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xué)參考書在“練習(xí)說明”中將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傷仲永》“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一句中的“于”字解釋為“被”,這似乎令人有些費解,而更多的老師和同學(xué)認為此句中的“于”字應(yīng)解釋為“從”。
教材下面沒有注解這個“于”字,各種參考資料的解釋也都和教參一樣??山虆⒌摹皡⒖甲g文”是這樣翻譯此句的:“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弊g文中并沒有出現(xiàn)“于”字的義項“被”字。
那么,此句中的“于”字究竟作何解釋呢?“于”字在古代漢語中是介詞,總是跟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結(jié)合,構(gòu)成介賓短語去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guān)系。“于”字有以下幾種用法:
1.“于”字放在動詞之后,引進動作行為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根據(jù)語境可解釋為“從、在、給、對、對于、向、到、自、跟、同、由于、在……方面、在……中”等,如“謂獄中語乃親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
2.“于”字放在動詞之后,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yīng)。如“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3.“于”字放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如“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傷仲永》)?!坝凇弊钟袝r只是表示對象的性質(zhì)和狀態(tài),這種情況下可不譯。如“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五人墓碑記》)。
4.“于”字與“是”組成復(fù)音虛詞“于是”,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關(guān)系,與現(xiàn)在的承接連詞或因果連詞相同。如“于是秦王不悅,為一擊缻”(《廉頗藺相如列傳》)。
在“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一句中,介詞“于”與名詞“人”組成介賓短語“于人”放在動詞之后修飾動詞“受”(這是一個狀語后置句),“受于人”即“于人受”。顯然,此句中的“于”字可能適合于第一種或者第二種用法。
先看第一種用法。如果將動詞“受”解釋為“接受”,那么“于”字就應(yīng)該表示引進動作行為的對象(人),“于”字就相應(yīng)解釋為介詞“從”?!笆苡谌恕本褪恰皬膭e人那里接受”的意思,“受于人者不至”就是“沒有從別人那里接受(教育)”(即“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的意思。所以,將介詞“于”字解釋為“從”是正確的。
再看第二種用法。如果將動詞“受”理解為通假字,其本字為“授”,意為“傳授”(古漢語中,“受”可以通“授”,如唐朝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那么“于”字就應(yīng)該表示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人),“于”字就相應(yīng)解釋為介詞“被”?!笆苡谌恕本褪恰氨蝗藗魇凇钡囊馑迹笆苡谌苏卟恢痢本褪恰皼]有被人傳授(知識)”(即“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的意思。所以,將介詞“于”字解釋為“被”也是正確的。
綜上所述,“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一句中的“于”可雙解為“從”和“被”。“于”究竟作何解釋,問題的關(guān)鍵是要看你將介詞“于”理解為引進動作行為的對象還是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ㄗ髡邌挝唬罕表諈^(qū)田家炳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