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老年人個人偏好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2011-11-21 01:16:04馮海英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四川南充637002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1年18期
關鍵詞:助人性愛總分

馮海英 (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2)

老年人個人偏好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馮海英 (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2)

目的 探討老年人個人偏好與心理健康的關系。方法 采用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和癥狀自評量表對南充市74名老年人進行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 ①不同性別的老年人在成就、謙卑、助人傾向上差異顯著。②不同年齡段老年人的自主、變異傾向差異顯著。③老年人親和、堅毅、自主、性愛傾向與心理健康顯著相關。結(jié)論 男性老年人更傾向成就,而女性老年人更謙卑和助人;低齡老年人更自主,而中齡老年人更傾向變異;親和、堅毅、自主和性愛傾向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但個人偏好水平不會帶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變化。

老年人;個人偏好;心理健康

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zhì)量。個人偏好也叫個人嗜好、愛好,是指個人心理或行為中的鮮明傾向性,是個性的基本表征和重要內(nèi)涵,屬于個人的自主行為選擇,被定位于私人生活領域〔1〕。研究表明,參加愿望性活動可促進心理健康〔2,3〕。本文試圖從個人偏好方面探尋老年人心理調(diào)適的積極對策。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對南充市的老年人進行分層隨機抽樣調(diào)查,包括不同文化、經(jīng)濟背景的離退休干部、工人、農(nóng)民、居民及福利院老人。發(fā)放問卷100份,回收問卷89份,其中有效問卷74份。男性37人,年齡56~85歲;女性37人,年齡范圍55~92歲,平均(67.27±9.51)歲。

1.2 研究工具 SCL-90量表,包括90個條目,含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9個因子。癥狀嚴重程度采用四級評分,分值越高表明個體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4〕。

個人偏好采用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EPPS),是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Edwards AL)根據(jù)默里(Murry HA)提出的15種需要為理論基礎編制的,這15種人類需要是:成就、順從、秩序、表現(xiàn)、自主、親和、省察、求助、支配、謙卑、助人、變異、堅毅、性愛和攻擊,被認為是第一個評估人類各種需要的自陳人格量

表。整個測驗共有225對敘述組成的題目,每題包括兩個第一人稱的陳述句,要求被試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從兩個中選圈一個。全量表的題目平均分配測量15種需要,成為15個分量表,另外還有15個重復題目,用以檢查反應的一致性,這個分量表叫穩(wěn)定性量表。施測后,按要求計算出原始分,再根據(jù)常模標示出被試各種需要的百分等級,百分等級越高該項需要水平越高。我國對該量表做了抽樣修訂,獲得的分半信度為0.881 2,正常成人穩(wěn)定性分量表的平均得分為3.650,其相同內(nèi)容因素的相關為0.557 5。該研究穩(wěn)定性分量表的平均得分為3.681。

1.3 施測程序 由于被試的特殊性,采用一對一施測,主試問,被試答,主試記錄。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jié)果

2.1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基本情況 74名老年人中SCL-90>1,即有輕度心理問題者23人,占總?cè)藬?shù)31.08%(23/74);SCL-90>2,即有中度以上心理問題者2人,占總?cè)藬?shù)2.70%。排序在前五位的心理問題是強迫(45.95%)、抑郁(36.49%)、軀體化(36.49%)、焦慮(31.08%)和人際敏感(27.02%)。男性心理健康得分(M=0.77,SD=0.59)與女性心理健康得分(M=0.73,SD=0.50)無顯著差異(t=0.30,P >0.05)。

2.2 不同性別、年齡老年人個人偏好的比較 對不同性別、年齡老年人15種個人偏好得分分別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jié)果見表1。70歲以下老年人在自主傾向上的得分高于70歲以上老年人(P<0.05),而前者在變異傾向上的得分卻低于后者(P<0.05);男性老年人在成就傾向上的得分高于女性(P<0.05),而男性謙卑、助人傾向上得分低于女性(P<0.05)。

表1 不同身份老年人個人偏好比較(±s)

表1 不同身份老年人個人偏好比較(±s)

指標 70歲以下(n=41) 70歲以上(n=33) t值 P值 男(n=37) 女(n=37) t值 P值成就 66.38±27.89 62.31±24.38 0.643 0.341 70.97±26.17 58.59±25.64 2.055 0.044順從 72.22±22.01 67.31±26.80 0.860 0.393 67.92±23.19 72.68±24.76 0.853 0.397秩序 71.93±30.05 67.38±27.00 0.662 0.510 67.27±32.04 73.03±25.25 0.858 0.394表現(xiàn) 68.31±28.83 72.76±26.43 0.663 0.506 76.35±27.30 63.76±27.25 1.986 0.051自主 57.73±25.44 44.59±25.85 2.150 0.034 57.24±27.16 47.92±24.76 1.543 0.127親和 64.16±27.46 64.00±26.22 0.024 0.981 61.16±26.34 67.03±27.30 0.940 0.350省察 51.84±27.89 50.55±27.97 0.194 0.846 47.41±27.10 55.27±28.18 1.224 0.225求助 54.64±25.03 58.62±29.01 0.627 0.530 55.38±26.07 57.03±27.33 0.265 0.791支配 64.51±30.60 60.10±24.56 0.652 0.517 67.08±27.43 58.49±28.87 1.313 0.193謙卑 60.27±26.15 57.28±26.36 0.479 0.634 52.62±26.04 65.57±24.83 2.189 0.032助人 59.16±28.11 60.03±26.03 0.135 0.893 52.49±26.48 66.51±26.29 2.189 0.025變異 40.80±32.23 58.69±26.45 2.495 0.015 43.70±29.92 51.92±32.26 1.136 0.260堅毅 60.82±25.88 64.76±22.53 0.671 0.504 63.38±22.75 61.35±26.48 0.353 0.725性愛 44.29±35.29 58.90±36.97 1.706 0.092 52.38±38.10 47.65±35.02 0.556 0.580攻擊 38.69±43.23 64.89±98.06 1.575 0.120 50.05±74.18 47.87±67.77 0.133 0.895

2.3 不同個人偏好水平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差異 為了進一步考察個人偏好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將個人偏好進行再編碼,以個人偏好總分的平均數(shù)(890分)為標準,將高于平均數(shù)者設定為“高個人偏好水平”,將低于平均數(shù)者設定為“低個人偏好水平”,同時以個人偏好水平為分類變量,分別以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精神病性、癥狀總分為因變量進行平均數(shù)差異檢驗。見表2。不同偏好水平的老年人心理健康各維度及總分差異不顯著。

2.4 老年人個人偏好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分析 老年人個人偏好中順從、秩序、表現(xiàn)、親和、支配、助人、堅毅與心理健康各維度及總分呈負相關(除表現(xiàn)與敵對、偏執(zhí),支配與焦慮外),其中親和、堅毅與心理健康總分呈顯著負相關,順從、秩序與敵對、精神病性呈顯著負相關,助人與敵對、偏執(zhí)呈顯著負相關,而自主、求助、謙卑、變異、性愛、攻擊與心理健康各維度及總分呈正相關,其中自主、性愛與心理健康總分呈顯著正相關,謙卑與強迫、抑郁呈顯著正相關,變異、攻擊與敵對呈顯著正相關。見表3。

表2 不同個人偏好水平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比較(±s)

表2 不同個人偏好水平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比較(±s)

指標 低水平組(n=32) 高水平組(n=42) t值 P值軀體化0.72±.62 0.88±0.76 1.030 0.306強迫 0.93±0.69 1.02±0.57 0.593 0.555人際敏感 0.70±0.60 0.68±0.52 0.134 0.894抑郁 0.82±0.72 0.82±0.68 0.043 0.966焦慮 0.72±0.68 0.71±0.51 0.100 0.920敵意 0.57±0.62 0.71±0.69 0.933 0.354恐怖 0.56±0.64 0.69±0.61 0.840 0.404精神病性 0.60±0.53 0.66±0.48 0.431 0.668癥狀總分65.29±51.12 70.13±47.10 0.417 0.678

表3 老年人個人偏好與心理健康的關系(γ)

3 討論

3.1 性別、年齡對老年人個人偏好與心理健康的影響 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男性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得分高于女性,這與邢華燕〔5〕的研究結(jié)論一致。與已有研究結(jié)果比較〔6〕,老年人有輕度心理問題的檢出率較高,但有中度以上心理問題的檢出率較低。這可能是因為經(jīng)濟水平偏低致使老人生存條件、就醫(yī)條件受限和老年人心理衛(wèi)生保健意識差所致。研究結(jié)果表明,男性老年人在成就傾向上的得分高于女性;而女性老年人在謙卑、助人傾向上的得分高于男性。這可能是由于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倡導男性氣質(zhì),要求男性追求物質(zhì)成就、尊敬強大、鼓勵競爭并超越;而女性崇尚服務,關心非物質(zhì)的生活質(zhì)量,照顧兒童和弱小,所以男性追求成就,女性被動、順從、具有同情心,樂于助人。研究結(jié)果還指出,70歲以下老年人在自主傾向上的得分高于70歲以上老年人,而70歲以上老年人在變異傾向上的得分高于70歲以下老年人。低齡老年人一方面身心機能尚好,老當益壯,還能向子女提供幫助,在家庭中的地位依舊;另一方面又處于身心機能衰退,社會功能、社會地位逐漸喪失的時期,所以低齡老年人表現(xiàn)得更獨立,不受約束和強制,沖動地自由行事。中齡老年人已渡過適應期,心情隨之平靜而滿足〔7〕,俗語說“人活七十古來稀”,過七十歲后無欲無求,心胸開闊而豁達,顯得更理性、愛思索、有條理地分析概括問題。

3.2 老年人個人偏好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老年人順從、秩序、表現(xiàn)、親和、支配、助人、堅毅傾向與心理健康各維度及總分呈負相關,說明這些傾向性有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而親和、堅毅傾向與心理健康總分呈顯著負相關,這進一步表明親和、堅毅傾向更有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Marshall的研究發(fā)現(xiàn)低宜人性不易于身心健康。羅杰斯認為一個人關懷需要的滿足首先是給別人關懷需要,然后自己的關懷需要才能得到滿足,關懷需要的滿足能增進心理健康。老年人喪失了體力、健康和工作,還要喪失配偶、親戚和朋友,身心和社會的適應對老年人來說是一個困難乃至痛苦的過程,意味著老年人要經(jīng)歷各種考驗和挑戰(zhàn),所以必須堅強,用努力行動克服抑郁、焦慮等心理障礙,保持精神愉快。羅洛·梅也認為,人的存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礎,而人“在世界中的存在”始終都有意志活動參與。持續(xù)活動理論認為,老年人享有愉快生活的基本原則是保持與社會接觸,在活動中避免失落與孤獨的負性情緒,所以建議各社區(qū)要根據(jù)老年人的活動能力開展豐富的活動,號召老年人做能做的事,做喜歡的事,用活動取代靜態(tài),在活動中感受生命活力,轉(zhuǎn)移對消極情緒的注意力,體驗成就感,釋放心理壓力。

本研究還指出,自主、求助、謙卑、變異、性愛、攻擊傾向與心理健康各維度及總分呈正相關,表明這些傾向會降低心理健康水平;而自主、性愛傾向與心理健康總分呈顯著正相關,這表明自主、性愛傾向意味著更低的心理健康水平。羅洛·梅認為個人主義包括健康的個人主義和不健康的個人主義,健康的個人主義鼓勵獨立、自主〔8〕,西方許多心理學家都重視自主的價值。老年人過分傾向自主,忽視合作,這是不健康個人主義的表現(xiàn),羅洛·梅認為不健康的個人主義減少了人們在需要支持和幫助的情況下尋求幫助的可能性,使“每一個人都成為其鄰居的潛在敵人……從而造成了許多人際間的敵意和仇恨,并增加了人們的焦慮和相互的疏遠”〔8〕。這種不健康的個人主義與我們的集體主義文化相悖。加之這一代年輕人出生于七十年代左右,成長于改革開放后,他們獨立自主且個性鮮明,老年人傾向自主必然導致代際矛盾,影響家庭對老年人的支持,從而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9〕。關于性愛傾向有損老年人心理健康這一結(jié)果可能與我國傳統(tǒng)文化性禁忌的習俗有關,老年人沉溺于性愛會招致伴侶的唾棄,周圍人不容,隨之而來的是壓抑、焦慮、敵對等心理問題,甚至導致軀體疾病。關于老年人性愛的報道在國內(nèi)少見,國外一些文章報道,一些老年人對性生活質(zhì)量不滿意而影響生存質(zhì)量〔10〕。此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個人偏好水平的高低不會引起心理健康水平的變化,這與奧爾波特的觀點一致,奧爾波特認為個人偏好屬于次要特質(zhì),其概括性、一致性差,影響范圍狹窄〔11〕。一個人偏好什么會影響心理健康,但偏好程度、廣度不會給心理健康帶來太大變化。但榮格認為個體潛意識中的“情結(jié)”就是沉溺不能自拔,像上了癮?!扒榻Y(jié)”是人活動和靈感的源泉,也成為人調(diào)節(jié)機制的障礙,占用人大量的心理能量,干擾人的正?;顒?,妨礙心理的正常發(fā)展〔12〕。這個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查明。

1 程立濤.個人偏好與社會公德〔J〕.道德與文明,2007;5:64-6.

2 郭晉武.老年人閑暇活動與健康〔J〕.中國老年學雜志,1995;15(3):130-2.

3 許淑蓮.老年人活動與生活質(zhì)量及自覺幸福度關系初探〔J〕.中國老年學雜志,1994;14(6):322-4.

4 汪向東,王希林,馬 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增刊:31-5,109-15.

5 邢華燕.河南農(nóng)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5;25(5):506-7.

6 王玲鳳,傅根躍.農(nóng)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的調(diào)查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3;11(2):128-9.

7 李德明,陳天勇,吳振云,等.城市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狀況及其增齡變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6;26(10):1314-6.

8 Ryckman RM,著.高峰強,譯.人格理論〔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265.

9 李淑杏.家庭情感支持對社區(qū)老年人認知障礙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13):1868-9.

10 Pustoen T,Moum T,Wiklund I,et al.Quality of life in newly diagnosed cancer patients〔J〕.J Adu Nurs,1999;29:490-8.

11 黃希庭.人格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95.

12 鄭 雪.人格心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116.

R592

A

1005-9202(2011)18-3579-03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資助(CJF09005)

馮海英(1964-),女,副教授,主要從事人格心理學研究。

〔2011-01-15收稿 2011-03-24修回〕

(編輯 徐 杰)

猜你喜歡
助人性愛總分
長期缺性愛 乳房很受傷
中年性愛莫“執(zhí)著”
第59屆IMO團體總分前十名的代表隊及總分
助人無需等待
助人為“樂”
助人為樂
一年級語文上冊總復習(一)
一年級下冊期末考試
一年級下冊期末復習題
助人誰樂
小說月刊(2014年11期)2014-04-18 14:12:28
青田县| 甘洛县| 巴马| 新和县| 宁乡县| 齐河县| 根河市| 高唐县| 沿河| 汽车| 肇州县| 长沙县| 比如县| 乌兰县| 宁晋县| 会昌县| 田东县| 永春县| 六安市| 光泽县| 射阳县| 龙口市| 苏州市| 平乡县| 九寨沟县| 三穗县| 习水县| 上栗县| 宜兰县| 衡阳市| 武强县| 桂平市| 澎湖县| 邵武市| 万山特区| 遂昌县| 永城市| 石棉县| 改则县| 宾阳县| 上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