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魯民
野雞文憑為何青睞高管
文/陳魯民
高管,在人們印象中,個個是企業(yè)精英,成功人士,幾乎就是高智商、高能力、高水平的代名詞??勺罱襟w曝光,國內(nèi)約200名企業(yè)副總以上的高管人員上當受騙,被國外“野雞大學”忽悠,花高價買來一錢不值的假文憑。光是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檢察院,今年1月至5月,就受理利用國外假學歷實施的詐騙犯罪7件,涉及33人,涉案金額達796.8萬元。
說是上當受騙,其實并不準確,因為許多被騙的高管,都是主動上鉤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試問,這個世界上,哪里有無須考試、上課,不必“三更燈火五更雞”,只要把銀子交夠就能輕松拿到的“真文憑”?這么簡單的問題,而那些企業(yè)精英卻一個個心甘情愿地去繳錢受騙,其中“貓膩”不言自明。
2010年7月,唐駿“學歷門”事件曝光后,一度引發(fā)國內(nèi)輿論熱議。對唐駿“學歷門”,有人看到教訓,也有人看到“商機”,有人對此深惡痛絕,也有人對此心向往之,于是,野雞文憑的市場便應運而生,紅火異常,200多位高管就為這一交易慷慨解囊,可謂“功不可沒”。
野雞文憑為何格外青睞高管?不外乎三條原因:一是虛榮心作怪。虛榮心人人都有,如果再有大量金錢支持,那就更容易成氣候了,高管們恰恰在這一點上占盡天時地利。他們的社會地位本來就不錯,收入很高,向上的動力更足,如果再加上一個洋碩士、洋博士的學位,在同事、朋友面前會更加有面子,交往時更有優(yōu)勢,升遷時籌碼更硬。說到底,買假洋學歷無非是為了顯擺、充門面,滿足虛榮心,錢鐘書先生在《圍城》中有一段妙談:“這一張文憑,仿佛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蓋起來。”話雖說得刻薄一些,但也大體不差。二是投機心理作怪。平心而論,那些高管們是真想拿洋文憑,但又不想下工夫,不愿搭時間,不想犧牲腦細胞,就一門子心思光想走捷徑,鉆空子,于是,一接到無需上課、也不用參加考試或論文答辯,便能獲得美國碩士或博士學位證書的電話,正中下懷,大喜過望,便急不可待地發(fā)款、聯(lián)系、自愿上鉤,奮不顧身,高呼“向我開炮!”世有投機取巧高管的殷殷期望,而后才有賣野雞文憑的頻頻得手,這才是大批高管上當受騙的癥結(jié)所在。三是法制意識淡薄。買假固是上當受騙,其情可憫;而明知是假卻故意買假,并用于不當目的,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違法之舉。
時下,法律雖然還沒有明文規(guī)定買假文憑犯法,但公然購買假文憑,與制售假文憑者密切配合(且不說勾結(jié)),至少要受到輿論譴責,是不光彩的表現(xiàn),肯定也是法制意識淡薄的表現(xiàn),特別是作為社會精英人物的高管。小說《圍城》里,方鴻漸花了30美元買了一本子虛烏有的克萊登大學文憑,成為人們笑柄;“打工皇帝”唐駿弄了一本美國“野雞大學”西太平洋大學博士學位證書,結(jié)果被批得灰頭土臉。如今又有200多位企業(yè)高管花高價買了洋野雞文憑被曝光,花了冤枉錢還沒人同情,受到輿論冷嘲熱諷??梢钥隙?,買野雞文憑之路會越走越窄,早晚會變成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關于文憑,高爾基說過:“雖然一張紙代替不了知識,但這張紙的確可以成為您進步的階梯”。而假文憑就好像腐朽的階梯,弄不好就會把你摔得頭破血流,所以,君子愛文憑,要取之有道,否則,瞞天過海,自欺欺人,早晚會丟人現(xiàn)眼甚至身敗名裂。昔日風頭無二如今風光不再的唐駿,就是現(xiàn)成的最好例子?!?/p>
圖:陸華 編輯:盧勁杉 lusiping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