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維宗
(417600湖南省新化縣教育局)
在幾次聯(lián)賽中,我看到了一個叫陳伯玲的名字,而且是新化人。讀其聯(lián)語,比較老到,我想,可能是個和我差不多的老頭子,一定要找到他。然而,在130多萬人口的大縣中,找他談何容易。
前年年底的一天,我在萸江詩社講完課,剛出教室,突然聽到有人叫我:“肖老師,我找得好苦!”我回頭一看,是個二十多歲的男青年,個子單瘦,面色靦腆。他說:“我叫陳伯玲。不久前從報上讀了您的《聯(lián)情遙寄三門峽》,知道您想在咱縣成立楹聯(lián)學會,不知現(xiàn)在情況怎樣?”我告訴他,正在籌備中,歡迎參加,他欣然答應。我當即念了一聯(lián):
想是同齡,堪稱伯仲;
驚為兩輩,初見玲瓏。
小陳是離縣城一百余里大山里的人,曾在外面打工,現(xiàn)已回鄉(xiāng)。不久,他寫信給我寄來了兩副對聯(lián):
無深交不敢高吟,雖慕得書中玉質(zhì),云里鴻名,湖海十年歸,雪后早思程府立;
有際遇當圖大醉,試邀來梅嶺清風,資江曉月,情懷千里寄,樽前且待后生狂。
梅嶺寄清幽,數(shù)十年筆墨情懷,楹柱金聲傳九域;
資江流浩蕩,幾千里風云抱負,聯(lián)壇老驥領三湘。
對聯(lián)雖然對我夸獎過分,但顯示他厚實的功底和諳熟的筆觸。今年三月的一天。小陳來拜訪我,還帶了一桶家釀水酒。我給他酒錢,他不要;邀他上縣城做事,他說暫時不可能。我便寫了一首小詩給他:
刊報幾回讀姓名,
鐵鞋踏破覓行蹤。
有緣天意許相見,
無奈生涯阻不通。
千仞熊山云渺渺,
一壇家釀味濃濃,
何須立雪程門外,
深淺畫眉入時空。
我告訴他,新化縣楹聯(lián)學會即將成立,希望他一定參加慶典。我還拿出我為慶典寫的三副百字聯(lián)的初稿向他征求意見,他卻不吱聲。
4月24日我縣楹聯(lián)學會成立,可小陳因事沒到,給我發(fā)來了兩副對聯(lián):
一副祝賀楹聯(lián)學會成立:古邑正盈春,看千里風光,又豈止龍宮瑰麗、鵲界雄奇?翰墨酣時醉物華,此和諧治世,恰好遣流觴逸興,倚馬才情。資水硯池磨,是舉聯(lián)旌昭大雅;人文何以盛?允兩行神韻,當傳承蜀宋淵源,清民氣象;筆花妙處開襟抱,那爽暢吟懷,欣然同俊杰知音,耆英碩學。梅山楹柱煥,弘揚國粹奮前程。
一副祝賀我當選為會長:
抱負惟謀事業(yè),情懷豈慮名聲?奮志云端萬里途,始于足下;
聯(lián)花綴放春光,古邑新開氣象,擎旗筆底千秋韻,咸仰先生。
兩副對聯(lián)都洋洋大氣,情真意切,表現(xiàn)了他對學會及我的期望和鼓勵。他還特轉(zhuǎn)寄來賀曉寧的兩副賀聯(lián):
盛世好春光,鵲舞龍吟,鶯飛草長,更喜筆花溢彩,翰墨流芳,把酒莫空談,且邀來三湘騷客,四海才人,共話聯(lián)壇千古事。
江山多畫意,塔懸麗日,橋臥清波,俱兼資水風流,梅山底蘊,倚欄渾忘卻,尤釋了眉宇愁云,心中塊壘,長留楹柱兩行文。
盛世聚群英,喜聯(lián)幟初開,古邑梅山添異彩;
丹心揚國粹,看人文并茂,吟懷雅興著風流。
我覺得小賀的對聯(lián)也不錯。通過聯(lián)系,賀和小陳是同鄉(xiāng),還只30余歲,在廣東打工。我真喜出望外,想讓他成為我會會員。不久,小陳轉(zhuǎn)來小賀的一副思鄉(xiāng)聯(lián):
殘夢醒三更,惟窗外蛙鼓蟲鳴,月涼似水;
家山離萬里,看眼前云遮霧掩,思涌如潮。
此聯(lián)頗有詩情畫意,可見小賀思鄉(xiāng)之切。于是,我托小陳代寄去一副對聯(lián):
何日赴南陲,思君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幾時歸故土,和我同居聯(lián)社舉聯(lián)旗。
小陳很快又轉(zhuǎn)寄來賀的一副對聯(lián):
數(shù)十年立德修身,昨日杏壇,而今聯(lián)苑,桃李滿門庭,公自謙和扶后學;
幾千里窮途落魄,雖為七尺,未著一言,文章聊感慨,我于素昧拜先生。兩天后的黃昏,我打開電腦,讀到小賀的答聯(lián),足見其謙虛好學之懷。我多么想要小賀也參加楹聯(lián)學會,立即又寄去了一聯(lián):
薄暮讀珠璣,顏未識,心已通,甚喜聯(lián)壇多后秀;
明朝鋪錦繡,路雖遠,情難盡,尚思粵海訪新人。
小賀同意加入了楹聯(lián)學會,使我會又增添了一員年富力強的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