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在家里,起到的就是“冰箱燈泡”的作用。它既不制冷,也無負擔,但它亮著,讓人看得清清楚楚;一旦熄滅,就讓人急得六神無主。
前幾天的一個傍晚,我在俱樂部健身結束,電話得知老公在超市閑逛,我反復叮囑:“聽清楚了,思念牌的,豬肉芥菜餃子!別買錯了,別買豬肉大蔥的,別買散裝的,買小包裝,大包裝吃不完就不新鮮了,聽清楚了?”老公在電話那邊答:“我還是沒弄清楚,你發(fā)條短信吧,我按短信買!”
掛掉電話,我自言自語:“真是冰箱里的燈泡啊!”一旁健身的姐妹好奇,問是什么意思?我笑答:冰箱里的燈泡,是我給那些“不善家務、忙中添亂、錦上添蟲、雪中送冰”的男人下的定義。
和老公結婚十幾年,他一直扮演“冰箱燈泡”的角色。偶爾買一次家居用品,他或者買錯,或者買回不能用的廢物。某次我叮囑他買一只垃圾簍,居然買回一只破的!問他,他振振有詞:“這是最后一只,沒有好的了!”我哭笑不得:“沒有好的,你不買不行嗎?非得買一只破的回來?”
聽到這里,姐妹們哈哈大笑,感同身受,方才發(fā)現:原來這世上,竟有如此之多、類似于“冰箱燈泡”的老公——在那里亮著,卻不發(fā)揮作用。
比如,我在廚房做飯,想起缺一把空心菜,電話叮囑老公“下班順便買一把空心菜回來,我做一道菜梗青椒炒肉”——但是,除了不是空心菜,他一定買回別的青菜;而且不是一把,起碼十把以上。問他為什么買這么多?他一臉無辜:“明天繼續(xù)吃??!”但是,嬌嫩的青菜放到明天,比半老的徐娘還不堪。
比如,一定不能讓老公一個人逛超市。買回的東西,基本屬無用品。叮囑他買牛奶,包裝袋放在他手上,買回來的,卻是“舒化奶”;叮囑他給婆婆買老年奶粉,他買成“嬰幼兒糕干粉”。我嘲笑他:“你的親娘,一夜間返老還童!”他依舊一臉無辜:“差不多的,老年人和嬰幼兒都沒牙齒嘛!”某次,老公扛回十多斤冰糖,問他為什么買這么多?答:“買十斤冰糖送一條咸魚?!蔽铱戳丝聪挑~:拇指粗細,干癟丑陋,不知是哪個朝代留下來的。
老公買東西從來不考慮家中人口及食量大?。撼蟮睦厦骛z頭買二十只,老咸老咸的咸菜買五公斤,窮盡無聊的零食買一大堆。有一次我逗他:“超市人員沒問問你,是哪個食堂派出來采購的?”他仍舊一臉無辜:“慢慢吃嘛,又不會壞掉!”
而假如老公進廚房,廚房一定遭遇滅頂之災。
多年來,廚房是我的陣地。各種各樣的調味品,都從“麥德龍”超市買回來。比如醬油,有生抽,老抽,涼拌,上色;比如醋,有米醋,白醋,蔥姜醋,涼拌醋;比如料酒,有煲湯的,燒肉的,燒魚的……老公進了廚房,被滿滿當當的調料迷亂了眼神;每一瓶他都打開試試,每一瓶都要認真探索?,F場狀況——
所有的瓶蓋全部丟棄著,
所有的瓶子全部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哪一種醋,可以燒魚來著?
因為“無能”,所以甩手。結婚十多年,老公養(yǎng)成十足的“老爺作風”,儼然“冰箱里的燈泡”。
雖然這是一只“冰箱里的燈泡”,雖然這只燈泡看似無用,實則有用。老公在家里,起到的就是“冰箱燈泡”的作用。它既不制冷,也無負擔,但它亮著,讓人看得清清楚楚;一旦熄滅,就讓人急得六神無主。
總結如下:
冰箱里的燈泡不善言辭,愛意和感情多表現在行動上。回到家里,換鞋、吃飯,然后靠在沙發(fā)上。孩子在他身上黏糊著,以此證明:這是一個圓滿的幸福家庭。
冰箱里的燈泡缺乏浪漫細胞。白天走在街上想拉他的手,他像被火燙了一樣趕緊縮回去;晚上想靠著他的肩膀看電視,他小氣得連肩膀都舍不得借,更別說情人節(jié)送花、生日送禮物了。
但冰箱里的燈泡是負責任的好男人,他了解自己的老婆,話不多,但每句總說到點子上,有時就像一記重錘敲醒自己。有一次我在單位受了委屈,在外強忍著笑,回到家里就止不住流淚,向老公傾吐苦水,原本以為這只燈泡會安慰自己,沒想他半天不出聲,最后說了六個字:“恭喜你,有進步?!蔽耶敃r很郁悶,但哭完一想,對啊,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事,至少說明自己現在涵養(yǎng)比以前好了,也懂得用緩和的方法處理了,沒有當場發(fā)飆了,立刻就覺得心里一陣輕松。
就像誰也不知道電冰箱里的燈泡,關上冰箱門以后那盞燈在做什么;但是,關鍵時候,這只燈泡會亮起來,會光芒萬丈起來!
五年前,我診斷出子宮肌瘤,必須馬上開刀。老公馬不停蹄聯系醫(yī)院,找醫(yī)生,又去家政公司請到兩個保姆:一個廚藝精湛的,一個腿腳利索的;廚藝精湛的做飯,腿腳利索的送飯。老公一改往日的拖沓作風,每天清晨去菜場,烏雞、排骨、黑魚、豬蹄、桂園、紅棗……聽說什么玩意補氣血就買什么。一次道聽途說蚯蚓燉湯可以快速愈合傷口,老公打電話給一個喜歡釣魚的朋友索要蚯蚓,后來知道那是產婦發(fā)奶的玩意才作罷。住院十天,老公休假十天,我的血壓、體溫、白血球、紅血球、肝功能指數,老公一天好幾次記在本子上,醫(yī)生護士查房,不等詢問,老公的數據脫口而出,連醫(yī)生都嘖嘖稱贊。那十天,他基本一夜起來數次,沒睡過一個囫圇覺,檢查我的手術傷口“動向”,看看我有沒有躺得不舒服,需不需要翻動……
而當我的傷口愈合、身體逐漸恢復、又能硬朗朗上班下班做家務了,“燈泡”又回到冰箱里了,又成了甩手掌柜了,老爺作風又擺出來了!唉,一個聰明的老婆,還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吧:家是最讓人放松的地方,是男人休憩的港灣,是避風港,是松弛身心的心靈港灣,是最有依靠的安全島,為什么非要強求老公做客廳里的燈泡呢?冰箱里的燈泡,也會閃光,也有熱度,也是一盞給家人溫暖的幸福燈泡??!
我相信很多家庭都有一只“冰箱里的燈泡”:男人在家時,女人嫌他礙手礙腳,灌一壺開水擔心炸了瓶,找一件衣服擔心他翻箱倒柜,進了廚房更是一地雞毛。與其讓他幫忙,不如讓他歇著??扇绻辉诩?,女人又分分秒秒念著想著,若有所失。生活就是如此戲劇性,你發(fā)現,你根本離不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