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
在偌大的上海汽車會展中心,一品苑茶趣占據(jù)了并不算大的一個攤位。熱鬧的臺商廟會人流如織,任何一個窄小的過道都變得擁擠不堪。然而在這些穿行不息的人群中,一品苑茶趣的創(chuàng)始人何捷身著一身布衣,悠閑地坐著。間或有好奇的游人停下腳步觀摩他精致的茶具,何捷也就順手斟一杯茶,匆匆的時間頓時變得閑散適意起來。
在沒做茶葉生意之前,何捷曾鉆研過投資理財,和大多數(shù)關注宏觀經(jīng)濟的男性一樣,他深信只有經(jīng)濟的發(fā)達才能為文化的發(fā)展保駕護航,同時他也對國內(nèi)外經(jīng)濟局勢作出適當?shù)姆治龊皖A測。在大陸的幾次旅行讓何捷看到了大陸未來不可估量的發(fā)展前景。2003年,他帶著家室定居上海,2005年,何捷開始萌生在上海開一家店的想法,他希望那家店是悠閑的、不市儈的。思來想去,何捷決定操起自己的興趣,很巧,這也是他妻子的興趣所在。對于何捷來說,茶飲是他在臺灣就已經(jīng)習慣的一種生活方式,他想繼續(xù)這種生活方式,在大陸以茶會友。于是,“一品苑茶趣”誕生了。
何捷的一品苑茶趣開在閘北的大寧國際茶城,很多朋友都勸他在繁華地段開個門面,他想了想,拈手算了算可以付得起的租金,以管理方便的理由依然決定開在茶城中。在他的印象里,品茶本身就不該作為一個以之賺錢的生意。他的店鋪里大大地掛了個“茶趣”的筆墨字,平常時間就由何捷的妻子,也是一品苑的女主人周旋打點,她從小生在臺灣新竹——東方美人茶的故鄉(xiāng)。如今,何捷帶著他的妻子把臺灣茶帶到大陸,在裝飾古鄉(xiāng)的鋪子里,斟一壺金萱,笑著說:“有空了,來店坐坐?!?/p>
中國商人:您認為大陸現(xiàn)在的茶葉市場狀況怎樣?
何捷:只有經(jīng)濟上去了人們才會關注文化層面的東西,才會追求形而上的生活方式,這就是品味生活。因此你也能很容易發(fā)現(xiàn)國內(nèi)很多的東西都是被炒作出來的,同樣,國內(nèi)的茶葉也被炒得很離譜?,F(xiàn)在所謂好一點的茶在國內(nèi)一斤能炒到上萬元。我去年去青島做交流的時候,那里正在拍賣嶗山綠茶,100克的嶗山綠茶拍到了5萬元人民幣。雖然我們看著很吃驚,但的確會有人愿意花這個價錢去買。這種價格已經(jīng)完全背離了茶葉本身所具有的價值,有錢的人當然不會在意東西到底值不值,財富正好可以顯示自己的身份,這只能說明這些人內(nèi)在底子不厚,才需要這些虛的東西去裝飾。
中國商人:在臺灣,飲茶這樣的生活方式是否普遍?
何捷:因為臺灣的經(jīng)濟走得比大陸早一些,因此飲茶文化自然比大陸要來得普遍,可以說是“全民運動”了。早先臺灣也很窮,那時候老百姓只喝得起粗制茶,慢慢經(jīng)濟起來了,大家就會嘗試一些綠茶和紅茶。當經(jīng)濟真正發(fā)展起來以后,臺灣人卻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離不開茶了,當然這其中也包含了許多的推廣,有政府的推廣和民間推廣,如今飲茶已經(jīng)成為了臺灣人的習慣。能達到這樣普遍的程度除了經(jīng)濟發(fā)達以外,也因為臺灣土地面積小、教育普及程度高,飲茶很容易就能通過網(wǎng)絡等普及開來,成為一種風氣、一種生活、一種時尚。
中國商人:想要充分享受到茶葉的價值需要哪些注意的方面?
何捷:我認為要享用好茶必須要有三個因素。第一,當然是好茶葉本身;第二,好水;第三,好心情。平時我們常見的綠茶,它的特色是不發(fā)酵或者發(fā)酵很低,最多10%,綠茶性寒,如果把它作為生活習慣喝多了會傷胃,因此現(xiàn)在臺灣最常見的是半發(fā)酵茶,我們叫它烏龍。如今的臺灣茶幾乎可以統(tǒng)稱為烏龍茶,半發(fā)酵的烏龍茶基本是不傷胃的。
好水自然不在話下,當年我們說龍井茶要虎跑泉水來泡,但是現(xiàn)在畢竟科技發(fā)達了,好水也越來越少,水源幾乎都污染了,我們不可能喝到真正的純凈水。不同的水泡同一種茶葉,即使器具、方法、時間都沒有問題,結果也是非常不同的。我常用的是從臺灣帶來的品水罐,可以讓水凈化和處理到最適合泡茶的程度,品水罐目前也只有臺灣才有制造。
最后一條心情是廣義上理解的心情。設想一天的忙碌疲憊,到家后當你看到換了新的餐桌布,煥然一新的茶具,食欲不知不覺也就大了。因此我們常能看到精美的茶具也出于這個原因,讓人的感官享受到適意,我認為那就是“心情”。常言道,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不同的茶種所用來斟泡的器具應該是不同的,講深了就要說到器具的工藝,任何的細枝末節(jié)都決定了飲茶時的心情感受
中國商人:請為我們介紹一款臺灣的茶葉,并告訴我們怎樣進行品鑒?
何捷:最早先臺灣的茶是從福建引進的,無論是品種還是技術工藝。臺灣本土的茶也有,但是如今我們喝到的品種都是從福建引進后進行過各種改良,做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然后自成一派,品質(zhì)也更好。就拿我們的金萱烏龍茶舉例,是從福建引進,經(jīng)過二十多年在實驗室不斷的培植,讓它適合臺灣的土壤、溫度和雨水等,培育而成的一個品種。研究出品種之后又同時研究它的制作工藝,之后才定名為金萱這樣一個品種。
品嘗金萱的時候會有種獨特的淡淡奶香,這種奶香是天然的,沒有后期加入任何香料,其他茶也一樣,喝好茶都不能加入任何香料,必須是原汁原味。為什么我們喝茶稱之為“品茶”?“品”字有三個“口”,意為不能囫圇吞棗、饑不擇食。第一口要用舌尖——整個舌頭對味道最敏銳的部分去嘗試;第二口讓茶充滿整個口腔,讓茶味拉動起整個口腔的味蕾;第三口就要暢快地一口飲盡。能稱之為正宗的“臺灣茶”,必須是臺灣的品種、種植在臺灣的土地上、用臺灣的茶地管理方式、用臺灣人采摘和制作,最后還要用臺灣的包裝。只有經(jīng)過這樣一條嚴密的流程,才能稱之為“臺灣茶”,否則只能稱為“臺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