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菁婧
(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遼寧 大連 116081)
老子的哲學思想往往是通過象征手法表現的?!八奔仁抢献诱軐W體系中一個很重要的象征符號。在《老子》中,有很多地方都提到了“上善若水”的哲學觀點,這不僅對當時的社會有一定影響,甚至是對當今的生活和人際交往也起到了很大的指導作用。在生活、政治、經濟等不同領域,都可以看到老子“上善若水”哲學觀的應用,這種“水”之性格也對當下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起到了很好的調節(jié)作用。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水”的意象一直都受知識分子們青睞。一直以來,人們不斷賦予“水”以深層的內涵,“水”在我國古代就已經被賦予了很多的品格。例如水的韌性和毅力,就是人們經常說起的一個水的很重要的品質,“滴水穿石”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一點勿用多說。其實中國的養(yǎng)生學也和“水”有密切的關系。運動和靜止是養(yǎng)生學的重要原則,因此養(yǎng)生學中有主靜說和主動說兩派,而中醫(yī)養(yǎng)生更強調的是靜養(yǎng)的作用。他們認為軀干和思想的靜止才是養(yǎng)生之根本大法,以靜養(yǎng)生原則更符合人體生命的內在規(guī)律,而“水”的一大特質就是靜,這與養(yǎng)生學之主靜說密切相聯。在老子的哲學體系中,“上善若水”的觀點是一個很重要的哲學命題。在《老子》中,“水”則被老子賦予了三大品格:第一是水之“不爭”的品格;第二是水之謙下和海納百川的胸懷;第三是水之“柔德”。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水”這三大品格在《老子》中的體現。
1、水之“不爭”的品格。
《老子》第8章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認為最高的善是水。水善于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處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親近,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伺機而動。正因為他像水那樣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老子稱水為上善,那何為上善呢?只要是利萬物者就能稱其為上善嗎?其實不然。歷代賢明君主為了百姓能安居立業(yè),勤勤懇懇,不辭辛苦,有的賢明君主在其統治時期還出現了太平盛世的局面,可謂“利萬物”者也。但回顧歷史,又有幾個君主在奪取帝位時不是大動干戈,甚至不惜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呢?此為不善乎?否也。為百姓他們是無愧的,可謂善與民,但因其利己而互爭,故不能稱為“上善”。老子認為只有水是不爭的,所以只有水才能稱為“上善”。上善即無善無惡,此為最高境界。律己且無善無惡,則能與他人以善。居善地而能容眾人之惡,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因此老子說: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于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老子認為“道”是產生天地萬物的總根源,是先于客觀事物而存在的,也是事物的基本規(guī)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認知與理解的。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道”無處不在,因此,水無所不利。它易曲圓滑,因此不會受到任何阻礙,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它可以滋養(yǎng)萬物,洗滌污淖,造福萬物卻不求回報。這樣的德行,才是至仁至善,謂之“上善”。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后,而常德眾之先。”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最顯著的特征。其實為人處世之道即為此道,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么怨尤了。與人相處貴在真誠以待、無爭和諧,這樣才能做到安穩(wěn)順達、游刃有余。
2、水之謙下的品格和海納百川的胸懷。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預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崩献诱J為上善的人,就應該象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yǎng)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于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谷之王。所以圣人想要居于民眾之上,言語必須要謙下;要想成為民眾的先導,必須要把自身的利益放在后面。因此圣人居于上位而民眾才不會感到有負擔,處于前面民眾才不會感到有妨害。所以天下的民眾樂于擁戴他而不厭棄他。因為他不與人民相爭,所以天下就沒有人與他相爭。老子由江海因居下而成為百谷之王而想到治民,老子認為君王要想取得民眾的信任,必須要言辭謙下,要想領先于民,必須先謙讓于民。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水之謙下的品格和海納百川的胸懷,對統治階級治理國家是大有指導意義的。
3、水之“柔德”。
老子說:“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于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老子認為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于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么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就是“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的表現。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為社稷主;受過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碧煜氯f物,水為至柔,卻可戰(zhàn)勝天下最剛強的東西,水的這種至柔至弱的功用是別的任何事物都代替不了的。所以圣人告訴人們能夠處下則可以成為天下的君王,能夠承受普通人認為不祥的事情,可以成為天下的侯王。這也是老子政治觀點的一個基本理論。
從《老子》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出,老子對統治階級是存在幻想的。他把實現理想社會的希望寄托在有道的君主身上,認為只要有好的君主,實現美好社會并不難。這與當時一些思想家的想法其實是一樣的,他們都極力向君主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希望能夠被統治者采納,進而改變社會,改善生活。而老子對統治者宣傳的政治主張就是以柔克剛的政治策略,其哲學基礎正是前面所提到的“上善若水”的哲學觀點。這里老子正是把水之品格融入到了他的政治主張中,所以便形成了其以柔勝剛的政治策略。
老子認為有道君主有三寶,即“慈”、“儉”、“不敢為天下先”。他認為實行無為、柔弱虛靜的策略,可以使自己永遠處于不敗之地,可以戰(zhàn)勝一切強大的對手,還可以取信于民。對于統治者來說,只有“無為”才能達到“無不為”的目的,只有“不為大”才能達到“成其大”的目的。正如《老子》第7章所說的,“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边@里所說的“先其身”、“存其身”、“私其身”即為“自生”,即為“生生之厚”,意為只求自身之生。而“后其身”、“外其身”、“無私其身”即為“不自生”,即為“善攝生者,無以生為生”,意為不求自身之生。老子認為無私者,無為與身,身先身存,所以才能“成其私”。
老子告訴統治者們要無為而治,不可有為而治,否則君主一旦有私必然會走向無道君主的覆轍。《老子》第九章有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背质赜瘽M,不如不做;鋒芒太露,難以持久;金玉滿堂,無人能守;富貴且驕,自取災禍。功成身退,這才是天之道也。老子認為統治者只有知足常樂,懂得功成身退,這才是最好的做法,而過度的持有和富貴驕縱只能自取滅亡。只有這樣才符合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才可以長久。這其實就是老子“上善若水”哲學在政治策略上的體現。還有,《老子》第22章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坐天下莫能與之爭?!币虼耸ト藞允氐赖脑瓌t而成為天下的楷模。因為不自我表現,所以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所以才會昭著;不自我夸耀,所以才會有功;不驕傲自大,所以才能做頭領。正是因為他不與人爭,所以天下不能與他爭。這就是老子所說的有道君主的三寶之一— “不敢為天下先”。
老子認為想以君王處之,須像江海一樣能處百川之下,才可以成為國家的君主?!独献印返?6章云:“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苯V阅艹蔀榘俟戎?,是因為江海善于處下,所以能成為百谷之王。因此,要想居于百姓之上,就必須要言語謙下;要想居于百姓之前,就要學會處于民眾之下。這樣圣人居于百姓之上,百姓才不會感到負擔;居于百姓之前,百姓才不會受到傷害。因此普天之下都樂于擁戴他而不會厭棄他。因為他不與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
《老子》78章重點闡述了以柔勝剛的政治策略,認為水才是天下最為剛強的事物,因為它能以弱勝強,以柔勝剛?!疤煜履崛跤谒詮娬吣軇?,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碧煜聸]有比水更為柔弱的東西了,但攻擊堅硬物體時卻沒有什么東西能勝過水,誰也代替不了它。弱能勝強,柔能勝剛,這個道理誰都懂得,但誰都不去做。所以圣人說:能承受國家的屈辱,才稱得上一國之主;能承受國家的災難,才稱得上天下之王。這就是統治者之所以得民心的根源所在,也是老子極力推崇的政治主張。
老子對社會現實的批判,以及對政治安定和人民安居樂業(yè)的向往,寄托著他對普通老百姓生活處境的同情,這在客觀上是有利于勞動者處境改變的,因此有著進步的一面。但不得不承認,老子也有對百姓歧視、愚弄的一面,他把實現社會安定的目標寄托在統治階級身上,很難說他是勞動者利益的代表。他的政治主張和社會理想與當時統治階級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當時老子的政治思想是不被統治者承認的,或者說老子的思想是不符合當時客觀現實的。
那么在當今的社會中,老子“上善若水”的觀點是否還依然有效呢?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辯證地來看待。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思想有利的一面,待人接物應該要像水一樣變通,像水一樣圓潤,這樣才會真正處于利己的位置,最終才會達到“成其私”的目的 (即達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其不足和偏執(zhí)的一面。老子所謂的不爭與謙下其實只適用于強者和成功者,試想一個弱國又有何資本擺出一副謙恭的姿態(tài)呢?正所謂弱國無外交,沒有實力,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來欺負你,這時的事事退讓、躬卑自守,只會帶來其它國家變本加厲的欺辱。包括人和人之間的相處也是如此。我們可以看看研究老子“上善若水”哲學的文章,幾乎都是在談其對管理者和統治者的作用,都是在大講特講其在管理階層中的重要性和對當局者治國的指導性,而卻很少有談論其對普通百姓好處的文章,即使有,也只是為了愚弄人們要克己守法,不要有所造次,這個目的其實和老子當時的思想如出一轍。包括老子所提出的功成身退的觀點,不也是對成功人士來說的嗎?試想一個正在努力拼搏,還未曾嘗到過成功滋味的人,又怎么來談功成身退呢?今天的拼搏也只是為了享受明天成功的喜悅和榮譽。然而正所謂物極必反,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大家都懂這個道理,歷史也有許多這樣的前車之鑒,但是人們還是會義無反顧地迷戀于此,這不正是人生中難以解決的悖論嗎?看看《老子》一書,大部分的篇章其實都在講述這個道理,當然有其積極地一面,但對今天這個生產力高速發(fā)展的社會來說,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些消極的因素。所以我們在學習老子哲學思想時,要客觀的分析,認識到其哲學思想的兩面性,既要看到其積極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消極的一面,不能一概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
因此,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既要做到水之圓潤,必要時也要鋒芒畢露,這樣才會居于善處而不偏,居于善時而不倚。正如荀子《勸學》中所說的:“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碧珗杂驳奈矬w易斷裂,太柔弱又會被自身所束縛,與人不善會招來怨恨,所以言語可能招禍,行為可能受辱,君子為人處事必須要保持謹慎,就是說的這個道理?!霸谌酥?,把別人當人看,在人之下,把自己當人看”。這句話在當今的社會環(huán)境下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為人處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