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4日,江蘇興化。
這座小城已經(jīng)連下了三天雨。下午4點放學時,7個板橋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臉上有明顯的傷痕。
幾天后,他們陸續(xù)知道了事實真相:幼兒園大班的女老師易蓓蓓用電熨斗連續(xù)燙傷了7個孩子的臉!這是一年里,繼汕頭幼兒園老師唆使孩子打孩子、江蘇天馬幼兒園老師幫自己孩子毆打同學后,第三起震驚全國的幼兒園虐童事件。
被燙傷孩子的家長帶著孩子奔波在醫(yī)院間,他們不知道,孩子的臉上會不會落下永久的傷疤。他們更擔心的是,易蓓蓓的瘋狂行為帶給孩子心理上的創(chuàng)傷。
尋找真相
2011年元旦,焦慮和擔憂的情緒籠罩著劉毅和葛軍兩家人,把節(jié)日的喜慶掩蓋得一干二凈。他們兩家的孩子,在這次事件中的燙傷最為嚴重。
劉毅是第一個知道事情真相的家長。他們并不是興化本地人,在老家,親戚朋友都知道兒子“上的是興化最好的幼兒園”。在班里,劉丁浩成績很好,一共得了12個紅蘋果,僅次于第一名的13個。還有半年,劉丁浩就要上小學了,劉毅對兒子的未來充滿希望。
2010年12月14日下午,妻子程思俠準時去接劉丁浩放學??勺叱鰜淼膭⒍『疲瑑蛇吥樕隙加邪驼拼蟮膫?,還有掉皮的現(xiàn)象。程思俠急忙找到易老師詢問情況,易蓓蓓冷靜地告訴她,孩子是上廁所摔傷的。雖然將信將疑,可對于這所口碑很好的幼兒園,程思俠還是很信任?;丶液?,她和劉毅反復打量劉丁浩的臉,怎么看也不像是摔傷所致。更為反常的是,平時回來會主動寫作業(yè)的劉丁浩,卻一進門就躲進了衛(wèi)生間,怎么叫也不肯出來。
不一會兒,劉丁浩的同學小戚來到家里,劉毅急忙追問:“劉丁浩的臉是怎么傷的?”可小戚給出的也是一樣的說辭:摔的。上廁所摔傷能摔破兩邊臉嗎?情急之下,劉毅嚇唬小戚:“你不說,以后就不讓你來我家了!”害怕之余,小戚急忙說:“老師燙的!”就在這時,回家之后一直不肯出聲的劉丁浩卻立刻喊了出來:“不能說!不能說!”
燙的?不能說?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劉毅帶著劉丁浩,匆忙趕回了幼兒園。面對劉毅的追問,易蓓蓓選擇了沉默。無奈,劉毅只好報警,易蓓蓓這才拿出一個熱水袋,說孩子的臉是被熱水袋燙傷的。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劉丁浩卻一下喊出:“不是這個燙的!”
真相被迫大白,這是一個讓劉毅無法接受的事實。劉毅有著中國傳統(tǒng)式的教育觀,之前,劉丁浩就被易老師打過。得知挨打是因為劉丁浩上課說話后,劉毅也就接受了。他覺得小孩子調(diào)皮,老師打幾下可以理解,他也怕“和老師搞僵了孩子不好上學”。可他怎么也想不到,老師竟然會用電熨斗燙傷孩子的臉!不僅如此,她還讓全班同學不能說出實情,只能告訴家長“是摔的”。當天下午5點多,劉毅帶劉丁浩去醫(yī)院急診,第二天,劉丁浩轉(zhuǎn)到了燙傷科。
這個時候,葛軍還被蒙在鼓里。
葛軍是個交警,當天下午,他沒有執(zhí)勤任務。放學的時候,他站在幼兒園門口,遠遠地看著兒子走出來,臉上紅紅的。他心想,今天老師又給孩子畫上紅臉蛋跳舞了吧??傻群⒆幼呓麉s震驚了,孩子的臉頰和下巴都有大面積的傷痕。和劉毅一樣,他也急忙去找易老師了解情況,當然,他也聽到了同樣的解釋:下雨天地滑,孩子們上廁所的時候摔倒了。易蓓蓓還告訴他,沒事,已經(jīng)上過藥了。
葛軍沒太在意,板橋幼兒園的園長和他是有親戚關(guān)系的,因此,葛軍對板橋幼兒園格外信任。帶孩子回家后,他隨后就出門了,可妻子卻幾次三番地打來電話問孩子的臉是怎么回事。葛軍被妻子問得煩不勝煩,只好跑回幼兒園,質(zhì)問園方孩子摔了為什么不送去醫(yī)院。回到家,夫妻倆又拉過兒子葛征,問他是怎么回事??筛鹫髦皇浅聊?,在父母一個勁地追問下,這個平時活潑勇敢的6歲男孩哭了。
晚上,園長親自來到家里,給了500塊錢,說了幾句好話,讓孩子這兩天在家好好休養(yǎng)。礙于親戚關(guān)系,葛軍也并沒有多問。第二天晚上,葛征又疼哭了??芍钡竭@個時候,葛軍還不知道,在面對易蓓蓓的熨斗時,葛征一動不動,毫不躲閃,他覺得自己“要勇敢”,被燙時還大聲說著:“我不怕!”結(jié)果,7個孩子中,他被燙得最為嚴重。
葛軍有個開小摩托店的朋友,兒子也在板橋幼兒園上學。第三天,葛軍的領(lǐng)導去修摩托,聽老板娘說“幼兒園老師燙了孩子的臉”,馬上給葛軍打電話,葛軍這才知道了全部真相。
劉毅和葛軍沉浸在憤怒里,可更大的憤怒還在后頭。
被燙傷的情緒
3天后,園方讓傷勢最重的劉丁浩和葛征去上海的醫(yī)院治療。之前,孩子已經(jīng)在興化做過傷勢鑒定,法醫(yī)的鑒定結(jié)果為淺二度燙傷,而上海瑞金醫(yī)院給出的鑒定為深二度燙傷。
2010年12月18日,劉毅帶著孩子從上海趕回興化。路上,他卻意外聽聞官方結(jié)論:易蓓蓓并不是幼兒園的正式職工,燙傷孩子的電熨斗是燙鞋墊的小熨斗,并不是幼兒園購置的用具。事發(fā)當時,易蓓蓓以為熨斗電源已經(jīng)拔掉,熨斗已經(jīng)不燙了,才會有這樣的舉動。目前,易蓓蓓已經(jīng)被行政拘留10天,罰款500元。
“作為孩子的家長,我不能接受!”劉毅無法壓抑自己的情緒,“這樣的處罰太輕了。給孩子和家庭帶來這么大的傷害,就只關(guān)10天,罰500塊嗎?更何況,這是根據(jù)興化的鑒定結(jié)果定的,上海的鑒定結(jié)果都沒有參考?!?br/> 葛軍并不相信這樣的說法:“一下燙了7個孩子,怎么可能是‘以為熨斗不燙’呢?前面的小孩就已臉上有傷了,還能下得去手燙后面的,這怎么可能是‘不知道’呢?”和葛軍一樣,劉毅也不相信。劉丁浩第六個被燙,傷勢卻是第二嚴重。
從孩子受傷起,生活一直是失序的狀態(tài)。劉毅記得,剛開始的兩天兩夜,他和妻子都沒有合眼,一直陪著孩子。而現(xiàn)在,臨到年關(guān),正是忙碌的時候,但他們“做事也沒心思,做生意也沒心思”。12月31日晚上,葛軍還有值勤任務,但他心里很亂。元旦過后,孩子要去上海復查,關(guān)于賠償,他們心里沒底。憤怒、憂慮和不明朗的未來摻在一起,攪動著他們的心。
可他們最擔心的,還是孩子。
為了防止傷口結(jié)凍瘡,劉丁浩半夜睡覺必須平躺,臉不能沾枕頭。劉丁浩經(jīng)常睡一會兒就哭,臉上癢,耳朵也癢,但他不能抓。從出事那天起,他就沒再和同學朋友接觸過。本來,劉丁浩很喜歡在家門口玩溜溜球,但現(xiàn)在他幾乎不出門,總是在家看電視。他并不想悶在家里,他“想上學,但是怕老師”,他經(jīng)常說:“都怪老師!不然我的臉也不會這樣,也能天天上學?!?br/> 傷勢最重的葛征,臉上的結(jié)痂已經(jīng)掉了,但掉的地方落下了瘢痕。開始的幾天,葛軍不敢讓葛征照鏡子,怕他看到自己的臉。但他和妻子都要上班,又不和老人同住。5天后,葛軍不得不把孩子重新送回幼兒園。那幾天,每天早上都像一場戰(zhàn)役,葛征情緒低落,死活不肯上學,放學回家,臉上也沒有高興的樣子。雖然葛征也說“換的新老師還好”,但一到早上,他還是選擇反抗,媽媽氣得想打他,但又心疼得下不去手。葛征心里很委屈:“天天叫我去上學,我害怕老師!”
下個學期,劉毅和葛軍都決定給孩子轉(zhuǎn)園,但他們的心里也有擔憂,孩子臉上帶著傷疤,轉(zhuǎn)園了,其他孩子笑話他、欺負他怎么辦?
與劉毅和葛軍不同,潘良并沒有給兒子潘永林轉(zhuǎn)園。潘永林被燙傷了臉和下巴,是葛征和劉丁浩之后傷勢最嚴重的孩子。潘永林不是個調(diào)皮的男孩,性格比較內(nèi)向,但事發(fā)當天,媽媽仍能明顯地感受到他有心事?;氐郊?,他什么也不肯說,一直自己坐在一邊。直到第二天,潘良嚇唬他:“不說真話110就來抓你!”潘永林才說:“是易老師用燙衣服的東西燙的,我不知道那是什么。”這之后的兩三天里,潘永林睡著睡著,嘴里就開始哼哼,沒多久就會哭出來,然后他會一下驚醒,直愣愣地坐起來。“不知道怎么了,就像在做夢一樣”,那些天的夜里,他需要媽媽重新把他哄睡。
半個月后,潘永林重新回到了板橋幼兒園。潘永林猶豫過,但他覺得,換個新的幼兒園,孩子又要適應陌生的環(huán)境,又沒有同學朋友,而且“燙人的老師也不在了”。潘永林是個乖巧的孩子,父母不讓他吃“深色的東西”,會落疤,他都乖乖聽話。但那一兩天,他不肯去上幼兒園,他說“我害怕”,潘良和妻子只能不停地哄他:“易老師已經(jīng)不在了。”幾天過后,潘永林回到家,忽然對爸爸媽媽說:“易老師坐牢了,再也不回來了!”潘良知道,易蓓蓓沒有坐牢,但好在她確實“再也不會回來”,孩子的心靈傷痕會不會就此愈合?
中國礦業(yè)大學教授、兒童心理學博士段鑫星告訴記者,這樣的事件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老師,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角色,是除了父母之外,孩子最信任的權(quán)威。但就是這樣一個角色,卻用這樣直接的、一對一的方式對孩子造成了殘忍的傷害,這會讓孩子從此產(chǎn)生巨大的恐懼,他們會害怕老師這個群體,也可能會對所有他人產(chǎn)生不信任的感覺,可能會從此害怕別人的碰觸,或是害怕熨斗形狀的物體。
傷害還不僅如此。在“被燙傷”的同時,這些孩子還在“被撒謊”。這種模式是在強迫孩子懂得,在被權(quán)威傷害時,你要服從。這是對孩子天真本性的惡意刺殺,孩子有可能會從此變得畏懼、服從,不敢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段鑫星看來,受傷的孩子和家長非常有必要做集體的心理咨詢。如果沒這個條件,來自父母的心靈修復就尤為重要。在這之前,父母需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可以通過互相傾訴和互相幫助,把憤怒和焦慮轉(zhuǎn)移出去,不要把負面情緒在孩子面前流露出來。
然后,父母要接納孩子的恐懼,不要告訴孩子“別哭”,而是要讓他痛快地哭出來。晚上的時候,最好能抱著孩子睡覺,這種方法能給予孩子最大的安全感。不要讓孩子“悶”在家里,多給他找一些伙伴,這個時候的孩子需要陪伴和交流來疏解他自閉的情緒。如果可以,最好給孩子換個環(huán)境,如果已經(jīng)復學,那么這段時間家長要親自接送孩子。雖然易老師已經(jīng)不在了,但孩子仍會“觸景傷情”,重返被傷害的現(xiàn)場會讓他們的恐懼再現(xiàn),如果可以,父母要送他們進教室,在他們被傷害的地方給他們足夠的信心。要幫助孩子重新建立對老師群體的信心,孩子放學后,經(jīng)常問他:“新老師讓你們做了些什么?今天過得開心嗎?”在適當?shù)臅r候告訴他們:“易老師是個壞老師,但還有很多好老師,新老師對你不就不錯嗎?”如果孩子轉(zhuǎn)園到了新的環(huán)境,父母可以淡化他的傷疤,鼓勵他多和新同學交往,鼓勵他在新環(huán)境里發(fā)揮特長,用自己的優(yōu)勢來吸引新朋友。小孩子是很單純的,他們不會因為長相來決定玩伴,他們只選擇“好玩”的人。
沒被燙的孩子就沒事嗎
比起燙傷的孩子,班級里的其他孩子更早地回歸了正常的軌道。半個多月過去,事情在反復討論中慢慢淡化。鐘媛的女兒就在這個班級,她看到了易老師燙傷7個同學,她告訴父母說:“我很害怕。”
鐘媛和其他家長一樣,覺得震驚和恐慌。她說,雖然孩子沒被燙傷,想起來還是很后怕。但她想,就差一個學期就上小學了,而且板橋幼兒園的條件在當?shù)剡€是很好的,就沒給孩子轉(zhuǎn)園。
李蓮的兒子也在這個班級。她記得,事情發(fā)生之后,孩子回家不怎么肯說。她也震驚,她也問過兒子:“怕不怕?”兒子說:“怕什么呀,反正也沒燙到我?!比缃瘢钜呀?jīng)和之前沒有兩樣。
可這些當了“看客”的孩子,真的和以前沒有兩樣嗎?
段鑫星說,易蓓蓓的暴力,是針對整個班級的集體暴力??粗瑢W被燙的孩子,一樣受到了心理傷害,他們一樣會對老師產(chǎn)生恐懼心理,會畏懼權(quán)威,或者選擇用極端的方式來挑戰(zhàn)權(quán)威。無論哪一種,對他們的心靈,都是傷害。
段鑫星建議,班級的新老師可以帶孩子做一些扮演性的童話游戲,在故事中,有施暴的壞人,有懂得保護自己的弱者,有因為說真話從而懲處了壞人的旁觀者。讓孩子扮演其中的角色,讓他們懂得暴力是壞的,在暴力面前,要懂得保護自己,要說真話。這是對這個班級的集體治療,讓所有孩子的傷害得以宣泄。
父母永遠是孩子最有力的保護
沒有什么比孩子更能揪住父母的心。很多時候,當悲劇猝然發(fā)生過后,比起探究易蓓蓓究竟為什么要燙傷7個孩子,家長們更關(guān)心的是怎么在以后的成長環(huán)境里保護孩子的心靈安全。
段鑫星說,無論何時,父母永遠是孩子最有力的保護。在易蓓蓓燙傷孩子后,家長們并不能在第一時間互通消息,在這之前,他們并不認識,也不怎么來往。其實,通過網(wǎng)絡建立家長交流群體是保護孩子的有效方法。家長們可以經(jīng)常交流和溝通,得知孩子的動態(tài),避免因為不知情而給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接納和信任是家長為孩子撐起的第二把傘。不要跟孩子說:“老師這么對你,是不是因為你不聽話?”要多聆聽孩子的聲音,相信孩子的感受,每天放學,不妨問孩子:“今天過得開心嗎?今天發(fā)生了什么?”如果孩子說什么家長都會傾聽和接納,而不是批評和教育,那么,孩子就會主動告訴你更多。你更了解孩子,孩子就更安全。
家長要教給孩子善良和愛,勇敢和正直,但也要教會他保護自己。任小奇是第一個被燙傷的孩子,但他立刻避開了,他的臉上,只有米粒大的傷痕,當天晚上,他就直接告訴媽媽:“易老師撒謊,她燙完了我,就去燙其他小朋友?!比绻⒆釉谟變簣@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暴力,就一定要教會他保護自己,及時去和老師溝通。有時候,家長的“不作為”也是孩子受傷的隱患。
傷害總是突然而至,難以預知,但能化解傷害的最佳利器,就是父母的愛。有一句最重要的話,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無論你怎樣,爸爸媽媽都愛你。”無論何時,這句話對于孩子受傷的心靈,都是最有用的靈丹妙藥。(除易蓓蓓外,文中其他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