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臺
絳縣安峪讀者梁俊生問:黨員一次繳納黨費千元以上,組織上如何處理?
本刊編輯部答:黨員自愿多交黨費不限。自愿一次多交納1000元以上的黨費,全部上繳中央。具體辦法是:由所在基層黨委代收,并提供該黨員的簡要情況,通過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黨委組織部,中央直屬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組織部,國務院國資委黨委、中央各金融機構黨委組織部,鐵道部政治部、民航總局黨委組織部,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部轉交中央組織部。中央組織部給本人出具收據。
汾陽市賈家莊黨員趙建忠、孫建華等問:我們原在汾陽市漸強化工廠工作,2008年起建強化工廠停產至今。2009年4月,我們辦理了組織關系轉移手續(xù),將組織關系轉往村里,但村里不接收,我們該怎么辦?
本刊編輯部答:企業(yè)破產或者長時間停產、復產無望,黨員組織關系可轉到黨員長期居住地或者戶口所在地黨組織,組織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則,對黨員進行管理。根據你們所反映的情況,你們把黨組織關系轉回村里是對的,村黨支部不應該拒絕接受你們的手續(xù)。你們可找鎮(zhèn)黨委或縣委組織部反映情況,及時正確解決你們的問題。
晉城讀者何換寶問:我想報考公務人員,報考公務人員要求要有基層工作經歷。請問何為“基層工作經歷”?
本刊編輯部答:基層和生產一線工作經歷,是指具有在縣級以下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yè)單位、村(社區(qū))組織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工作的經歷。高校畢業(yè)生到高校畢業(yè)生實習見習基地(該基地為基層單位)參加見習,或者到企事業(yè)單位參與項目研究的經歷,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在軍隊團和相當于團以下單位工作的經歷,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報考中央機關的人員,在地(市)直屬機關工作的經歷,也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招考職位要求有農村基層服務項目工作經歷的,是指報考人員為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的“選聘高校畢業(yè)生到村任職工作”、“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三支一扶”計劃或“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四類人員。
忻州讀者楊天槐問:村民會議由哪些人組成?
本刊編輯部答: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7條規(guī)定,村民會議由本村18周歲以上的村民組成。召開村民會議,應當有本村18周歲以上村民的過半數參加,或者有本村2/3以上的戶的代表參加,所作決定應當經到會人員的過半數通過。必要的時候,可以邀請駐在本村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群眾組織派代表列席村民會議。
運城讀者常新鵬問:網絡上常提虛擬財產,請問什么是虛擬財產?
本刊編輯部答:“虛擬財產”是隨著互聯網絡游戲的發(fā)展而出現的新詞,是指在互聯網空間存在的非物化、數字化的一種財產形式。它包括網絡游戲賬號、游戲貨幣、游戲賬號擁有的各種裝備,以及網民的電子郵件、網絡尋呼等一系列信息類產品。
網絡虛擬財產是一種因網絡空間而存在的特殊的非現實的財產,它具有無形性、可轉讓性、價值性、時限性、依附性的特點。
虛擬財產的保護:網絡數據在體現虛擬財產和現實財產方面的不同意義,也是值得注意的。在電子商務或網絡銀行的活動中,網絡數據只是現實財產的記載。如果運營商在合同中約定了對玩家虛擬財產的技術保障水平,而玩家以低于這種技術保障水平的手段就竊走了別人的虛擬裝備,那么運營商要為此承擔違約責任。如果運營商約定為玩家保管虛擬裝備,即使玩家用高于運營商技術保障水平的手段竊走了別人的虛擬裝備,運營商也要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如果玩家與運營商的合同中沒有這類約定,那么就要考慮是否還有其他與現實社會關系相聯系的事實作為審理本案的依據,否則,就要考慮玩家是否只能在虛擬世界尋求救濟了。由于玩家是以虛擬世界中的身份在虛擬世界的活動中竊取了別人的虛擬裝備,因此,發(fā)生虛擬財產被盜,最好向網絡世界的虛擬警察報警,并請求虛擬法院作出保護自己虛擬財產的判決,然后通過“網管”這個虛擬世界的“上帝之手”強制執(zhí)行,這同樣能保護玩家的虛擬財產。至于運營商是否在網絡游戲環(huán)境中設置了虛擬警察和虛擬法院,這就要看運營商對虛擬世界中社會分工的技術能力、商業(yè)眼光和價值判斷了。
虛擬財產的保護法:目前我國還沒有關于網絡虛擬財產的立法。如果發(fā)生了糾紛,可以根據《民法通則》、《合同法》的相關內容來處理。我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4條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guī)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
朔州讀者張女士問:我和丈夫結婚7年了,婚后感情一直不太好。丈夫脾氣不好,動不動就發(fā)火,還打我?,F在我對他徹底絕望了,想和他離婚,可他又不同意。我想搜集丈夫對我施暴的證據,該怎么辦?
本刊編輯部答:當受到家庭暴力時,可以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及所在單位進行勸阻、調解;也可以向當地派出所及時報案。同時,可以請求他們開具驗傷通知書,到指定的醫(yī)院驗傷,或到司法鑒定機構作鑒定。對造成的傷害,無論是輕微傷還是重傷,都要保存好就醫(yī)的診斷書和票據,同時要保存好丈夫打你時使用的工具,上面留有施暴者或受害人的痕跡,如血跡、指紋等,可以作為證據。
太原讀者閻紅平問:我在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錯把5元錢當作1元錢放進了投幣箱,原本以為可以通過收取后面四位乘客的錢來作為補償,但是司機卻不允許。我和司機爭吵一番后,這事不了了之。我想了解一下,如果坐公交車多投了錢,應該怎么辦?
本刊編輯部答:為減少乘客因錯投、誤投造成的損失,公交公司專門在公交車明顯位置貼有“上車一元、自備零錢”的提示,并大力宣傳無人售票公交車無法找零的業(yè)內慣例。盡管如此,仍然有少數乘客因各種原因錯投或誤投錢。為此,公交部門參照其他城市的做法,規(guī)定此情況的處理辦法為:錯投或誤投10元以上給予退還。一旦乘客出現錯投、誤投10元以上,可記住乘坐的公交車車牌號碼,然后到市公交公司寫清事情經過,經公司與司機核實后,便能拿到多投進的錢。但是10元以下,則不予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