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春季,我擔任了五年級一個班的語文教學。這是一個很特殊的班級,5年的時間里換了6位語文老師。該班學生的語文成績與同級相比,平均分相差十幾分,寫作方面的差距更大。
開學的第一周,我在教完精讀課文《神鳥》之后,布置學生續(xù)寫了一篇作文《神鳥》。出乎意料的是,51個學生里竟有20個學生的文章是不及格的,剩下的31個學生里也只有6個人的文章屬于優(yōu)秀,而其余25個人的文章則平平淡淡,毫無特色。往常像這種編寫童話故事的文章是學生最拿手的,由此可見,這個班的寫作水平普遍偏低。
我把那20篇不及格的文章看了又看,讀了又讀。這20篇文章可分為4種類型:
1.基本符合題意,但內容太少,只寫了幾十個字;
2.滴字不漏地把作文書上的文章抄下來;
3.病句、錯別字多得數(shù)不清,無法讀懂文章的意思;
4.完全不對題意,牛頭不對馬嘴。
這20個學生里,只有1人的智力偏低,其余19人的智力沒有任何問題。那么,造成學生寫作水平普遍偏低的原因是什么呢?經過進一步的了解,得知原因有以下5個:
1.頻繁更換語文老師,導致大部分學生無所適從;
2.學生沒有養(yǎng)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詞匯貧乏,寫出的文章平淡無味;
3.學生沒有養(yǎng)成閱讀健康有益課外書的習慣,見識少,知識面窄,一到寫作就無話可說;
4.經常挨批評,失去寫作的信心,一聽到寫作文就頭疼、害怕;
5.語文基礎知識差。
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讓學生不再寫“劣”文呢?針對以上情況,我采取了下面的措施:
一、幫助學生樹立寫作的信心
沒有一個人不渴望自己能獲得成功,沒有一個人不想得到別人的肯定,自己的觀點被別人贊同,自己的意見被別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得到實施,自己的才能得到展示。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還有誰會討厭寫作,又有誰會拒絕寫作呢?那么,要怎樣才能幫助學生樹立寫作的信心呢?德國教育家第惠多斯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因此,少批評多鼓勵是一條永遠不變的法則。我的具體的做法是:
1.努力尋找“劣”文中的閃光點。如書寫工整,用了一個好詞,寫了一個佳句,擬了一個好題目,字數(shù)達到了要求等等都可以作為“劣”文中的閃光點加以表揚。如此一來,那些寫“劣”文的學生就會體驗到被肯定的快樂,就不會害怕寫作文。
2.經常鼓勵學生縱向比較,即自己與自己比較,用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比一比。如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多回答了一個問題,多認識了一個字、一個詞,多背誦了一篇課文,多讀了一篇好文章等等都可以作為自己進步的依據(jù)。一天進步一點,一周進步一些,一個學期下來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進步了很多。
3.指導學生對自己的文章進行跟蹤對比,看看這次的文章比上次的文章多了幾個閃光點??粗约旱奈恼略絹碓蕉嚅W光點,學生的信心也會越來越強,自然對寫作的興趣也會越來越高。
二、指導學生日積月累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知識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寫作水平的提高也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訓練好每個環(huán)節(jié)。我的做法是:
1.每上完一篇課文都指導學生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積累下來的好詞佳句要抄寫、聽寫,經常讀一讀,同時從中選一些詞語解釋、造句。每課如此,堅持到學期結束。
2.每星期閱讀一篇課外的文章,分類摘抄好詞佳句,摘抄一個精彩片斷。摘抄的本子教師要批改、點評,每個星期安排一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上講臺讀讀自己找到的好文章。這樣日積月累,就可以幫助學生解決詞語貧乏的問題,就不會出現(xiàn)寫作時語言平淡無奇的現(xiàn)象。
三、引導學生開闊視野
要想將文章寫好,一定要言之有物,而這個“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要靠平時對語言、對知識、對生活的積累。只有有了這個基礎,學生的作文才能思之有據(jù),言之有物,寫之有序。讓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走向生活,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觀察五光十色的宇宙奇觀,分析發(fā)人深省的大小事件……
生活是豐富而多彩的,少年兒童的心,最容易被感動。美好的生活應該有美好的文章。在實踐中,我努力教會學生:目光不要太快地移開,要更多投入生活,用心靈與自然交流,用心靈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尋找寫作的激情。我利用這些特點,指導學生多看健康有益的課外書,多收看中央電視臺的少兒頻道、新聞頻道、體育頻道、軍事頻道等,多看科學探索、動物世界、大自然等節(jié)目,并讓學生讀報、剪報,留心社會,觀察生活,積累知識和素材。
四、教給學生審題方法
在習作之前準確審題是成功完成一篇作文的根本保證。審題要審出題目的范圍、要求、重點和寫作目的。我的具體做法是:
1.培養(yǎng)學生看清再寫的好習慣。在平時的練習中,我每次都讓學生至少讀三遍題目要求,每讀一次后都讓學生說說從題目里知道了什么。
2.教會學生抓住關鍵詞來審題。有些題目的關鍵詞或告訴了我們寫作的重點,或點明了寫作的中心。例如“寫寫自己的故事”關鍵詞是“自己”、“故事”,“我喜歡的一則格言”關鍵詞是“喜歡”、“格言”。只要抓住這些關鍵詞去組織材料,就不會出現(xiàn)離題萬里的現(xiàn)象。
3. 指導學生準確弄清題目的寫作范圍。有時候,題目中除了中心詞語、關鍵詞語外,還會有一些修飾或者限制詞語,我們可通過它來確定寫作范圍,即明確題目對所記敘的事物在時間、地點、數(shù)量等方面的限制。如“介紹一種動物”中,“一種”是限制詞語,從這個詞語可以確定數(shù)量是“一種”,而不是更多。再如“寫自己的一位親人”中,“自己的”、“一位”都是限制詞語。
4.確定寫作體裁。記敘文是小學階段常寫的文體,主要有下面四種:寫人、寫事、寫景、狀物。大多數(shù)時候,從題目就可以知道文章的體裁。如“寫寒假中的一件事”,很明顯這是寫事的記敘文;“描寫心中的校園風景”,從“校園”二字可知這是寫景的文章。
五、督促學生勤于練筆
光說不練是紙上談兵,永遠不可能進步。因此,培養(yǎng)學生勤于寫作的習慣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最關鍵的一步。具體的做法是:
1.每星期寫一個片斷。(1)與本冊的課文結合起來訓練,如擴寫、續(xù)寫、縮寫、改寫、仿寫。(2)同培養(yǎng)觀察能力結合起來訓練,如描寫見到的有趣的事物、受到表揚或批評的心理活動,只要自己覺得有意思、有感受,都可以圍繞一個中心,用一兩段話寫下來。
2.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
六、輔導個別特殊的學困生
科學實驗證明,除了天才兒童和低常兒童各占2%~3%外,其余95%左右的學生在學習方面是相差很少的。如果提供足夠的時間與適度的幫助,95﹪的學生都能學好一門學科并達到較高水平??鬃釉缭谌Ф嗄昵熬吞岢隽恕耙虿氖┙獭钡慕逃枷?。實行班級授課制是不可能給所有的學生提供各自所需的教學實踐和具體幫助的。因此,個別輔導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必不可少的措施。具體做法是:
1.在課堂上有意識地采用提問、指點、答疑的方式進行個別輔導。
2.課后多檢查、多鼓勵。
3.及時了解輔導效果,及時調整輔導內容。
(責編杜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