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聶剛
與智利國營銅業(yè)
圍爐論道——山東方圓公司技術負責人與智利Codelco專家對話側記
Technical Directors of Fineland with Experts of Codelco on the Road
□文/聶剛
今年8月底,智利國營銅業(yè)公司(Codelco)組織的專家考察團一行,再次來到東營。行程早就定了,然而因為種種原因,一拖再拖,終于兩個月后成行。Claudio·Queirolo,Aquiles·Veas,Patricio·Peralta三位實踐型技術專家,從地球的另一端趕來了。他們此行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與方圓的同行們坐下來,好好聊一下彼此在多年生產實踐中感悟出來、積累下來的“銅理銅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Codelco公司是世界銅業(yè)的“一哥”,歷史悠久,規(guī)模龐大,技術先進,是全球銅業(yè)學習的榜樣,前進的標桿。而方圓集團滿打滿算僅有十三歲,年處理五十萬噸礦料的規(guī)模,在他們看來恐怕算不上太大的企業(yè)。然而他們來了,如此地虛心,放下身架,不遠萬里而來,總是有原因的。
會議室里,方圓公司的決策者以最高規(guī)格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集團公司董事長崔志祥,集團首席專家申殿邦,總工程師、生產總廠廠長李維群,副總經理王智,技術中心主任邊瑞民等魚貫而入,悉數出席。
地域文化的不同和語言障礙在交流中的阻礙好像被降到了最低,大家對彼此的心情都非常了解,希望對方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心情都非常迫切。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交流范圍很明確,主要集中在對各自銅冶煉流程及指標的對比上。特尼恩特爐,底吹熔煉爐,從不同角度來看,這兩種世界領先工藝的優(yōu)勢都非常明顯,但又都還有繼續(xù)提高、進步的空間。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因而成為可能。與此同時,對相關工藝如冶煉煙氣中余熱的利用情況,冶煉煙氣制酸情況,以及火法精煉情況等進行了交流探討。
會談伊始,智利專家們就非常謙虛地表示,此行旨在了解和學習先進的方圓底吹工藝,以便為其現有冶煉工藝的改造升級做好充分準備。
作為“世界第四代煉銅新工藝”的代表,氧氣底吹熔煉多金屬捕集技術的優(yōu)勢,在方圓公司獲得了最集中、最明顯的體現。方圓人切身感受到了這項工藝的先進性,但是他們不想“小氣的”據為己有——在一定程度上講,任何先進工藝都是人類文明的成果,都應當用于進一步推動全人類的福祉。方圓人希望更多的同行能夠采用這一工藝。
方圓人先是盡心盡力地探索和嘗試,終于使這項工藝趨于完善;現在,他們又再盡心盡力地鼓吹和宣傳,希望大家都能使用這項工藝。在他們看來,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他們對于這項在他們手中艱難誕生,并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工藝技術充滿了信心。因此,崔志祥董事長經常自信滿懷地說:“誰要是用了這項工藝后覺得不如其他工藝,損失了算我的!”因此,在介紹底吹工藝的技術優(yōu)勢時,就非常詳細具體,富有鼓動性。
底吹爐的第一大優(yōu)勢,是對礦料的適應性強。其他冶煉工藝不能處理的復雜、低品位礦,方圓能很好地處理,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提高了原料的保障程度。礦料混合后含水份6%~8%,不需經過磨碎、干燥等工序便可直接入爐熔煉,省去大量成本。
優(yōu)勢之二是安全、環(huán)保、操作簡單。方圓的專家曾參觀過智利的丘基卡馬塔冶煉廠和超達公司冶煉廠。與他們相比,方圓在煙氣、粉塵和噪聲控制方面做得更好。安全方面,底吹爐不易產生“泡沫渣”。4月份在Codelco公司考察時,他們仍時刻擔心會產生Fe3O4泡沫渣,造成安全事故。其實,方圓在試生產階段也擔心產生“泡沫渣”,冰銅品位控制在40%~45%,并在加料口備有碎煤,以備不時之需。但隨著生產實踐的深入,冰銅品位提高到60%~65%,Fe/SiO2高達1.8~2.0時,都未產生“泡沫渣”。是底吹工藝本身決定了不易產生泡沫渣——“底吹”吹的是冰銅層,而且攪動劇烈,不像側吹、頂吹工藝在吹渣層。所以,熔體中總有FeS存在,也就不會產生過量的Fe3O4,乃至產生“泡沫渣”。目前,方圓的熔煉渣含銅保持在2%~3%。底吹熔煉技術工藝操作簡單易行,自動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優(yōu)勢之三是熔煉強度高、能耗低,爐體及氧槍壽命長。頂吹、側吹都是吹渣層或者是混有冰銅的渣層,而底吹則完全吹冰銅層。由于冰銅的流動性比渣子要好約100倍,所以底吹爐內熔體的流體力學狀態(tài)要優(yōu)越得多。方圓的專家計算過代表熔體流動狀態(tài)、傳質傳熱系數的雷諾數、修正的弗勞德準數、努歇爾準數等參數,都遠遠高于其他熔煉技術。據方圓公司2010年生產統(tǒng)計,從精礦到粗銅能耗僅為4 751.8MJ/t(包括制氧能耗)。底吹生產控制較高的氧濃氧壓,氧濃控制在70%~75%,氧槍壓力0.5~0.65Mpa。按理說,高氧壓氧濃勢必造成能耗較高,但他們曾經計算過不同氧濃氧壓下能耗的比較,分別是氧濃40%、壓力0.2MPa和氧濃75%、壓力0.6 MPa,然后計算離爐煙氣帶走的熱量。經計算發(fā)現40%氧濃時,離爐煙氣量較大,帶走熱量多;75%的氧濃比40%氧濃能耗更低。熔煉區(qū)域集中在熔體中部,而且攪動劇烈,所以不會導致局部溫度太高,從而延長了爐襯及氧槍壽命。方圓自主研發(fā)的特殊結構氧槍使用壽命可長達720天。
與熔煉工藝相配套的余熱鍋爐,是一個讓智利朋友頭痛的環(huán)節(jié)。Codelco冶煉廠上升煙道與爐體煙道口的連接部位漏風率太大,熱利用效率太低。在進入余熱鍋爐時,煙氣量高達130 000m3/h,而溫度僅有680℃。山東方圓公司余熱鍋爐入口處煙氣溫度則達到900℃,漏風率僅為30%~50%,所以熱利用率非常高。智利專家對山東方圓的余熱鍋爐系統(tǒng)有很大的興趣,詳細詢問了相關細節(jié)。該套鍋爐系統(tǒng)是山東方圓自己設計制造的,方圓公司的負責人表示,如果智利朋友愿意,方圓愿全力協(xié)助他們進行改造。
與余熱鍋爐緊密相關的就是煙氣制酸系統(tǒng)。由于漏風率太大,Codelco的熔煉煙氣在經過余熱鍋爐、電收塵之后,SO2濃度從20%降到了10%,與轉爐煙氣混合后就更低,對轉化吸收工段造成了很大影響。而且熔煉爐、轉爐煙氣連接部位也不理想,給煙氣輸送帶來了很多麻煩。在參觀了山東方圓的煙氣制酸工藝現場后,Codelco專家感慨萬千——總吸收率達99.99%,轉化率達99.86%,尾氣排放小于50PPm,年產40萬噸工業(yè)硫酸。
山東方圓公司不斷致力于科技創(chuàng)新,最近新上了自主研發(fā)的“污酸熱風濃縮”項目。該工藝利用制酸過程中SO3冷卻器的熱風對污酸進行濃縮處理,簡化了污酸處理流程,投資成本低,且避免了先硫化除砷及重金屬的Na2SO4、NaHSO4結晶問題。采用“熱風濃縮”工藝處理冶煉煙氣制酸產生的污酸,尤其對含As、F、Cl等較高的污酸是一項全新的工藝技術,屬污酸處理的集成創(chuàng)新工藝,該技術是冶煉污酸處理領域的一項技術性突破。在煙氣制酸工藝上,所取得的成績讓智利來的專家頷首致敬。
參觀山東方圓的精煉車間時,智利朋友們驚奇于現場作業(yè)條件之好,幾乎看不到一點黑煙,他們連聲詢問這是怎么做到的,他們的精煉爐在作業(yè)時經常冒出大量黑煙。其實,主要原因在于還原劑的選擇——他們用重油,而方圓用的則是固態(tài)炭質還原劑,并配入其他活性劑。這是中國國內才生產的,如果他們想采用,這也是一個合作點。
通過交流了解,方圓的專家認為,Codelco下屬Salvador冶煉廠存在的問題和丘基卡馬塔冶煉廠、超達公司差不多。根據方圓的生產經驗,對Salvador冶煉廠的改造、升級,方圓的專家提出了一攬子建議,其核心就是基于底吹爐的各項工藝優(yōu)勢及其生產實踐中的經濟技術指標,方圓的冶煉專家建議智利朋友將其特尼恩特爐進行適當改造,把特尼恩特爐改造成底吹爐。此舉在工程和工藝上均簡便易行,而且在若干改造方案中,屬于投資最省,性價比最高的一種。用底吹熔煉技術來改進提升特尼恩特工藝,這是一項令人值得期待的、具有歷史意義的行動。底吹爐的熔煉強度如此之高,的確讓人振奮。方圓的專家稱:據保守估計,在原爐體上進行改造后,其產能能夠擴大一倍。
智利專家的心中是否涌起了“后生可畏”的感嘆,不得而知,可從與會專家們的歡聲笑語、先是疑慮,后是釋然的表情變化中就可以看出此次交流活動的真切意義。
作為國內外唯一成熟的“氧氣底吹熔煉多金屬捕集技術”工程研發(fā)與示范基地,方圓的同行們非常愿意幫助他們進行改造。他們說,方圓不僅有此愿望,也有此實力。方圓集團新近成立的技術服務公司,專門從事底吹爐、轉爐、精煉爐、制酸、電解、余熱利用、稀貴稀散金屬綜合提取與利用等冶煉領域的技術推廣工作。目前已成功開展了10多項技術服務,得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技術服務的合作方式靈活多樣,可以是部分工序的工程設計、技術指導及人員培訓,也可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利益分享的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可以直接付款,也可根據改造前后節(jié)約能源的利益分享,還可以通過原料替代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