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暗算》到《風語》,我認識了兩個麥家:一個是成名前的麥家,一個單純的小說寫作者,對創(chuàng)作心懷敬意,盡管在出版上屢遭挫折,但依然肯花十年時光打磨《解密》、《暗算》等名篇,部部飽含心血;另一個是成名后的麥家,已是一個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一個暢銷書作家。前后地位不同,名望有別,行事自然有所不同。面對一個曾經在表現智力游戲與人性之謎方面游刃有余的小說家,在七八十萬字巨著般篇幅的《風語》中,我見到的卻是深處困局的麥家。
從麥家以往的小說看來,寫得“窄”是他的長處和特點,在刀鋒上跳舞,挑戰(zhàn)智力,是我們常說的諜戰(zhàn)小說。不可否認,麥家在提升類型小說的品質上作出了很大貢獻,至少讓更多文學界人士認可了智力小說,不過,如果離開諜戰(zhàn)題材,麥家就沒有優(yōu)勢了。在《風語》中,麥家著意寫一個大時代背景下的人物命運,是純文學的路數,這對麥家而言,無異于自縛手腳。一往純文學發(fā)展,就顯出了麥家的弱來,他缺乏把握大時代內在裂變的能力,所以《風語》篇幅長,但不雄渾;人物多,但無絕角;沖突多,但動人心者少。麥家對抗戰(zhàn)時期復雜的社會形態(tài)把握不足,對黨派之間微妙關系的敘寫也流于傳統(tǒng)概念,對于陪都重慶的社會環(huán)境也沒有立體細致的深入研究,這真是一本尷尬的小說,說是類型,作者偏弄點大時代環(huán)境,說是純文學,又不純粹!
小說本身的敘述模式也無創(chuàng)新之處。熟悉武俠小說的讀者,應該知道有個老掉牙的套路—上山學本領,下山除妖魔。一般是說主人公一家遭仇人殺害,獨遺一子,偏偏是習武奇才,被世外高人帶上山,傳授武學本領。主人公三年勤學苦練,學滿下山,才能踏入江湖,尋得仇人報仇雪恨,途中還得愛上仇人的女兒,最終要經歷若干苦難,終成一代大俠。如果在文學作品中也出現了此種套路,你也別覺得奇怪,《風語》就成功地使用了該種模式,上卷將一個數學天才送上山跟隨美國密碼之父學密碼,下卷則講他下山后破密碼并最后追隨共產黨的事情。模式使用雖然隱藏得深,但實在無益于小說的提升,反倒拖長了故事,拖散了結構,也顯現了麥家在把握超長篇小說結構能力的欠缺。和武俠小說稍有不同的是,這個數學家愛上的是敵國日本女子,沖突自然比一個仇家女兒更大。
在情節(jié)方面,沖突多,矛盾設置也多,但普遍流于形式,似為電視劇著想得更多,巧合實在過多。講述國民黨黑室的小說加入共產黨,日本安派來的刺客恰恰是數學家的小舅子,最后還讓小舅子把親妹妹給殺了,數學家的家人也都被日本人或者國民黨弄死了,非得家人死光光才足以喚起革命的熱情?地下黨員毀容保護主角,弄得跟《巴黎圣母院》里的敲鐘人似的。這些情節(jié)通過電視劇來表現自然非常精彩,但在文學中顯得有損敘述厚度。而人物之虛弱,如塑菩薩像未上油漆,無華光異彩。麥家的小說所以動人,飽滿的人物形象是一大利器,從《暗算》三個角色可以說明一二,瞎子阿炳、安在天、黃依依三個角色無一不讓人喜歡萬分,性格鮮明、情感真摯,但在《風語》中,主人公的角色實在模糊,他就像一個陷入風箱的老鼠,前后進退不知所措,就算他妻子死了,家人亡了,為何就激不起讀者的同情之心。編劇出身的麥家只給他安排了一場又一場的危險,他顯然對于結構戲劇沖突更為拿手,而對于人物性格以及故事背后更大的社會倫理的敘述心有余而力不足。
小說和電視劇是兩種藝術,我不否認從文化產業(yè)的角度而言,文學和影視劇的聯(lián)姻是一種雙贏,但那是建立在相互不抵觸從而保持相對獨立的前提下。而《風語》整部小說的電視化傾向之重,讓人吃驚,小說中難尋不容易鏡頭化的純文學特點。如果一個小說家寫作考慮太多要方便影視劇的話,他就不是一個純粹的寫作者。文學不是為影視服務的腳本,也不是影視劇的奶媽。