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茹
美國對朝政策用耐心壓倒一切
孫茹
要緩和半島局勢、實現半島無核化目標,美國最終還是要與朝鮮談判。奧巴馬當局承認這一點,但并不認為談判的時機已經成熟。有國內外支持作后盾,美國對朝“戰(zhàn)略耐心”政策還將持續(xù),美朝能否盡快開展對話仍是未知數。
美國國內在對朝政策上始終存在不同看法。無論是克林頓還是小布什,其對朝政策在國內都遇到過激烈反對,克林頓政府被批讓步太多,小布什政府上任初期則一味對朝強硬的立場也被批缺乏靈活性。相比之下,奧巴馬政府對朝政策的反對聲音要弱很多,尤其是沒有遇到反對黨共和黨的刁難。從近期美國對朝韓沖突及半島局勢的反應看,奧巴馬目前的對朝政策還將持續(xù),要打破僵局很困難。
新年伊始,朝鮮《勞動新聞》、《朝鮮人民軍》及《青年前衛(wèi)》三家報紙聯合發(fā)表元旦社論表示,維護東北亞和平及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立場和意志不變。接著,《勞動新聞》發(fā)表多篇文章,呼吁無條件舉行北南對話。這些表態(tài)是積極的,與延坪島炮擊事件之前的立場基本一致。
面對朝鮮新一波“和平攻勢”,奧巴馬政府不為所動,仍堅持要求朝鮮“用行動證明對話誠意”,“不能為對話而對話”。在當前形勢下,美國要求朝鮮采取行動改善朝韓關系,公開承諾停止“挑釁”行為;同時,“履行全面的、可核查和不可逆轉的無核化承諾”,包括履行2005年達成的“9·19”共同聲明,中止鈾濃縮活動、停止核試、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成員重返寧邊核設施等。
美國不急于與朝鮮對話、也不急于重啟六方會談的立場在2010年3月“天安艦”事件爆發(fā)后表現得較為一致?!疤彀才灐笔录l(fā)后,美國中斷與朝鮮的雙邊接觸,提出待事件查明原因后再考慮重啟六方會談問題。2010年7月安理會就“天安艦”事件發(fā)表主席聲明后,朝鮮對重啟六方會談態(tài)度趨向積極。但是,美日韓均認為這是朝鮮分散國際社會注意力的策略,提出了朝鮮首先履行棄核承諾的條件。從8月中下旬到11月上旬朝鮮展示鈾濃縮設施為止,有關各方為重啟六方會談展開外交努力。中國朝鮮事務特別代表武大偉先后訪問朝、韓、日、美四國;美朝特使博斯沃思訪問中日韓三國;朝鮮六方會談代表團團長金桂冠訪華;美日韓舉行了雙邊和三邊磋商。10月16日,朝鮮表示做好了重啟六方會談的準備。但美方對“為談判而談判”不感興趣,要求朝鮮先滿足條件再說。
下 2010年11月29日,韓國西部海域,美軍船員在“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上工作。韓美兩國軍隊開展了航母大隊訓練和海上防御等高強度演練
右 2010年12月,韓國國防部長金寬鎮(zhèn)在揮官會議上說:“各級部隊指揮官可以按照‘先執(zhí)行,后報告’的方式,行使自衛(wèi)權”
美國設置條件的做法是奧巴馬政府對朝“戰(zhàn)略耐心”政策的一部分。這一政策雖不排除美朝對話的可能性,但附加了朝鮮棄核、停止“挑釁”行為的條件。顯然,這一政策不是立足于主動接觸,而是耐心等待朝鮮“回心轉意”,回到美國所認為的正確軌道上來。這一政策可謂抓住了朝鮮的“軟肋”,明知朝鮮想與美國對話,偏偏置之不理。待朝鮮半島爆發(fā)沖突時,則順勢還以顏色,予以相應的外交施壓、經濟制裁或者軍事威懾。美國想以此讓朝鮮認識到,以“邊緣”政策來“訛詐”美國的做法已經行不通了。
在“天安艦”、鈾濃縮、延坪島炮擊事件中,美國的反應是一貫的,并未回到談判桌,而是對朝鮮還以顏色。以延坪島炮擊事件為例,美國外交多管齊下:一是譴責朝鮮。奧巴馬接受美國廣播公司采訪時,“強烈譴責這次攻擊,并敦促國際社會對朝鮮施壓”。二是加強美日韓協調。炮擊當天,韓美首腦通話,就加強制裁、朝鮮作出有誠意的變化才能重啟對話達成了共識。接著美日韓外長齊聚華盛頓,一致“強烈譴責”朝鮮,要求其遵守停戰(zhàn)協定,履行棄核承諾。三是呼吁中國約束朝鮮行為。2010年12月5日,奧巴馬與胡錦濤主席通話中強調指出,朝鮮必須停止“挑釁”行為,遵守國際承諾。12月中旬,美國常務副國務卿斯坦伯格率團訪華,提醒中方認清局勢的嚴峻性。
美國雖未出臺新的制裁措施,但制裁已經是一項既定政策。美國于2010年8月底將朝鮮八家實體和4名個人列入制裁名單,11月再次追加制裁了兩家實體,據傳目的是切斷朝鮮發(fā)展核武和購買奢侈品的資金。
奧巴馬政府“戰(zhàn)略耐心”政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加大軍事威懾。2009年初朝鮮宣布發(fā)射“衛(wèi)星”以來,美國反應強烈:2009年3月舉行的“關鍵決心”和“禿鷲”年度聯合軍演,規(guī)模明顯超過以往;美日韓密集進行情報搜集和軍事演練;美國內就是否攔截朝鮮導彈展開熱議。朝鮮二次核試后,美國重申對日韓的安全保護承諾,歡迎韓國加入“防擴散安全倡議”(PSI)。2009年5月30日,美日韓舉行了首次三邊防長會,磋商應對朝鮮威脅事宜。6月16日美韓峰會發(fā)表的聯合聲明中,美國書面承諾提供包括“核保護傘”在內的延伸威懾。美國也加強了在夏威夷周邊海域的反導部署。
“天安艦”事件發(fā)生以來,美韓進一步強化同盟合作。雙方同意將戰(zhàn)時作戰(zhàn)指揮權的移交由2012年推遲至2015年底,并為此制定“戰(zhàn)略同盟2015”計劃。雙方也決定月月搞軍演震懾朝鮮。7月下旬,美韓在日本海舉行“不屈的意志”聯合軍演,艦艇20艘,飛機200架,陸海空部隊8000余人參演,美國“喬治·華盛頓”核動力航母、韓宙斯盾戰(zhàn)艦“獨島”號出動。其中,美國最先進的F-22猛禽戰(zhàn)機首度出征半島。8月中下旬,美韓舉行“乙支自由衛(wèi)士”年度聯合軍演,規(guī)模也明顯超過以往,有八萬余士兵參演,被朝鮮稱作是“全面戰(zhàn)爭演習”和“核戰(zhàn)爭演習”。
延坪島炮擊事件后,美韓仍舊以軍演震懾朝鮮。美韓在黃海舉行了24小時不間斷軍演,“喬治·華盛頓”航母和“世宗大王”號宙斯盾艦參加,展開海上自由攻防戰(zhàn)、對空防御訓練、海上射擊等規(guī)??涨暗难菥?。接著,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訪問韓日,“顯示美國與亞洲盟友團結一心,應對朝鮮威脅的決心”。馬倫支持韓國行使自衛(wèi)權,提議搞美日韓三方聯合軍演,提升合作水平。
美軍方雖加大了威懾力度,但并不希望半島爆發(fā)戰(zhàn)爭。馬倫指責中國“縱容”朝鮮,要求中國“約束”朝鮮行為,其對華喊話的目的之一是防止半島局勢失控。
美國國內有一些前政府官員和學者主張通過接觸改變朝鮮行為,認為奧巴馬附加條件的做法無濟于事。例如,美國前助理國務卿莫頓·阿布拉莫維茨認為,朝鮮的大部分“挑釁”行為是在美國拒絕與朝鮮談判或談判破裂的情況下發(fā)生的,迄今為止,美國拒絕談判的政策收效甚微。前朝鮮問題特使普里查德認為,談判可能不一定解決問題,但如果美朝仍在談判,那么延坪島炮擊事件就不會發(fā)生。長期關注朝鮮半島問題的美國前外交官詹姆斯·古德拜認為,美對朝“戰(zhàn)略耐心”追求的是維持現狀,而非改變現狀,已變成“戰(zhàn)略消極”政策。率先向外界披露朝鮮鈾濃縮項目的美國核科學家??藸栆卜Q,應對朝核項目的“唯一希望”似乎是接觸,軍事打擊“不可能”,更多制裁也是死路一條。
美國內部分人士對如何改變朝鮮行為與打破僵局提出了具體辦法。2009年10月,朝鮮半島能源開發(fā)組織前主任查爾斯·卡特曼與前助理國務卿幫辦謝淑麗共同主持的一份報告提出了與朝鮮經濟交往的大膽主張。報告認為,經濟交往近期內雖不會解決朝核問題,但從長遠看,會對朝鮮棄核產生積極影響,促使朝鮮評估發(fā)展核武與導彈的利弊。報告對如何開展交往提出了具體建議,如建議美國通過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亞洲開發(fā)銀行與朝鮮開展經濟交往,增加與朝鮮的官方接觸和學術交流等。古德拜主張從建立半島和平機制入手打破僵局,可先由美朝簽署一個過渡的和平協定,之后韓國加入,在此過程中朝鮮與美韓之間建立軍事信任。
奧巴馬上臺以來,朝鮮多次邀請美國民間代表團訪朝。影響較大的有三次:前總統克林頓2009年8月閃電訪朝,帶回被關押的兩名美國女記者。2010年8月前總統卡特訪朝,也帶回了被關押的美國公民戈麥斯。2010年12月,美新墨西哥州州長理查森訪朝。每次訪問美國務院發(fā)言人都要不厭其煩地重申訪問的非官方性質,以此打消朝鮮以民促官的念頭。
“接觸派”沒有將朝鮮棄核作為美朝對話的先決條件,也沒有要求朝鮮承諾停止“挑釁”行為,因而遭到政府的冷落。加之,朝鮮近期行為產生的負面沖擊進一步壓縮了對朝說好話的空間,這使得“接觸派”影響有限。
當前,美國內對朝鮮行為模式形成了基本共識,認為朝鮮先“挑釁”,促使各方會談,簽署協議,獲取好處。然后違反協議,進入下一個“挑釁”周期,循環(huán)往復。
奧巴馬在吸取克林頓政府和小布什政府的經驗教訓基礎上推出的“戰(zhàn)略耐心”政策表示愿意與朝鮮對話,保持了一定的靈活性;另一方面又附加條件,堅持了原則,表明美國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朝鮮的當。這種兼顧靈活性和原則性的政策具有廣泛的民意基礎,這使得奧巴馬政府不會輕易改弦更張。
朝鮮二次核試后,美國內普遍認為朝鮮不會放棄核武,美朝即使會談,也談不出結果,與其浪費時間,索性等待朝鮮下定決心棄核時再與之談判。這一普遍看法也促使奧巴馬堅持既定政策。與小布什政府一樣,奧巴馬政府向朝鮮指出,擺在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道路是堅持發(fā)展核武器,這將導致朝鮮進一步陷入孤立,也不會帶來更多安全;另一條道路是遵守國際承諾,那么就有改善人民生活、發(fā)展繁榮的機會。奧巴馬政策獲得了韓、日盟友的支持。過去兩年來,美國加強了與韓國的軍事同盟,加強了美日韓協調,美日韓前所未有地對朝步調一致。
要緩和半島局勢、實現半島無核化目標,美國最終還是要與朝鮮談判,沒有別的選擇。奧巴馬當局承認這一點,但并不認為談判的時機已經成熟,也不認為目前舉行談判會有什么結果。有國內外支持作后盾,美國對朝“戰(zhàn)略耐心”政策還將持續(xù),美朝能否盡快開展對話仍是未知數。
孫茹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