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禮運》稱:“夫禮,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碧臁⒌?、人,古代宇宙觀最基本的三要素鋪展開了豐富的祭祀禮儀。而所有祭祀印象貫穿著樂律中擺動的姿態(tài),佑護地位、生命和對吉祥豐收的祈求。祭舞是人與神之間的確信,盛裝潛近的神圣身影,舞動著虔誠的靈魂。
八佾舞:禮教象征
自唐以八佾舞祭奠孔子表示尊重,直至今日向至圣先師孔子行獻禮(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時,穩(wěn)重并純凈的嚴肅之態(tài)合著樂曲,一字一動的舞蹈充滿張力。
佾是隊伍的行列,八人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一行一列整齊不變的四方隊形,由男童擔任,舞者穿著周朝制式禮服。八佾舞為純禮儀的祭祀舞蹈,分祭天子、公侯、大夫、士,又有八佾、六佾、四佾、二佾之分。祭天子用八佾。舞時應著詩歌,一字一舞,俯仰頓挫的姿態(tài)大抵配合著詩歌章句字眼的含義,變化多端。八佾舞除其八音聞名外,舞者佾生手上的器具也是一大特色:左手持籥,右手秉翟,隨音樂翩然起舞,有條不紊。
氣勢昂揚的場面,無形氣韻流淌出神秘的意識感念,潛在精神的禮數(shù)教化附著在古老的隊形里升華崇高的敬意。史有孔子怒言:“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一句“如果這件事情能容忍,那還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無疑證明了祭舞從某種崇尚心靈與神圣教化的功能上維護和持守的是統(tǒng)治身份和等級的權(quán)力。
儺舞:圖騰信仰
儺是驅(qū)除疾疫之禮。《周禮·夏官》有“方相氏”,蒙熊皮,以黃金為四目,著玄衣朱裳,執(zhí)戈揚盾,率百隸而于季春、仲秋、季冬三時為儺禮,索室驅(qū)疫。東漢時,儺禮在臘日(臘月初八)前一天舉行,也稱為逐疫。作為一種原始信仰的形式,這種祭祀場合表演的舞蹈,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就已經(jīng)形成。
儺舞以鑼、鼓、鈸等打擊樂器配樂。參與者扎頭巾,多數(shù)戴各式木刻彩繪面具,造型分整臉和半臉兩種。整臉刻繪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個臉部,半臉則僅刻鼻子以上,沒有嘴和下巴。一臺儺舞少則十幾人,多則三四十人,主要角色有木魚、跳鼓、打尺板和鑼鼓手四種。儺舞的舞蹈動作原始古樸,以馬步、弓步、擺拳、跳躍為主,有時還穿插翻滾、疊羅漢、排字等。在鑼鼓的強烈節(jié)奏中展現(xiàn)出神秘的舞姿,像是一種與神的對話,神圣無比。
由于儺舞流傳地區(qū)不同,其表演風格也有所差異,既有場面、舞步上的變化,也有摻入現(xiàn)實生活場景的。儺舞同樣分流派,“文儺”,舞姿優(yōu)雅,強調(diào)唯美;“武儺”,動作剛勁,表現(xiàn)氣勢。
這種古老的傳統(tǒng)祭舞,至今仍流行于貴州、江西、安徽等地。歲月流逝,儺舞不斷演變創(chuàng)新,逐漸成為一種流傳于民間的驅(qū)邪、祈福、喜慶的舞蹈。涉及儺的戲曲作為一種文化活化石,也已受到關(guān)注和保護。
草龍舞:祈祝豐登
神話中的動物龍,具有蛇身、蜥腿、鷹爪、蛇腹、鹿角、魚鱗、魚尾、口角有虎須、額下有珠的形象。它代表著萬獸之首、萬能之神。
民間俗言“草龍最大”。草龍舞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是豐收季節(jié)表演的祭祀舞蹈,相傳源自唐代的一場旱災。傳說“八仙”中的韓湘子(葉榭人),為解救家鄉(xiāng)旱災,招來東海“青龍”,普降大雨,使得葉榭鹽鐵塘兩岸久旱的禾苗喜逢甘霖。葉榭百姓為報韓湘子“吹簫召龍”的恩德,以后每年就用金黃色的稻草扎成草龍,祈盼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
草龍的制作,先從當年收割下來的新鮮稻草中,精選多根谷草,再以竹、木片、劍麻絲、樹杈等扎制。稻草為“五谷之王”,以稻草扎草龍,寓意五谷豐登。
舞草龍的表演突出龍的靈性和威儀,有盤、滾、游、翻、跳、起、伏、搶等,又有跳龍門、過龍橋、拜四方、走龍云、穿龍肚等套路。表演者頭戴草帽,身披草肩,腳穿草鞋,隨著動聽的民間音樂節(jié)奏,采用雪花蓋頂?shù)葎幼黥骠嫫鹞?,擺出火龍擺尾、游龍戲浪等造型。
現(xiàn)今一些地區(qū)還有少年舞草龍活動,通過唱童謠、游金龍,來傳喜悅、達福氣。
目瑙舞:群舞祭神
目瑙舞也被稱作“萬人舞”?!澳胯А睘榫邦H支系語,載瓦等支則叫“縱歌”,均為大伙一起跳舞的意思。
景頗族的宗教信仰為萬物有靈的多神崇拜。他們把鬼分為三類:一類是天上的鬼,以太陽鬼為最大;一類是地上的鬼,以地鬼為最大;一類是家鬼,以“木代”鬼為最大,而“木代”鬼也是天鬼之一,因此權(quán)力最大。景頗族生活區(qū)域內(nèi)較大的祭祀活動就是祭祀最大的天鬼“木代”。在儀式中按傳統(tǒng)就會跳目瑙舞。男的手拿長刀,女的手拿花圈或彩巾,在董薩(祭司)帶領(lǐng)下起舞。董薩身穿長袍,頭上插著孔雀羽毛或其他鳥類的羽毛,握住長刀,在兩面鼓的伴奏下,邊唱邊舞。舞蹈十分講究,必須按照前人規(guī)定的路線跳,領(lǐng)頭的瑙雙甚至不能跳錯一步,否則,將被認為不吉。舞蹈場地上立著四根木柱,上面畫著規(guī)定的各種圖案花紋。據(jù)說這些圖案就是景頗族祖先由西北高原南遷的路線。龐大的舞隊在瑙雙的帶領(lǐng)下,就按此圖形路線起舞。舞蹈動作并不復雜,但舞者必須分成兩路,不斷變換舞姿,隊形變化有序,場面壯觀。目瑙舞表現(xiàn)了景頗族對祖先及故地的懷念,象征整個部落和民族堅強勇敢的精神。
薩滿舞:多姿跳神
薩滿舞受薩滿教精神的影響,具有突出的宗教文化色彩。薩滿教起源于民族部落的狩獵生活和圖騰崇拜。千余年前,生活在亞洲遠東地區(qū)多個古老游牧部族的人們認為,世界上萬物不但均有神靈控制而且神靈還主宰著人類的一切。那些見多識廣的巫師們擔當著人與神之間溝通的橋梁,為人們求得神靈的庇佑?!八_滿”一詞源自通古斯族語,本意為“因興奮而狂舞的人”。公元前2世紀,歷史學家司馬遷就向人們介紹了匈奴人祭天地、拜鬼神的場面,其中就有此項儀式。
薩滿穿戴的是具有特殊象征意義的“法衣”、“法器”。腰系長腰鈴,手持抓鼓或單鼓,在擊鼓、擺鈴聲中,延請各路神靈。請來神靈(俗稱“神附體”)后,即模擬所請之神的特征做各種神靈的表演。時而模擬動物動作,時而做出神靈的舉止,表演造型惟妙惟肖。他們或癲或狂,在舞蹈中,達到與諸靈的合而為一。從最廣闊的崇拜對象天、地、日、月、星,到雷、風、火、山、林、水,甚至自然界動植物,都成為薩滿教的不同形式的膜拜對象,因此跳神的形態(tài)多種多樣。
據(jù)說薩滿舞的時間長短和動作形式都出自神靈的旨意,并不被個人意志控制?,F(xiàn)如今在吉、黑兩省的滿、鄂溫克、鄂倫春、達斡爾等少數(shù)民族的一些活動當中,依舊能找到薩滿教文化的遺存印記。
東巴舞:擬物通靈
東巴舞蹈多是納西族在各類宗教祭祀儀式中所跳的舞蹈。與象形文字東巴文一樣,東巴舞來源于古代納西人的現(xiàn)實生活,不少動作都是模擬各種動物,十分生動有趣。它反映的是納西族歷史上隨畜遷徙、與鳥獸為鄰的原始生活,是納西族精神文化精髓的反映。
在東巴教八大類的神壇祭祀道場中,除了祭天類的祭祀道場外,其他的七大類神壇祭祀道場里,皆要跳東巴舞。據(jù)記載,后來將東巴舞蹈粗分為神舞、鳥獸蟲魚舞、器物舞、戰(zhàn)爭舞以及面具舞五大類。除此之外,還有開喪法儀之舞、祭龍王法儀之舞、求長壽法儀之舞、祭風法儀之舞以及占卜之舞等法儀舞蹈。
由于東巴舞較為集中地體現(xiàn)了“神”戰(zhàn)勝“鬼魅”、善戰(zhàn)勝惡、光明戰(zhàn)勝黑暗的主題,因而在納西族民眾心中有著崇高的地位。
東巴舞依據(jù)所扮之神而持執(zhí)不同法器進行表演,現(xiàn)保留下來的舞蹈動作已經(jīng)不是很多。而舞蹈中刻畫的動物和神的形象又詮釋了一種人與神交融祈愿的意境,如主神類“丁巴什羅舞”、“薩英畏登舞”;護法神類如“卡冉神舞”、“五方大神舞”等。另神獸類如“白牦牛舞”、“花斑鹿舞”、“金色巨蛙舞”;法器類如“板鈴舞”、“神刀舞”;其他如“銅燈舞”、“花枝舞”等。多數(shù)東巴舞剛?cè)峒鎮(zhèn)洹⑹辗抛匀?、變化多樣,體現(xiàn)著神秘而精致的特色。
剽牛舞:殺牛祭天
剽牛舞是獨龍族、佤族等少數(shù)民族特有的祭祀舞蹈形式。這些少數(shù)民族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物,相信有鬼。剽牛祭天的活動,少則3天,長則7至9天,剽牛舞是整個祭祖過程中每天都要進行的舞蹈活動。其突出特點是舞蹈始終都離不開剽牛這一活動。舞蹈的動作以下肢為主,上身隨下肢配合著前俯后仰、扭擺起伏,顯示出此舞獨特的氣韻。
“不是奶奶們要傷害你,不是爺爺們要殺害你,是你糟蹋了園邊的青草,是你偷吃了地中的禾苗。奶奶們要用你的生命換來家人的年壽;爺爺們要用你的靈魂招來族人的福祿。當你升到天庭時,傳頌家人的功與德;當你飛到天界時,保佑族人無災難。?;?、?;辏灰洺?,吃飽閉眼升上天……”
剽牛舞有三種基本隊形:一是舞蹈者自轉(zhuǎn)或與舞伴相轉(zhuǎn)而同時又要往大圓圈方向逆時針轉(zhuǎn)的跳法。順時針方向轉(zhuǎn)舞是對神靈和祖先的褻瀆,只有死去的人在陰間才往相反方向進行。第二種是舞蹈者站兩排并相互來回交叉舞蹈,舞蹈過程中也有與雙方舞者相遇后相互轉(zhuǎn)小圈的形式。第三種則沒有任何固定隊形,但須朝著固定的方向跳,這種形式多在眾人從自家向剽牛場聚集或走在祭場的山路上,邊走邊舞。剽牛舞由中、小铓鑼伴奏,也有些地區(qū)以合掌擊節(jié)而舞為特點。铓鑼在剽牛舞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沒有铓鑼不能舉行“剽牛祭天”活動,沒有铓鑼不能跳剽牛舞。剽牛舞屬于宗教祭拜禮儀項目,不舉行“剽牛祭天”,跳剽牛舞會遭到神靈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