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普拉·溫弗里脫口秀》宣布停播前一個月,奧普拉成了“毒筆”傳記作家吉蒂·凱莉的新靶子。
在美國,凱莉是很多公眾人物的噩夢。她曾在未經(jīng)授權的情況下,為眾多名人立傳,包括美國前總統(tǒng)肯尼迪的夫人杰奎琳、英國王室和布什家族等。這些“野傳”一本比一本聳人聽聞,讓人惱火不已。
今年 4月,五百多頁的《奧普拉傳》由蘭登書屋出版。書中爆出奧普拉很多“猛料”,比如她當過雛妓,她的真實取向是同性戀,她和母親關系非常緊張,等等。
用《紐約客》的話說,這是一場美國文化圈“大猩猩”對“哥斯拉”的戰(zhàn)役(奧普拉曾被稱為大猩猩)。奧普拉顯然占據(jù)優(yōu)勢——雖然策略不那么光明正大——她對熟知自己底細的人控制很嚴。
凱莉的筆,沒流出多少毒液,頂多幾滴酸奶。
但是,見微知著。回顧這位脫口秀“女王”的過往,數(shù)次登上《時代》雜志“最具影響力的百位名人”榜單,“暈輪效應”讓她光芒四射,但也可見斑斑陰影。
身份之爭
《奧普拉秀》創(chuàng)辦于1986年,將目標受眾定位為午后獨自在家的主婦和老人 ,選擇日間播出。當時盛行的政治調(diào)侃類節(jié)目,并不對這部分觀眾的口胃?!秺W普拉秀》把話題設定在社會、生活領域,從女性視角探討離婚、性虐待、男人的壓力、兒童養(yǎng)育、伊拉克戰(zhàn)爭……這些熱門話題,無一例外,直擊人的情感、道德等“柔軟”領域。
戲抬人,人抬戲。奧普拉的主持風格,亦成為節(jié)目最大的看點。她天生具備抵達人心的能力,加上厚實的女中低音,專注關切的眼神,營造出沉靜、真誠、親切的氛圍?!霸L談節(jié)目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我要做的只是坐下來和人聊天?!?br/> 她從不會事先寫好問題,也不像大多數(shù)廣電記者那樣,在別人回答問題時,只想著下個問題該問什么。奧普拉會做個專注的聆聽者,但也懂得在恰當?shù)臅r候提問,問題開門見山。最經(jīng)典的要算1993年,對邁克爾·杰克遜的問題:“這個問題很尷尬,但你還是處男嗎?”“你怎么能問人家這種問題?”“我想知道!”“我是個紳士。”這些問答令人印象深刻。
有時,奧普拉的提問還會激發(fā)嘉賓間的對抗。在一期 “肥胖父母的肥胖子女”節(jié)目中,有一對母女都超重,但母親減肥成功,女兒沒有。節(jié)目現(xiàn)場,奧普拉直奔主題,第一句就問母親:“你是不是覺得和女兒出去很丟臉?”母親點了點頭。女兒此時馬上淚流滿面,她大叫,
說母親從未承認過這個事實。母女之間的感情閘門一下子打開,暢談多年來的心聲,意外之舉卻掀起了節(jié)目的小高潮。
近些年來,奧普拉把秀場變成了一個心理理療場所。她鼓勵嘉賓傾吐心結,由心理醫(yī)生給出建議。而奧普拉自己,也常常在節(jié)目上“自揭傷疤”。有一期節(jié)目討論亂倫,一個女孩含淚講述,自己被親生父親強暴,生下一個患有自閉癥的孩子。奧普拉觸景生情,淚流滿面,和女孩緊緊擁抱在一起。緊接著,她毫無顧忌地講述了幼年時被表哥強暴的經(jīng)歷。
在另一期節(jié)目中,奧普拉討論一本名為《在黑暗中微笑》的書,這本書寫的是關于中產(chǎn)階級吸毒者的個人經(jīng)歷。她站在全國觀眾面前,懺悔起自己“極大的恥辱”——二十年前她曾經(jīng)吸食過強效可卡因,只是因為希望共同的感受會拉近她和一個正在約會的男人之間的距離。
“我是那么的愛他,為了他我什么都可以去做?!彼f。
當鏡頭切換到廣告時,奧普拉把麥克風放在一旁,坐在臺邊上哭了出來。當天節(jié)目的收視率比平時又有增所長,但大部分人對她的看法沒有絲毫的改變,他們認為她是正直誠實、可以信賴的。也許正是這種真誠和隨性,極大地征服了觀眾,人們愿意對她敞開心扉,談論自己的喜悅或痛苦。這方面的經(jīng)典例子,分別是湯姆·克魯斯跳上沙發(fā),表達對凱特的愛意,以及惠特尼·休斯頓談論自己的吸毒過程。
有研究學者指出,奧普拉的煽情與言情,由于充滿了道德內(nèi)涵、背負了挽救精神的使命,拒絕頹廢、厭世、諷刺、戲謔等消極內(nèi)容,讓《奧普拉秀》成為某種心靈儀式。在這場儀式中,作為組織者和參與者的奧普拉,扮演了導師、知音和行為典范的三重角色。她毫不掩飾自己的底層社會背景,以及曲折的個人經(jīng)歷。這既縮小了與普通觀眾之問的距離,又通過她家喻戶曉的自我奮斗形象,讓觀眾體察到了精神素質(zhì)和道德品格對于個人成功的重要性。
“在我眼中,她跟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當她與我交流時,我感到她就如我的好朋友?!?6歲的銷售代表謝麗爾·皮爾斯表示,自從做了子宮切除手術后,她陷入了悲哀絕望,是奧普拉從前的節(jié)目和演講才使她擺脫沮喪,恢復信心。
在觀眾傾吐分享個人經(jīng)歷、紓解胸中之痛的暢快過程中,奧普拉間接起到了拯救自信心或挽救精神的積極作用。最終,奧普拉與觀眾之間,形成了超乎利益關系的聚合力量。她也因此成為“心靈女王”。
但這也招來了非議。美國作家芭芭拉· 格里祖蒂·哈里森曾冷言嘲諷:“她大概以為自己是先知彌賽亞了,想引導我們每個人都上天堂?!辟e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教授、美國問題研究專家肯柯斯·維基·阿布特則認為:“她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復雜矛盾過分簡單化,人們剛開始聽她的演講時,也許會受到某種激情的鼓舞,但當她提供的方法并不能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實問題時,只會使人們加倍地沮喪失望?!?br/>
被利用的伯樂
從2005年至今,作家詹姆斯·弗雷,被奧普拉三次請上節(jié)目,每一次的“待遇”與上次相比,都似經(jīng)歷180度大轉彎。25年來,奧普拉節(jié)目遭到的最大爭議,也圍繞三請“詹姆斯”而展開。
1996年,奧普拉借助脫口秀節(jié)目的影響力,推出了“奧普拉讀書俱樂部”, 每隔一兩個月,就和觀眾們討論一部小說。一經(jīng)她的推薦,此書基本能登上全美最佳暢銷書排行榜。
一枚至少值50萬冊銷售量的“奧普拉讀書俱樂部”印章,象征著奧普拉對文學學術權威的顛覆。作為美國大眾文化的“代表”,奧普拉對大眾文學閱讀時尚的引領,成就了出版業(yè)文學發(fā)行的利潤夢想,也讓更多的人重拾文字,回歸閱讀。因此,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為她頒發(fā)了金質(zhì)榮譽獎章。
但批評也隨之而來。有人指出奧普拉文學根基并不深厚,完全從個人興趣出發(fā),以作品對其產(chǎn)生的情感震懾力為判讀標準。她坦言:“如果一本書不能在前50頁打動我,我就選擇放棄?!痹谒砩?,重復了一些普通讀者較易出現(xiàn)的作品簡約化解讀傾向,對作品所承載的美學價值、社會矛盾、歷史語境等深層次意義,給予了忽略乃至剝奪。
這也導致了學界精英對奧普拉的藐視,一些文學學者堅決抵制印有“奧普拉讀書俱樂部”印章的作品版本。2001年9月,“奧普拉讀書俱樂部”推薦作品《修正》(Corrections),該書作者喬納森·弗瑞森(Jonathan Frazen)公開拒絕這項“榮譽”。
但大多數(shù)獲得推薦的作者,還是會樂此不疲地接受印章,詹姆斯·弗雷就是其中一個。誰愿輕易放棄這個名利雙收的機會呢?2005年,經(jīng)工作人員推薦,奧普拉拿到詹姆斯·弗雷所著的回憶錄:《百萬碎片》(A Million Little Pieces),“一翻開就再也放不下了,我一定要在節(jié)目中推薦!”
《百萬碎片》中,詹姆斯自述了他如何在毒品和酒精中自我毀滅,痛苦掙扎在監(jiān)獄和戒毒所之間,最終重建自我的故事。書中有很多生猛刺激的細節(jié)描寫,包括不打麻藥就被鉆了牙髓,因為過分疼痛,緊握兩個棒球而掰斷了指甲的故事。
但是,在奧普拉宣傳此書前,曾接到戒毒所醫(yī)師的舉報,聲稱這種情況不可能在美國發(fā)生。奧普拉向蘭登書屋求證,得到的回答卻是:此書絕對真實。2005年下半年,奧普拉向觀眾推薦了這本書,并邀請詹姆斯上了節(jié)目,對其不吝贊美之詞。經(jīng)過奧普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