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媽媽講的故事,令人一夜如沐香水般,夢不盡的法國香水之城——格拉斯(Grasse)……
第二天一大早,阿蘭開車送我們到了他家旁邊尼斯海岸達聚爾機場。
路上,我們已經(jīng)見不到阿蘭媽媽所描述她童年時那般的“鮮花大道”,但在山青水秀間的公路邊,偶爾閃過錦簇的花團。
行車途中,我們回想著昨晚阿蘭媽媽回憶了格拉斯老家之后,阿蘭又從專業(yè)人士的角度,給我們介紹格拉斯,在20世紀中葉前,這兒都是法國的香水制造中心。
號稱“世界香水之都”(lacapitale mondiale des parfums)的格拉斯,現(xiàn)在生產(chǎn)法國三分之二的天然香料,格拉斯的香水產(chǎn)量占據(jù)了法國總產(chǎn)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巴黎以及法國乃至于世界各地的許多香水,原料大多來源于此地。每年,香水業(yè)能為格拉斯創(chuàng)造超過6億歐元的財富。
其實,中世紀時,格拉斯并不是做香水的,而是有名的鞣革業(yè)中心。他們把皮革鞣制好后就出口到意大利去進行更精細的加工。格拉斯的皮革質(zhì)量優(yōu)異,很是有名。皮革的消費群體主要是貴族,可皮革始終有股不好聞的味道,所以貴族們都不喜歡皮質(zhì)手套。于是格拉斯的一位鞣革者戛里瑪(Galimard)想出來一個點子——創(chuàng)造了帶香味的皮革手套,然后獻了一雙給意大利的亨利二世王后——這是一位對法國政局和流行時尚都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的王后。很快,戛里瑪提的香味皮手套在宮廷受到了推崇,隨即整個上流社會都被這個產(chǎn)品征服了。格拉斯也因此成名。
當然,格拉斯也得益于陽光充足和濕潤宜人的地中海氣候,使格拉斯氣候溫暖、水土豐美,適宜于各種花卉的生長,如薰衣草、紫羅蘭、玫rkrqLcNwNvmTx9Ryj2Elfw==瑰、晚香玉、香桃木、茉莉、玫瑰、野橙花、金合歡、黃絨花……都可以在這里找到自己盡情綻放的季節(jié)。這也為格拉斯成為香水之都創(chuàng)造了客觀條件。時至今日,香水業(yè)仍然是格拉斯的支柱產(chǎn)業(yè),小城產(chǎn)業(yè)稅收的一半都來源于此。每年,全世界的香水師,都會從各地來此發(fā)掘新的香味。
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車就進入了格拉斯。隨車窗外瀏覽所見,令人忽然產(chǎn)生出一種強烈的似曾相識的感覺——我是山城重慶人,而格拉斯,整個就象是一個迷你版的山城——高低錯落、層層疊疊。只是顯更多幾分守舊、簡樸或者稱生態(tài)吧!
種種平地上揚的植物,高高低低,青翠蔥郁;而那紅黃青藍紫各種顏色的香薰植物花叢,不時閃現(xiàn),更有從高處懸垂下來的彩色花蔓,交織在城市的路邊……猶如美女靚衫上點綴的胸花飾品般,格外出地跳得出來,分外地搶眼。而路邊民居,卻等掩隱在綠蔭叢中了。
意猶未盡時,汽車已經(jīng)到了格拉斯汽車站了。應阿蘭媽媽的話,我們要去充分證明一下自己是干化妝品的!我們計劃到了格拉斯,要去的第一站就是久富盛名的“格拉斯香水博物館”。
雖然,我們已經(jīng)提前預知了“格拉斯香水博物館”,不可能是貌似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旁“中國歷史博物館”類的宏偉建筑,但看到那棟依山而建只有三層樓的黃房子,上面寫著“香水博物館”的正式名稱:Musee International de laParfumerie(國際香料業(yè)博物館)時,仍有幾分意外之感。
該博物館創(chuàng)建于1989年。從2006年開始,它經(jīng)歷了歷時2年的大規(guī)模修整,于2008年10月重新盛大開業(yè),面積擴展至3500平方米。宗旨是宣傳和保護國際香料和香水遺產(chǎn)。
正門,是一個小小的不起眼的門,進去是大堂,但這“大堂”也確實不夠大。再往里,似乎是需要三歐元的門票了。買票時,說是《中國化妝品》雜志社來此考察的,想想問問格拉斯有沒有什么化妝品或香水的協(xié)會?她說:沒有。但既然是行家,你們就進去看吧!我們并沒有花錢就再進去到了一間25平方米左右的,如似放映室般的房間內(nèi)。
我們一進去,正在放一個切開1/4的橙子,是高清微距攝制而放大比例播出的,如巨大的橙子呈現(xiàn)在面前般,橙肉顯得非常的真實。這時,一只蜜蜂飛來歇停在上面,纖毫畢現(xiàn)。這時,我們真真切切地嗅到了在切開新鮮橙子時才能聞到的那種甜美清爽的香味。屏幕上,畫面切換成了依蘭,我們又嗅到了一種較為厚重的奇香,想必應是依蘭的香味。這一猜想,隨后得到了印證,因為畫面上出現(xiàn)了鋪天蓋地的薰衣草,我們又嗅到了熟悉的薰衣草的香味。由于放映間的光線較暗,我們并未找到氣味是從何而來的,但我們已經(jīng)理解了這間放映室的作用和意義雖然,解說全部是法文,我們一句也沒聽懂。各種香薰植物的播放還在繼續(xù),相應的氣味也一定還在散布,我們從旁走出了放映室。
走出來是一個奇特的參觀通道,雖然地上是木板,但整個通道被玻璃框起來了,里面栽培著許多香薰植物。
這里首先介紹香料的基礎知識。從它展示的圖示上面,我們可以看出依據(jù)香料來源進行了的分類:花朵類、水果類、森林類、草本類、辛料類、香脂香草類,最后是動物類。
在示意圖上,進一步將這些香料的分類,例舉出了代表性原料的照片,并用字體顏色來加以區(qū)別,以便我們識別:
我們在玻璃通道里,看到不勝枚舉的香薰植物,雖然還有標板寫明了法文對照的香薰植物名稱。然而,我們能認識的植物,仍然了了無幾。
我們又走進了另一間屋,這里示意了香水的三種基本功能。墻上用文字寫明了:誘惑(Seduire)、治療(Soigne)、溝通(communiquer)。
前面有一個示意展示物,用玻璃罩住的銅質(zhì)物件。誘惑的象征物,是一個較為抽象的物件,治療的象征物是一個香薰爐,溝通的象征物是一個表現(xiàn)肢體語言的人物。
再走到一個較大的香水陳列廳,這里陳列著當代最著名的設計師所設計的漂亮的香水瓶,欣賞到了許多香水香料主題的藝術品。包括描寫香料氣味和感覺的詩篇、奢華的設計理念以及香水瓶透明感的藝術美。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入流的香水、有名的香水,來這里看看吧!在這個廳,歷史上知名的香水,你都可以一一看到。因為這里收集并陳列著了世界上50多個國家的香水。
排在首位的當然是上世紀20年代設計大師香奈爾(CHANEL)獨立自由女性的代表作,被好萊塢女影星夢露所迷戀的香奈爾(Chanel)5號。這是世界上第一款加入乙醛,混合多種香氣的香水,正好印證了它的締造者香奈爾(Chanel)話:過分的自然會顯得矯揉造作,有一定的合成,反而會更吸引人。
接下來的是40年代伴隨著迪奧(Dior)的新視覺(New Look)服裝系列一起推出的香水迪奧小姐(Miss Dior),它標志著戰(zhàn)后女性風的回潮,從清爽怡人的鄰家女孩到目光無法不追隨的冶艷女郎,迪奧小姐既甜美又嫵媚。
然后60年代,披頭士(Beatles)的歌聲傳到了全世界,嬉皮青年Pop風……Dior推出第一款中性香水野性之水(Eau Sauvage)打破了男女的界限,力圖張揚自己特有的個性。
到了70年代,思想的反叛,女性的解放,伊夫·圣羅蘭(Yves SaintLaurent)的香水鴉片(Opium),其驚世駭俗的名字,正迎合了那個年代女權(quán)主義者的需求。
接下來的80年代,探索的年代,CK(Calvin Klein)的香水三步曲:Obsession(迷惑)、Eternity(永恒)及Escape(逃逸),表達的是對人生的反思,對哲理的推敲。
最后90年代到今天,個人主義張現(xiàn),體現(xiàn)真我,“做我自己”的口號成為了世界的時尚,濃郁的香水不再受到人們的青睞,而那些氣味雅淡、清新脫俗、帶有迷幻味道的香水,詮釋著人們對未來的冥想。
21世紀的香水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一門藝術。香味是基礎,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包裝和名字成了市場競爭的重頭戲。
當然,香水消費方面的知識介紹,也是非常豐富的。比如:香水種類與選用常識。
當然,還看到更多的香水使用常識,令我想到:中國人喜歡清淡的香型,許多人偏愛使用淡香水、古龍水。可是,當你把它噴到脈搏跳動的地方,古龍水和淡香水在出門后不久,還沒有等你見到人,香水就基本揮發(fā)殆盡,聞不到了。
也有一些人是把香水噴到衣服上,以為這樣會留香更持久。殊不知這恰如喝紅酒往里添加雪碧一樣——紅酒制造商要花很高的成本,才能將紅酒中的糖分去掉,這不僅是為了健康,更重要的是令紅酒的純香更正更純更美。雪碧紅加入酒,暴殄天物,破壞了紅酒的純美。
而將香水噴到衣服上,使其構(gòu)成個性化香型的基本功能失去了。因為,香水是要與體香結(jié)合,才能產(chǎn)生個人獨特的香味來的。當然,由于香水的使用是要與人體直接接觸的,這也說明,天然原料制作的香水對人體的好處。
再往前,我們看到了香水的發(fā)展史,還展望了全球香水市場的未來以及宣傳和推廣方式。
國際香水博物館帶領我們經(jīng)歷了獨特的感覺之旅。它不僅僅展出傳統(tǒng)的藝術物品,還集中真實地展現(xiàn)了聯(lián)系社會、文化和美學的國際香料發(fā)展史。通過人類學的方式,博物館從不同角度并且結(jié)合藝術品、裝飾品、紡織品、古董等珍稀品種以及包裝產(chǎn)品講述了香水的發(fā)展歷程:從香水的原料、制作工藝、工業(yè)、貿(mào)易到設計。
館內(nèi)藏品5000余件均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來自埃及、希臘和羅馬的香水瓶。其中,法國王后Marie-Antoinette的旅行箱是博物館最搶眼的展品之一。
博物館根據(jù)西方年代史,從古代、中世紀、現(xiàn)代和當代設分展區(qū)。每個展區(qū)代表一個大洲,展現(xiàn)頗具當代意義的主題,如:優(yōu)雅經(jīng)典、魔幻動感、輕浮簡潔。
國際香水博物館展示的不僅僅有香水、香料,也包括含有香料成分的香皂、化妝品、香粉等,以及在香水和香料的刺激下,誕生的許許多多奢侈品和稀有材料制成的珍貴物品等。
從香水博物館的中門出來,就到了新城區(qū)了。法國香水不光有剛才看到的那些如蘭蔻、CD、香奈爾……等等,還有法閣娜(Fragonard)、戛里瑪(Galimard)和莫利納爾(Molinard)等品牌;而蘭蔻、CD、香奈爾……等,都是法國人賣給外國人的,法國人更多的是用法閣娜、戛里瑪、莫利納爾等品牌。
巧的是法閣娜、戛里瑪、莫利納爾這三家工廠都在格拉斯。是現(xiàn)在的格拉斯30多家香水廠中最著名的三家。更巧的是這三家工廠都免費向游客開放。巧之又巧的是三家中規(guī)模最大的法閣娜,就是附近。當然,我們義無反顧地立刻去了法閣娜。
法閣娜(Fragonard)是個在法國國內(nèi)很有名氣的、有300多年歷史的手工香水品牌,有人稱為骨灰級的香水國王品牌,該品牌只在法國銷售,在中國內(nèi)地知名度還不高。但是,法閣娜卻是世界上第一個香水工廠至今都還有許多名牌如香奈爾、CD等委托這里制作香水。無論是香水還是護膚品,F(xiàn)ragonard全部采用植物花卉為原料,決不盲目追求功效而添加有任何刺激性的化學物質(zhì),三百多年來始終如此。
法閣娜家族世代相傳,企業(yè)不斷壯大。隨后步入法閣娜家族盛會的是阿涅斯和弗朗索瓦茲,姐妹倆年青時就幫助父親掌管企業(yè),阿涅斯和弗朗索瓦茲兩姐妹共同肩負著營銷、設計及跟蹤產(chǎn)品生產(chǎn)的重任,帶領法閣娜走向新的未來。
從法閣娜出來,已經(jīng)下午二點過了。饑餓已成了需要解決的當務之急。依據(jù)指引,我們奔向不遠處的城市中心的步行街。
城里處處如盤山小道,市民們穿著簡樸,幾乎看不見鮮艷彩色的服飾,更令人感受到一種法國農(nóng)村的衣著氣息,完全不是想象中精致的小鎮(zhèn),反而有幾分破落與滄桑,雖然不時可以看到香水店,但卻仍然感覺不到法國香水之都的時尚與浪漫。也許,這才是真正的時尚與浪漫,你感覺不到,她又無處不在。
走到步行街,只看見了個酒吧開著,我們便進去詢問是否有吃的。掌柜的答日:我們只有酒喝。并建議我們找吃的可以拐到下面一層的步行街去問問試試。
途中路過一家面包鋪,想想:面包也行吧!我們遂走進了面包店,卻不想被一位老奶奶給趕出來了,告訴我們:今天休息!不營業(yè)。我們才想起來,今天是禮拜天。如此再問了幾家,無不均是如此:櫥窗開著,可見陳列的食品或商品,然而卻是門關并不營業(yè)的。
不覺間又來到了汽車站旁,發(fā)現(xiàn)一家小飯店——雖然也不營業(yè),但我們?nèi)匀火嚥粨袷嘲愕貨_了進。雖然語言不通,但我們使勁比劃告訴老板:我很餓很餓了!看來我們的“手語”打動了店家,老板拿出了菜單,示意我們點菜吧!
我們看菜單:卻是不認識的法文菜單?我們不能再拒絕,只好從字面要上來猜——發(fā)現(xiàn)有道放大字樣,在菜單上的位置也比較突出的食物名稱,后有TRADI字根——這在英語里是有“傳統(tǒng)”的含意。我們竊喜,認為:這道菜一定是這家店當家的頭牌菜了。那就它吧!點了。
終于盼到老板托出來了二份食品:一張深褐色的紙,包著一個20cm長的長條型的包,裝在一個食品塑料里,記得大概是七歐元。
就在這時,我們聽到了去達聚爾機場專線大巴車招呼上車的呼喚——這種只需一歐元的車,一天的班次可并不多。我們交了錢、拿起面包,就趕快上了車。
車一開動,我們開始打開了食品包——一股奇異腥臭,從面包冒出來,我們倆不約而同地停住了正要將面包塞到嘴里的手,抬起頭疑惑地望著對方,眼神同時透出:怎么辦?
我心想:還能怎么辦?權(quán)當是在國內(nèi)吃臭豆腐吧!餓了!無奈!咬吧!冷的,滿口魚腥味,還非常的咸——至今也還有弄明白那天吃的是什么?但想想,也可理解,因為法國人就喜歡吃臭芝士、吃有刺激性的食物。
我想到了新認識的法國朋友奧巴戴俄羅(Abdellah Yousfi),他考我:如果你不懂外語,現(xiàn)在有法語、英語,要你選學其一,你選哪個?我有充分的理由選英語。然而,他堅決認為我選擇錯誤,他認為必然是應該選學法語。這是一種對他本國文化的自信。
要是他下次再來中國,我一定要請他去吃吃中國的臭豆腐宴——他讓嘗嘗有二十多種做法的中國臭豆腐,完了還要請教:如果他現(xiàn)在饑腸轆轆,有中國臭豆腐、或法國臭芝士,將選食什么?
當然,無論他選了什么,我都得向他問清楚:上次我們在格拉斯,到底吃到了什么法國菜?竟然如此臭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