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靖
過去幾個月里,53°飛天茅臺的終端價格幾乎每月一換。而茅臺終端售價從300多元上漲到千元,只不過用了3年左右時間,漲幅一點不遜色于樓市。
如此瘋狂背后,究竟誰在推動茅臺漲價?
茅臺廠家被扣上“始作俑者”的帽子絕非偶然。
2010年7月,正是白酒行業(yè)傳統(tǒng)的銷售淡季,數家媒體眾口一詞的“茅臺又漲價了”的新聞,恰似一石激起千層浪。據報道,北京茅臺專賣店,53°飛天茅臺已經漲到869元,而在重慶某零售終端,53°飛天茅臺的零售價更是歷史性突破千元大關,并且都“貨源緊張,一瓶難求”。
接下來事態(tài)愈演愈烈,全國各地茅臺終端價格攀比似的一路高歌猛進。
從歷年漲價時機上看,茅臺此次淡季漲價太出人意料。然而茅臺酒相關人士卻紛紛表示“出廠價并沒變”,“不清楚終端情況?!?/p>
業(yè)內素有“二線看一線,一線看茅臺”之說,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以往茅臺出廠價上調并不頻繁。最近一次是2009年12月,53°飛天茅臺出廠價從每瓶439元提高到499元——正是這一舉動,掀起了2010年年初白酒業(yè)漲價風潮。為穩(wěn)固市場,茅臺又下達“限價令”——53°飛天茅臺終端價格不得超過730元。茅臺酒總經理袁仁國更明確表示,經銷商如擅自漲價,嚴重者甚至將被取消經銷商資格。
硝煙似乎剛剛散去,為什么短短半年之后,又出“茅臺漲價”新聞?
“成本上漲說”向來是各品牌白酒漲價的擋箭牌。然而對茅臺這樣2009年毛利率高達90.2%的企業(yè)來說,成本上漲真能自圓其說嗎?釀造一斤茅臺酒需2.4斤高粱和2.6斤小麥,按現(xiàn)在市場價格計算,5斤糧食的總價不超過6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茅臺經銷商說:“茅臺為保證價格逐年上漲,刻意制造供不應求的局面,現(xiàn)在茅臺漲價的路子就是缺貨,先讓經銷商漲價,消費者接受后再提高出廠價,造成漲價又缺貨的局面?!薄@就是白酒行業(yè)的所謂“饑餓營銷”。
中國消費者對高端白酒的價值認知,主要就體現(xiàn)在價格上,似乎“越貴越值錢”。因此近年來在高端白酒競爭中,要打擊對手拉開差距,要提升品牌,勢必漲價。
這不僅僅體現(xiàn)在茅臺、五糧液近20年來競相提價、對白酒市場領袖地位的爭奪上,茅臺還有更大的野心。
茅臺酒總經理袁仁國曾說,茅臺應該打造成為“奢侈品”。言下之意,未來茅臺賣的不是酒,是身份。畢竟在國內,XO、路易十三動輒可以賣到上萬元。茅臺瞄準的,也正是這些高端洋酒。
更何況,從長遠利益上看,2010年,53°飛天茅臺出廠價499元,此酒儲存10年即為15年年份酒,而2010年,茅臺15年年份酒出廠價為2599元。按照茅臺近年出廠價年漲近20%的漲價幅度,保守假設10年后,茅臺15年年份酒出廠價僅漲一倍,即為5198元,也就是說,2010年的茅臺儲存10年后,出廠價是2010年出廠價的10.4倍——年復合收益率高達26.4%。兩相對比,顯然,儲備陳酒更符合茅臺長遠利益。
從最現(xiàn)實的利益訴求,到品牌提升訴求,再到戰(zhàn)略訴求,茅臺的出發(fā)點無可厚非。而以往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茅臺一直將節(jié)奏控制得很好,從未招致如此之大的非議。
現(xiàn)在,問題究竟出在哪個環(huán)節(jié)?
事實上,茅臺已經意識到終端價格的異常瘋狂。2010年9月中旬,茅臺再頒“限價令”,聲明53°飛天茅臺最高售價869元,超出這個價格,就屬亂漲價。為此,茅臺制定了更嚴厲的處罰措施,甚至派出8個小組在全國各地清查。
從結果上看,此舉顯然收效甚微。2010年7月之后,終端市場上53°飛天茅臺標簽幾乎一月一換,898元、958元……直至全國各地普遍突破千元大關。
通脹帶來了一個最好的爆發(fā)契機,讓經銷商們可以盡情追逐利益最大化。
廣州一位經銷商說:“53°飛天茅臺今年的價格行情特別詭異,不僅貨源特別緊,而且價格漲幅很大?!卑蠢碚f,即便淡季異常漲價,中秋過后白酒業(yè)進入低潮,價格也會隨之下調,然而2010年中秋節(jié)后,茅臺一直處于漲勢,而且“拿一次漲一次”——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這種詭異透著游資炒作的痕跡。
相對游資,多名業(yè)內人士透露,參與“炒”茅臺的核心成員就是經銷商,“他們從廠家直接拿貨,有先天優(yōu)勢”。而廠家的“控量保價”更是被他們現(xiàn)學現(xiàn)用,一方面營造氛圍,另一方面囤酒待售,這就加劇了下游市場的供需失衡,終端價格自然上漲。
與此同時,媒體再次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有人統(tǒng)計,茅臺終端售價從300多元上漲到千元,只不過用了3年左右時間,漲幅一點不遜色于樓市,這讓許多人視之為抵抗通脹的保值品——“買房不如買茅臺”。
一位專賣店老板就說,以前消費者買茅臺多數都是到宴客或者送禮的時候才買,現(xiàn)在卻是看見53°飛天茅臺就搶購,甚至飯局上,不少老板以能拿得出53°飛天茅臺為榮——他們炫耀的不是價格高的好酒,而是炫耀能拿到貨。
短短數月,推高茅臺價格似乎已經成為一場全民參與的“游戲”。
有游戲就有贏家。
同為白酒第一梯隊的五糧液,在2010年10月8日正式推出首款醬香型白酒,定位超高端,每瓶價格超過千元。而作為第二梯隊的領軍者瀘州老窖高調推出新品白酒,價格同樣超過千元。除此之外,第二陣營的其他高端白酒也開始蓄勢發(fā)力沖高。
茅臺卻因此陷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方面高渠道利潤勢必倒逼茅臺上調出廠價,這種被迫漲價難免有些“被綁架”的味道,并且會再次將茅臺推上風口浪尖;另一方面,上調出廠價后,價格再漸次上漲傳遞到終端,又會被對手蠶食多少市場?
事實上,茅臺這兩年的業(yè)績表現(xiàn)已經讓外界大跌眼鏡。2001年~2007年,茅臺的凈利潤從3.28億元上升至28.31億元,一度在A股市場上創(chuàng)下盤中230.55元的歷史高位,久居兩市第一高價股之列。
但是2008年茅臺凈利潤同比增長僅19.1%,而2009年13.5%的增長率更是創(chuàng)下了茅臺近10年來的新低。隨后在2010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茅臺凈利潤增長4%、16.5%、7.80%,“屢次低于市場預期。”
如此表現(xiàn),讓茅臺股價節(jié)節(jié)下挫,甚至一度觸及125.5元的歷史低位。
茅臺酒副總經理杜光義曾說,2010年國慶節(jié)后,就不斷有企業(yè)、經銷商、券商機構等通過輿論造勢,意圖“敦促”茅臺酒盡快領漲,因為“只有茅臺漲了,其他(白酒)品牌才鬧(提價)得起來”,茅臺股才漲得起來。然而這就是最好的出路嗎?
無論如何,茅臺最終還是做出了自己的選擇。2010年12月15日,貴州茅臺終于公告上調出廠價20%。
然而至少從表面上看,這場茅臺酒引發(fā)的價格游戲,真正的贏家卻并非茅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