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金沙江河谷傣族族群的文化認同

2011-12-10 01:54劉祖鑫
關鍵詞:金沙江河谷傣族

劉祖鑫

(楚雄師范學院,云南 楚雄 675000)

金沙江河谷傣族族群的文化認同

劉祖鑫

(楚雄師范學院,云南 楚雄 675000)

金沙江河谷傣族遠離傣族主要聚居區(qū),傣族傳統(tǒng)的主流文化對其影響較小。由于環(huán)境封閉,居住分散,周邊少數(shù)民族對其影響較大,加之社會轉型加快,現(xiàn)代化對民族文化的沖擊,具有金沙江河谷傣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在迅速消失。因此,增強金沙江河谷傣族的民族凝聚力,強化民族文化的認同意識,培養(yǎng)民族文化的傳承人,搶救和保護傳承金沙江河谷傣族的民族文化刻不容緩。

金沙江河谷;傣族族群;文化認同

金沙江河谷傣族主要分布在麗江市永勝縣到昆明市祿勸縣近千公里的金沙江及其支流沿岸,人口約4萬人,這里山高谷深,形成了條塊分割的居住狀態(tài)。由于遠離傣族主要聚居區(qū),傣族傳統(tǒng)的主流文化對其影響較小。相反,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金沙江河谷的弱勢族群,周邊的漢族、彝族、傈僳族、苗族等少數(shù)民族對其影響較大,從生產(chǎn)生活習俗、語言、服飾都融入了許多周邊民族的文化因素。但作為一個獨立的傣族族群,幾百年來始終傳承著傣族的民族文化,堅守著民族邊界,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金沙江河谷傣族。

一、祖籍的認同

由于金沙江河谷傣族沒有文字,對于歷史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口傳歷史也只有“起祖景東”或“景東岸瓦村”等只言片語,至今沒有找到完整的遷徙古歌。華勝崗先生于一九八五年在永仁縣永興灰壩采集到兩首民歌,從中透露出一些遷徙的信息:其一是祭神歌“花豬諺”:“祭神把路上/清早起來進村莊/白天騎馬走四方/景東岸瓦的神啊/仁和本莊的神啊/太平的神啊/大壩柳樹彎的神啊/坪子村莊的神啊/計堵村莊的神啊/是好運就入大河,是丑運就下大雪/怕蟒蛇要祭神,祭到日落月亮升?!逼涠菙⑹鹿鸥琛皾h族地方落了腳”:“風吹天又陰,我們象草籽一樣隨風揚。十天和風過來,二十天和風吹過去/我們來到漢人地方,綿綿細雨草發(fā)芽,細雨綿綿草兒壯,有雨我們才生長/酒多才淌滿桌,水多才淌滿河,酒多水多是從哪里來?水多酒多是從我們蔑招拉那個地方來。”祭神歌“花豬諺”中提到的幾個地名,除“景東岸瓦”和“大壩柳樹彎”外都在永仁縣境內(nèi)。 “景東岸瓦”即現(xiàn)在思茅市的景東縣,但“岸瓦”地名不詳;“大壩柳樹彎”據(jù)考證即現(xiàn)在的南京郊區(qū),這顯然是受漢文化的影響。這首祭神歌有點像彝族的“指路經(jīng)”,雖然道出了金沙江河谷傣族的祖居地“景東岸瓦”,但卻少了遷徙的明晰路線。然而卻是金沙江河谷傣族來自景東最有力的材料。

金沙江河谷傣族的來源學界較為認同的是既有土著的傣族,也有遷徙來的傣族。“傣族為‘百越’后裔,源于‘百越’的‘濮’,自秦、漢以來,就已在金沙江河谷居住、繁衍,隋唐以后被稱為‘金齒’、‘茫蠻’、‘白夷’等。元明以后,又有部分傣族從滇南景東等地遷入金沙江河谷,與原來的土著傣族融合,繁衍成今天的金沙江河谷傣族,難怪一些傣族老人總認為,傣族‘起祖景東’,由戰(zhàn)亂遷入金沙江河谷,遷徙的路線大致是,景東——華坪——大姚——永仁——元謀——武定。”[2]

據(jù)龍志斌的調(diào)查:“對本民族有所了解的傣族老人對先輩的來源認為有四種:一是來源景東暗瓦村;二是來源景東,即今天的思茅地區(qū)景東縣;三是來源景東暗瓦大壩柳樹灣;四是來源南京應天府大壩柳樹灣。其中一、二、三種來源流傳甚廣?!保?](P159)研究金沙江的傣族,元謀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地方,龍川江是金沙江的一條重要支流,從元謀江邊匯入金沙江,在龍川江的下游是廣闊的元謀熱壩,過去這里是毒瘴之地,一般人難以在這樣的環(huán)境生存,而這樣的環(huán)境恰好是傣族的理想之地。嘉靖十四年 (公元1535年)楊升庵過元謀時就寫道:“遙見元謀縣,冢墓何壘壘。借問何人墓,官尸與吏骸。山川多瘴癘,仕宦少生還。三月春草青,元謀不可行;九月草交頭,元謀不可游。”因此,金沙江河谷的傣族,在明朝末年吾必奎叛亂前,元謀是主要的聚居地,雖然“元謀例不編丁”,不知道當時傣族的確切人口,但從現(xiàn)在留下的大量傣語地名,以及勢力較大的吾氏土司就可以想像當時傣族人口的數(shù)量。元朝統(tǒng)治者采用的是“以夷制夷”的辦法,這說明這里在元之前就有大量傣族居住,并且有一定勢力的土司頭人,因此,元朝從至元十六年 (1279年),就讓吾氏開始世襲土司,管理他的土民,到1646年吾安世終結,有據(jù)可查的13代,歷時357年。吾氏的祖籍,即是景東,這在《華竹新編》里有明確的記載,應該說是比較可信的史實。吾必奎反叛是金沙江河谷傣族的重大事件,它改變了金沙江河谷傣族的分布空間和社會結構,也改變了傣族人民富裕的生活環(huán)境,許多人不得不遷往深山峽谷,這和我們在大姚灣碧、永仁永興、武定東坡了解到當?shù)卮鲎暹w徙到該地的時間是基本一致的?!拔岜乜录痹诖鲎迦嗣裥闹辛粝铝恕疤颖軕?zhàn)亂而遷徙”的深刻記憶,而吾氏土司來源于景東的歷史記載,也是金沙江河谷傣族心理對祖籍認同的一個重要根源。

二、語言的認同

語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交際工具,人們每天都要用語言和別人交流思想、分享快樂、訴說憂愁,在長期的生產(chǎn)生活中,每一個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言,就是同一個民族也因為居住地域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方言。語言又是一個民族或族群區(qū)別于他族或我族最本質(zhì)的特征之一,但凡路上遇到講同樣語言的人,就知道是同一個民族,心理感情就會拉近了許多,因為,語言與民族、族群的社會環(huán)境、思維方式、民族心理以及宗教信仰等都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金沙江河谷傣族源于“百越”民族系統(tǒng),與分布于各地的傣族在語言方面是有著某種同源性和相似性的,但由于金沙江河谷傣族族群的封閉性,歷史上與其它地區(qū)的傣族族群交流較少,語言中與西雙版納傣族語言相同的只有20%左右、與德宏傣族語言相同的也只有30%左右。相反,由于與周圍其它少數(shù)民族交流較多,語言詞匯出現(xiàn)互借現(xiàn)象,與周圍少數(shù)民族語言相同的卻有20%左右,因而形成了金沙江河谷傣族獨特的語言。

現(xiàn)在金沙江河谷的傣族已有許多人丟失了本民族的母語,武定東坡、昆明祿勸的許多傣族村寨已沒有人會說傣語,就是在大姚灣碧和永仁永興金沙江河谷傣族居住的核心區(qū),30歲以下的年青人由于語言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變,大多已不會說傣語了,只有生活在這些地區(qū)的人們,特別是中老年人生活中還在繼續(xù)使用傣語交流,近幾年來,青壯年外出打工增多,家里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兒童,家庭教育的責任大多落在老人身上,這為兒童學習本民族的語言創(chuàng)造了較好的語言環(huán)境。

語言是一個民族或族群區(qū)別于其他民族或族群最顯著的特征,如果一個民族或族群的語言完全消失,說明這個民族或族群失去了其民族特征,被其他民族同化了。金沙江河谷的傣族,有的雖然不會說傣語了,但他們還能夠聽懂一些傣話,有較強的保留傣語的欲望,體現(xiàn)出對本民族語言的高度認同。

三、服飾的認同

服飾是一個民族最顯著的特征,人們在生活中都會穿著本民族的服裝,這是極為為正常的現(xiàn)象,對于西雙版納、德宏等地集中居住的傣族族群而言,本民族的服飾無須認同。然而,對于金沙江河谷正在散失民族外顯特征、被其他民族同化的傣族族群,服飾的認同顯得猶為重要。金沙江河谷傣族的服飾大多已經(jīng)消失,許多40歲以下的青年人就從未見過本民族的服飾,在大姚灣碧、永仁永興金沙江河谷傣族聚居的核心區(qū),20世紀80年代以前,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穿著傣族服裝還較為普遍;在21世紀初,筆者到這些地區(qū)考察,還能見到60多歲的老人穿著傣族服裝;2008年初,筆者再次到大姚灣碧的巴拉考察傣族婚禮時,驚訝的發(fā)現(xiàn)婚禮上已見不到民族服飾,看不到民族歌舞。新郎新娘知道筆者是做民族調(diào)的,就對筆者說:“我們有民族服裝,我們穿起來讓你看看?!庇谑切履锞蛽Q上了傳統(tǒng)的傣族服飾,這時筆者注意觀察人們的反應,沒有人表現(xiàn)出驚奇。當問在場的人時,他們都說“傣族服裝漂亮,只是太復雜、穿起來麻煩,雖然生活中不穿了,但每個年輕的姑娘都做好一套放在家里,怕以后不會做,失傳了?!痹诠P者考察東坡等傣族外顯特征不明顯的地區(qū)時,許多人都為失去了本民族的服飾和語言而惋惜,表現(xiàn)出恢復本民族服飾和語言的強烈愿望。

20世紀80年代中期,永仁縣萬馬永興等傣族鄉(xiāng)恢復“潑水節(jié)”,鄉(xiāng)政府從德宏傣族地區(qū)買來傣族服裝、象腳鼓、芒鑼,公職人員每人發(fā)一套傣族服裝,要求“潑水節(jié)”時穿,以體現(xiàn)傣族特色。然而,人們把它看作是表演服,沒有認同它是本民族的服裝,除“潑水節(jié)”當天下午穿外,即使是當?shù)氐拇鲎?,也沒有人再穿這種服裝。這種移植來的東西,說明人們沒有把它看作是“我們自己”的東西,缺乏群眾基礎,對它就沒有心理認同。

金沙江河谷傣族的傳統(tǒng)服飾男子顯得簡單,主要是穿藍、黑無領窄袖的對襟衣,下著大褲筒褲子,腳穿三耳草鞋,俗稱石蚌鞋,中老年人喜歡包包頭;婦女的服裝則較為復雜,年輕女子上穿緊身無鈕扣的“螞蚱衣”,下著無褶筒裙,筒裙的用料以前用火草 (山里的一種植物)織成,工藝復雜,胸掛圍腰“遮胸布”,腰系羊毛腰帶,背掛一對“荷包”,下垂3對飄帶。中年婦女則發(fā)束于頂,用青布或藍布纏頭,老年人喜歡耳朵上墜一對銀耳環(huán),喜歡戴銀手鐲。“‘螞蚱衣’多用淡紅色或淡藍色布料制成,除保留傣族緊身短袖的特色外,袖口較為寬大,袖口處還用各色花布和絲線鑲繡成不同的花紋圖案,圍腰‘遮胸布’是因螞蚱衣是無紐扣而得名,正中繡一朵大泡花 (實心八擔花),左右有四對小泡花。上以鏈系于頸,下以帶系于腰,羊毛腰帶長約2.3米、寬0.2米、多染成高粱色,兩端各有約0.3米長的穗帶,其上間有3道白色,是婦女必佩之物,以其中部將腰束緊,兩端穗帶則在身子兩側下垂。既是衣著的實用品,又具有很好的裝飾作用。荷包以絲線繡成,有雞心型和腰子型兩種,里面裝有少量鹽、茶、米、豆和一撮狗毛,縫掛于背,認為出門或上山采火草時,可以避邪,筒裙用火草布制成,青壯年多穿青藍色,老年多高粱色,下方印有空心八角花?!保?](P339)這種服飾,保留了金沙江河谷傣族的傳統(tǒng)特色,服飾的衣料、款式及穿戴均反映金沙江河谷傣族的自然特點,在金沙江河谷傣族中認同度較高。

四、對原始宗教的認同

在現(xiàn)代許多文獻的表述里,傣族是一個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民族。但是,金沙江河谷的傣族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沒有佛塔、佛爺、和尚,保留著較多的原始宗教。有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其中又以自然崇拜居多,山神、水神、河神、龍神、魚神、谷神、土主等神靈是金沙江河谷傣族普遍信仰的神靈。在與漢族的長期交往中,佛教、道教都對金沙江河谷傣族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如在灣碧鄉(xiāng)的高坪子、巴拉,春節(jié)時就有少數(shù)人到觀音巖 (一處天然巖洞,有人在那里安放了觀音像)燒香,在這兩個村寨,還刻有八卦,據(jù)說是為了鎮(zhèn)住對面的山精樹怪。20世紀中期以來,武定縣東坡傣族鄉(xiāng)的所所卡、萬則里大村、小村等地的部分傣族受到基督教的影響,村寨里蓋起了教堂,開始信仰基督教。

金沙江河谷傣族信仰的神靈沒有主次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所信仰的神靈都與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在灣碧鄉(xiāng)的高坪子、巴拉一帶,每個村寨都有山神,每一家也有自己的山神,臘月的年三十,要殺雞祭祖和祭山神,正月初一全家要去祭自家的山神,栽秧前全村要殺一頭豬集體祭山神。正月初一至十五間,要選一個屬龍日,帶上酒、肉、糯米粑,集體到水口處祭龍,并且進行疏通溝渠的活動。如遇天旱時,以村為單位,購買山羊數(shù)只,到水口的龍樹旁祭祀龍神。每隔兩三年,還要到金沙江邊祭祀水神,祈求水神保佑糧食豐收。農(nóng)歷二月初二,要組成攆火神隊,舉行“趕火神”儀式。農(nóng)歷三月初七,要祭祀魚神,過傳統(tǒng)的“窩巴節(jié)”,進行潑水狂歡,這是最具金沙江河谷傣族特色的潑水節(jié)。稻作生產(chǎn)是金沙江河谷傣族最重要的農(nóng)事生產(chǎn)活動,與其相關的祭谷神貫穿在整個稻作生產(chǎn)的過程中:撒秧祭谷神、開秧門祭谷神、關秧門祭谷神、收割祭谷神、嘗新節(jié)祭谷神。農(nóng)歷五月三十,各村寨祭土主。農(nóng)歷六月初一至二十,還要殺牛進行“報干”祭祀活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原始信仰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報干”祭祀活動已于1956年停止,“趕火神”儀式已不再舉行,就連祭水神、祭龍活動也時有中斷,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金沙江河谷傣族的原始信仰在式微,一些體現(xiàn)金沙江河谷傣族特色的文化活動已漸漸從人們的眼前消失,因此,增強金沙江河谷傣族的民族凝聚力,強化民族文化的認同意識,培養(yǎng)民族文化的傳承人,搶救和保護傳承金沙江河谷傣族的民族文化刻不容緩。

五、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認同

畏寒、喜浴、“近水而居”,這是“百越”族系居住的共性習慣,金沙江河谷傣族也繼承了這一生活習性,幾百年來,他們都選擇了金沙江河谷及其支流“近水而居”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景泰《云南圖經(jīng)志》卷四說:“黑齒白夷,居于大姚苴卻鄉(xiāng),其地下潦上霧,四時熱毒,民多于水邊構樓以居?!鼻 兑χ葜尽肪硪灰邐T映《問遇錄》說:“居近江為擺夷,樓西河浴。”康熙《祿勸縣志》卷上說:“擺夷,住普渡河沿岸一帶?!笨滴酢段涠ǜ尽肪硪灰灿涊d:“擺夷,性畏寒,喜浴?!睆倪@些史志的記載和現(xiàn)在金沙江河谷傣族的分布可以看出,盡管他們不斷受到周圍漢族和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影響,傳統(tǒng)文化中已經(jīng)滲入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因子,但他們至今沒有改變傳統(tǒng)的生活習性,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選擇有較高的認同度。

傣族是傳統(tǒng)的稻作民族,選擇“近水而居”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有利于稻作生產(chǎn),在河谷的臺地上,他們利用天然的水利條件,開墾農(nóng)田,開挖溝渠,種植稻谷,稻谷收成的豐歉直接關系到一年的生活,稻作生產(chǎn)成了傣族生產(chǎn)生活的中心工作,因此,一年中的節(jié)日、祭祀幾乎都與稻作生產(chǎn)有關。 “畏寒,喜浴”成了外族人觀察傣族而得出的一大特點。金沙江河谷長夏無冬,夏天尤為酷熱,傣族生活在這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自古就與水有割舍不掉的情緣。在過去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不發(fā)達的時代,稻谷的收成難以維持一年的生活,從江河中捕魚成了一項重要的生產(chǎn)活動。一個族群的生存領域從來沒有不變的,都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和民族間的交流而不斷變化的,族群之間的沖突,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往往會改變一個族群的地理分布和的生存空間。在金沙江河谷的傣族中,流傳著一個傣族和傈僳族爭地盤的傳說:“迤資一帶過去是傈僳族的地盤,傣族和傈僳族為爭奪地盤打過戰(zhàn),并且不分勝負。傣族就在自己的營盤邊緣的石頭上刻字作為標志,傈僳族在自己地盤邊界上釘樁掛草以此為界,后來天火燒山,傈僳族的標志被燒,指不出那里是他們的地盤,搬走了,傣族擴大了自己的地盤,從此便在昔丙、迤資一帶定居下來。”[3](P163)這是民族間的沖突在傣族人民中留下的歷史記憶,也說明傣族人民在選擇生活環(huán)境時與其他民族作出的斗爭。

金沙江河谷傣族有著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民族生態(tài)環(huán)境孕育了其獨特的民族文化,但由于遠離本民族主要聚居區(qū),分散在不同的行政區(qū)域,又受到周邊其他強勢民族的擠壓,加之社會轉型變遷的加快,民族傳統(tǒng)文化在迅速消失。因此,加強金沙江河谷傣族族群的文化認同,是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關鍵所在,也是弘揚和傳承金沙江河谷傣族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手段。

[1]孫九霞.試論族群與族群認同 [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2).

[2]劉祖鑫,楊甫旺.傣族原始宗教研究的新視點——金沙江河谷傣族的稻作與祭祀 [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1,(2).

[3]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云南省永仁縣委員會.永仁文史資料選輯:第三輯[Z].1993.

[4]楚雄彝族自治州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楚雄彝族自治州志: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Abstract:The Dais in the Jinsha River Valley are separated from the major Dai community and as a result the dominant Dai culture has not exerted much influence on them.Their clos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the quick social transformation,the influence of modernization and neighboring ethnic groups have resulted in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ir local culture.Thus,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 their cohesive force and identity,train more inheritors of their culture and protect their fine tradition.

Key words:Jinsha River Valley;Dai group;cultural identity

(責任編輯 王東昕)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Dais in the Jinsha River Valley

LIU Zu-xin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Chuxiong 675000,China)

C95

A

1672-867X(2011)01-0041-04

2010-00-00

劉祖鑫 (1963-),男,楚雄師范學院學報編輯部副編審。

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金沙江河谷傣族的族群認同與文化變遷研究”階段成果。

猜你喜歡
金沙江河谷傣族
傣族服飾文化在現(xiàn)代生活的運用
我是金沙江
恐龍河谷:鴨嘴龍遷徙記(下)
金沙江大酒店裝修項目機電工程全過程造價管理與控制探討
恐龍河谷:早安,打工王
恐龍河谷:奇妙狂歡城
恐龍河谷:拯救蛋寶寶
傣族:親水的民族
金沙江之戀
構樹與傣族傳統(tǒng)造紙的保護和開發(fā)
金乡县| 文水县| 集安市| 大石桥市| 抚松县| 台江县| 新蔡县| 鄂托克旗| 彭水| 桐乡市| 牟定县| 阿拉善盟| 桃江县| 紫阳县| 泰来县| 崇明县| 怀宁县| 资中县| 泸定县| 增城市| 沈丘县| 大悟县| 象山县| 锦州市| 扎赉特旗| 盐城市| 无极县| 永福县| 绥棱县| 会理县| 富锦市| 独山县| 通化县| 万宁市| 道真| 厦门市| 平武县| 河东区| 嘉义市| 台南县| 秦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