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這兩天總有同學過來告狀,說四年級XX班的A同學中午到學校附近的小區(qū)去放火,還到學校門口兩側去拔別人自行車的氣門芯……作為學校的德育主任、大隊輔導員,我第一反應就是趕緊與班主任取得聯(lián)系,告知這個情況,并進一步了解A同學的情況。班主任告訴我:“這個A同學學習成績不算很差,就是總干點小壞事。找家長也談了,用了很多方法,也不見效?!笨磥戆嘀魅我材盟麤]有辦法,只有我自己想辦法了。
我找到了A同學,并沒有批評他,也沒有談他做的壞事,而是說學校電視臺最近在錄制些小節(jié)目,問他肯不肯幫個忙,做一回小演員,而且是主角。他跟我談話時臉是一直朝著側面的,也不看我,一副不卑不亢的樣子。我提出這個要求后自己也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他會是個什么態(tài)度,但沒想到他答應了。于是,我就簡單地說了將要錄制的節(jié)目內容:“一個小男孩趁著中午大家都回家休息的時候,到小區(qū)放火,還拔別人自行車的氣門芯,后來同學發(fā)現(xiàn)了,對他進行了開導,他知錯就改,變成了好孩子?!彼麑ξ宜f的一切都沒有異議。
于是,一天中午,我找上電教老師,又找了幾個同學做臨時演員,一起來到小區(qū)、學校門口進行了實地拍攝,短劇中在同學對他進行了教育后,他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淚水是我用提前準備的眼藥水滴上的,大家當時都覺得挺搞笑。不過,后期制作中我們對短片進行了剪輯和配樂,并做了文字、對白等處理,我看后都覺得特別感人。
短片制作好后,我們就在校會的時間利用班級閉路電視在全校進行了放映,放的時候我到各班巡視,尤其關注了一下A同學所在班的反應。同學們看到身邊的同學成了明星都覺得很新奇,都在哈哈大笑,A同學也在笑,顯然,他覺得很風光。自始至終我都沒有對A同學說過我知道他做了那些壞事,而是讓他覺得他是在幫我的忙,協(xié)助電視臺的工作。
到這時我都覺得心里很沒有譜,不知這樣做對A同學是利大還是弊大,會不會對他的心靈造成傷害,會不會覺得我是在鼓勵他做壞事,而變本加厲“越來越壞”……接下來的時間,我都是在忐忑不安和悄悄觀察中度過。
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再聽到有人告A同學的狀,我又去班主任那里了解情況,班主任說:“A的變化特別大,像換了個人,學習成績提升也很大,以前都不怎么說笑,現(xiàn)在也開朗多了?!边@下,我心里的那塊石頭才落了地。
分析
這是幾年前我在學校擔任德育主任兼輔導員時的一個案例。當時,我只是誤打誤撞中幫助了一個孩子,當時并沒有認真思考這個案例背后潛在的道理。后來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我才知道,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分析,要經(jīng)歷行為—應對方式(姿態(tài))—感受(喜悅、興奮、著迷、憤怒、悲傷等)—觀點(信念、假設、認知)—期待(最自己的、對他人的、來自他人的)—渴望(人類共有的被愛、可愛的、被接納、自由……)—自我(生命力、精神、核心、本質)的分析過程。A同學總愛惹事,所以班主任和班里同學都不是很重視他,甚至他已經(jīng)被邊緣化。但是,他只是因為缺少關愛,所以有些情感失衡,才會去干些小壞事,比如放火和拔氣門芯,當然這里也有好奇的成分。當我給了他一個當主角的機會后,他欣然答應,更反映出他很希望被關注,并不是什么都不積極的人。在成功表演了小短劇,并全校播放后,同學、老師們對他的關注多了,他很欣喜,所以各方面更積極了,性格隨之變得開朗,學習成績有了提升。從中可以感受到,所謂“壞”孩子,一定要挖掘他做“壞事”的根源,就像心理學中用到的“冰山”分析法,根據(jù)他的需要為他提供幫助,并對癥下藥。
□編輯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