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馨,胡建宇,2
(1.廈門大學 海洋與環(huán)境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5;2.廈門大學 近海海洋環(huán)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福建 廈門 361005)
用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分析中國東南沿岸風生上升流的特征
苗馨1,胡建宇1,2
(1.廈門大學 海洋與環(huán)境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5;2.廈門大學 近海海洋環(huán)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福建 廈門 361005)
對1968年1月到2007年12月中國東南沿海(17°N~30°N,109°E~123°E)上升流指數(shù)月平均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結論如下:(1)風生沿岸上升流主要在4-8月間發(fā)生于海南島東部、雷州半島東部、汕頭以北至浙江沿岸。(2)風生沿岸上升流的強度具有時空分布變化特征,其中海南島東部沿岸上升流最強,浙江沿岸其次;整個中國東南沿岸強度較大的風生上升流發(fā)生在6-8月。(3)風生上升流的“成長期”長于“衰減期”;與海南島東部相比,浙江沿岸風生上升流出現(xiàn)早,消失早。(4)海南島東部、汕頭、閩南及浙江沿岸風生上升流有逐年增大的趨勢。(5)閩中以南風生上升流的顯著周期為1年和半年,閩中以北為1年和4個月,過渡的閩中地區(qū)為1年、半年和4個月。
沿岸風生上升流;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變化特征;中國東南沿岸
上升流是海水從深層向上涌升的過程,其中沿岸上升流是最為常見的一類。引發(fā)沿岸上升流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風、地形、潮汐及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等。本文重點討論風生沿岸上升流。當與岸線成一定角度的風持續(xù)作用于海岸時,由Ekman無限深海風海流的體積運輸可知,與岸線平行的分量必然導致岸邊海水的輻聚或輻散。在海水輻散的情況下,海水連續(xù)性會使下層海水涌升,從而形成沿岸上升流。向上涌升的深層海水為海洋表層的浮游生物帶來了豐富的營養(yǎng)鹽,所以上升流區(qū)通常是良好的漁場,如北美、秘魯?shù)戎难匕渡仙鲄^(qū)都是世界有名的漁場所在地[1]。因此沿岸上升流區(qū)域的研究將給漁業(yè)發(fā)展帶來重要影響。中國東南沿岸受東亞季風控制,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風,風海流的體積輸運使表層海水離岸而去,導致下層海水向上涌升,從而形成沿岸上升流。
迄今為止,針對中國沿岸上升流的問題,許多學者在理論分析[2],現(xiàn)場調查、遙感觀測[3-6]和數(shù)值計算、模擬[7-11]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普遍認為中國東南沿岸在夏季有上升流產生,且南海北部,海南島東北和福建、廣東沿岸海域為上升流中心區(qū)[1]。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有浙江沿岸夏季上升流的相關研究報道[12]。
過去的文獻中溫度、鹽度、葉綠素、溶解氧等常作為上升流的一種指示性數(shù)據(jù)[13]。本文將用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CUI,Coastal Upwelling Index)作為指示因子來分析中國東南沿岸風生上升流的時空分布特征。國外自20世紀以來利用上升流指數(shù)對上升流進行了諸多研究。Bakun(1973)[14]描述了上升流指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給出了北美15個站點1946-1971年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月平均值、季平均值和年平均值等特征。其后在日平均值、周平均值以及每6 h數(shù)據(jù)等特征方面也進行了大量研究。Schwing等(1996)[15]用1967-1991年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月平均值和日平均值總結了北美西海岸風生上升流特征。Norton等(2001)[16]用1981-2000年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月平均值分析了南美西海岸風生上升流的特征。但是,用CUI研究中國海沿岸上升流在國內尚未見報道。
CUI是表征沿岸風生上升流是否存在以及存在強弱的一個參數(shù)。它以海平面氣壓為初始資料,通過計算地轉風、風應力,最后得到垂直于海岸每百米岸線的Ekman輸送值,記為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CUI)。
本節(jié)將具體介紹上升流指數(shù)的計算過程及公式。
上升流指數(shù)是基于Ekman理論發(fā)展而來的。Ekman理論假設:在恒定狀態(tài)下,均勻、一致的風持續(xù)作用在海面上時,作用于海流上的科氏加速度與風應力分量達到平衡,這時海表將產生穩(wěn)定的水體運輸。北(南)半球水體運輸方向與風矢量垂直,且指向右(左)方。深層海水在海水連續(xù)性作用下將向上涌升而形成上升流。這里離岸水體運輸?shù)纳疃榷x為上??寺鼘樱话闶?0~100 m[15]。300 m深處可以觀測到溫度、鹽度、營養(yǎng)鹽、密度等值線的涌升,但是這些深層水很少到達透光層。
計算CUI的全球海平面氣壓場數(shù)據(jù)來自Fleet Numerical Meteorology and Oceanography Center(FNMOC)。最初,F(xiàn)NMOC提供的是疊加在北半球極正射投影圖上的格點數(shù)據(jù),網格為正方形,點數(shù)63×63。網孔長度自高緯向低緯遞減,在60°N時為370 km,到20°N約為267 km。之后,經過改進,F(xiàn)NMOC提供的是應用全球球形投影得到的分辨率為2.5°×2.5°的格點數(shù)據(jù),網格點數(shù)73×144。計算CUI時,用球坐標系下貝塞爾16點中心差分公式,將2.5°×2.5°的數(shù)據(jù)差值為3°×3°的海平面氣壓場格點數(shù)據(jù),用來作為初始資料。自1996年11月,海平面氣壓場數(shù)據(jù)分辨率更新為1°×1°,計算時仍需先差值為3°×3°的格點數(shù)據(jù)。FNMOC提供的每6 h一次的海平面氣壓場數(shù)據(jù),現(xiàn)在北美漁業(yè)環(huán)境資源實驗室(PFEL)通過計算提供每6 h、日平均和月平均CUI數(shù)據(jù)。本文計算月平均CUI數(shù)據(jù)的初始資料是從1°×1°月平均海平面氣壓場格點數(shù)據(jù)差值得到的3°×3°月平均資料。下面進一步說明CUI的計算公式。
用相鄰格點數(shù)據(jù)求海平面氣壓(P)的一階導數(shù):
式中λ和φ分別是北向、東向角坐標,h是網孔長度。
式中f是科氏參數(shù),ρa是大氣密度(假設為常數(shù)1.22 kg/m3),R是地球平均半徑(6 371.2 km)。
假設不考慮摩擦,地轉風平行于局部等壓線。在北半球,低壓在地轉風左面。如果考慮摩擦,摩擦作用將使得海平面地轉風風向左偏15°,風速減少30%。
由經典平方律公式,用地轉風計算得到海平面風應力為:
式中→是風應力矢量,ρ是大氣密度,C是
ad經驗拖曳系數(shù),是估算得到的風矢量。在計算月平均CUI時
式中x是垂直于局部海岸方向,y為平行于局部海岸方向,ρ為海水密度。有正的離岸運輸量,也就表明有上升流產生,相反,如果得到的是負的離岸運輸量,則表示產生的是下降流。CUI的單位是m3/s/100 m。
本文計算了中國東南沿海17個站點40年(1968年1月-2007年12月)的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月平均值,站點位置見圖1。數(shù)據(jù)計算自PFEL,得到的月平均CUI通過3σ法則及插值進行數(shù)據(jù)質控。
圖 1 站點位置Fig.1 Position of stations
圖2是17個站點1-12月CUI的多年月平均值,其中粗線是0值線。CUI大于0即可認為該站點附近存在沿岸風生上升流。
圖 2 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多年月平均值(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 /m3﹒s-1﹒(100 m)-1)Fig.2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onthly mean Coastal Upwelling Index (CUI /m3﹒s-1﹒(100 m)-1)
由圖2可以看出,除6-9#站點外,各站點均有風生沿岸上升流存在,這與以前的研究相符合[1,10-12]。沿岸上升流出現(xiàn)在4-8月,其中7月份2#的沿岸風生上升流最強。同時,在夏季,1-4#的沿岸風生上升流強于10-17#,即雷州半島和海南島東部的上升流強于汕頭以北至浙江沿岸。
通過海表溫度遙感圖像也可了解中國東南沿岸上升流的分布情況。如圖3的SST圖像(資料來源:http://reason.gsfc.nasa.gov/Giovanni/)所示,太陽輻射強度的緯度差異導致南部SST高于北部。由于白天太陽輻射強,涌升到表層的低溫水很可能被加熱而不能被遙感衛(wèi)星及時監(jiān)測到,所以本文選取了夜間的海表溫度。從圖3中可以看到,上升流在中國東南沿海廣泛分布,表現(xiàn)在海南島、雷州半島東部、粵東、福建、浙江沿岸均有明顯的沿岸低溫區(qū),且低溫區(qū)域的溫度均比周圍海域低1~2℃。
就產生機制而言,季風是導致風生沿岸上升流的根本原因。中國東南沿岸地處亞洲東部,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夏季盛行西南季風,冬季風強于夏季風,且兩支季風環(huán)流的過渡時間較短。一般來說,11月至次年3月為冬季風,東海盛行北到東北風,南海盛行東北風;4到5月,冬季風向夏季風轉換;6到8月為夏季風,東海盛行南到東南風,南海盛行西南風;9月夏季風迅速向冬季風轉換,10月東南沿岸地區(qū)已受冬季風控制[17]。
圖 3 2007年6-7月的平均海表溫度(溫度 /℃)Fig.3 Mea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from June to July, 2007 (Temperature /℃)
圖4是2007年中國東南海域風場月平均值的矢量圖。5月,風向由偏北風轉為偏南風,6-8月中國東南沿海一直受偏南風控制,與岸線平行的分量導致沿岸風生上升流的形成。
為研究風生沿岸上升流強度的時空分布特征,對上升流指數(shù)進行分頻統(tǒng)計。
本文將上升流指數(shù)按數(shù)值大?。磸姸龋┓譃?0個等級,具體取值范圍如表1所示。1-5對應下降流,等級越高,下降流強度越?。?-10對應上升流,等級越高,上升流強度越大。
按照這個等級劃分,對4-8月各月所有站點的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進行分頻統(tǒng)計,得到結果如圖5所示。
圖5表明:4、5月,分頻統(tǒng)計的頻率最大值在第5個等級;6-8月,分頻統(tǒng)計的頻率最大值在第6個等級,這一等級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的范圍是0~37.5 m3/s/100 m,是5個上升流強度等級中最小的一個,而這一強度是沿岸上升流最多發(fā)的情況,可見夏季,中國東南沿岸風生上升流的強度在多數(shù)情況下處于較弱的狀態(tài)。7-10等級中5個月的頻率都是7月最大,且這四個等級中4、5月的頻率值極小,6-8月的分頻統(tǒng)計結果在這4個等級中數(shù)值較大,可見,較強的風生沿岸上升流最常發(fā)生在7月,其次是6或8月。
另外,由圖5還可以看出,4-8月風生沿岸上升流(第6-10等級)的強度隨等級的增大而減小。這與其產生機制有關,強度小的風生上升流在持續(xù)的、相對較小的沿岸風狀況下即可發(fā)生,而較強的風生上升流需要持續(xù)的、風速較大的沿岸風,因此相對來說,較小風速的沿岸風會比大風速的沿岸風更容易產生,并作用于中國東南沿岸地區(qū)。
中國東南沿海受季風控制。4-5月季風逐漸轉向[17],東南沿海即使有風生上升流產生,頻率也很低。當夏季到來,為風生上升流的形成創(chuàng)造了條件,沿岸上升流的發(fā)生頻率逐漸升高,并在6-7月份達到發(fā)生頻率的峰值。之后頻率降低,呈現(xiàn)出典型的夏季峰值結構。圖6是上升流指數(shù)累積頻率圖,例如第5個等級對應的累積頻率,是指中國東南沿岸當月沒有沿岸上升流的頻率,用1(100%)減去第5等級對應的累積頻率,即為存在沿岸上升流的頻率。可以看到,4-5月的CUI累積頻率在第5等級的值都超過了0.6,上升流時有發(fā)生但是頻率偏?。▋蓚€月平均約為25%);而在6-7月份CUI累積頻率在第5等級只有0.3,這2個月平均有70%的情況下都有風生沿岸上升流產生;8月CUI累積頻率在第5等級減小到0.56,即約44%的情況下有風生沿岸上升流發(fā)生。根據(jù)以上所述,繪制夏季沿岸上升流發(fā)生頻率峰值的變化曲線,如圖7所示。
對各個站點上升流指數(shù)分別做如上相同等級劃分的頻率統(tǒng)計,得到各站點頻率最大值對應的等級,以及6-10等級頻率最大值對應的站點,如圖8所示。
各站點發(fā)生風生沿岸上升流的頻率最大值集中在5-7等級上。1-3#的頻率最大值對應第7等級,4、10、16、17#站對應第6等級,結合站點圖可知,海南島東部最常發(fā)生的風生沿岸上升流強于雷州半島東部、汕頭附近和浙江沿岸。如圖2所示,4#站點CUI最大值在20~40 m3/s/100 m,15-17#站點CUI也在這個強度范圍內,可知,雷州半島與浙江沿岸的上升流強度相當,都小于海南島東部沿岸,與此節(jié)結論相符。
由6-10等級頻率最大值對應的站點可知,較弱的上升流最常發(fā)生在浙江沿岸(第6等級),較強的上升流最常出現(xiàn)在海南島東部(7-9等級),最強的上升流最多出現(xiàn)在海南島正東(第10等級)。
夏季風是導致中國東南沿海風生上升流發(fā)生的根本原因,趙喜喜等[17]指出夏季風向冬季風轉換比冬季風向夏季風轉換得更快,由此,可以得出,冬季風向夏季風轉換期間風生沿岸上升流從沒有或偶有發(fā)生,到頻繁發(fā)生的這個“成長期”要比“衰減期”長,“衰減期”對應夏季風向冬季風轉換期間上升流從頻繁發(fā)生到沒有的這個過渡過程。由于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大于0,即有風生沿岸上升流出現(xiàn),我們計算并統(tǒng)計所有站點40年里各月上升流指數(shù)大于0的頻率,作為風生沿岸上升流的出現(xiàn)頻率。其中2#、16#站的統(tǒng)計結果如表2所示??梢钥吹剑?#站自3月開始有風生沿岸上升流出現(xiàn),且頻率自3月起逐月增加,7月達到最大值,而后減少,10月消失;而16#站自2月就偶有上升流出現(xiàn),同2#站類似,出現(xiàn)頻率逐月增加到7月最大,但之后頻率急劇減少,9月即為0??擅黠@看到,風生沿岸上升流從出現(xiàn)到頻繁發(fā)生歷時緩慢,大概要3~4個月,而從頻繁發(fā)生到消失只在1~2個月內。兩站比較來看,16#站比2#站風生沿岸上升流早出現(xiàn)1個月,也早消失1個月。這是由緯度差異造成的,夏季風向冬季風轉換時,是由北向南逐漸推進的[17]。
圖 4 2007年中國東南海域風場月平均值矢量圖 (風速 /m﹒s-1)Fig.4 Monthly mean sea surface win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in 2007 (Wind speed /m﹒s-1)
圖 5 4-8月中國東南沿海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頻率統(tǒng)計Fig.5 Frequency statistics of CUI off SE China coast from April to August
圖 6 4-8月中國東南沿海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累積頻率Fig.6 Cumulative frequency of CUI off SE China coast from April to August
圖 7 夏季沿岸上升流發(fā)生頻率峰值變化曲線示意圖Fig.7 The variation of coastal upwelling frequency in summer
表 1 分頻統(tǒng)計的CUI取值范圍(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 /m3﹒s-1﹒(100 m)-1)Tab.1 The range of CUI values for frequency statistics(CUI /m3﹒s-1﹒(100 m)-1)
圖 8 發(fā)生上升流的頻率最大值Fig.8 Maximum frequency of the wind-driven coastal upwelling occurrence
表 2 中國東南沿岸風生上升流出現(xiàn)頻率統(tǒng)計(頻率 /%)Tab.2 Frequency statistics of wind-driven coastal upwelling off SE China coast (Frequency /%)
計算17個站點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40年的夏季平均值(6、7、8月),并做線性趨勢線,以1#、6#站為例,其趨勢變化有兩種:一類如圖9a所示,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有逐年變大的趨勢;另一類如圖9b,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逐年減小。
再計算各站CUI線性趨勢線的斜率,如表3所列,斜率大于0,表示該站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逐年增大,風生沿岸上升流強度有逐年變大的趨勢,這些地方是海南島東部,汕頭、閩南及浙江沿岸附近;相對而言,其它地方的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有逐年變小的趨勢。
圖 9 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的趨勢變化(a.1#, b.6#)Fig. 9 Variation trend of CUI (a.1#, b.6#)
表 3 線性趨勢線的斜率Tab.3 Trend line slope
本文計算得到的CUI是以時間為序列的數(shù)據(jù),對數(shù)據(jù)做頻譜分析及周期顯著性分析,得到沿岸上升流指數(shù)的標準功率譜圖及其95%的置信曲線。從標準功率譜圖上的顯著值可得到風生沿岸上升流的主要周期。做17個站點40年數(shù)據(jù)的標準化功率譜及周期置信曲線圖,計算每個站點的主要周期。統(tǒng)計如表4所示。
選取有代表性的8#、12#和16#站,其標準功率譜圖如圖10所示。CUI沒有顯著長周期,標準功率譜圖截取前20個月。圖10中8#站的圖代表了沿岸風生上升流有6個月和12個月兩個顯著周期的情況;12#站的標準功率譜圖代表風生上升流有三個顯著周期時的情況;而16#站則代表了沿岸風生上升流有4個月和12個月兩個顯著周期的情況。結合圖1可以知道,閩中以南沿岸的風生上升流存在一年及半年的周期現(xiàn)象,而閩中以北沿岸和浙江沿岸風生上升流則有4個月和1年的顯著周期現(xiàn)象,閩中地區(qū)更像是個過渡區(qū)域,除了1年的最顯著周期,4個月和6個月的短周期都存在。
雖然標準功率譜圖只給出了如上所述的顯著周期,但是在6-9年的長周期處,個別站點的標準功率譜圖也有一定峰值,但都處于95%的置信曲線下。這可能是12個月的顯著周期峰值過大,影響了置信曲線對小峰值的判斷。究竟長周期存在與否,需要更多數(shù)據(jù)進行更進一步的討論研究。
表 4 風生沿岸上升流的顯著周期Tab.4 Significant periods of wind-driven coastal upwelling
綜上所述,中國東南沿海的風生沿岸上升流具有如下特征:
①風生沿岸上升流發(fā)生在夏半年,主要發(fā)生在海南島東部、雷州半島東部、汕頭以北至浙江沿岸地區(qū),海南島東部沿岸的風生上升流強于浙江沿岸;
②整個中國東南沿岸的風生上升流在多數(shù)情況下處于較弱的狀態(tài),較大強度的上升流發(fā)生在6-8月;
③較強的風生沿岸上升流常出現(xiàn)海南島東部,最強處位于海南島以東;
④風生沿岸上升流的“成長期”長于“衰減期”,且浙江沿岸上升流比海南島東部沿岸早出現(xiàn),早消失;
⑤海南島東部、汕頭、閩南及浙江沿岸風生上升流有逐年增大的趨勢;
⑥閩中以南的中國東南沿岸,風生上升流有兩個顯著周期:1年和半年;浙江沿岸及閩中以北的福建沿岸,風生上升流的顯著周期為1年和4個月,過渡的閩中地區(qū)存在3個顯著周期,1年、半年和4個月。
圖 10 CUI時間序列圖和標準化功率譜圖(右圖中的弧線為95%置信曲線)Fig.10 CUI time series and normalized power spectrum (The 95% confidence line is shown in right panels)
致謝:美國PFEL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學習內容,在此表示感謝。
[1]吳日升, 李立.南海上升流研究概述 [J].臺灣海峽, 2003, 22(2): 269-277.
[2]胡敦欣.風生沿岸上升流及沿岸流的一個非穩(wěn)態(tài)模式 [J].海洋與湖沼, 1979, 10(2): 93-102.
[3]Hu D X, Lu L H, Xiong Q C, et al.A study of coastal upwelling off SE China [J].Kexue Tongbao, 1980, 25(2): 159-163.
[4]洪啟明, 李立.粵東陸架區(qū)夏季上升流 [J].臺灣海峽, 1991, 10(3): 271-277.
[5]莊偉, 王東曉, 吳日升, 等.2000年夏季福建、廣東沿海上升流的遙感與船舶觀測分析 [J].大氣科學, 2005, 29(3): 438-444.
[6]陳照章, 胡建宇, 朱佳, 等.2005年7月臺灣海峽西南部海域的上升流與沖淡水觀測 [J].熱帶海洋學報, 2008, 27(4): 19-22.
[7]顏廷壯, 李鴻雁, 俞光耀.福建沿岸上升流數(shù)值研究 Ⅱ.臺灣海峽上升流的三維數(shù)值模擬 [J].海洋學報, 1997, 19(5): 12-19.
[8]羅義勇.東海沿岸上升流的數(shù)值計算 [J].海洋湖沼通報, 1998, (3): 1-6.
[9]潘玉萍, 沙文鈺.冬季閩浙沿岸上升流的數(shù)值研究 [J].海洋與湖沼, 2004, 35(3): 193-201.
[10]呂新剛, 喬方利, 夏長水, 等.長江口外及浙江沿岸夏季上升流的潮生機制 [J].地球科學, 2007, 37(1): 133-144.
[11]經志友, 齊義泉, 華祖林.南海北部陸架區(qū)夏季上升流數(shù)值研究[J].熱帶海洋學報, 2008, 27(3): 1-8.
[12]管秉賢, 陳上及.中國近海的海流系統(tǒng) [R].青島: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1964.
[13]Qiao F L, Lv X G.Coastal upwelling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Liu A K, Ho C R, Liu C T.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of South China Sea [C].Taiwan: Tingmao Publish Company, 2008: 135-158.
[14]Bakun A.Coastal upwelling indices, west coast of North America, 1946-71 [R].U.S.Dept.of Commerce, NOAA Tech.Rep, 1973, NMFS SSRF-671.
[15]Schwing F B, O’Farrell M, Steger J M, et al.Coastal upwelling indices west coast of North America 1946-95 [R].U.S.Dept.of Commerce, NOAA Tech.Memo, 1996, NOAA-TM-NMFSSWFSC-231.
[16]Norton J G, Schwing F B, Pickett M H, et al.Monthly mean coastal upwelling indices, west coast of South America 1981 to 2000: trends and relationships [R].U.S.Dept.of Commerce, NOAA Tech.Memo, 2001, NOAA-TM-NMFS-SWFSC-316.
[17]趙喜喜, 侯一筠, 齊鵬.中國海海面風場時空變化特征分析 [J].高技術通訊, 2007, 17(5): 523-528.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wind-driven coastal upwelling off the southeastern China coast using coastal upwelling index
MIAO Xin1, HU Jian-yu1,2
(1.College of Ocean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Fujian, 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Fujian,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nd-driven coastal upwelling off the southeastern China coast are analyzed using CUI (Coastal Upwelling Index).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obtained: (1) There exists wind-driven coastal upwelling in summer off the eastern Hainan Island and the Leizhou Peninsula, and from Shantou to Zhejiang.(2) The wind-driven coastal upwelling of the eastern Hainan Island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s; and the upwelling is stronger during June to August.(3) Wind-driven coastal upwelling off Zhejiang appears earlier than that off the eastern Hainan Island.(4) Wind-driven coastal upwelling off the eastern Hainan Island, Shantou and Zhejiang has a trend of intensification.(5) The wind-driven coastal upwelling off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Fujian coast as well as Guangdong and eastern Hainan Island coast has two significant periods (one year and half a year); the upwelling has two periods (one year and four months) off the northern Fujian coast and Zhejiang coast; and the upwelling off central Fujian coast has three periods (one year, half a year and 4 months).
wind-driven coastal upwelling; coastal Upwelling Index;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SE China coast
P731.21
A
1001-6932(2011)03-0258-08
2009-10-09;收修改稿日期:2011-03-0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821063,40976013,40576015);國家“973計劃”項目(2009CB421208);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
苗馨( 1985- ),女,碩士生,主要從事物理海洋學研究。電子郵箱:miao.0817@163.com。
胡建宇,教授。電子郵箱:hujy@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