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彥
(西南交通大學建筑學院,四川成都610031)
在對南京站、上海南站、北京南站、廣州站這四個新型鐵路客站的調查發(fā)現(xiàn),有37.4%的人存在迷路問題[1]。這說明,對于復雜的客站空間,人們的定位定向較為困難,它影響到了人們對客站空間的使用和評價。而客站空間的可識別性設計即是影響人們定位定向的一個重要方面。
從建筑設計的角度來看,空間的可識別性是指人對自身所處的空間信息的認知和辨識,它包含了兩種層面上的識別:一是人能夠認識自己所處的位置和總體環(huán)境的關系,對自己存在的空間有一個明確的了解和感知;二是同一系統(tǒng)中的不同空間能夠通過自身的內容、特征與價值從系統(tǒng)中突顯出來,同其他空間相區(qū)別。
人們在鐵路客站建筑的外部,主要通過客站建筑實體對客站進行識別;而在客站建筑內部,人們對于客站的識別對象轉變?yōu)閷ㄖ隙傻膬炔凯h(huán)境空間。根據人們對于客站內外空間的不同識別模式,鐵路客站空間的可識別性設計按其構成要素可分為:
1.2.1 客站外部空間——建筑主要入口、出口
由于客站巨大的規(guī)模,人們很難完整地看到建筑的整體形象和特征,因此對于主要入口的可識別性設計變得十分重要。新型客站往往有多個出口,對于在客站內部的乘客來說,除了標識系統(tǒng)之外,也需要通過建筑設計的手段對不同的出口進行分辨,以快速找到相應的出口。
1.2.2 客站內部空間——功能布局、空間邏輯、環(huán)境形態(tài)
客站建筑內部空間的環(huán)境由空間、形態(tài)(事物)共同構成??臻g即是指客站內部的空間構成系統(tǒng),主要通過功能布局和空間邏輯來體現(xiàn)。形態(tài)(事物)則是指環(huán)境形態(tài),包括界面、色彩、光環(huán)境等。
表1 典型鐵路客站建筑入口的可識別性設計策略
對于任何建筑而言,入口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人們總是期待著一走近建筑就能看到入口的所在。通過對國內外新型客站的分析(表1),表明要加強客站主要入口的可識別性,可通過建筑輪廓、立面的進退、尺度對比、虛實對比、建筑的圍合這幾種手段對客站的主要入口進行強調。
2.1.2 不同出口的可識別性設計
新型鐵路客站一般有兩個以上的出入口,不同方向的出入口如果相似度太高,則會對人的識別造成困難。提高不同出口可識別性的設計策略主要是通過空間尺度、室外景觀形成環(huán)境的差異性,以及利用不同的標志物進行引導。
2.2.1 明確的功能布局與流線組織
新型鐵路客站的功能一般由交通功能和商業(yè)、服務功能組成。研究表明,無論是平面組織方式還是立體組織方式,當商業(yè)、服務功能空間位于交通功能空間的兩側時,其對于客流的組織最為順暢(表2)。
當客站商業(yè)空間面積較大,不能在一個平面中集中布置時,較好的設計策略是以車站中央大廳為中心,不同功能圍繞這一中心分布在不同的樓層上,并盡量通過上下貫通的中庭空間來增強功能分區(qū)的視線關聯(lián),使其易于識別。
2.2.2 空間邏輯性的構建
2.1.1 主要入口的可識別性設計
表2 客站功能布局方式的可識別性設計比較
(1)建立易于識別的車站中心。
在復雜空間組織的鐵路客站中,簡化和規(guī)律空間結構,設置一個明確的中心區(qū)域,如一個中央大廳或入口廣廳空間,有利于旅客對客站空間的理解。因此鐵路客站空間秩序的構建重點是強調車站中心空間的可識別性設計??臻g秩序的可識別性高的新型客站,多是以車站的中央大廳為車站唯一的中心。其中心的確立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三點:
①空間尺度遠遠大于其他空間;
②位于車站的平面和剖面的中心處;
③強調中心空間的開放性與公共性。
(2)建立明確的節(jié)點等級。
由于鐵路客站規(guī)模巨大,空間向立體層面發(fā)展,一般都會設置幾個節(jié)點區(qū)域,這就需要同車站的節(jié)點空間進行區(qū)分。設計中通常是通過尺度的對比來形成不同的空間等級。而要加強尺度的對比,則其差異性應達到人們可感知的范圍。相關研究表明,在通高大堂內,人們對于高度的變化更為敏感[2]。因此,可在節(jié)點面積相差較小的條件下,通過設置不同的高度,來形成不同的空間尺度,從而明確空間的等級。
(3)建立簡潔的通道聯(lián)系。
“從眾心理”使得人們“隨大流”地單向行進時比較安定,自動扶梯和自動步道是最為明確的單向通道,從人的心理感受來說,最好這兩者能一站直達目的地。在重要的節(jié)點或者中心空間設置與人流前進方向相一致的自動扶梯和連續(xù)性強,轉折少的連續(xù)樓梯都能加強客站不同樓層空間的可達性。
界面的形態(tài)和材質色彩、肌理的重復與韻律可形成方向性和連續(xù)感,從而對人的行為進行引導。而不同功能區(qū)域中界面材料的變化、色彩的變化等可提高不同區(qū)域的差異性,便于人們的快速識別。
雕塑、小品等可以成為行進過程中重要的識別因素,以自身豐富的形體特征為人們定向指引,具有超越語言的直觀性。如果能將標志物作為一個系統(tǒng)進行設計,則更有利于對車站整體的識別與認知,如京都站即將車站的標志物作為車站的一個識別系統(tǒng)設計,取得了很好的導向與識別效果(圖1)。
圖1 京都站的標志物系統(tǒng)設計
空間的色彩和材質對于識別性和引導性的影響是相當大的。不同的色彩和材質往往傳達了不同的信息,對人們的行動有著潛在的影響。在換乘空間銜接的各方向通道口、樓梯口等的構造、裝飾等,采用不同的顏色或者材質加以區(qū)別,可方便旅客認知、記憶。
鐵路客站的照明有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兩種方式。從屋頂和側立面引入自然光線均為大規(guī)模的鐵路客站中常用且有效的設計手法,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入光線的同時應注意遮蔽強烈的光線。人工照明能有效彌補自然采光的不足,可利用光的攝取方式、照度、光色構圖等設計來形成具有導向性識別性的地下商業(yè)空間光環(huán)境,幫助消除人們在大規(guī)模客站空間中缺乏方向感的不良體驗。
在復雜的鐵路客站空間中,人們常常因為對空間環(huán)境的識別不足而導致迷路,如果對此問題不給予充分的重視和較好的解決,勢必會影響到人們對客站空間環(huán)境的使用和評價。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并從建筑形態(tài)、空間布局和室內環(huán)境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設計對策,希望對提高新興鐵路客站空間的可識別性有所幫助。
[1] 文強.尋路績效與個人因素的關聯(lián)研究[J].建筑與文化,2010(9)
[2] 徐華,(日)積田洋,(日)橋本美喜子.關于通高大堂的空間認知的研究[J].建筑學報,2007(5)
[3] 劉志軍.鐵路旅客車站設計指南[M].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