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雪慧
(襄樊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湖北 襄陽 441050)
黨爭是北宋政治的最突出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它萌芽于仁宗景佑、慶歷年間,直至北宋滅亡,長達半個多世紀之久。而宋代的官僚制度的原因,黨爭主體的士大夫多是思想家、文學家與政治家?guī)追N身份合于一體,這些政治爭斗不僅對士人心態(tài)、命運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而且也使他們的詩詞創(chuàng)作受到了較大影響。
公元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結(jié)束了晚唐以來的紛爭。鑒于唐末以來皇權(quán)式微、分崩離析的教訓,為強化中央集權(quán),于是盡奪藩鎮(zhèn)之權(quán),客觀上結(jié)束了五代割據(jù)的分裂局面。但由于封建政權(quán)的內(nèi)部矛盾和封建體制自身的缺憾,又同時使北宋陷入了積貧積弱的困境之中。其主要標志是冗兵、冗官、冗費這“三冗”問題的出現(xiàn)?!叭摺敝畱n早在太宗時期即出現(xiàn),仁宗時成了臣僚議政的突出主題,至神宗更是寸步難行。這也是神宗下定決心進行變法革新的最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由于朝廷對文人的推尊和倚重,使他們大多有較強的使命感和參政主體意識,“以天下為己任”,渴望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熙寧初,神宗詔告“與天下人共定國是”,更是對士人的政治和社會主體地位的認可。文人的這種意識和責任感一與內(nèi)外交困的社會現(xiàn)實相結(jié)合,便形成了積極狂熱的變法情緒。士大夫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呼喚革新通變,紛陳救弊之策,這也使得王安石變法從一開始就陷入論辯之中。士大夫們都基于一片拳拳愛國之心,以對新法的贊同與否為標準,分為新舊兩派相爭不息。
這種政見之爭,進入元豐以后,漸演變成黨派之爭。反對王安石新法一派以“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圣人之訓為攻訐武器,以君子之黨自命,斥推行新法的一派為小人之黨。新舊兩黨喜同惡異,肆意攻擊,政見之爭漸發(fā)展到對道德品質(zhì)的詆毀,并造成了蘇軾烏臺詩案、富弼青苗獄等慘案。這種政治氣氛下,士人心態(tài)漸趨矛盾,如王夫子在《夕堂永日緒論內(nèi)編》所說“欲博忠直之名,又畏禍及”。
元豐八年三月,神宗駕崩,年僅十歲的哲宗繼位,高太后攝政,以“守靜”為治世思想,啟用舊黨。其實,經(jīng)過熙寧二年到元豐八年的十七年變法實踐,各項新法的利弊得失越來越明顯,這種情況下,如果舊黨能夠秉承國家大義,對新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熙寧年間的革新通變可能會進入一個新的良性發(fā)展階段,然而元祐元年三月,以司馬光、呂公著為首的元祐黨人全面把持政壇,廢棄新法,以“同我者謂之正人,異我者毀之邪黨”作為分派標準,同時樹立新黨黨人碑,立于朝門以醒時人,并炮制了“車蓋亭詩案”,全面根除熙豐新黨勢力。如沈松勤在《北宋文人與黨爭》所說:“(車蓋亭詩案)成為激化、乃至毒化新舊黨爭的轉(zhuǎn)折點,導致了紹圣新黨的報復性傾軋?!绷硗?,舊黨在對新黨肆意傾軋的同時,內(nèi)部亦以“同我”、“異我”區(qū)分敵友,內(nèi)訌不斷,形成洛蜀朔三黨之爭,學術(shù)爭斗與政治排斥糾結(jié),肆意交攻。
所以,元祐政壇上,新黨固然日日猶驚弓之鳥,舊黨也并未因上臺執(zhí)政而心存愉悅,士人的心態(tài)和仕途均受到極大的震蕩,畏禍及身的心態(tài)比前期更為更重。在功名的進逼和黨爭的嚴峻局勢面前,文人們迫切希望尋找一條精神出路,安頓宦海浮沉中疲憊的心靈,這些心理歷程在時人的詩文創(chuàng)作中有鮮明的體現(xiàn)。
紹圣元符以后,黨爭進一步惡化。哲宗親政,以“子承父命”重新啟用新黨。上臺后的新黨,滿懷強烈復仇心理清算舊黨,新舊黨爭進一步激化,種下了北宋滅亡的原因。新黨首拿《神宗實錄》開刀,立案勘治,為其“紹述”新法和全面排斥元祐黨人張本正名。樹元祐黨人碑于端禮門,碑中勒名數(shù)百,視為永不復用,朝野為之震驚。同時大批放逐舊黨成員到湖湘、嶺南等炎瘴之地,借自然之力企圖徹底消除舊黨。及至徽宗上臺、蔡京當權(quán)之后,黨爭成為無原則的政治傾軋,黨爭自此完全變質(zhì)。在這種動蕩不安、朝不保夕的黨爭環(huán)境中,士人們充滿了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命的憂慮,前期高昂的參政熱情蕩然無存。
詩歌作為最基本的文學形式,自先秦起便被賦予了“言志”的社會功能,而詩所言之“志”往往與社會現(xiàn)實、與政治抱負相關(guān),歷代詩篇中不乏諷喻時勢抨擊朝政者。宋代“以詩托諷”尤盛,究其原因,這與宋代士人集官僚、文人、學士三位于一體的復合性身份是分不開的。以往朝代,文人在官僚體制中并不占主導地位,盡管他們也很關(guān)注國計民生,但人微言輕,他們的政治見解并不足以引起當政者的注意,所以,懷才不遇的牢騷和對現(xiàn)實的批判多于對時事的分析與主張。但宋代是“文人政治”,文人士大夫在國家官僚體制中占主導地位,進入了國家政權(quán)的核心,他們從內(nèi)心深處認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而形成了“開口攬時事,論議爭煌煌”的創(chuàng)作傾向。尤其隨著熙豐黨爭的展開,這種傾向得到了進一步的張揚。新舊兩黨以文交爭,以詩托諷,使詩文創(chuàng)作深深打上了黨爭的烙印。
這期間,以詩托諷者,以蘇軾為最,黃庭堅亦以“好罵”概括蘇軾此段的創(chuàng)作風格。除蘇軾外,當時緣詩人之義,批評時政的也不在少數(shù),“見事有不便于民者,不敢言,亦不敢默視也。緣詩人之義,托事以諷?!比琰S庭堅作《按田》、《和謝公定河溯漫成八首》、《和謝公定征南謠》等一系列批評農(nóng)田水利法、用兵西北和西南之策的詩歌。士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他們的詩文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強烈的政治色彩。
但是,我們同時也必須看到,黨爭中的創(chuàng)作主體不可能不受到黨派意識的影響,甚至形成一定的偏見,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詩文創(chuàng)作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北宋黨爭中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復合一體的主體結(jié)構(gòu)使北宋黨人在黨同伐異的過程中,形成了有別于其他時代黨爭的一個鮮明特點,即廣興“文字獄”,如元豐的“烏臺詩案”、元祐的“車蓋亭詩案”、紹圣的“神宗實錄案”和“同文館獄”等。文字獄一方面造成了“文字”遭禁被毀的命運,另一方面詩禍造成的一次次災難性打擊,在當時文人士大夫心理上產(chǎn)生的影響無疑是深刻的,往往一人獲罪而波及同黨中的諸多人,蘇軾的“烏臺詩案”,被貶逐和責罰者共25人。所以,這種因詩得禍給文人的教訓極具普遍意義,畏禍及身成了當時文人士大夫的普遍心理。
如前所述,烏臺詩案之前,蘇軾好寫抒發(fā)政治情懷的小詩,借詩托諷,風格“好罵”。在經(jīng)歷了巨大的人生變動后,包括蘇轍在內(nèi)的許多人都在書信中規(guī)勸蘇軾不作或少作詩,蘇軾在《答參寥書》中也表白:“比已焚筆硯,斷作詩,故無緣屬和”,詩風也由前期的“縱筆好罵”化作“漠然自定”的人生態(tài)度。黃庭堅遠謫黔州、戎州時,詩的創(chuàng)作大量減少,幾到擱筆,究其原因,大略也是出于遠身避禍的考慮。而他所開創(chuàng)的江西詩派,作詩追求理性,對政治的切入甚少,這和詩案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此外,隨著黨爭愈演愈烈,士大夫?qū)θ松膽n患意識不斷增強,創(chuàng)作主體的畏禍心理驅(qū)使了個體主體對自我命運和生命價值的反省,他們以詩歌創(chuàng)作的方式,為自我營造一個可供靈魂安息、心靈悠游的世界。如黃庭堅作于元祐二年的《題鄭防畫夾五首》其一、其三云:
惠崇煙雨歸雁,坐我瀟湘洞庭。欲喚扁舟歸去,故人言是丹青。
徐生脫水雙魚,吹沫相看晚圖。老矣個中得計,作書遠寄江湖。
第一首借畫中“煙雨歸雁”之景,抒發(fā)“扁舟歸去”之意,第二首借畫中“脫水雙魚”,喻“遠寄江湖”之思,都表達了詩人寄跡林下的飄然高情,典型體現(xiàn)了當時士人身陷黨爭不能自拔,而渴望個體主體的自由、自悅的價值取向。
按照傳統(tǒng)詩教,詩詞承擔著不同的社會功能,“詩言志”、“詞言情”,詞僅是花前、樽前的娛樂工具。但是題材的單一與單薄嚴重阻礙了詞體的健康發(fā)展,尤其“言志”作為中國文學的審美主流,在它的牽引下,詞不可能不與社會民生發(fā)生廣泛的聯(lián)系,詞向言志發(fā)展應(yīng)該是歷史的必然,只是這種轉(zhuǎn)變需要一定的社會條件。以晚唐李煜為例,當他后期面對國破家亡,再也沒有了以詞娛情的心情了,他此期創(chuàng)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等,情真意切,盡抒寫了家國之痛。所以北宋的新舊黨爭,社會矛盾的加劇,就給詞密切聯(lián)系社會生活提供了可能,為詞向言志的轉(zhuǎn)變提供了客觀條件。
一方面詩禍留下的心理陰影使宋代文人士大夫?qū)Α霸娧灾尽碑惓C舾?,另一方面,慶歷以來文人群體“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使得那些涉及時事或個人之志的內(nèi)容需找尋另一載體表達出來。蘇軾在《與陳大夫八首》其三中說“比雖不作詩,小詞不礙。”蘇軾謫居黃州期間,減少了詩歌創(chuàng)作,卻創(chuàng)作了近100首詞,占其詞作總數(shù)的近1/4,使黃州時期成為他詞創(chuàng)作的輝煌期。黃庭堅《與宋子茂書六》之一云:“閑居絕不作文字,有樂府長短句數(shù)篇,后信寄之?!痹~作為“詩余”、“小技末道”,一向不為世人重視,文人在畏避詩禍的同時,卻可以肆意填制小詞,黨爭雙方也少有人會在詞中尋找攻擊對方的證據(jù)。這種寬大的政策,使文人在有意無意間將個人之志填入詞中,詞由此獲得了部分詩歌的“言志”功能,從而突破了“詞為艷科”的藩籬,詩歌的吊古、記游、言志、抒懷等題材漸漸被移植到詞中,拉近了詞與現(xiàn)實生活的距離,使詞的境界為之一新。
所以,盡管始于唐五代就有文人借詞形式抒發(fā)“詩心”,及至北宋前期亦有晏姝、歐陽修等文人詞也顯露出詩化的跡象,但直到蘇軾的“以詩為詞”,才使詞真正突破了狹隘的兒女艷科,成為士大夫們抒寫懷抱、議論古今的工具。由于黨爭的反復使得新舊兩黨都歷經(jīng)宦海沉浮,心靈的疲憊、命運的無奈、未來的茫然在他們的詩作中都有真實的反映,其中抒寫個人失意的政治情懷是這一時期詞人創(chuàng)作的一個共同主題?!豆沤裨~話》記載蘇軾“謫居黃州,郁郁不得志,凡賦詩綴詞,必寫所懷”便是如此,秦觀后期的貶謫詞,更是“將身世之感,打并入艷情”,將孤處的無依、遠謫的悲恨,以及更深的面對死亡的絕望,以自己所擅長的“艷詞”形式,吐吶出來。黃庭堅、晁補之、賀鑄等人也多有所作。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黨爭背景促成了詞由言情向言志的轉(zhuǎn)化,給詞注入了“士”的精神和情懷,拓展了詞的題材,改變了詞創(chuàng)作的價值取向,使詞在文化品格和文化層次上發(fā)生改變,得以與傳統(tǒng)的言志之詩并駕齊驅(qū),實現(xiàn)了從“伶工之詞”到“士大夫之詞”的轉(zhuǎn)變。
[1]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柳詒徵.中國文化史[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
[3]蘇軾.唐宋八大家:蘇軾文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
[4]許總.宋詩史[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
[5]蕭慶偉.北宋新舊黨爭與文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鞏本棟.北宋黨爭再評價及其思想史意義[J].古籍研究,2000,(1).
[7]蔡靜波.論蘇軾與“新舊黨爭”[J].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03,(4).
[8]鐘巧靈.論黨爭漩渦里文人退隱心態(tài)[J].東岳論叢,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