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是個擺地攤的老手,靠每天晚上擺地攤,他每年都能掙上幾萬元?!笆紫?,擺地攤切忌商品繁多,你不能將所有的商品都一網(wǎng)打盡;其次,應(yīng)該選擇那些新、奇、特的商品,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引起顧客的注意?!标惤≌f,“我今天擺的就是一種不用電的電筒,只需拿在手中用力捏上幾下,就能給電筒充電,不需電池和充電器,售價5元一個。”
然后,他開始吆喝:“來看呀,你見過孫悟空打妖怪,見過豬八戒談戀愛,你沒見過我這電筒不用電!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這吆喝聲很有講究,一是說辭要吸引顧客;二是既要讓顧客聽懂,又要能最大程度地引起顧客的注意。由于商品獨特、吆喝賣力,加上晚上8點左右正是“銷售黃金時間”,陳健的地攤很快便被路人三三兩兩地圍了起來。
陳健使出的第二招,是“體驗式營銷”。他一邊用力地壓著電筒,一邊將電筒塞給一個很感興趣的老大媽,讓她親自體驗。看出了老大媽的猶豫,陳健及時推銷:“利用摩擦起電的原理,你只需要單手握緊放松那么幾下,即可自動發(fā)電放電,達(dá)到一般手電筒的亮度,既可照明,又可健身,無須任何電池和電源,其壽命比一般手電筒要長幾倍。”老大媽沒再猶豫就掏出錢來。
這時,陳健使出了第三招——“故意拖延”。見老大媽不再猶豫,陳健又開始詳細(xì)解釋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有意拖延交易時間,以激發(fā)更多人的購買欲。中國人的從眾心理使這個時候形成了一個銷售高峰,接下來,又有三四個人買了電筒。晚上十點,陳健清點了當(dāng)天的“戰(zhàn)果”:一共賣出26支電筒,每支電筒賺3元,一共賺了78元,除去攤位費、來回車費等,凈利潤60元。
(廣西桂平市碧灘教委辦 陳勇釗 郵編:53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