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感到身體不適時,經常會用到“上火”這個詞,比如牙痛說是“上火”,眼睛紅腫、口腔潰瘍說是“上火”,小便赤黃、大便秘結也說是“上火”……
春天自然界萬物復蘇,陽氣上升,易擾動人體肝、膽、胃、腸蓄積的內熱;加之天氣變化反復無常,易使生理功能失調,出現(xiàn)咽喉干燥疼痛、牙齦腫痛、眼睛紅赤干澀、鼻腔熱烘火辣、嘴唇干裂、口舌生瘡、食欲不振、大便干結和小便發(fā)黃等,這些癥狀常被稱為“上火”。中醫(yī)認為人體內有一種看不見的“火”,它能產生溫暖和力量,提供生命的能源。如果失去制約,火性就會浮炎于上,表現(xiàn)出病證,即“上火”。
區(qū)別“上火”類型
心火 中醫(yī)認為心是人體的主宰,心火是溫暖全身的主要熱源。如果心火過旺,便會出現(xiàn)心煩、心悸、失眠、口舌生瘡、小便赤黃等癥狀。飲食建議:蓮心10枚,泡綠茶飲用。
肝火 所謂“暴怒傷肝,五志化火”,有的人心胸狹窄、沉郁寡歡,遇事心煩易怒,從而導致肝郁氣滯、肝火上炎,表現(xiàn)為頭痛、頭暈、面紅耳赤、口苦咽干、胸悶脅疼。飲食建議:綠豆芽、黃豆芽等對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有較大益處,日常應多食用;熬胡蘿卜粥、山藥粥、菊花粥、枸杞粥食用,同樣有養(yǎng)肝作用。
胃火 由于飲食不節(jié)、嗜酒、過食肥甘辛辣,形成“食積”,生熱化火,以致胃火熾盛,癥狀為胃部灼痛、口干、口臭、腹痛、便秘、牙齦腫痛等。飲食建議:多吃有清理胃腸濕熱功效的低脂肪、高纖維素、高礦物質的食物,如新鮮的薺菜、韭菜、芹菜、菠菜、苦瓜等。
肺火 氣候驟變,身體來不及適應,或是操勞過度,引發(fā)肺火亢奮,這類情況在老年群體中較為多見,具體表現(xiàn)為呼吸氣粗、高熱煩渴、咳吐黃稠痰,甚至痰中帶血。飲食建議:蘆根20克、白茅根20克,煮水當茶喝;梨和芹菜人肺經、清肺火,常吃可補陰降火。
區(qū)分體質來“降火”
陽亢體質的人本身比較魁梧,是真正的壯實而不是虛胖,平時胃口也很好,好動、不怕冷,稍微天氣干燥、多吃點辣就容易上火。這種類型的實性上火解決起來相對簡單,可以吃點黃連清胃丸;如果是胃火的話,通一下大便;如果是肺火的話,吃點清肺熱的藥物即可。
陰虛體質的人臉色偏黃,稍微勞累一點就容易生病,去醫(yī)院檢查也查不出什么問題,比如偏瘦的女性。這種虛性上火應以補氣的藥來去火,比如補中益氣丸、人參健脾丸等,這與陽亢體質上火的用藥完全相反。
肺火盛是城市人群普遍存在的情況,這與室內取暖設備好、食物過分精細有很大關系?,F(xiàn)代人的感冒也多屬“寒包火”類型,即外邊受了寒,體內卻有火。治療“寒包火”比單純著涼要復雜一些,如果不清火,感冒就很難治好。中成藥一般選用感冒清熱沖劑或通宣理肺丸;同時配合黃連上清丸或黃連口服液,用來清內火,達到內外兼顧。
熬夜引起的上火,先要調整生活習慣,盡量合乎生理規(guī)律,保持正常作息。然后根據(jù)癥狀采取措施,如果是胃火就清胃熱,可用牛黃清胃丸、黃連上清丸,吃些清淡食物,幫助排便;如果是肺火就清肺熱,可吃銀耳蓮子羹,清熱去火。
溫馨提示
1 易上火的人一定要盡量避免過多攝入辛辣燥熱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花椒、干姜、生蒜、大蔥等。五味中苦能克辣,搭配吃些苦味的蔬菜能達到降火目的,比如苦瓜、芥菜、菠菜、油菜、芹菜等。
2 酒精本身是熱性的,如果在吃辛辣、油膩食物的同時,喝大量烈性酒,無異于“火上澆油”。一般酒精含量在30%以上的酒,都容易導致上火。
3 容易導致上火的食物還有油炸類食物和甜食,不宜多吃。
4 很多水果具有寒涼的性質,如香瓜、哈密瓜、西瓜、獼猴桃、柿子、香蕉、梨子、草莓、蘋果,飯后吃一些,有利于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