問題、學術事件的討論是應該的,不過,報紙參與學術問題、學術事件的討論理當有自己的角度和方法方式,如學術訪談、學術事件的追蹤報道、學術論文的摘要及其批評等等。從學術者角度講,由于“除學術期刊以外的出版物在選取文章和質(zhì)量監(jiān)控方面參差不齊”[64],所以,無論是正面論證的學術論文還是反面論證的學術批評,最佳的發(fā)表園地應該是學術期刊。因為當前的學術期刊在學術批評上遠未盡到責任,所以一些厚重的學術批評文章刊登在報紙上實屬無可奈何所致。然而,王文的一而再發(fā)表并不在此列,這就很令人遺憾了。
綜上所述,王彬彬教授《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的學風問題》一文在評論、指控與發(fā)表上均存在著失當?shù)牡胤健5拇_,從當前中國“國家學術形象”須大力重塑的角度看,王文的學術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不可謂不大,不過,在學理層面上認識到其中的不足也是很必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更有效地為“國家學術形象”的重塑添磚加瓦;也只有這樣,中國走上學術規(guī)范化的道路才會有更為堅實的基礎。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采用文獻方面的局限。王彬彬教授發(fā)表于《文藝研究》上的“學術剽竊指控”文章及其指控對象(汪暉教授《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在版本方面都不會有什么問題。關于汪著,筆者原手頭上有三聯(lián)書店2008年的版本。由于王文討論的對象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所以筆者不得不通過“網(wǎng)購”渠道從魯迅博物館書店獲得與之相同的版本。就圍繞“汪暉事件”進行討論的各種文獻而言,有些僅僅掛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盡管對此類資料有“很難列入?yún)⒖嘉墨I”的說法[65],但考慮到其重要性或出于討論上的需要,筆者還是將其列入。由此而來的問題是,網(wǎng)站這一資料來源是可信賴的嗎?雖然筆者在整理此類資料時已盡了力,但在這個有人以為“互聯(lián)網(wǎng)上應該沒有人知道我是誰”的“電子復制”時代[66],對于此類資料的準確性如何,本人其實心里沒底?;诖?,筆者希望那些發(fā)現(xiàn)其中錯漏的方家批評指正。
[1]鄭惠生.回應文藝學學術事件豈能如此“非學術化”——對詹明信、齊澤克、白露等82位國際知名學者關于“汪暉事件”公開信的學術批評[J].華文文學,2010(5):61.
[2]趙士林.要汪暉,不要易中天[EB/OL].豆瓣網(wǎng),2010-07-25.
[3]崔茂新.坦誠——汪暉一輩子也不可能學到的人生智慧[EB/OL].豆瓣網(wǎng),2010-07-26.
[4]熊丙奇.“汪暉事件”與“朱學勤事件”之比較[N].科學時報,2010-7-27(天涯社區(qū)網(wǎng)轉(zhuǎn)載).
[5]趙勇.與剽竊問題相關的聯(lián)想[N].南方都市報,2010-08-01(燕談網(wǎng)轉(zhuǎn)載).
[6]汪暉.“我從不拒絕真正的學術批判”[N].聯(lián)合早報,2010-08-02(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信息網(wǎng)轉(zhuǎn)載).
[7]黃應全.學術成騙子——汪暉抄襲事件隨感[EB/OL].博客網(wǎng),2010-08-02.
[8]斯偉江.法律抄襲和學術抄襲有所不同[N].南方都市報,2010-08-04(中國選舉與法治網(wǎng)轉(zhuǎn)載).
[9]鄭也夫.汪暉抄襲不是疏漏的兩條證據(jù)[N].中國青年報,2010-08-09(鳳凰網(wǎng)轉(zhuǎn)載).
[10]徐友漁.汪暉“剽竊”是中國道德水準普遍敗壞的一個標志[EB/OL].豆瓣網(wǎng),2010-08-11.
[11]楊奎松,張弘.學術規(guī)范與學術道德——兼評汪暉事件[J].社會科學論壇,2010(16):86-93.
[12]陳青.從法律角度看汪暉“(被)抄襲門”事件[EB/OL].當代文化研究網(wǎng),2010-09-04.
[13]顧彬.如果我是汪暉,我會馬上站出來承認錯誤[N].羊城晚報,2010-09-05(騰訊網(wǎng)轉(zhuǎn)載).
[14]李守棟.汪暉事件的根本所在——兼駁“月光族”對《羊城晚報》的污蔑[N].羊城晚報,2010-09-19(鳳凰網(wǎng)轉(zhuǎn)載).
[15]陳熙涵.學術爭辯中凸顯媒體輿論的浮躁與膚淺——從汪暉涉嫌學術抄襲事件說起[J].新聞記者,2010(9):41-50.
[16]金眉.抄襲:誰說了算——以汪暉教授涉嫌抄襲的兩部論著為例[EB/OL]學術批評網(wǎng),2010-09-21.
[17]蕭然.汪暉事件與法治精神[EB/OL].左岸文化網(wǎng),2010-09-26.
[18]姚新勇.錯位的學術反腐——“汪暉抄襲門”之中國學術界癥候辨析[J].探索與爭鳴,2010(10):29-33.
[19]項義華.從“格致”到“科學”,誰的考證?——汪暉論著涉嫌抄襲個案分析[J].科學文化評論,2010(4):100-111.
[20]王彬彬.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的學風問題[J].文藝研究,2010(3):126-138.
[21]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2]鄭惠生.從學術期刊看當前文藝學批評的嚴重缺失——以《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為樣本的分析與探討[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4):19-27.
[23]文森特·魯吉羅.超越感覺——批判性思考指南[M].第八版顧肅,董玉榮,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30-31.
[24]戴維·伯姆.論對話[M].[英]李·尼科.王松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5-56.
[25]邁克爾·波蘭尼.科學共和國及其政治和經(jīng)濟理論[M]//邁克爾·波蘭尼.科學、信仰與社會.王靖華,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192.
[26]約瑟夫·房德里耶斯.語言論[M]//葉蜚聲,譯.胡明揚.西方語言學名著選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251.
[27]美國醫(yī)學科學院,美國科學三院國家科研委員會.科研道德——倡導負責行為[M].苗德歲,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
[28]D·Q·麥克倫尼.簡單的邏輯學[M].趙明燕,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96.
[29]巴茲爾·伯恩斯坦.復雜語碼和局限語碼:社會根源及影響[M]//姜望琪,譯.祝畹瑾.社會語言學譯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101-117.
[30]M·尼爾·布朗,斯圖爾特·M·基利.走出思維的誤區(qū)[M].張曉輝,王全杰,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4:17.
[31]韋爾海姆·狄爾泰.人文科學導論[M].趙稀方,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6.
[32]尤金·奈達.關于社會語言學[M]//祝畹瑾,譯.祝畹瑾.社會語言學譯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18.
[33]李行健.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語文出版社,2004:587.
[34]M·石里克.普通認識論[M].李步樓,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129.
[35]愛德華·薩丕爾.語言論——言語研究導論[M].陸卓元,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12.
[36]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M].程代熙,張惠民,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75-76.
[37]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M].高名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157.
[38]威廉·馮·洪堡特.論人類語言結(jié)構(gòu)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的影響[M].姚小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63.
[39]黃治正.圖書編輯學[M].長沙:湖南出版社,1997:153.
[40]張平官.圖書編著譯參考手冊[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3:206-222.
[41]美國心理協(xié)會.美國心理協(xié)會寫作手冊[M].第5版.陳玉鈴,王明杰,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86-89,141-193,205-207.
[4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M].第5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128.
[43]舒煒.“王彬彬式攪拌”對學術的危害[N].北京青年報,2010-04-03.(人文與社會網(wǎng)轉(zhuǎn)載).
[44]鐘彪.駁王彬彬的污蔑:學術“私律”與莫須有[EB/OL].豆瓣網(wǎng),2010-03-25.
[45]邊春光.出版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155.
[46]葉子雄,等.漢語成語分類詞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7:495.
[47]伯特蘭·羅素.意義與真理的探究[M].賈可春,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238.
[48]耶夫·維索爾倫.語用學詮釋[M].錢冠連,霍永壽,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88-89.
[49]L·S·斯泰賓.有效思維[M].呂叔湘,李廣榮,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20.
[50]布朗,基利.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M].第七版.趙玉芳,向晉輝,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8:116.
[51]戈登·哈維.學會引用——大學生論文寫作指導手冊[M].沈文欽,李茵,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13-19.
[52]末木剛博,等.邏輯學——知識的基礎[M].孫中原,王鳳琴,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112.
[53]王彬彬.汪暉《反抗絕望》的學風問題[N].南方周末,2010-03-25(天涯社區(qū)網(wǎng)轉(zhuǎn)載).
[54]項義華.規(guī)范的缺失與自我的迷失——也談汪暉《反抗絕望》的學風問題[N].南方周末,2010-04-08(騰訊網(wǎng)轉(zhuǎn)載).
[55]魏行.傳媒暴力與學術獨立——關于一起媒體公共事件的備忘錄[EB/OL].左岸文化網(wǎng),2010-04-15.
[56]鄭惠生.文藝學批評“非學術化”批判——學術批評研究之一[J].學術論壇,2010(8):90.
[57]王彬彬.文學批評的語文品格——以一篇文章為例[N].中華讀書報,2009-11-04.
[58]王彬彬.文學批評的語文品格——以一篇文章為例[J].文藝爭鳴,2009(11):3-5.
[59]理查德·波斯納.論剽竊[M].沈明,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7.
[60]王晶晶.著名學者汪暉成名作被指抄襲真?zhèn)未b[N].中國青年報,2010-03-30(亞心網(wǎng)轉(zhuǎn)載).
[61]托尼·比徹,保羅·特羅勒爾.學術部落及其領地——知識探索與學科文化[M].唐躍勤,蒲茂華,陳洪捷,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80-81.
[62]約翰·V·皮克斯通.認識方式——一種新的科學、技術和醫(yī)學史[M].陳朝勇,譯.上海:上??萍冀逃霭嫔?,2008:187.
[63]利昂·納爾遜·弗林特.報紙的良知——新聞事業(yè)的原則和問題案例講義[M].蕭嚴,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222.
[64]戈登·格魯,瑪麗安·彼得.給研究生的學術建議[M].彭萬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93.
[65]薩利·拉姆奇.如何查找文獻[M].廖曉玲,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83.
[66]約翰·岡茨,杰克·羅切斯特.數(shù)字時代,盜版無罪?[M].周曉琪,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55.
Mishaps in Review,Accusation and Publishing:Academic Criticism of Professor Wang Binbin’s Review of Wanghui’s Book
ZHENG Hui-sheng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Shantou Polytechnic,Shantou,Guangdong 515041)
There exist mishaps in Wang Binbin’s“Problems of Academic Styles in Wang Hui’s Fighting against Despair:Lu Xun and His Literary World.”It is true,from the perspective that national academic image should be reconstructed with great effort,that Wang Binbin’s paper is undoubtedly meaningful academically and realistically.However,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shortcomings on the plane of academic principles.Only this way will the academically standardized way that China takes have a more solid basis.
academic criticism;Wang Hui event;accusation of academic plagiarism;review;academically standardized;national academic image
G 644.4
A
1001-4225(2011)01-0025-09
2010-12-07
鄭惠生(1963-),男,廣東澄海人,汕頭職業(yè)技術學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
翁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