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提出
實施新課改幾年以來,新的課程理念進入課堂,使課堂教學的面貌發(fā)生了改變。教師在注重教的同時,也關注學生的學,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有了明顯提高,但也清醒地看到課堂教學面臨的危機:仍有為數(shù)不少的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教學重形式輕實質(zhì),在有些看似熱鬧的課堂背后,學生卻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發(fā)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遭受阻礙,學習的動力遭到破壞。如何實施高效的課堂教學成為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什么是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指:在規(guī)定的課堂教學時間內(nèi),師生對既定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情況。
什么樣的課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呢?從學生的角度來講,高效課堂應該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主動實現(xiàn)意義建構的課堂。華東師范大學的葉瀾教授指出,高效的課堂應該做到平實、真實、豐實、扎實。
三、如何打造高效課堂
課堂教學不唯模式,但不能沒有模式。在實踐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學科和學生的情況靈活變通,從而形成更為具體的學科教學模式。
?。ㄒ唬┬抡n程理念下的基本模式。
我校根據(jù)新課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和一些名校的教學模式,提出一個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的學段和學科可在這一模式的基礎上靈活變通。
1.明確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的要求,師生要明確每節(jié)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2.自學指導。
每堂課本著“先學后教”的原則,先讓學生自學,而這種自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自學?!跋葘W后教”包括:先學后講,先練后講,先考后講等多種形式。教師指導學生自學要做到“四明確”:明確時間、明確內(nèi)容、明確方法、明確要求。
3.合作探究。
教師不要急于解答學生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而是要讓學生通過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解決。學生合作的形式多種多樣,一般來講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兩人一對的討論,其次小組內(nèi)的相互討論,最后是全班的合作討論。
4.精講點撥。
學生實在不能解決的問題才由教師來解決。教師的精講不僅是解答問題,而且包括規(guī)范學生的一些概念、步驟等。教師還要注意教給學生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和方法。
5.當堂訓練。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進行鞏固練習和基本練習,通過練習達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如果學生達到基本要求,就是達標了。課堂練習達標要做到堂堂清、人人清。
6.拓展提高。
可以根據(jù)課本的探究部分的要求進行拓展和提高。特別是對于優(yōu)等生要給他們足夠的發(fā)展空間。
?。ǘW案——提高課堂效率的基本載體。
導學案的主要作用就是為學生的自學提供基本的參照和路徑。
導學案都提倡集體備課。每個人先備出個案,每次集體討論都要做記錄,根據(jù)集體討論結果修改自己的個案,完成學案的復備。
?。ㄈ┖献饔懻?。
在合作討論時,老師要少講,主要是讓學生自學,學生在自學中不用合作小組的方式來解決,合作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由全班來解決。只有全班解決不了的問題才由老師來解決。老師在課堂上真正講的東西很少,更多的是組織、引導學生學習,老師的重要作用就是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動力,讓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體。
?。ㄋ模p時增效。
學生學習的時間不能隨意延長,課堂的時間也不能延長。我們不能增加課堂的長度,就能增加課堂的寬度。
1.要增加教學的內(nèi)容,開發(fā)課程資源。增加教學的寬度首先要教學的容量,不要在一個問題上精雕細刻,加大教學的密度。
2.要盡可能使全班同學都參與到學習中來,而不是幾個學生,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增加學生參與的寬度。
四、在實施高效課堂中的收獲和不足
目前課堂教學低效、無效教學原因集中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ㄒ唬┙虒W設計環(huán)節(jié):缺少新課程理念指引下的精心設計。
低效、無效的課堂教學出現(xiàn)的重要原因往往是教師沒有進行認真、周全的教學設計。具體表現(xiàn)在:教學目標模糊;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難點把握不當;缺乏對學生認知現(xiàn)狀的分析,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教學的設計;對教學的組織,教學方法的選擇,學法的指導,媒體的設計等缺乏周全的考慮;課堂評價限于表面,缺乏有效的課堂激勵評價。
?。ǘ┙虒W實施環(huán)節(jié):缺乏有效引導和對學生學習的關注。
今天的課堂教學,一方面,為了追求“高效”,節(jié)約時間,課堂教學中對核心的概念、規(guī)律、問題的分析往往沒有認真設計、有效啟發(fā),引導進程。為了提高成績,把更多時間放在學生反復、機械的課堂練習上。另一方面,很多教師注意到問題的提出,問題的結論不宜過早告訴學生,要以啟發(fā)的方式提出,但在教學實施中,往往缺少耐心地等待。學生的主動性被扼殺了,總是被動地跟著教師轉(zhuǎn),不利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
另外,課堂教學缺少智慧的生成,學生主體意識缺乏,學習效率低下,課堂上教師往往在預設條件下進行教學,很難看到師生互動的智慧生成。根本原因在于教師過多注意自身的教,而對學生如何學的真實情況缺乏關注,缺乏師生間思維的有效碰撞。課堂中學生往往局限于被動的聽講和記錄,缺少自主探究和積極思考,學生缺乏參與意識、問題意識、合作意識、反饋意識等。
我們認為課堂教學是課前預設與課堂教學生成的統(tǒng)一,兩者的聯(lián)結點在于學生。學生是課堂舞臺的主角,只有讓學生活動起來,課堂才有生命力。
?。ㄈ┙虒W反思環(huán)節(jié):缺乏及時,深入的教學反思。
教學實踐之后的反思是課堂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有效教學長遠來說是建立在具有良好的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上的。而許多教師上完課以后書本一夾就完事,很少將課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時記錄下來,更缺乏對教學實踐的系統(tǒng)反思,沒有寫出隨筆、日記等的教學感悟,這就等于主動放棄了提高自我專業(yè)水平的良好機會。
目前,很多學校的高效課堂流于形式,一陣風似的學習一種教師方式,幾個月后又跟風另一種方式,不停地換,學生、教師苦不堪言、一無所獲,所以教學模式的選擇應因地制宜。
參考文獻:
[1]王敏勤教授.怎樣實施高效課堂.天津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
?。?]范傳東.有效,高效課堂教學實施的思考.東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魏榮葆.關注高效課堂,研究目標需求.南京一中2009年9月課堂教學研究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