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悅,張 日,吳德沛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血液科,江蘇 蘇州 215006)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中國已成為南亞很多國家學生的留學選擇[1].蘇州大學醫(yī)學院近幾年招收了印度與印度尼西亞研究生,專業(yè)為五年制臨床醫(yī)學.由于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差異,給臨床教學帶來了諸多困難;同時,血液病種類繁多,癥狀、診斷以及治療原則極為復雜,使得留學生的血液學教育更具挑戰(zhàn)性.筆者承擔了多屆留學生的血液病教學工作,針對外籍醫(yī)學生的特點,在留學生血液學教學中運用了多種教學策略.
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學的主要模式,是結合以多媒體、網絡等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綜合技術[2].書本及教師對各種疾病的闡述通過手繪圖進行講解有些失真,通過語言的表達又太過抽象,會導致教師所講的與留學生所看到的缺乏一致性.多媒體教學形式多樣、高效直觀,能將血液與骨髓中各種細胞的形態(tài)學圖片、某些血液病的浸潤表現逐一展現給學生,多層次、多側面地給予學生的聽覺、視覺以良好刺激,提高學生的理解力,是留學生血液內科學教學的最好形式.多媒體教學成功的關鍵在于優(yōu)質課件的制作.現在醫(yī)學教學中較常見的一種情況是課件制作準備不足,未能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使課件變相為電子化板書,造成內容抽象,重、難點不突出,缺乏吸引力;或是課件頁面修飾過多,動畫雜亂,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因此,要取得良好的多媒體教學效果并非易事.首先,要收集、建立圖片庫,在工作中積極收集臨床各種血液學疾病外周血、骨髓圖片以及病人的資料,并從相關醫(yī)學網站收集有用的圖片、文本以及聲音來作補充,同時將文字、圖像以及動畫信息有機又邏輯地進行連接,使之成為有機的整體.其次,運用多媒體教學時切勿將多媒體當成簡單的圖片放映,應將問診、病因、體格檢查、體征、并發(fā)癥等多個方面進行剪輯與編輯加工,制成病例分析與問題解答,并將治療前后的圖片進行對照,講解與示教并行,步步誘導,層層深入,使復雜抽象的血液學內容變成生動形象的信息,激發(fā)留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例如講解缺鐵性貧血時,利用多媒體將缺鐵性貧血的病因、癥狀、體征、血象特點、診斷與治療手段在一節(jié)課時中講授,條理清楚,重點突出,有利于學生參與討論與分析.
雙語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兩種語言進行課堂教學.在我國較為常用的是漢語和英語.它可以使醫(yī)學教學更好地與國際接軌,也便于將最經典的西醫(yī)學科的內容和最新的醫(yī)學動態(tài)直接引入課堂教學中[3].良好的教學效果,除了需要優(yōu)秀多媒體課件的支撐,還要注意講課的技巧及語言的表達.語言溝通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基本能力,由于英語是留學生授課的主要語言,清楚、準確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是從事留學生教學教師的基本功.學生聽課注意力是否集中,主要由教師的語言藝術決定.由于用英語授課,教師在講課時更要注意講述語言的條理性、帶動性、生動性.教學效果的好壞,與教師的英語表達能力密切相關.為提高英語表達能力,教師首先要提升自身英語素質;其次要充分熟悉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專業(yè)英語詞匯及標準發(fā)音,多讀專業(yè)文獻,糾正不正確的發(fā)音;再次要與留學生多接觸,逐漸適應彼此語音特點,留學生的英語發(fā)音大多具有地方口音,要經常與他們交流,盡量減少交流的障礙,了解他們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與留學生的交流、座談、討論,能增進師生之間感情,也能了解相關教學的反饋信息,以及時調整教學方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無論是大課還是示教課結束時,都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總結,以激發(fā)留學生的學習自覺性.
示教課學習是留學生在臨床實踐中對大課內容的消化和補充,由于這些學生直接面對的是中國病人,需要克服語言交流的障礙.因此針對一些常見病多發(fā)病,在英語教學的同時穿插中文病名的解釋,組織好每次臨床實踐.首先,課前充分收集病案資料,熟悉病人病情,同病人進行溝通,熟悉中英文病情的描述;其次,讓學生臨床示教時先詢問病史,指導留學生用中文問一些簡單的病史問題,必要時教師適度糾正翻譯或補充重要信息;再次,應用互動式、啟發(fā)式教學模式進行病案分析.針對帶教病例,用英語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充分討論并積極發(fā)言,然后教師再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分析評價.在上示教課之前要進行詳細的備課工作,教師應當有心理準備用英語回答不同的問題,啟發(fā)學生思維,提出總結和任務要求.
血液病患者變化很大,表現不一,而留學生又對內科學學習過程中的疾病診斷和治療最感興趣.為增加學生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避免教學的枯燥乏味,結合MICM(細胞形態(tài)學、免疫學、細胞遺傳學與分子生物學)分類,遴選一些典型病例,如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發(fā)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等病人治療前后的變化,給學生進行必要的分析與講解,從而將大課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相結合,不僅有助于診斷與鑒別診斷,還能對一些常規(guī)的化療方案有感性的認識.貧血、血小板減少的病人則可以結合具體的病史、臨床表現與實驗室資料,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會疾病的診斷與鑒別,并訓練留學生的臨床綜合思維能力.例如:紫癜在臨床上很常見,除血小板減少外,也是很多疾病的首發(fā)表現.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見到紫癜更容易想到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而忽略一些更為常見的疾病,如:過敏性紫癜、脾功能亢進、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白血病等.可以根據以上案例設定問題:有哪些疾病會引起紫癜?紫癜的特點及其伴隨癥狀?通過這些問題的解答,留學生能夠在病史采集過程中圍繞主要癥狀進行拓展性思考以獲得全面的資料.其后組織學生第二次接觸病人,完善病史問診,糾正查體錯誤,使其正確掌握臨床診斷和鑒別診斷的基本技巧.與此同時,收集留學生所在國家相應病種的發(fā)病率、病因學以及當地治療方面的資料,一方面彌補課堂理論與臨床實踐相脫節(jié)的缺陷,另一方面使留學生及時接觸臨床病例,活躍課堂氣氛,培養(yǎng)留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觀能動性,加深留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使他們在將來回國后能更好地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服務于實踐.
盡管留學生教學有很多特殊性,但對其管理仍不主張“雙重標準”.教學中,在盡可能尊重留學生習俗與宗教信仰的同時,要堅持嚴格管理的原則,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切實體現對他們的關心和重視.與本土學生類似,考試也是檢查留學生知識掌握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單純強調考試,會使留學生產生厭學、應付心理,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對留學生進行科學的考核,才能客觀地反映他們掌握的程度,促使他們主動學習.除理論考核外,應增加臨床實踐與平時上課情況的考查,強化學生的學習認識,幫助學生擺脫惰性,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血液學是一門飛速發(fā)展的醫(yī)學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已經由細胞形態(tài)學、生物化學、放射學水平發(fā)展到免疫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以及核醫(yī)學水平.而留學生教育也是近年來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型國際化教育的需要.因此,如何適應學科發(fā)展的需要,提高留學生培養(yǎng)的質量是新形勢下的挑戰(zhàn).在留學生血液學教學過程中,有必要進一步探索和完善適合時代發(fā)展的教學模式,以從國際化的視野上提高本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
[1] 王志忠,胡繼紅,郭忠琴. 印度籍醫(yī)學留學生全英文教學實踐與體會[J]. 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2(4):555-556.
[2] 苗菁,曾小菁. 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血液內科學教學中的利與弊[J]. 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5):2156.
[3] 多力坤 木扎帕爾,馬香萍. 兒科學在留學生臨床教學中的探討[J]. 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9(10):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